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土地规划服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土地资源信息管理中土地规划研究
摘要: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适合人们居住、耕作的土地较少,导致土地资源相对较为紧张,因此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对土地的规划利用,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改善并保障民生。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规划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土地资源信息管理中开展土地规划利用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土地规划利用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提升土地资源的规划与利用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能够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开展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并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土地的规划利用,进而推动城市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当前我国土地规划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1.1土地利用效率大幅下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很多农民群众对于土地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他们往往会大量开垦耕地,造成土地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地出现严重的退化与沙化现象。此外,为了提高农业生产,部分农民大量使用农药与化肥,导致土地利用率大幅度下降。
1.2耕地占补不平衡现象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规模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给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这两条红线的划定工作带来了较多冲击。同时,城郊耕地的占补也存在较多问题,耕地占补无法平衡。此外,大量低附加值的农作物种植对土地环境和资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1.3土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对于土地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虽然《宪法》和《土地法》都明确规定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都归属于国家,但具体到某一区域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归属则相对比较模糊,这就为土地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了一定阻碍,也影响到了土地的规划和利用。
B/S的土地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探索
摘要:土地的合理规划是以大量的信息作为基础的,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设计一种基于B/S的土地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B/S三层架构为基础,搭建系统框架,利用集成技术获取土地规划信息,并存储到DH2100NAS网络存储服务器中,接着利用RS232串口模块实现信息传输,最后管理终端接收信息,运行微控制器,进行信息管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和性能均满足要求,达到理想标准。
关键词:B/S三层架构;土地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0引言
我国国土辽阔,但是人口众多,可利用土地逐渐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因此进行合理的土地规划能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1]。有效的土地规划是以大量土地规划信息作为基础,如土地面积统计报表、人口分布图、土地功能类型图件、遥感图像、文字报告等,这些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十分庞大,并来自不同的业务系统,因此如何整理这些信息,以完成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研究的重点。基于上述研究背景,设计基于B/S的土地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该系统以B/S三层架构搭建系统框架,然后设计系统硬件和软件,最后进行系统实现与测试,测试系统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验证系统是否可以用于实际土地规划信息管理工作。
1土地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随着人口的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因此为了满足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至关重要。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需要进行有效的土地规划[1-2]。土地规划是以大量信息作为基础的,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B/S的土地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1.1系统框架设计
如何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的对策
[摘要]目前城乡规划工作以土地管理政策为主,土地管理政策依赖于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实际建设工作中,要根据土地利用条件和建设目标确定土地使用价值,切实推进城乡规划进程。随着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的不断发展和发展,始终贯彻落实土地管理的战略方针,始终把实现土地规划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指导方针。尽可能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在我国发展面临新形势的情况下,立即改变当前对土地利用的误解,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制定有效的土地管理改革措施,有效保障城乡建设。
[关键词]土地管理;规划;措施
引言
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和调节土地资源,实现国家的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和规划的重要作用。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规范土地管理,改革创新现有土地管理制度。此外,要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最少的土地实现产品生产的最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实现人民和国家更大的利益。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化解人与耕地的矛盾,促进城镇化建设,促进人民经济稳定发展。
1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及管理
城乡规划学主要是指在当地政府的主动权下,设计并安排对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城乡空间的合理配置,包括自然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城市市场的挖掘。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推动城市化经济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均衡发展,对于减轻农业经济负担有着重大作用。农村土地计划是城乡建设计划的主体部分,主要在地方人民政府的引导下,是指国家按照当地精益发展规划的客观要求和具体原则,确定国土资源使用计划内容和方法的主要步骤。而国土管理制度则是指国家为调整国土利益,指导和监督管理国土开发管理,为保障和合理使用国土资源所实行的综合管理、宏观经济、立法和科技等政策。一般包括土地法制定、土地资源调查统计、权属管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和土地使用管理。土地规划是土地管理的主要部门,是有效信息管理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因此做好国土管理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非常关键。国土资源本身也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开展作用重大。此外,通过高效管理运用国土资源,还可以为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创造有利空气与各种资源,进一步优化城乡规划建设规划,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2做好土地规划
土地管理中测绘工程的应用
摘要:城市中的土地规划是否合理已经变成了当前土地利用的重点研究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从基础管理工作做起,土地资源管理便是其基础管理内容。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使得测绘技术也逐渐的发展。现在测绘技术已经能够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当中,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土地资源能够得到科学的规划和利用,以及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测绘工程;土地管理;规划设计
1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
1.1在土地利用及更新情况调查实践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及土地更新调查,就是为查清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面积及其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为省级和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而进行的调查通过测绘工程的实施能够来获取的土地的数据,然后和已经确定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原始信息数据与整合后的信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进行更新,为以后土地管理及利用提供依据。
1.2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测绘工程的应用不仅能及时调整和更新土地管理的信息,还对土地规划的设计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土地规划的设计工作是土地进行建设的基础,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每一块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才能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土地用途。
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增加,城市土地利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土地问题一直困扰各级政府和部门,如何全面做好土地利用与设计,保证城市全面发展,是摆在政府与规划建设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只有全面做好土地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城市持续发展建设目标,建设美丽城市,推动经济建设。文章主要通过对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全面剖析了土地利用与规划的矛盾,同时,进一步阐述土地规划利用思路与方法,以此,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问题,通过土地合理规划与流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土地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土地规划利用;政府职能
1城镇化建设土地资源利用意义
经济学角度看,城镇化建设最为核心的要义是使更多的农业人口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业转换的一个过程,整个转变的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经济与社会活动。当前,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对我国而言,城镇化建设就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体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全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全面科学的进行规划,做好统筹发展,才能有效的推动城镇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资源是最为基础的资源,更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条件,没有充足的土地,则无法进行持续发展,从我国国土面积上看,虽然位于世界第三位,但是存量并不多,可利用的资源较少,特别是在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全面发展新农村,推动城镇一体化发展,则有一定的难度,在我国耕地面积少、质量差,山地荒漠多的背景下,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现状并不乐观。进行城镇化建设,就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城镇对土地刚性需求不断上升,在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出现了争地情况,这种矛盾的加剧,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的增加,越是矛盾突出,越影响到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城镇化建设要有足够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绿化面积,如果土地不足,则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科学合理做好规划,避免出现土地资源的浪费,只有全面推动土地资源利用工作,才能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应用,实现城镇建设发展。
2城镇化进程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2.1土地供给矛盾突出。土地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更是发展的核心载体,如果城镇化建设缺少土地的支撑,则无法达到良性发展目标,城市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前文提到,目前我国人多地少,这是最为突出的土地资源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间的土地存量越来越少,土地资源后备不足、不可再生的客观条件限制了城镇发展,土地紧缺成为制约城镇化建设瓶颈。目前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处于“双中期阶段”,也就是说,工业化中期与城镇化中期两个中期,在这一时期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长,速度不同、矛盾突出,影响了城镇化建设质量,在城镇化规模化发展前提下,土地供求矛盾进一步凸显,政府要合理把握土地资源,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同时,不能越过生产红线,综合考虑城乡结合,城镇化建设土地资源制约已经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困扰问题。
2.2土地利用率不高。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一直没有合理的规划,土地利用粗放式,很多土地利用不合理、不科学,缺少统一的整体设计,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20世纪90年代,进入城镇化建设时期,一些城市就出现了“城建豪华风”现象,特别是在一些中发达地区,个别城市新区建设追求大而广,要的就是气派,各地兴建的大厂区、大广场屡见不鲜,浪费一些土地,造成了后期发展后劲不足,城镇用地快速向四周蔓延,有的还占用了农村耕地,影响了农业生产。随着“城市建设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问题的出现,土地又出现了闲置,影响了城镇化科学发展。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继而也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现象,这种情况越发凸显,影响到了整体的设计与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作,从自身的角度看,农村人口的收入增加了,但是受传统思维观念和户籍制度影响,农村人口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城镇人口,还是将农村与耕地作为自己生存底线,这样,就出现了农村大量长期空置住房没有利用的情况,农村人口有了钱,又出现了乱建房问题,加剧了土地的浪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土地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科技的利用。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是目前重点努力对象,通过该系统可以对土地利用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搜集,在土地规划过程中按照全局思想来完成,对于各项工作部署和应对,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应用、研究,必须不断地创新,在系统功能上持续完善,否则容易造成相反的结果。文章针对“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GIS;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引言
从客观角度分析,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能够在固有问题上提供较多的帮助和指引,对于不同地方的土地资源信息搜集以及土地未来的使用方向,包括土地的具体利用方式等,都给予较为权威的指引,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可以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利用质量上得到更好提升,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巩固奠定坚实基础。
2.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意义
现如今的国家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同时对于行业发展和产业进步,都要积极地调整。在众多的工作中,土地利用是非常敏感的内容,同时也是特别核心的部分,任何工作离开土地以后都无法较好的开展[1]。本文认为,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意义,主要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该系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不同的分析手段来完成。例如,对于我国西北部地区通过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来进行分析后,能够结合四季变化情况,观察土地利用过程中是否能够加强有效治理,对于冻土的安排能否达到预期,各项岩土工程建设是否表现合理,从而促使土地事业进步,得到更好的保障。第二,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可以促使土地方面的信息变化,以及土地的具体使用数量、土地的库存、土地的实际项目运作等,做出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在土地污染的治理层面上,可以提供较多的指引,最大限度促使国内的土地事业和资源保护,获得较多的参考。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问题
多规合一支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探究
“多规合一”业务协同涉及发改、规划、环境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和业务,必须在全市层面颁布相应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办理流程,来保障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的顺利开展。2013年开始广州、厦门、沈阳、南京等地陆续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实现了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数据整合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探索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和城市营商环境改善,并在全国进行推广。本文从建设背景、政策支撑、制度保障、平台建设、地方实践等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和使用的探索和实践。
一、建设背景—多规矛盾下项目落地难
近年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环保规划、林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缺乏在坐标体系、用地分类、管控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和有效衔接,不同规划对同一地块的规划和管控要求存在矛盾,导致建设项目因难以符合所有规划而无法落地,或因为规划调整导致审批时限拉长,严重影响地方城市的行政效率和营商环境。在此背景下,不同空间规划体系协调统一即“多规合一”以及基于“多规合一”的业务协同日益紧迫和重要。
二、政策支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随着多规矛盾和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的探索。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统一空间规划体系,一张蓝图干到底。2014年四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统一管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空间规划,解决了多头管理的问题。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以上文件从现实问题出发,给各地探索和实践“多规合一”业务协同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制度保障—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管理办法
“多规合一”业务协同涉及发改、规划、环境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和业务,必须在全市层面颁布相应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办理流程,来保障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的顺利开展。2016年,厦门市“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印发了《厦门市建设项目生成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建设项目策划生产的流程和各部门职责,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后,沈阳、南京等城市也都借鉴厦门经验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项目策划生成管理办法,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提供了制度保障。
地籍管理学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在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背景下,福建农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对近4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了跟踪调查,并重点调研就业比重较高的各级国土、规划、住建等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土地管理公共服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进而分析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地籍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修定了考核技能目标,以保持课程内容的现势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对接土地管理公共服务领域的产业需求,实现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地籍管理学;服务产业;教学改革
福建农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是从1986开设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沿革而来,1995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2002年获得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是福建省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本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2016年学科获得福建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立项,进一步明确两类人才培养目标:一是为国土系统输送具有专业技术并熟悉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型人才;二是向土地相关的企事业部门提供具备调查、勘测、规划、GIS应用和房地产开发管理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学科相关主干课程也需要以服务产业特色专业为导向,无缝对接国土管理公共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地籍管理学作为专业核心课,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地籍管理的日常业务内容,尤其是现代地籍手段在土地资源管理乃至在政府公共管理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学会解决地籍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进行地籍管理的内、外业工作。
1服务产业特色专业需求调研
1.1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变化趋势
该专业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500多人,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管理、调查勘测、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和管理、资产评估技术服务等工作。据2015—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跟踪调查显示(图1),通过考核选拔进入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住建局、规划局、农林部门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比重最高,占18%;进入房地产开发商、物管咨询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比重次之,占11%;进入土地规划、设计和勘测、测绘单位分别占比9%和7%;房地产评估公司占比10%;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等3S类技术公司占比8%;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重也较高,占10%,;其余毕业生主要在银行保险、教育培训、贸易、销售或从事自由职业等。从就业变化趋势来看(图2),近4年的毕业生通过考试选拔进入国土管理等公务员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比重逐年递增,增幅较显著,房地产相关企业的就业人数也有缓慢增加,3S技术公司近2年的就业增长较为显著,资产评估公司的就业人数基本持平,而从事土地规划设计和勘察测绘工作的毕业生数量有一定幅度减少。基于此,课题组又重点对各级国土部门和近年就业增速较快的3S技术公司和房地产相关企业进行了用人需求调研。
1.2土地管理公共服务领域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