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土木工程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设置专业导师研究

【摘要】

大一,大二是大学的重要部分,为了帮助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大学的专业引导和规划,我们提出了专业导师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它的可行性和优点。本文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与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与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导师

大学教育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职教师只负责专业的教育,两者一般不相交错[1],并且大一,大二的学生并没有接触到相应的专业课,所以对专业的相关理解几乎为零。显然,这样的教育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因此,这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提出了专业导师制,专业导师主要是从学习方法,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一、专业导师的必要性

1.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土木专业教育环节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土木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的基本架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校企合作

土木工程行业研究和解决的是工程技术活动涉及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问题,是围绕土木工程全过程而开展的相关技术管理活动,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务实性特征。目前国内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工程实际存在较严重脱节,一方面,学生的知识体系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泛而不精,无法达到土木行业工程师所要求的理论及实践层次;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体系与土木行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面向工程实际不到位,工程素养低,这些均暴露了目前国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工程实践能力的缺失问题。在本科教育阶段,如何面向行业需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成为当务之急。

一、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经过两方面,首先,通过理论教学为学生构建从事土木工程活动所需的必要的技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等知识结构;其次,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获得的学科知识内化为从事土木工程活动所需的各种能力。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大都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土木行业需求的知识体系,造成所学与所需部分脱节。学生认为“学无所用”,即使重视实践教学,仅体现在学分比例的提高和实习时间上的延长,忽略能力内涵的培养,以至工程实践能力低下。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个核心,研究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制定以“面向行业需求,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实现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首先构建三重螺旋上升的教学实践体系,即将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为依次递进的3个板块:基础能力训练实践板块、专业训练实践板块和综合能力训练实践板块(见下图)。基础能力训练实践板块包含专业基础实验、技术类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中相应的课程设计等;专业训练实践板块包含专业技术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等;综合能力训练实践板块包含综合类实验教学、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外实践则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建立这样的体系架构,各个实践环节环环相扣,实践活动随着课程的理论教学,系统而又有层次地循序渐进。在知识体系上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从点到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技能的培养上,从单项能力训练起步,到能力合成训练,再到综合能力训练,实现学生工程能力的本科全程培养。

二、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从实习环节来看,部分工程实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客观上,实习安排困难,一些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教学管理上,有的放任自流,有的走过场、缺乏针对性,未达到教学要求;从设计环节看,从单项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到综合能力训练的毕业设计普遍存在与实际工程设计环节严重脱节的现象,如缺乏规范的正确理解和应用、革新的设计手段应用等。实践环节教学普遍效果不佳,工程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这是造成学生专业工程实践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与企业联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如毕业设计环节允许部分优秀学生在企业根据真实的工程资料,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聘请企业专家举行现场专题讲座;生产实习环节,推行工程项目部全过程参与指导并考核,实行校、企学分互认。尝试与本土建筑企业合作建立集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认证考试为一体的工程能力实训平台,推行高级测量员证、CAD绘图员证、“九大员”资质证等职业证书考试,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与工程实际“零距离”就业。

阅读全文

高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探究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素材。茶文化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为高职土木工程教学产品增添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人文气息。从茶文化融入高职土木工程教学设计的意义出发,并将其运用在高职土木工程教学应用中,丰富了高职土木工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土木工程;教学设计

1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关于茶叶在中国被利用的记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长盛不衰,直至传到其他各个国家。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1]。随后,茶叶开始不断地向世界各地传播,使许多国家的人都有了喝茶的习惯,并开始研究种茶的技术。茶文化的内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茶文化受到儒家、佛教和道教哲学等多家思想的洗礼,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2]。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由最初的物质享受逐渐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的哲学思辨[3],实现了外在表征与内在追求的高度结合,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茶文化哲学。

2茶文化融入高职土木工程教学设计的意义

茶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其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现代的创意设计及文化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茶文化开拓了高职学生的视野,高职土木工程教学是反映人们审美和高职学生主观性的艺术创造,将人的内心想法创造转变为现实中的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茶文化的加入让高职土木工程教学更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文化特色,在高职土木工程教学设计过程中,高职学生需要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途径搜集茶文化的素材,或更直观地深入生活寻找第一手资料,通过自身的理解后将其运用到高职土木工程教学过程中[4]。而查找和借鉴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身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让高职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从最初的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开拓了高职学生的艺术创作视野,提高了对茶文化艺术内涵的鉴赏力。

3高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探究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短期顶岗实习探索

摘要:实习是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桥梁。受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普遍不愿接受高校学生实习,实习难是各高校实习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建筑行业的特点需要学生进行长时间集中的实习,而本科层次的土木工程专业因课程设置多,实习时间少而分散,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实习安排更加困难。燕山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长时间的实习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了适合本科生特点的短期顶岗实习模式,借助众多的产学研创新基地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实习规模从初期的几人扩大到现今的几十人,顶岗实习模式渐趋成型。

关键词:土木工程;短期顶岗实习;实习模式;探索;实践

实习是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快速适应工作的必要条件。土木工程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就必须重视实习教学,把学生的实习安排好,真正落到实处。如何开拓教学管理思路,更新实习教学理念,把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扎实做好,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现状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就是施工工地,由于学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且容易给工地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问题,加之施工企业要赶工期,导致施工企业大多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即使接收也只能接收很少量的学生。尤其近年,建筑行业遭遇了“寒冬”,各建筑工地开工率大幅下滑,使得各建筑企事业单位接纳实习学生的能力和意愿迅速下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安排问题更加雪上加霜。另外,受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决定,北方建筑企业的施工黄金期就集中在几个月,加之学校要放近两个月的暑假,使得高校安排实习的时间就更少了。因而,全国各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安排普遍存在“扎堆儿”现象,“僧多粥少”,这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安排困难的原因之一。当然,不同培养层次和培养目标的学生,由于教学安排侧重点不同,其实习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存在很大差别。对于以“应用型”为培养定位的专科层次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实习时间普遍都较长,一般都安排一年左右的生产实习。由于这类学生到工地的时间早,实习时间长,学生经过短暂培训后便能为企业服务较长一段时间。而对于以“研究应用型”为培养定位的本科层次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由于其理论课程设置较多,相应地实习实践环节的设置就相对少一些,多数本科高校的生产实习普遍设置为4周。很多施工企业反映,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学生进入企业后,除去培训和熟悉工作的时间,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参加工程了。多方权衡,现实中施工企业更愿意接收专科层次的学生来企业实习。因此,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实习安排更加困难。

二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

为了突破专业实习安排的困境,燕山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从学校和专业的特殊情况出发,经过多方调研,并组织全体教师充分研讨,决定增大实习跨度,把4周的生产实习调整为2周分散2周集中组织,分散实习利用平时双休日的时间进行,集中实习为生产实习的前两周,这样实习的跨度从一个月延长到2-3个月,形成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教学模式。经过对多次分散与集中实习组织过程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又对实习组织模式进行了发展,大多数学生仍然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进行2周分散2周集中的4周生产实习,选择一小部分学生充分利用近两个月的暑假时间,试点顶岗实习。这样,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也能有效探索专业的实习教学改革。2010年,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选派土木工程专业3名本科生到天津万利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开始了本科生顶岗实习的最初尝试。本次实习时间从7月1日到9月1日,历时两个月,主要利用暑假时间。根据学院与实习企业的协议,企业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实习组织和纪律管理,统一安排住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性补贴,并负责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学校负责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指导,为实习学生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负责学生实成绩的评定。顶岗实习结束后,学院组织全体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使用ppt进行汇报答辩,师生一起交流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此外,学院还制作了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实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总结改进,确保了顶岗实习的质量。由于实习效果好,学院于2011年又选派3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到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2012年学院将顶岗实习的学生规模扩大到5人。为了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学院同时启动了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建设,陆续建成了30多个产学研创新基地,并由学校举行挂牌仪式,为各基地统一挂牌。为了加强校企合作,研究解决校企双方在实习中遇到的难题,学院先后举办了两届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研讨会,重点研讨了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形成了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要点、学生顶岗实习申请表、学生顶岗实习三方协议、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顶岗实习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表等指导性文件。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的顶岗实习制度渐趋完善,顶岗实习模式基本形成,为学院本科生的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当前发展阶段,“互联网+”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对我国的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对基于“互联网+”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引言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相结合,通过采用一系列的信息通信技术,使互联网能够和传统行业较好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崭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思维同样促进了土木工程行业的创新,如何对土木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1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现状

1.1教学手段落后

土木工程与其他专业相比较,是一门十分重视实践的专业。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不仅要做好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对于土木工程信息化来说,也是同样的要求。但是在目前,对土木工程信息化教学理念了解不是十分透彻,导致学院对土木工程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填鸭式教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的实践锻炼,不仅理论教学方法比较死板,其次教学活动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切实的实践需求,导致学生对土木工程信息化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都只能学到比较浅的层面,不能切实掌握土木工程相关内容的实质,也没有充足的时间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创新研究

摘要:生产实习是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环境,强化顶岗实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生产实习;土木工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土木工程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的教学目的在于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土木工程的生产一线提供能够进行设计、施工、管理等全程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在土木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和问题,需要工作人员有效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这反映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具体生产实习过程中,就造成很多学生仅是简单参加相关的生产活动,没有真正参与到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具体环节中去,导致学生很难形成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完整理解,没有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影响其整体实习效果。

一、土木工程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加实习的学生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生产实习中,由于学生过多而相应的指导老师不足,导致很多学生的生产实习就是简单地参观和观察,没有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建设环节,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影响到生产实习的整体质量。

(二)实习单位接收容量有限,实习单位联系困难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教改新模式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中土木工程专业已经走上了正规渠道,但是要想在企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必须要培养专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但是这对于成人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来说必然会与高等教育存在差别。因此,要想培养出专业技术型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成人教育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文章主要剖析成人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能力培养;土木工程;教改新模式

成人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虽然在短时间之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与高校土木专业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成人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必须进行优化改革。提高成人教育培训的质量,提出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成人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对土木工程成人教育投入不足

我国教育部分对待成人教育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态度与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态度上存在差别,二者财政拨款的配置有“天上”和“地下”之分。因此,一些学校必须获得经济收益来维持学校运作。对于这一部分院校来说,他们首要任务就是招生,如果招不到学生就意味着没有经济资金来源,那么学校也就难以维持[1]。为了让学生进入高校学习,部分院校可能会通过降低学费的方式来吸引生源,这样学校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那么学校的各项设施的配置就会受到制约。再加上各个院校之间的竞争,会让土木工程成人教育的招生工作处于一种无序的形态之中。这种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必然会对成人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影响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整体进程。

(二)土木工程课程设置与专业设置同质化问题明显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人文素养如此重要,然而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令人堪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道德似乎为人们所忽视,更多的是如何获取利益,土木工程涉及到建筑和各种基础设施,这些工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它的质量直接关乎人的生命以及社会形象,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不计其数,“豆腐渣”工程在我国一直是人人喊打,却久打不绝;被发现的“豆腐渣”工程,有大火“烧”出来的,有洪水“冲”出来的,有行人“踩”出来的,有地震“震”出来的。这些说明什么呢?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强。缺乏道德素养的引导即使有重罚也很难抵挡在利益驱使下的恶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去树德,以人为本,多一些正义、多一些爱心、多一些高尚,只有这样才能造出更多更好的建筑和设施,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职土木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培养和形成,成为笔者思考的重点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精神,让学生能够用心去创造和工作,用责任去面对每一个建筑和作品,注重细节,把每项工作都做到实处,用人格去保证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悲剧少些,让世界充满幸福。

首先是用人文气息去感染学生。校园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怎样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用这种气息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受到一定的人文熏陶呢?谈到建筑,大家不难想到我们的建筑鼻祖鲁班了,在校园中塑雕塑,同时要重国学之风,把孔子、孟子等名家的塑像引入,建成一个名家林。同时打造名言警句文化墙,用名人的名言去规范学生的言行,让他们能够读懂什么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做到的、应该具备的素养。运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宣传,宣传一些经典故事和事迹,让学生去探讨,从而获得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可以增强业余文化氛围,强化社团、兴趣爱好小组相关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形成处处有文化、学校重文化、学生习文化的良好氛围。英国教育学家罗伯特•欧文曾这样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感染人、熏陶人,让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素养。

其次是用人文知识去丰富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时可以引入与其密切联系的人文素养知识,这样既有专业的深度,同时又有知识的宽度,对于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度都有较大的提升。专业课上设置人文知识问答,用问答式教学方式扩充学生人文知识,例如鲁班的故事,孔孟的为人之道,等等。人文知识不可局限于单一面,应该是多面的、多维的。从本专业的本职出发,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其今后的从业理念和工作方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和使命神圣。画面教学方式或许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记录了多个瞬间的不同画面,让学生去品读人生,与爱随行,或许是伟岸的建筑——北京“鸟巢”,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神奇;或许是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毁灭,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厚重;或许是沿海地区的“人工岛”,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广阔。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名土木工作者用心绘制着图纸,做着各种标记,计算着各种报价,形成相关方案,也就是工程的多维蓝图,最后通过多次修改,同时不断努力实践,造出一系列的美丽的“风景”。在这些细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的工作方式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必须具备负责的工作精神,只有这样才可能无愧于心,造福于民。通过这种直观的教育方式,拓宽学生知识网络,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互通,共同进步,构建人文土木框架。

再次是用人文理念去塑造学生。形成一种理念需要构造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体系,而这种课程体系是内容和精神的完美融合,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而是有选择的有机结合,例如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心理学,这是必备的,每个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遇到一些压力时能够顶得住,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国学,这是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礼仪知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社会交际学,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沟通。以开阔学生视野为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专业知识、思维习惯和精神气质等多维度融合,科学、人文和艺术兼具。通过这种全面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具备科学和人文双重精神,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形成“以人为本,造福社会”的人文理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