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突发公共事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反思
摘要: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给全社会、全人类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公共部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应对挑战、做好应急处置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应急管理的角度,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应急恢复阶段中,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突发公共事件
1引言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给全社会、全人类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突如其来公共事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社会环境下,常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诸多环节,然而在突发公共应急事件发生时,常规的工作模式难以适应特殊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各种突发情况的考验,尤其是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挑战,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应急处置的重要保障。
2应急处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面对突发公共应急事件发生后的严重形势,以及影响范围上的公共性,应急处置工作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和资源上的协调性,人力资源是组织应急处置的核心资源,具有主导性,居于主体地位,因而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效果。本文主要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应急恢复阶段,探讨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
3应急响应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
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策略探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突发公共事件形成的助推器,公众情绪的集散中心。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出现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以往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促进政府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和监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化解舆情危机、降低舆情负效应对社会的危害提出建议,同时探究未来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技术模型、研究方法及应对策略等。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一、引言
2020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超过9.40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7%,且人均每周上网时长已超过30个小时,网民上网时长有明显增长[1]。互联网的普及和纵深发展,使更多的公众化身为网民,通过便捷的网络表达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态度及情绪。近年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利益冲突的作用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有发生,网络舆情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容易被放大,导致更多的个人问题泛化和复杂化,并加剧社会矛盾,从而引发公共危机的连锁反应。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控,是当前党和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正确应对和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有助于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更有助于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现状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舆情是公众意志,是公众理性观点的表达,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公众的利益免受侵害[2]。《大英百科全书》中提出,舆情是社会上相当一部分值得关注的群体对公共问题表达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3]。王来华认为,舆论指在固定的社会空间中,中介型社会事务的发展变化,民众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4]。曾润喜认为,由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刺激而产生,公众对特定事件的情感认知、政治态度、情感行为以及公众价值观的集合在互联网上的反应,这就是网络舆情[5]。
(二)各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1.美国。首先,美国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方面较为规范和成熟。美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管制,实行技术控制,还鼓励行业自律[6]。1950年,美国制定《灾害救助和紧急援助法》,规定公共事件突发后政府应采取的应急方式。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美国网络舆情的处理与监控有关法律日渐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突发事件应急立法体系,并且强调要第一时间做好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美国由各州制定基本法,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理方面,各州因地制宜,各自立法,针对网络舆情监控制定了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同时实行不同管理结构相互合作。其次,美国利用自身网络技术的优势,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分级过滤与监控,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的管理。2.韩国。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互联网内容审查的国家。在韩国,公民必须获得政府的行政许可才能访问互联网并发表言论。在法律方面,韩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促进信息化基本法》等,从而以法律强化政府对互联网络信息的审查和管制力度。另外,为了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并减少互联网上负面舆论的风险,韩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针对互联网的审查机构,并出台众多法律强化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其次,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政府修改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设立了韩国网络安全委员会,为网络实名制提供法律依据,督促网络实名制的落实。3.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提到人类有宝贵的言论自由权利。在法国人民心中,言论自由和个人民主根深蒂固。他们认为,网络媒体是公众言论自由和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公众平台,是神圣且不可侵犯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让网民自由发表评论,法国政府做好了舆论监督工作,实施了“联合监管”,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对互联网进行协调监督。网民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发言,但必须充分保护网民的隐私,更要保护国家安全和个人信息的安全。4.中国。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科学地了解突发公共事件中互联网舆论传播的规律,辩证地看待互联网舆论的传播,并时刻保持对主要互联网舆论的反应。以陈振明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合作网络”治理是指公共行动者通过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共同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存在的问题,增进彼此的利益。李啸英从政府的规范职能、社会职能及网络社会的特征论证了网络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揭示了网络社会运作的内在规律,并提出网络法必须建立在个人权利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上[6]。互联网行为也需要法律的认可,同时必须利用法律手段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对互联网欺诈、假冒伪劣等不正当行为进行监管。
应急管理中网络信息公开弊端
【摘要】信息公开是应急管理有效进行的基础,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成为了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政府利用网络平台第一时间突发事件发展和处理情况,并了解社会反馈信息,及时遏制谣言,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质,网络信息的公开也存在政府行动迟缓的假象,及虚假信息泛滥和信息获取不对称等弊端,政府在利用网络平台公开信息的过程中要规避互联网的缺陷,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以网络平台为关键技术支撑的应急管理模式。
【关键词】网络;应急管理;危机
突发事件,即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它的出现往往会对人的生命财产、社会的稳定秩序造成极大破坏,所以,突发事件的发生一定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之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都会对相关信息有着极大的期待,公众信息获取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被谣言侵袭而引发社会慌乱;因此,政府及时、全面地公开信息也成为政府应急管理是否有效的关键。在我国2011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规定“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可见,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坚持信息公开是政府的责任,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也有着重要意义。信息公开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封闭的信息管理会造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政府掌握的信息没有及时向社会公开;另一方面公众的问题、态度、情绪等状况没有有效途经被政府了解,从而可能导致政府行动迟缓和群众的不信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成为了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政府利用网络平台第一时间突发事件发展和处理情况,并了解社会反馈信息,及时遏制谣言,维护社会稳定。许多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其未知性本身就极易刺激公共情绪,如果处理不当还会爆发大范围的公共恐慌;因此,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公开透明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原则。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启动是在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当时的应急管理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方面,之后逐步完善,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已经显示了我国初见成效的应急管理建设[1]。政府的应急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网络技术的使用,例如在2001年的“抢盐风波”中,由谣言引发的公共危机通过网络传播迅速发展成大范围的公共恐慌,政府利用网络平台密切关注谣言动态、追踪谣言散播者,及时信息、破除谣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平台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使信息得以更加快速、更大范围的公开与传播,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公开也存在诸多弊端,政府在利用网络平台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开放相关信息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规避这些弊端,以发挥网络平台对信息公开的最大作用。
1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内涵
依照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定义,突发公共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一般来说,突发性公共事件有五大特征:1)爆发时间偶然,尤其是一些人为造成的公共危机,人们对此不仅毫无防备,更无法立即掌握事故的起因、控制事件的发展。2)爆发地点随机,毫无规律可循,人们很难预测下一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地。3)影响范围广泛,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引发的公共事件,它们所造成的影响都不是局限于当时当地的,可能是区域性的,也可能是全国甚至全球性的。4)集体损失严重,这不仅指治理突发事件本身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还包括突发事件被有效控制后的灾后建设,除此之外,由于危机事件爆发而影响的生产与生活也会对集体造成了巨大损失[2]。5)破坏大小相对可控,突发公共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也与社会的响应机制有关;因此,政府在公共事件突发时的应急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应急管理能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最少的投入降低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公共危害。应急管理主要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出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防控过程,包括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应急管理的行为主体既有政府,又有其他相关机构,但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应急管理不仅是其职能,也是其重要责任。在现代国家,政府的应急管理系统是由政府机关和民间组织、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它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形成资源共享、应急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在突发事件爆发时有能力动员社会多种力量相互协助,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作用就是实现资源整合,统一指挥、统一调配、统一行动。“居安思危”,在突发事件爆发前就有充分的物资储备和财政预算,通过日常培训形成一批高素质的应急管理人才,通过多种途径对大众进行适当的宣传教育;“临危不惧”,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要井然有序,积极调动应急小组、民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等集体力量,并利用多种媒体途径及时公开信息,保证应急处理稳定有序进行;“扶危定倾”,在突发事件结束后,积极安排复工复产、灾后重建等工作,使国家建设快速恢复到正常秩序中。
2网络平台在应急管理中的弊端
网络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播的传统途径,这种开放式的平台为政府的信息开放提供了新的便捷方式,但同时也存在这一些弊端,是政府在应急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首先,政府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公开的“迟缓行动者”。在网络开放的环境下,公众不再只依靠传统的媒体形式和权威机构获取相关信息,自媒体、营销号成为了信息公开的主体之一,而且,他们通常还成为一些事件的领先报道者,通常这种“小道消息”能够瞬间激起公众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者趁机对事件进行的负面引导,极可能引发大范围的网络舆情[3]。在公共事件爆发之后,与自媒体信息的主观随意性相比,政府信息的公开是按照一定流程的,政府信用是政府公信力的核心,这就决定了政府不会像网络自媒体那样可以不经调查核实就信息。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使政府不能在瞬间掌握其全部信息,加上许多突发事件都是首次发生,政府在向公众公开信息之前必须要先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损害程度、控制情况等多种状况,对于不同的公共事件,其信息掌握的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是涉及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了解其爆发原因、防护措施等问题要更加困难,这时政府的信息公开就会滞后于自媒体的信息,公众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得消息后通常会质疑政府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或是故意隐瞒信息,这一时期最容易出现公民“网络问政”的现象。危机事件爆发后,社会需要在政府组织下经过严格调查后,不断深入了解公共危机的状况,在这期间不断有自媒体或个人各种消息,公众便认为政府行动迟缓,尤其是一些后来被证实是真实的信息,最容易引发公众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质疑。实际上,自媒体的消息,无论虚假与否,在最初时也多是未经严格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政府作为一个权威性组织,其信息必须要做到严谨性;因此,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政府可能会成为信息公开的“迟缓行动者”。其次,网络环境下虚假信息泛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从之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释放出来,网络平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公共事件爆发后可以在很短时期内快速传播,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公众的重视。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公众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成为者和传播者[4],但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使其成为了虚假信息泛滥的重灾区。危机事件爆发之后,为避免公众的盲目慌乱,政府通常需要先调查清楚再公开信息,而公众在这一时期对突发事件关注迫使他们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多是未经证实的,加上一些营销号利用公众对信息的渴望不惜编造虚假内容以增加点击率或误导公众,与此同时还会出现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趁机散播不实“内幕”,煽动网民情绪。一般来说,虚假信息有3种类型:1)捏造事实,即者所的消息完全是凭空捏造,而且谣言散布者为了增加消息的可信度通常还会对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经过等内容加以细化。2)夸大描述,这类信息的者并非空穴来风,但却是对已发生事件的夸大,扭曲事实真相,者甚至配有图片、视频等混淆视听。3)捕风捉影,一般是者通过权威媒体公开的信息后主观臆断得出的一些结论,这类信息看似很有根据;因此,更加容易被传播。这些虚假信息人可能是为赚取流量的营销号、企图借此牟利的商家、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也可能是博人眼球的个人,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谣言的传播对于寻求真相的公民来讲都是一种误导,严重的不实消息还可能引起社会混乱[5];因此,政府必须严查谣言传播链,处罚虚假信息散播者,及时辟谣,而这一过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最后,网络平台的出现会引发公众的信息不对称。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公众通过电视等传统媒体统一获取信息的现象,但移动网络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并不表明人人都习惯于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年龄、地区、职业、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人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度和信任度。由于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许多信息的比传统媒体模式更加迅速,一部分对网络依赖度较高的群体会更早地获取信息,同时由于政府行为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这些网络信息甚至会出现早于地方政策的应急反应,这便与不依赖网络平台、只听信传统媒体或政策安排的群体之间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偏远或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这部分群体对网络平台上信息更倾向于持怀疑态度,这种由政策上传下达的滞后性与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带来的矛盾会导致信息的地方受众不平衡。除此之外,由于网络信息有随时更新、随时查看、随时保存等特点,对网络平台依赖度高的群体在危机发生时会更容易受到信息的轰炸而加大对危机的重视。由于信息获取不对称或者信息接受程度不同而使整个社会为一部分人的失范行为埋单,这些事件通常会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与不满。
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影响
[摘要]2020年疫情一方面凸显了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同时网络谣言漫天也暴露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弊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性、复杂难控性、情绪控制性等引发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如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2020年初,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肺炎席卷全球,一方面,全国涌现了一批批80后、90后抗疫英雄,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教材;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网络舆情膨胀爆炸,真相与谣言齐飞,青年大学生缺乏对事件冷静而客观的分析,爱国主义情绪很容易陷入非理性化、偏激化的极端。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正确认识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积极有效开展工作,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征
近些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出现,从食品安全到疫情类事件,从自然灾难到各种安全事故,一旦爆发便能在网络上快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应。公共事件的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驱使网络舆情的形成。内源动力包括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破坏力,由事件本身属性决定;外源动力包含网民推动力、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协控力等。
(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对象就是事件本身。由于突发公共事件一般都具有巨大的破坏性,所以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能够刺激撩拨民众心目中的敏感神经,很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从近10年的中国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来看,突发公共事件一旦涉及权、民、法事件,即政府官员的依法行政、民众的公共利益、政法机关及其司法正义,就最容易引发舆情风暴。如根据人民网调研显示,在2020年春节假期期间,有92%的网民关注新闻资讯的核心诉求是关注抗击肺炎事件,79%的网民会每天多次关注抗疫相关资讯。网民对于抗击疫情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有歌颂抗疫英雄的硬核担当,有惊叹中国力量、中国速度的爱国声音,也不乏有一些渲染恐慌、质疑嘲讽党和政府公信力等搅动舆论的负面舆情。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群体极化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指网民。桑斯坦借用心理学相关观点提出,“群体极化”是一种持有相同倾向的人在群体讨论结束后,更趋向保持原有观点且变得更为极端的社会现象。群体极化形成于社会隔离机制与群体的自我确信和确认,由于信息茧房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群体极化比传统环境更加明显,其形式可表现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以及网络暴动等。在信息传播中,因为网民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网民偏向于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信息领域,从而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这些网民群体中通常具有高度统一的价值观,通常表现为反对公权、同情弱者、仇视富人等,这时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很容易显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构建探究
摘要: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是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本文结合当前的网络环境,分析在网络舆情处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阐释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并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构建的策略,为进一步提升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体系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抖音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深入人们的生活[1]。截至2020年6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为9.4亿,互联网普及率6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2.3%[2]。人们不仅通过网络和自媒体平台进行人际沟通、发表看法,而且也愿意通过网络平台对一些突发的社会问题表达见解和看法[3-4]。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方便人们之间的沟通,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因此,网络舆情的正确及时引导显得尤为重要[5-6]。若对网络舆情不加以处理,很可能造成突发公共事件的恶性发展,误导民众,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公信力[7]。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提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规避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网络舆情的走向,保证社会稳定和谐[8]。因此,对于来说,如何有效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方向,提升应对能力,降低舆情危害显得尤为重要[9-10]。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构建的策略。
二、需建立完整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2019年中国网民搜索引擎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59亿,搜索引擎的使用率达81.3%,同时97.1%的搜索用户通过手机进行搜索。可以看出,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络浏览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获取信息的路径也越来越便捷,对于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流传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留给的反应时间越来越少[11-12]。部门应加快对新技术的应用,例如现在应用较广泛的大数据,就可以用来对网络中出现的关键字进行监控与收集,利用舆情分析软件对这些高频词进行分析,当该高频词出现的频率瞬间提升,同时包含一些敏感词汇时,相关部门应该立即关注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同时,要组织相应专家团队以概率的方式对网络舆情爆发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且提前做出相应的响应预案。通过可视化、数字演变等方式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型构建等,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利用,从而使这些数据从量变到质变,创造出额外的价值。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演化规律的了解,可以大大减少应急反应时间,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从而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13]。
三、需建立完整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处理机制
公共危机与危机传播论述
作者:邱秀聪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一、公共危机与危机传播概述
1、公共危机与危机传播的基本概念
近年来,社会迅猛发展,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转型时期,问题处理不当就容易导致矛盾积聚甚至爆发,发生群体性公共事件。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频发,成为考验政府危机处置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激发群众情绪,甚至导致群体性公共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政府形象造成极大损害。公共危机,即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一定范围的大众的正常生活、工作、生命财产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构成危险的状态。在社会领域和政府管理的层面上,人们往往还用“突发公共事件”一词来称谓公共危机事件。突发性、紧迫性、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破坏性是其显著的特点。①而危机管理概念最先源于企业管理领域,是企业发生突发性事件时,为维护企业形象,保证企业良好运转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并且由此延伸出危机传播概念。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如何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按照社会传播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②
2、公共危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特点
现阶段,随着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广泛应用,突发公共事件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积聚,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引起群众关注,普通群众的利益诉求也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因素形成了突发事件的导火索。而新媒体环境下的迅速传播,无疑加剧了这些因素的扩散。以2011年3月份日本地震后在中国引发的“抢盐”事件为例,网络传播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原本单纯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呈现出更多更快的传播特性。在事件爆发之前,一些谣言和流言在网上迅速散播,使得突发性公共事件更具煽动性,一旦爆发,后果更具破坏性和危险性。其次,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社交网络的扩张,一方面使得人们能迅速得到更多信息,尤其是一些关乎自身利益诉求的信息,如暴力拆迁、城管执法、醉驾案等,能及时引发社会关注,对事件的进展起到一定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信息呈喷涌式爆发,也给人们带来了信息冗杂的问题,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暴力拆迁、醉驾事件为例,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关注时间不断缩短,从开始对这类事件一触即发到见怪不怪。热点事件被热议一段时间后迅速被新的热点事件覆盖。这种变化给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是迅速转移群众对某一事件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消解舆论热度;另一方面,这种覆盖式的矛盾解决方式极容易导致矛盾积聚,群众对某一类问题产生的情绪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在同类事件发生后极易导致矛盾累积式爆发,造成危害性更大的后果。
二、案例分析
突发事件工作总结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2013年我县共发生突发公共事件62起,与2012年相比,起数增加6.9%。一是自然灾害类中水旱灾害2起,气象灾害4起,地质灾害5起,森林火灾3起,无人员伤亡。二是事故灾难类中交通事故6起,死亡2人,伤2人;民房火灾事故18起,死亡3人;工伤事故3起,死亡3人,伤2人;无校内外学生安全事故。三是公共卫生事件类中发生一起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损失1万元,无人员伤亡。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中群体性事件2起;八大刑事案件立案18起,伤2人。(具体统计结果详见附表)
(二)2013年我县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灾害事件中遭受台风和连续强降雨与去年相比减少,自然灾害有所增加,气象灾害增加,由此造成12961.33万元的经济损失。二是事故灾难类事件中发生起数减少,伤亡人数明显减少,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未发生安全事故,全年未发生学生伤害事件。三是公共卫生事件类发生一起。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中群体性上访事件较去年减少。八大类刑事案件立案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二、总结评估
我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救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我县处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2013年在市应急办的指导下,重新修订了一些应急预案,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一)完善预案体系建设,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我县在原有预案体系较为完善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县突发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县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县突发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县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县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县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县突发事件信息直报制度》、《县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实施方案》、《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共10多份应急救援预案,《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加强应急组织机构、队伍、预案、制度、培训、演练、处置、物资储备等体系建设和编制预案分类目录,进一步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确保预案的时限性。通过逐渐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大数据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应用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大数据分析应用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应对工作中,大数据采集、监测、分析对舆情应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文章就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大数据背景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的现状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对提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水平,加强对社会公众舆情引导等方面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引言
大数据背景条件下,信息的传播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随着网络舆论信息的爆发式增长,信息采集部门利用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作用,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测分析,立足事态现状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完善大数据技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措施。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突发性和扩散性特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首要特征是突发性和扩散性,这是由于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较明显的不同特征所造成,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体现在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其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快速扩散。此外,网络环境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可实现多种相关资源的全面整合;网民在网络平台上随机关注突发公共事件的进展并发表自己的言论,发表的言论越多关注该突发公共事件的人也就越多,最终较多人的观点聚合在一起形成了网络舆论,舆情发展一般较快,体现了其突发性特征。
(二)匿名性和多元性特点。网民身份具有虚拟性特点,造成了部分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见解的同时,需要顾虑的事情较少,同时不必担心真实身份曝光,使得言论更加多元化。具体表现为:第一,突发事件在网络舆情方面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征,所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型不同,所产生的网络舆情自然也会不同;第二,参与网络舆情的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截至2020年3月,我国的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使得不同身份、不同利益群体的网民利用网络渠道对突发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多元化特点。
三、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