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土地治理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土地治理的生态问题与技术调控
作者:张正峰 刘静 耿巧丽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 山东省东明县国土资源局
土地整治在我国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土地整治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整治方式,从而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1-4]。土地整治的生态安全调控机制就是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措施手段对土地整治系统中的外部环境、技术、资金、参与者、待整治土地等进行调节,使其生态系统功能朝正向的方向发生演替。
1土地整治中的生态问题
1.1不恰当的土地平整方式所引起的生态问题土地平整是土地整治中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土地平整由于工程量较大,在此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大型机械,如推土机、刮平机等,大型机械的使用和机械化的挖填,可能会引起土壤板结,破坏经过长期耕作、施肥、灌溉而熟化的土壤层;另外,由于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往往处于干旱少雨的季节,此时潜在的生态问题就是土壤的面蚀和风蚀[5]。
1.2硬化的道路、沟渠设计方式所引起的生态问题我国土地整治中大量采用硬化的道路、沟渠,可能引发较多的生态问题。一方面,硬化的道路、沟渠将原来完整的生物生境分割成若干个孤立的嵌块体栖息地,影响到整治区域中生物的迁移,不利于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另一方面,土地整治中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往往将沟渠设计成渠身笔直、渠底平坦的样式,这种样式容易使沟渠中具有涵养生物的水流失,从而使得鱼类、青蛙等水生生物难以寄养和生存。
1.3不合理的地类合并所引起的生态问题我国土地整治的目标之一是增加耕地面积[6-8],然而,为多增加耕地而采取的不合理的地类合并转换也可能引发生态问题。首先,土地整治中为增加耕地面积,往往对原有河沟进行裁弯取直,从而改变河沟的自然状态,使河流流速、流量发生变化,不利于水生生物栖息和繁衍;其次,许多地方在土地整治项目区域中,进行了大面积的填埋河沟和坑塘,不仅损害了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还会减少区域内的水面率,减弱滞蓄能力;第三,土地整治中为增加耕地面积,将整治区域中的荒草地、其他未利用地和零星闲散地开发整理为耕地,这也导致了原生、次生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的面积减少和退化。
1.4过多人为干扰所引起的生态问题土地整治过程中,铺筑硬化路面、修建硬化沟渠以及河道的取直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观的连通性以及斑块间物种和能量的交流,景观自然性大大降低;另外,土地整治后整治区域中耕地数量的增加,未利用地以及零星林地、草地等景观类型的减少,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景观的异质性越低,则景观功能越弱,也就更容易遭到破坏;同时,土地整治后,由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对整治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探究
摘要:山东省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是中国的矿业大省。随着开发利用各类矿产资源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急需加强治理。文章主要探究加强山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几点具体做法,助力山东提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
关键词:山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山东有悠久的采矿历史,全省大约有80%的原材料与95%的一次性能源依赖于开发矿产资源,其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关键的基础作用。而随着山东矿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储备加速减少,不仅影响着山东矿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危及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破坏社会稳定。鉴于此,加强山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就成为一项首要任务。
1针对不同地质状况科学制定治理方案
1.1山东矿山地面减沉问题
山东矿山地面减沉问题采取科学的环境治理技术,包括:1)井下矸石填充减沉技术,这是一种顶板治理方法,即利用厂矿的尾矿、炉渣、砂石等材料把采空区填满,用以支撑围岩,减少甚至避免围岩的变形、垮落,预防发生矿山地质灾害;2)水砂填充减沉技术,这是山东现阶段常用的一种填充方法,除了一些急倾斜煤层选择自溜充填法以外,基本上都使用水力充填方法,其习惯性的称谓就是水砂填充,又称为湿式充填。
1.2矿山地表塌陷问题
中国公共治理历史启发
本文作者:倪斌 吴言林 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以往公共治理模式的研究,大都以国家、社会以及民间三者之间的权力的划分与平衡为主要研究对象。即使考虑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因素,依然是在这个研究的基本范畴中展开的。在最近的文献中,如娄成武、张建伟[1]认为,当代地方政府角色与职能已发生了很大转变,正逐渐由地方政府概念转向地方治理概念。地方治理模式也正经历由传统官僚体制向新兴的市场模式与政策网络治理机制的转变。李文星、郑海明[2]从目前我国行政沟通存在的问题及现实需求出发,在治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与公众互动式沟通的概念,并从转变观念、变革体制、拓宽渠道、完善法制等四个纬度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互动式沟通机制的构建,以及地方治理在现代社会多中心治理结构中的关系。这种研究,从学术的角度观察,也没有作出更加明确或者是更加有新意的理论思路。中国公共治理模式研究要用一种新的思维,在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下展开。基于此,本文将用历史与经济研究的基本方法,从历史上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演化关系来考察中国公共治理模式。
一、基本的理论分析
通常的公共治理模式研究认为,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公共治理模式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大致成为了公共治理模式研究的基本范畴。但是,向更深的层次观察,是什么决定了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与运行框架?就如经济学的研究中,企业的运行以及资源配置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而什么要素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也许更为重要。近代人类历史上的公共治理模式经历过一次大的转变。13世纪以来,发端于威尼斯的资本主义运动,使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等纷纷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个背景下,这些国家的基本经济运行制度、社会制度,国家、社会以及公民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基本的公共治理模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却呈现出与西方社会迥异的情况。中国公共治理模式转变的特征何在?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回归历史的研究,重新考察中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农业制度的变化与国家公共治理模式的演化就能管窥一二。
中国历史上农业制度变革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经济没有演化成现达的工商业经济,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这是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没有突破以下三个因素:1.资金的广泛流通,剩余资本透过私人贷款方式,彼此往来。2.经理人才不顾人生关系的雇用,因而企业的扩大超过本人耳目所能监视之程度。3.技术上支持因素通盘使用,如交通通信、律师事务以及保险义务等,因此各企业活动范围超过本身之能及。[3](P31)这三个条件背后的实质因素是政府职能以及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如果政府没有推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三个条件的突破,政府本身的公共治理模式就不会在合适的条件下实现转型。中国历史上基本的经济制度源于农业的发展,农业制度的发展又决定了相当时期中国基本经济结构与社会制度。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在中国北方,黄河中游由北至南将黄土地区割成两半,其纵长500英里。由于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河床淤塞,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中国北方区域财产与生命的损失,因此,治理黄河成为了历史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制约条件。但是,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条件的限制,黄河的治理只能通过中央政府动员全国之力进行,这为历史上中央权威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可能。
同时,北方农业文明的发展一直受到来自长城外少数游牧民族的侵扰。为了保护农业文明的发展成果,也要求国家政权集中权力,动用全国之力来抵御北方威胁。特定的地理、水利条件与地缘关系的交汇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与公共管理模式的变化,即在强大的中央集权下,国家权力的扩大,民间社会的相对不发育;土地制度的分散格局,国家直接对大量分散农民的直接征税。由于没有形成社会的中间土地与中介组织,民间的产权界定以及其他相关条件难以形成,因此就不可能造成黄仁宇所说的进入资本主义与现代公共治理制度所需要的三个条件。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与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是相互交融的,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革与传统社会的发展。
中国土地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井田制。根据钱穆《国史新论》[4]所言,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在其所居城郭之外划出部分可耕地,平均分配给农民,按年龄受田还田,按照井田制度的标准理论,每家受田百亩,此所谓私田,八家又共耕公田百亩;每户享受百亩私田收益,公田百亩收益归“公家”所有,大概相当于向农民征收收获的九分之一。这对中国后代的土地以及政治制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大致平均的土地分配制度,以及带有一定平均主义色彩的土地分配思想。战国后,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政府直接向农民征税,又强化了这种土地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公共治理模式之形成。
农村城镇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分析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和城镇的土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分析了农村城镇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污染土地;治理修复;工程技术;趋势分析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土地污染问题。过去,为了使国家快速发展,大力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大规模扩建工厂,占用了农业用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虽然从整体来看,我国社会在快速发展,但是土地污染却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效率。就我国现状来说,土地受到多方面的污染,目前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方法可以直接解决土地污染问题。
1中国土壤修复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有3大环保任务:大气污染治理、污水治理和土地修复。其中,人们对土地修复工程的重视度最低。2014年报告显示,我国大约有548hm2的土壤受到了相当严重的污染,主要受到金属污染、矿山污染、石油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在严峻的形势下,政府开始重视土地污染,认识到土地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计划》。这个计划确定了土壤修复治理试点,建设6个修复治理示范区,然后让各个受污染地区按标准、有计划地逐步完成土地修复[1]。
2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要点
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后,应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使用一些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已被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更改土壤中污染物的存在形态来改变污染物与土壤的结合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可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另一种方式是对已经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改造,这样可以降低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浓度[2]。
新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水土流失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导致土地板结、沙化、盐碱化等现象,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土保持问题,加大对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理念,并结合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案例,探索出一条适宜我国的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思路。
关键词: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范围小,规模效益不明显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项目,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政府资金有限等原因,造成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普遍规模小、投资少、效益不明显。项目一般都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整体连片治理,然后再进行分年度实施,使得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与实际情况脱节。如:黑龙江省黑河市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全市的治理面积和治理程度进行了规划,确定了以治理小流域、梯田为主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大多是按照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要求进行建设。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是为了治理水土流失而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建设一定规模的梯田和水保林,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利用率,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规模小,经济投入相对较少,成效难以显现出来。
1.2治理投资标准低,资金缺口大
从投资规模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由于投资标准低,而经济效益偏低,造成国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且在一些地区的投入不足现象更为突出。首先,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上,不能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由于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资金配套难以落实,致使一些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相脱节,工程建设投资比例严重失调;有些地方对国家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对生态建设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其次,治理投入标准低,工程建设缺乏保障,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不足。现行的《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家建立水土保持设施的投资体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投资进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但从实际情况看,在有些地区,由于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加之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政策保障,造成部分单位和个人“等靠要”思想严重,积极性不高。如有些地方认为要想治理好水土流失必须在“靠山吃山”上做文章;有些地区则认为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有些地区认为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能保证正常投入。再次,部分地方把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当成了一般的市政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工程建成后投入严重不足,维护费用不能保证。有的地方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水土保持工作,治理任务不落实;有的地方虽有水土保持工作部门,但没有专门机构,工作缺乏足够的人员;有的地方虽然设立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和人员编制,但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水土保持建设的投入机制尚不健全。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资金渠道尚未完全畅通,有些地区缺少稳定的财政预算资金来源;有些地区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投资标准过低;还有一些地区存在着工程建设投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管理探析
1土地整治的概念和类型
土地整治的概念是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整治的典型类型有4种。(1)水土流失地的整治。水土流失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如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江河堵塞等,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就是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受破坏,使水利工程的效益下降,还给城镇的安全、交通的运输以及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加以整治,以控制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发展。对于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针对促使水土流失的具体因素才能运用相对应治理方案。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案总结起来重点有以下几种,即耕种方案、植被树木和草皮方案以及工程建设方案。(2)盐碱地的整治。我国盐碱地域现大致有2000万hm2(3亿亩),耕种中的盐碱地面积大致有667万hm2(1亿亩)左右。盐碱地的治理可分为水利建设治理、农业技术建设治理、生物治理和化学治理等。(3)风沙地的整治。综合治理中所涉及的风沙地,主要着眼于具有近期开发利用价值的风沙土地,即宜农、宜牧、宜林的原生沙荒地和沙漠化土地。土地沙漠化,导致生物产量和质量的急剧下降,土地生产潜力的衰退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减少。风沙地治理必须综合运用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4)沼泽地的整治。我国的沼泽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地和三江平原地区,其次是诺尔盖高原、青藏高原、新疆高山地区,其他地区只有零星分布。沼泽化的土地存在下面问题:①水分太多;②通气状况不好;③土地的温度比较低;④植物的营养不均匀。另外,我们要把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结合起来,进而去进行治理。
2土地整治施工的现场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就是依靠和利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组织、理念、措施及办法等,对现场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环境、水电、资金、资源、能源、安全、质量、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以便高效率、高质量、低耗能进行现场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确保施工周边环境与安全达到相关要求。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对场地进行科学的安排和有效的使用,保证施工和环境的协调。土地整改工程现场管理的详细内容主要包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出产的产品数量及质量均能达标为目标,有效完成规划预定的各项施工项目所涉及的具体任务,特别是各项施工经济及技术指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施工过程中巧妙引进先进高新技术及新型工艺,凭借恰到好处的建议及技术革新,改善并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确保有效提高工程的效益及效率;进一步健全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并加大施工任务清单、业绩考评及物料领用等方面的管理力度,避免物料的浪费及能源的不合理消耗,科学预算配置资金占用及生产储备,在确保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实现成本节约;对各个部门与各项环节实行专业化管理,并努力构建系统化专业管理体制,确保管理系统能够最大效能地发挥其作用,以实现对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有效掌控;实现施工现场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以保障现场工作可以按照规范操作并能有效达标,保证检查及考核符合标准要求;加强施工现场基础工作的管理力度及效度,以确保各项资源能够有序流动,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准确及时,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够及时有效予以处理,保障施工现场的常规运行能被随时掌控;维护好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实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3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原则
(1)进行动态管理。
施工现场的情况是随工程进展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不可避免的经常要对现场平面布置进行调整,但必须在总平面图的控制下,严格按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进行调整。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
1、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临的困境
1.1资金困境
2009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投资,对已关闭或者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由于没有出台细化可操作的配套政策,且投入风险大,收益不高,因此社会资金参与关闭露采矿山治理极少。
1.2技术困境
开发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因。另外,我国缺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专业队伍和人才也是环境整治进度缓慢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1.2.1开发利用技术落后
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为所谓的经济指标,许可了众多乡镇及个体矿山企业,这些小企业经济实力差、生产规模比较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再加上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利用率过低,很难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另外,我国大型矿山企业也没有采用分层台阶式开采、山体内部式、充填式开采、房柱式开采等先进工艺生产,也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探析
摘要: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的重要性,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原则及治理思路,以期为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环境;矿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
环境保护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3]。但是,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粗放式的开采方式对水源、土壤、植被、气候等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当前,中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有效恢复与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可将已损毁的土地及时进行复垦,使土地集约利用,最终实现矿山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6]。
1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7-8],对于矿山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矿山生产是对地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地表景观、地形地貌、地下含水层等造成影响和破坏,极易诱发各类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矿山进行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可以极大地降低灾害隐患,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
(2)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还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对矿山进行开采时,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大面积的坑洼及占用土地问题,造成土地浪费。目前,在对这些坑洼进行处理时,大部分采用填土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增加耕地面积,同时也能给矿区周围居民提供新的经济渠道。土地综合利用率的提高,能够推进社会更加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