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公司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投资管理公司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投资管理公司

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控初探

摘要:财务管理风险是影响投资管理公司长期发展主要风险之一。笔者将对投资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种类进行阐述,分析其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以期有利于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

一、投资管理公司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介绍

(一)内部转移价格风险

投资管理公司之间进行合作时,结算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过程中会因为各种不可控的因素而导致关联交易或者价格内部转移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偏差,其收益就会减少甚至是出现亏损。上述风险即为内部转移价格风险。

(二)产权管理风险

产权管理风险主要发生于投资管理母公司向其名下子公司投资的过程中,其中会涉及无形资产、有形资产,资产和债权的转让以及法人经营自主权和财产权的确定。投资过程会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和未知风险,所以投资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出现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不符的情况,甚至还会导致财政方面的亏损。

阅读全文

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控有效方法

摘要:对于投资公司来说,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在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管理公司如果能够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提前预测到公司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前加以防范,就能够构建一套针对自身实际情况的资本管控制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维护企业的自身价值。在我国目前较大的经济压力下,资本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水平居高不下。如何解决投资管理工资在复杂而多变的市场中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成为了现阶段投资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投资管理公司主要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其次分析了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财务内部控控的管理问题,最后提出了两点重要的加强投资管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投资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投资管理公司主要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

投资管理公司的主体功能主要是投资和融资,通过金融投资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提升融资的能力,同时扩展融资的规模,增强对产业的支撑力。通过参与被投资企业的决策和产业投资保证金融投资到期能够及时收回。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投资管理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内部转移价格风险、产权管理风险、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和其他财务风险等。内部转移价格风险是指投资管理公司互相之间在提供劳务和产品的过程中,在进行互相之间的价格结算时,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原因,造成内部转移或关联交易的实际效果偏离预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产权管理风险是指投资管理公司的母公司将其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债权、资产等分别投资于名下的各个子公司,同时依法落实其法人的财产权以及经营自主权,形成以产权为媒介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产权关系的约束来进行控制,间接实施对子公司的管理。由于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料或难以控制的因素,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使实际结果背离预期结果,产生财务损失。投资风险是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对内投资项目和对外项目的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对内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内部的项目投资和投资管理公司之间的相互投资;对外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外部的直接投资项目和间接投资项目。由于投资是投资管理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的主要的盈利方式,但相应的,无论是对内投资项目还是对外项目投资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投资风险。融资风险是指投资管理公司在融资行为中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出现失误,给营运和财务方面带来计划之外的负担和困难,甚至有未来会资不抵债的可能。随着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投资管理公司的融资渠道将会越来越多元化,但概括起来具体可以分为两种: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其中债务融资方式受到固定利率和债务偿还期限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旦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或者出现了投资决策方面的失误,就有可能发生举债融资的风险。其他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客户信用风险(对客户的资料掌握得不够全面,客户信用评级模式不够健全)、税务筹划风险(没有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合理避税,造成公司税负过高)、汇率风险等等。

二、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流通性不好

投资管理公司在进行分红时,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经营情况以外,还要考虑企业经营层对于分红的态度,以及公司下半年的投资计划和投资需求。鉴于这些因素,分红就会很少,甚至没有,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到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利润,还会使现金流的稳定性降低。现金流的大幅度波动就会引起财务资金的风险问题,加剧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我国投资市场的大环境就是产权流动效率低下,长期股权投资想要变现的话时间较长,投资公司现行的投资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原因都导致投资管理公司在投资项目中成为了长期的投资股东,无法在短时间内从产权中使现金流回流。

阅读全文

强化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公司的资产规模与生产规模也均表现为升高趋势,但在此背景下,对于现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面临的挑战也是诸多。但以现阶段情况来看,投资管理公司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时,所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对此,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到我国投资管理公司的发展。对此,本文以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为出发点,而后分析了强化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策略

在投资管理公司经营管理期间,要求相关人员高度关注财务管理工作,而内部控制正为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其的控制与完善,为推动公司发展的一种必要要求,唯有积极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才利于强化公司财务管理,提升公司财务管理能力。因此,要求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部门强化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并根据公司的真实发展状况,有的放矢地制定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从而推动投资管理公司的长久发展。

一、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控制主体不明确

对于投资管理公司来说,财务管理为其经营发展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充分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尤为重要。以真实情况来说,在投资管理公司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时,时常会产生财务控制主体不明确这一问题,在此情况下则难以实现财务控制管理的目标,也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说,该问题在投资管理公司中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未能够对此予以重视和明确,片面认为财务工作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为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主体,却忽略了公司管理者和经营者在该项工作中的作用。若一旦存在这种思想,则会致使公司财务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也很难真正做到强化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严重影响到投资管理公司长远发展。

(二)缺失财务内控成本的观念

阅读全文

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控解析

摘要:在严峻的市场竞争机制下,投资管理公司要想更好地适应外部金融市场变化以及行业竞争压力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内控作为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本管理制度,维护企业经营价值,打破当前的发展困境。本文以投资管理公司为主体,研究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应用。

关键词: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控;对策探讨

一、投资管理公司主要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分析

对投资管理公司来说,其主要的经营活动就是对外融资、项目投资以及业务运营。企业往往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营运提升资金投入产出价值,并及时扩大企业的融资规模,支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具体来说,投资管理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转移价格风险。即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针对劳务与产品输出进行价格计算时受内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使转移价格或关联交易的预期效果无法实现,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2)产权管理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在项目投资后一定时间内拥有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但资产的产权界定及管理涉及相应的法律规范,在转让与租赁过程还涉及手续办理、合同签署、登记过户等复杂的流程,难免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3)投资风险,即企业对外或对内投资项目所产生的风险。投资决策管理是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因投资管理企业对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所有项目投资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4)融资风险。企业的融资行为与投资方向有直接关系,主要融资方式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而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融资活动开展前没有考虑到金融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而给企业带来偿债风险;(5)其他财务风险主要指信用风险和税务风险,即企业缺乏完善的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或税务筹划不合理等。

二、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投资管理行业在我国经济市场上已经初具规模,企业要想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经营合法等关键内容。但目前部分投资管理企业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缺陷问题,如下所述。首先,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大部分现代化的投资管理公司已经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缺乏财务管理相关的保障机制。而财务监控体系的缺失会影响项目投资、合同签署等重要环节的监管,也难以保证企业财务战略的落地和实施。其次,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以租赁服务企业来说,其风险防范的关键内容就是合同风险以及租金回收风险。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盲目扩大业务规模和客户群体,在租赁交易过程中对承租人的资信情况了解不足,甚至为了完成绩效目标在合同条款中对租赁抵押金额、免租期限进行放宽处理,企业在账款回收过程中难免因违约现象影响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企业对账款回收工作缺乏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坏账概率的增加也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最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投资管理行业在市场上的发展时间较短,整个行业内尚未建立一套标准的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影响,企业会计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与业务职能部门的联系,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投资管理公司优化财务内控的有效对策

阅读全文

多元化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控模式构建

摘要:本文以中国烟草某省级工业公司所属的多元化投资管理公司为例,以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范控制财务风险为总目标,从会计核算、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制度、监督考核等方面,介绍了对子公司财务管控模式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多元化;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控;烟草工业

根据烟草行业的有关精神,为进一步改革完善省级公司所属多元化经营企业管理体制,实现从原来比较单纯的行政管理到直接发生产权纽带关系的转变,进一步理顺多元化资产和管理关系,同时也为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职责,切实担负起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防范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管控模式势在必行,至关重要。

一、初期财务管理和存在问题

Z投资公司成立初始,所属子公司均为主业无偿划转,且延续原经营模式,企业经营大都依托主业,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财务管理理念落后,基本按既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财务管理。这种“先有子公司,再有母公司”的股权形成机制在财务管控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各子公司会计核算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子公司会计核算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行业统一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财务数据和报表口径不能全面、正确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影响母公司准确、全面地掌握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合并报表。

阅读全文

国内医疗行业投资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对优质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医疗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院行业的政策。新医改政策将推动资本市场上各类投资主体对于医疗行业的投资行为。医疗行业投资借助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注入资金和全新经营模式,整合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带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借鉴行业内先进经验,采取集团化发展战略,发展医疗联合体为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比国内不同医疗投资模式的特点,探讨医疗行业投资模式,对于医疗行业未来战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改;医疗行业;投资模式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2011年,中国医院行业总收入12451亿元,2005-201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7%。2012年中国公立医院总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1%,平均每所公立医院总收入达到10965.5万元。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医院2.5万家,与2013年同期对比,增加1082家。其中公立医院13341家,民营医院11963家。与2013年同期对比,公立医院减少86家,民营医院增加1168家。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医疗服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医院行业投资运作模式进一步成熟。2010年以来,民营资本积极布局公立医院改制。国外资本以合资、合作经营、参股新设医院的方式在华运营。

2理论依据

2.1控股投资理论

2.1.1委托—理论

阅读全文

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论文

1国内外社会基金投资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1.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的主要特征及经验启示

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称,它是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目前,它由2000年成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其投资管理的依据是2001年颁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它的具体运作模式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直接运作的社保资金的投资范围仅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其中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投资比例不低于50%,企业债和金融债不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或股票投资的比例不高于40%。受到整体投资环境的影响,社保基金近年来投资收益并不稳定。2007年达到43.19%的峰值;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投资收益率快速下滑,一度为负;自2012年起,投资收益率又开始新一轮的上涨,2012年收益率达到7.01%,2013年也维持了6.29%的高收益率。总体来看,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13%,超过同期2.46%的年均通货膨胀率(数据来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金年度报告<2013年度>)。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整体宏观投资环境不佳,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基金,它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其最主要的启示是:社保基金进行实业投资的力度正在加大,参与国企改革的力度也在加强。事实上,社保资金与中石油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5月,全国社保基金就已经出资100亿元入股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项目。2013年6月,又以同样方式参股中国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运营西气东输工程部分管线。而按照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的规定,全国社保基金进行的实业投资,包括直接股权投资和股权基金投资两部分,其中直接股权投资可占基金总规模的20%,股权基金投资可占10%。据测算,预计从2012到2015年,社保基金用于实业投资的最高规模可达2500亿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也明确表示,今后一段时间,社保基金将努力加大实业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事实上,近年来,社保基金正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深入参与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加大对中央企业的投资力度,力争在中央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或再融资时,以战略投资者或优先股方式投资入股。此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先后投资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国开银行、中国人保、中国信达及中国银联等金融企业,以及京沪高铁、大唐控股、中航国际、中节能风电等工商企业。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实业投资在其资产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投资管理的主要特征及经验启示

新加坡是国际上实行集中管理社会基金的典型之一,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正是源自于此。1955年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资金总额已超千亿美元。新加坡各成员组成的中央公积金是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集中管理的,中央公积金局独立于政府财政,上级管理部门为劳工部,公积金局实行董事会制,董事会成员的任命上也体现出对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从投资管理体制看,中央公积金投资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主要投资于国内的住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部分国外资产。第二部分是中央公积金投资计划,该计划允许公积金成员将普通账户和专门账户中超过一定比例的公积金通过购买股票或共同基金的形式投资于资本市场。第三部分是保险计划基金,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包含多个保险计划(包括住房保险、家属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保险计划基金的投资主要外包给资产管理公司,可投资于定期存款、可转让存款凭证、股票和债券等。上述三方面的投资中,由中央公积金局通过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和由公积金成员自主投资的基金构成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投资主体。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投资管理模式虽有不足,但仍有其可取之处,它的一些成功做法对我国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是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的集中投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做出投资决策后,由新加坡货币管理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具体的投资事宜,公积金成员获得中央公积金局支付的记账利率。二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几十年来,中央公积金制度也不断放宽投资政策,允许其成员进行多元化的积极投资,政府机构的集中投资与成员个人的积极投资共同构成了新加坡当前中央公积金多层次的投资运营模式。三是健全的法令和监督制度保障了资金投资管理的安全性。新加坡政府充分认识到公积金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不断加强对其投资管理上的规范和监管,并制定《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法》,明确公积金局为法定机构,财政和行政自主,其成员主要由雇主代表、雇员代表、政府代表组成,相对独立的机构设置、规格较高的监管以及代表三方利益的管理模式,为保障公积金投资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奠定了基础。相比而言,我国住房公积金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迟迟不能上升为《住房公积金法》,新《条例》的修订工作也十分迟缓,到目前为止,住房公积金还没有一部统一的投资管理办法。此外,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监管机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与我国的社保基金以及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体系均有其相似之处,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乃至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的经验启示对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投资管理改革均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2改革创新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2.1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

阅读全文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论文

一、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现状

1.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是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为目的,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也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或职业年金。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1986年我国政府就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并于1991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提出建立企业年金的前身――补充养老保险。1995年劳动部出台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行了初步规定。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明确了年金的市场化管理这一政策要点,此后企业年金开始逐步发展。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确立了建立企业年金的主要规则。2013年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为企业年金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国务院正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至此,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从制度上实现了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目标。

2.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特殊性。

2004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的第十条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明确了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采取缴费确定型(definedcontribution,DC)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行中,职工的退休收入取决于退休前的缴费额和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因此,在缴费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企业年金基金是根据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和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缴费,即企业年金基金本金;二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而形成的收益。企业年金基金实质上是商业基金的一种,与证券投资基金相类似,但是由于年金基金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这一特点,其投资原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其特性加强投资管理。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预测未来时期企业年金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收支平衡的总平均缴费率,并将基金积累需求分摊到计划参与职工的整个工作期,使在职职工把一部分劳动收入积累起来,并在职工退休后,用基金积累兑现当初的企业年金承诺。因此,计划参与职工在工作期间的缴费积累就会形成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储备基金。但在企业年金基金的累积期间,由于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的存在,必须要求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运营,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让企业职工“老有所养”。

3.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及投资管理现状。

随着企业年金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社保机构、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机构逐渐参与到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中来。2004年出台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及2011年修订出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为规范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营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特别是明确了企业年金基金可以进行市场化的投资运营。目前,我国使用的企业年金投资工具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根据2011年公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47条规定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万能保险产品、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以及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金融产品。从年金基金的规模来看,自2000年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博时基金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底,中国只有16000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560万人参加,但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已经积累了191亿美元。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超过33,500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与人数达到1179万人,基金规模为253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6.18%,年均增长率33.27%,远远高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30日,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管理的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为72171个,参加职工2210.46万人,积累基金7092.39亿元,投资管理机构实际投资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金额为6855.99亿元,投资组合数为2689个。2014年三季度以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累计收益额为368.24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46%,累计收益率为6.01%。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其投资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健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