拓展培训方案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拓展培训方案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拓展培训方案

项目管理在培训运营管理中的实践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培训运营管理现状,分析培训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培训运营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培训运营管理模式。以G学院为例,通过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管理结构,推进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控制与协调,提高了学院培训业务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企业认可。

【关键词】项目管理;培训;运营管理;事业部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水平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构筑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培训成为企业人力资本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培训机构的运营模式将在提高培训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运营管理方式难以应对培训市场的发展要求,纵向管理层次多,横向涉及部门多,必然导致培训运营管理效率低,培训效果不明显。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项目管理方法已经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培训运营管理中,通过目标优化、过程管控、效果评估等,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益,提高培训管理的竞争优势。

1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对项目及资源进行管理,实现项目目的的管理模式[1]。项目具有目的性、独特性、一次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项目管理具有复杂性、柔性、创造性的特点,同时,项目管理面向成果,基于团队的工作,可以提供跨职能部门的、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2]。项目管理包含五大组织过程,包括启动、规划、执行、控制和收尾[3]。它的核心问题是对项目质量、进度与费用的协调控制。本文拟探讨如何将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培训运营管理中,实现对培训运营及培训项目的计划、实施、监控等进行全流程的动态管控,从而达到提升培训运营的质量和效益目标。

2培训机构应用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项目管理为培训全流程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阅读全文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体系构建探析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施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论文首先通过结合本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以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热门的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通过重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解决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其次,论文根据专业的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基本要求,结合实践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最后,论文基于广西中车行1+X证书制度试点省级办公室及牵头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过程,介绍了该体系其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并进行了改进,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1+X;课程体系;新能源汽车技术

1概述

2019年1月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3月教育部公示首批1+X证书试点评价组织,智能新能源汽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相关标准由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中车行”)。[1,3]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对证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做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尽管将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已经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主题。但是对于如何实践,依旧是当前绝大部分试点院校关注的主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的着重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车行1+X证书制度试点牵头单位,率先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探索实施课程融通。论文根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对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实践方法和实践思路,为其他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实践过程,提供参考。

2厘清1和X的关系

“1”代表学历证书,“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者代表的含义不同,学历证书代表学校教育经历,综合反映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培养质量,重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的是企业工作领域的岗位技能,重在评价学生岗位技术技能水平。二者制定的依据不同,学历教育依据国家教育教学标准,按照学科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先进标准开发等级标准,建立技能培训和考评体系。二者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学历证书不能完全包含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的内容,需要制定另外的培训方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模块也不能完全替代专业课程。要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1]。

3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制定专业课程体系

阅读全文

高水平专业群1+X证书体系探索与实践

摘要:“1+X”证书制度试点是新时代职教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创举。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通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统整课程体系、打造教学团队、开发教学资源以及创新评价机制等具体举措,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水平,多渠道培养专业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以期为相关专业群“1+X”证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高水平专业群

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等政策文件的出台[1-2],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的实施,新时代新一轮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被舞起。其中,高水平专业群的布局是“双高”建设中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专业群建设正式进入国家顶层设计范畴,并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改革与发展的抓手和热点[3-4]。同时《方案》中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1]。2019年4月,教育部等4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5],标志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施。“1+X”证书制度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之前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同,二者的级别和定位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给出的等级证明,是行业、企业颁发的所从事岗位应该具备的技术能力证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由人社部门定职业标准,教育部门定教学标准,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负责职业技能的教学与培训,培训评价组织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开发建设,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考核评价、颁证等相关工作[6]。而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劳动者的从业资格进行认定的国家证书,是对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一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标准的认定。2019年4月、2019年9月、2020年1月和2020年12月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四批试点目录,其中第四批试点目录[7]中才公布了适用于化工领域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针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的试点证书工作也在2021年才刚刚起步实施。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进行高水平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并从2021年开始启动化工领域相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因此,如何在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开发与实施“1+X”证书制度,并与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条件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值得深入探索与实践[8-9]。

1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的组群逻辑

专业群可以围绕学科基础、产业链构或职业岗位群来构建专业群。专业群应该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背景、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是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引领带动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发展,形成基于能源化工产业原料加工(石油炼制)—材料生产—材料深加工—产品应用与服务产业链,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专业集群。开展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就能够把这些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集群,从而达到既加强核心专业的建设,又发挥优势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相关专业的提升,提高办学效益。

2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1+X”证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1顶层设计,重构与“1+X”证书体系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阅读全文

建筑室内设计问题及措施

[摘要]高标准的室内设计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空间的视觉审美需求和质量要求。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多元化的室内设计中,需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并在过程中不断创新适合房屋使用者的装饰需求,提高房屋使用价值和生活品味。本文就室内设计的价值阐述,并结合现阶段室内设计问题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问题;完善措施

引言

现代智能化社会的不断建设,为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愈发提高。因此,室内设计需要结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并依据文化内涵和使用者的情感寄托设计出高实用价值的房屋装饰。同时,在不断追求美观性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考量建筑质量的需求,以此满足建筑对人们的视觉需求。

1室内设计的价值

通过流程化的系统规划设计,能够不断满足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固性,使建筑基础构建能在设计中得到二次加固,进而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年限;同时室内实际突破了原有空间构建理念,使建筑的空间视觉更为秩序化和整洁化。另外,室内设计能够构建多元性艺术设计理念,使建筑设计能不断完善人们对房屋的情感需求、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以此更好地衬托房屋的艺术感染力。著名设计师Babarabarry的室内设计主体是以柔和的视觉体验中融入开放、随意的风格,给人以休闲的水彩风格呈现出低调优雅的视觉感知,进而在设计中融入大自然的元素,使整体设计主体具有灵动性和生态性;另外LauraKirar的设计艺术主要是将室内空间与雕塑进行创意化的融合,进而将雕塑形式的立体感知融入艺术设计整体,使设计具有优雅性和艺术性,同时,她的主体设计通常会融入维也纳的元素,艺术型的设计理念深化使用者以全新的情感体验。

2建筑室内设计存在问题

阅读全文

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专业1+X证书课路径

摘要: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启动,各高职院校相继开展“X”证书的培训考证工作。怎样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即证书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结合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骨干专业,探索1+X证书与课程的融合路径,以期实现培训过程与教学过程合一,学生在获得学历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关键词:1+X证书;课证融合路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0引言

院校是1+X证书实施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院校需要统筹专业群资源,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有关专业教学标准,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可见课证融合是1+X证书落地实施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证书标准与教学标准的统一、证书培训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合一,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课证融合。下面阐述我校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汽修专业)实施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试点过程中,1+X证书课证融合的具体融合路径。

1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标准与汽修专业教学标准的统一性

1.1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简介

《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下简称“1+X”证书)借鉴国际汽车专业领域惯用的五大系统(动力、电气、底盘、安全、车身)、十大模块(能源、驱动;电器、网关;制动、舒适;车体、涂装)职业技能等级框架,对应11个工种28个岗位的职业技能标准,覆盖教育部汽车专业领域25个专业,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意)、实证四个维度综合设计实施方案和考核模式。证书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证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证书两大类型,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证书包括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汽车转向悬挂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等11个模块,第1到第3的每个模块,以初、中、高级三个等级模块,第4、第5每个模块以中、高级两个等级模块为职业技能提升评价等级模块。第6到第11模块是专业岗位技能,对接企业岗位用工分初级、中级、高级共30个等级模块证书,各模块经强化培训就可以考一个证书,即是一个职业岗位技能。其中初级证书以拆装维护、中级证书以检测维修、高级证书以诊断分析为评价内容,从事汽车诊断分析需要较为充足的汽车故障诊断实战基础,对于高职生而言,难以在短期内达到诊断分析高级标准,可选择初级、中级等级证书考核评价。

阅读全文

农村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

摘要:科学的管理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本文从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农村幼儿园实施策略方面,探讨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农村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幼儿园管理;精细化管理;运用策略

我园区所处农村,属于一所农村幼儿园,教师资源欠缺,设备设施远没有城市幼儿园丰富和充足。但在《指南》指导下,作为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其的科学管理,希冀提升教育质量。结合自身的管理实践,我认为可以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以“精心、精细、精品”的管理理念、措施和方案,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方案、制度、策略与素质”运用到管理中,提升幼儿园管理质量,关注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一、管理队伍精细化,提升凝聚力量

1.园长自强不息,做好全局规划

园长是幼儿园的领头羊,精细化管理需要从园长入手,园长的科学引领和精细引导,能奠定优质管理的基础。一是契合实际确立恰当的办园目标和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管理文化。二是与时俱进更新管理思想,要站在前瞻性、科学性、依法办学的角度,设计精细化管理方案,科学安排、责任到人、以身作则、注重过程。

2.构建和谐队伍,相互配合团结

阅读全文

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探索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机制;通过“三群”协同,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结构化改造工作;聚焦教师五大能力,创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与评价机制;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对首批国家职业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路径进行总结,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命运共同体

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作,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要求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要求职业院校创新建设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的教学创新协作共同体;《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教师函[2019]4号)则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示范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要求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能引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推进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入实施,同时能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已经明确,路径急需探索,在此背景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了团队建设路径优化和创新实践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1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机制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现象,突出表现为教师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尤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和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数量不足,这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该难题应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基础”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键”是体现高职教育的开放性特征,包含师资队伍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模式的开放性;“路径”是依托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和协同创新机制。相较以往的校企合作,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更加突出了校企双方基于人才培养的价值认同与自主多元合作的共存方式[1],是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融合体,双方合作不止于可见利益,还在价值认同及发展路径上有更深层次的交汇点。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提供了一种新路径和范式[2],也为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机制提供了良好条件。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近年来主动对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与支柱产业———医药产业,通过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融合,与中国(泰州)医药城共同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技术创新共同体、社会服务共同体;与中牧集团倍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开展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改革的新尝试,构建了双岗双职一体化管理体制(见图1),使企业与二级学院的岗位人员相互兼任,并进行多层次岗位人员双向互兼。以此为基础,依托中国(泰州)医药城,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产业导师,打造教师、工程师、科研人员等多元参与的项目化科技创新团队,将生产、教学、研发有机结合,构建了产教科跨界联动的教师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打造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其中药品生产技术教学团队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动物医药创新团队被遴选为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中兽药创新团队被遴选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兽用生物制药创新团队被遴选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2通过“三群”协同,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结构化改造工作

教师团队结构化改造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团队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团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团队功能的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模式及职业与教育的跨界属性都要求职业教育紧紧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开展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结构化改造应紧密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跨界特征,重新构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内部结构关系与组合逻辑,依据团队所在专业群对应的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明确所对应的岗位群、专业群和项目群,通过“三群”协同整合教师资源,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学队伍与科技创新、社会服务队伍交叉融合度不足,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状;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结构化改造为契机,以岗位群、专业群、项目群为主线,以专业群人才培养要素为逻辑,系统化整合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科技、社会服务团队的相关资源;依托校企命运共同体,校内外行业企业专家、产业导师等高端人才领衔,优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人员组成结构;以项目为载体持续开展专业群升级改造,持续创新教学方式与模式;以基础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紧扣岗位群、项目群建设专业群的同时,通过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促进岗位群转型升级(见图2)。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根据高职院校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开展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领域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结构化改造方法的研究,在实践中,通过岗位群、专业群、项目群“三群”协同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校企互动建立了包括30名以上兼职教师的资源库,引进博士3名、行业企业大师名匠4名、行业企业领军人才2名,引进产业教授3名,完善了校内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的双向流动机制,持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团队中骨干成员相对稳定在20人左右,其中“双师型”教师占90%、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80%。团队基于专业群对接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将互联网、工业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用于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升级改造,重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参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等的制定,通过新团队、新方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研究制订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方案,细化医药产业链中的岗位群,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岗位群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开发基于工作情景的职业能力体系;依据医药产业岗位群基础能力,开设解剖生理、基础化学等课程;依据产业岗位群间工作任务的差异性,开设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等专业(群)方向课程,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开设药品营销实务、药物制剂辅料等专业群互选拓展课程,以此构建了“思政+双创+专业”教育于一体的“平台+方向+拓展”课程体系和“多元梯度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基于远程诊疗、现代生物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将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项目融入课程体系,开设药品智能制造技术、药品研发技术等课程,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及社会活动可折算为学分,实施专业群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积累与转换等措施。围绕专业能力提升、综合能力拓展、能力转向3方面加强学生团队分工协作能力,组建生物制药、药物制剂、中药制药、药品质量与安全、基础平台、素质拓展、思政教育7个模块化教学小组,专兼教师结合、老中青教师结合,促进知识、技能体系和课程体系间的有效连接。

阅读全文

石油销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1石油销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石油销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受意识、政治气候、人为、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人力资源规划设计不全面或规划缺失。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基础要求,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对人员总量、人员结构、知识层次、技能技术、岗位设置等方面发展需求的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性、前瞻性意义。结合岗位需求,制定详尽的短、中、远景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可以挖掘、培养、储备企业发展所需的各层次人才队伍。就实际工作而言,石油销售企业中下游地区公司,没有制定出详尽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设计或设计不全面,造成人才挖掘、培养、使用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培养、选拔、储备企业发展所需的综合性、高素质、多层级、多面手人才,提供不同岗位职责需求的人才队伍的配备与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人员招聘,员工职业晋升,企业岗位设定与薪酬分发等方面,虽然制订了一些制度约束或计划措施,但实际运行中,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制度执行中有所变通,造成制度执行不力或不够彻底,从而弱化了管理效能的进一步发挥,使有规可循,有距可遵的管理制度成为一种条文摆设。

(三)人力资源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方式单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