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通讯技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技期刊合著作者署名的演变
作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文章或著作的写作者;艺术作品的创作者”.随着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合作作者的数量逐渐增多,合著论文的现象也在逐年增加.Gl?nzel等对1992年的SCI论文进行了研究,发现4534篇论文中,90%以上的都是合著作者.对于合著作者的署名问题,历来都是颇具争议的焦点.经典著作《科学社会学》曾写道:“假设你有一个学生,那么你是否应该在论文中署名呢?如果你不署名,那么有可能使此文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如果你署名,它会得到承认,但那样的话此学生就不会获得足够的荣誉.”早在1985年,国际医学期编辑委员会就颁布了论文中署名作者应该具备的4条标准:①对论文(该项研究)的构思、设计及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有实质性贡献;②撰写论文/参与论文重要内容的修改;③最终版本的确定;④同意负责所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相关问题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能够得到适当的调查和解决.并规定,上述4条标准如果缺少了一条,就不能被当作作者列入,但是这些学者应该列入“致谢”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我国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中明确规定:“学术论文署名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6]目前,ICMJE的标准已经成为众多期刊规范作者署名的标准,而且,这4条标准也成为诸多国外学术出版社及医学期刊制定相关政策的标准,如Nature,Lancet等世界著名的学尽管研究者、期刊社和政府官方部门均对作者的署名问题进行过阐述或规定,但在具体署名时,由于种种利益因素或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会出现五花八门的情况,甚至有的为此诉诸法律,引起纠纷.实际上,作者的署名不只是体现在对作品的拥有权上,还要承担作品引起的各种反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两种.因而,在科技论文上署名,表示3个方面的意义:①拥有著作权;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③承担学术、道义和法律责任.我国科技期刊对作者署名随着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合著作者情况的增多,呈现越来越复杂化的趋势.其发展的过程也是经历了几个阶段.
1简单署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GB/T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等相关法律和国家标准是学术论文作者署名的原则和依据.学术论文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并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作者;仅仅为研究工作争取到了资金、提供了技术服务、提供了样品材料或负责了行政管理的人,虽然对完成论文不可或缺,但这些支持性工作本身不足以使他们成为论文作者.论文作者可以在论文的“致谢”部分对这些人表达谢意[7].在我国早期的科技期刊中,作者的署名基本遵循着以上这个原则,合著作者也不是太多,署名处于比较简单化的阶段,基本上是所有作者都能享受文章发表所带来的利益,比如职称晋升、课题结题及评奖等.由于文章所涉及的利益不是很多,因而没有更多的纠纷.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学术交流机制对科技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优秀论文,既能够彰显作者的努力、能力和影响力,也能够鼓励、奖励和激励作者积极发表其创新成果[4].国家对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重视,体现在奖学金评选、职称评定、名誉奖项(如国家自然科学奖、长江学者、自然科学基金及院士增选等)、学位授予条件.由此可见,科技论文所带来的利益也越来越多,简单的署名已不能满足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基于形势与作者的需求,通讯作者出现了.
2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最早流行于美国,发表文章时,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导师或者老板作为通讯作者,这几乎已经成为惯例.由于学科的发展和广泛的合作,论文的作者人数逐渐增多,如生物信息学就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通讯作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文章的读者和作者联络通畅,同时,也方便国际国内同行之间的联系和交流.1996年,邹承鲁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建议》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评审国内奖励必须坚持立足国内———论当前评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文章,这是我国通讯作者提出的开始.文中指出:“现在的国际习惯,在多作者署名的论文中,第一作者往往是承担主要实验工作的作者,在很多情况下,是某一实验室的研究生.而通讯作者才是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并是读者对有关论文提出各种问题时能与之讨论和联系的作者,通常是课题负责人.”[16-17]到了1998年,邹先生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发表科学论文要遵循国际惯例》的文章,指出:“我国科学要走向世界,更多地把优秀在国际知名的刊物上是绝对必要的.”“通讯作者经常是课题负责人,是学术论文思想的提出者,是真正能对论文全面负责的作者.我国多数刊物目前还没有采取标明论文通讯作者的国际习惯做法,造成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交流或讨论协作时的不便.”直至2003年,最早公开提出标注通讯作者要求的是《医用生物力学》杂志.到2010年,我国已有60%以上的生物医学期刊使用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的含义从字面理解,就是供联系的作者.百度有一词条解释通讯作者是“供读者联系的作者,因为一般的文章往往有几个作者,大家推举一个作为读者联系的人,即为通讯作者.”故而,有人建议“通讯作者”实际上应为“通信作者”.随着期刊标注通讯作者的常态化,很多职称评审部门和科研成果审核部门也对通讯作者越来越重视,并且对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持有同等的重要性.如在SCI检索出报告时,报告上一般以通讯作者的单位为第一单位.另外在考核工作量时,有的单位规定通讯作者等同为第一作者,有的甚至只承认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就要求通讯作者的标注要特别慎重及严谨.我国科技期刊各期刊社对通讯作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仅在生物医学期刊中的标注形式就有13种之多.总结起来,对通讯作者要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通讯作者既是论文的对外联系人,又是论文的责任人(或主要责任人),即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全责(或主要负责);②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者负责;③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熟谙课题设计,掌握数据资料,能够全面处理投稿中的一切问题,答复编辑部审稿人意见和全面修改稿件的作者,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是“对外的全部责任人”.④通常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和流动科研人员在离开原学校和科研单位后,期刊编辑部能通过通讯作者对稿件进行补充和修改,也便于论文刊登后读者可以直接与通讯作者联系.实际上,通讯作者多为课题负责人.⑤在读硕士或博士期间撰写的论文,必须由其导师担任通讯作者.只有符合以上条件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通讯作者,这样就避免了通讯作者标注时的一些乱象.
3共同第一作者
共同第一作者是一种特殊的作者署名形式,又称并列第一作者.它是指2个以上作者对论文做出同等贡献,其贡献大小难分高下,故在时注明这些作者对论文贡献相等,这时视他们为并列第一作者,其英文表达为“jointfirstauthors”或“equalfirstauthors”等.以这一作者类型发表文章,国外期刊并不鲜见[22].1823年在《柳叶刀》中就有出现,其后多种期刊都有这种作者类型.2002年,我国才出现第一篇共同第一作者的英文论文,直到2005年,共同第一作者才出现在中文论文中,此后一直沿用至今.我国科技期刊使用共同第一作者的时间较晚,但总体发文比例呈现上升态势.我国期刊首先以并列第一作者形式刊发论文是在2005年《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实验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等几种期刊上,截至2009年底,共有199篇文章使用共同第一作者的表述,只占刊发总论文数的0.2%[23].对比我国期刊与国外期刊,以共同第一作者刊发文章,我国起步比国外期刊晚182a.在其他作者类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该作者形式直至2005年才被小范围应用,说明这种做法被认可程度不高.尤其一篇13人共同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就在网络上遭到质疑,使国内对这种署名方式仍存在争议.从尊重科研成果的角度看,设立共同第一作者在于扩大了一篇论文的信息量,避免了多位参与者为了第一作者的身份而将科研成果拆分,各自独立.一部分学者可能出于这种原因,将科研团队的系列科研成果整合为1篇论文,课题主要参与者每人冠以“并列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以获得在高影响力杂志上发表.而很多高影响力杂志也乐于接收此类文章,比如《科学》杂志中“作者同等贡献”的论文比例就很高,最终导致只要是被SCI收录的“高分论文”(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也会被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认可为第一作者[24].共同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在国外杂志尤其是比较著名的杂志中常见,署名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也多是信息覆盖面广、拥有不同科研单位的多个作者的论著.从尊重作者的角度看,设立共同第一作者的初衷是好的,对有些论文也是必要的,是对研究主要参与者做出贡献的肯定。
科技期刊数据库建设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公告称,美国政府将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从美国企业购买芯片[1]。2018年4月19日,针对中兴被美国莫名制裁的问题,中国商务部就表示,中方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随时准备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应有的合法权益[2]。2018年4月20日,中兴通讯公司了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称在相关调查还没有结束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就执意单方面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公司极其不公平,中兴通讯公司表示不能接受[3]。由此,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的事件(以下简称中兴事件)正式开始发酵,一时间成为中国民众纷纷讨论与议论的热点话题。对于美国针对中兴公司的制裁做法如何界定、中国将会采取哪些反制裁措施、中兴通讯公司的未来将会何去何从、中国的芯片产业能否在逆境中崛起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中国人当务之急所必须直面的。而如何透过芯片产业去看待中国其他的一些产业同样可能会面临的困境,这也许才是中兴事件给每一个中国科研工作者提出的更深层次的考验。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笔者参照中兴事件的问题也做了深度的思考,对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所存在的类似问题有一些新的感触,并对于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那么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近期发生的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兴通讯公司进行制裁的事情经过。
一、中兴事件的前因后果
(一)中兴通讯公司在美国市场屡次被限
其实早在2012年10月8日,中兴通讯公司就被美国众议院的情报委员会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建议阻止其在美国开展投资活动[4]。2016年3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以中兴通讯公司秘密向伊朗出口产品为由,对中兴通讯公司进行了出口管制。由于中兴通讯公司遭受美国出口管制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中兴通讯公司从美国进口产品的周期受到了极大影响,到货的时间长短就存在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中兴通讯公司整个供应链蒙受了非常巨大的损失[5]。整整一年之后的2017年3月7日,中兴宣布以8.92亿美元(约62亿人民币)罚款的代价,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而中兴通讯公司2011~2015年的净利润一共加起来也不过是59.85亿元。相当于这五年都白干了[6]。再加上2018年4月16日来自美国商务部的芯片禁令,中兴通讯公司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内就连续三次遭到了美国政府的行政禁令,而且美国政府一次比一次下手还要狠,一次比一次更加不讲道理。
(二)中兴以外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同样被限
2005年8月3日,由于美国政府的行政干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退出对美国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计划[7]。2008年,华为曾经试图联合贝恩资本对3Com公司进行并购,但却以国家安全为由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否决[7]。2010年8月,华为尝试与美国电信商Sprint公司进行电信领域合作,却被美国政府以或对美国公共和私人部门客户构成重大风险为由禁止参与合作。2010年10月,华为试图收购美国3Leaf公司的专利技术,却再次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2012年9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令宣布禁止三一重工在美国进行风电投资项目。可以说,中资企业的发展随着自由贸易的步伐越走越大,可是在原本应该享受自由贸易的美国市场却遭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连续多次不间断的野蛮干涉。
(三)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被限的主要原因
研究生学术论文署名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生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和单位署名,不仅体现了论文著作权的归属,也便于编者与作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下面就研究生学术论文的署名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减少因研究生学术论文署名而带来的误解、矛盾或纠纷。
1作者署名
1.1署名惯例
研究生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要依据国际学术论文署名的惯例,依据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排序,一般原则如下:研究生作为实验的具体实施者,又是论文的执笔者,可以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生导师作为资深研究人员,是研究生课题的设计者、实验研究的指导者,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撰写论文,可作为通讯作者,列在排名的最后一位。第一和最后一位作者之间的作者排序可以根据对论文的实际贡献大小进行排序。为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或纠纷,可以在实验开始前,就论文作者的署名顺序进行讨论,并签署书面协议。上述署名方式的合理之处在于:①研究生及其导师在科研活动中,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目前国内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下,研究生署名为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为通讯作者,较为合理;②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可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研究生的成长、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发展;③作为导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甘为人梯,根据论文的实际贡献决定署名次序,不与学生争抢论文的第一作者;作为学生,尊重导师,有感恩之心,有助于培育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避免或减少纠纷和矛盾。
1.2署名责任
在论文上署名的作者除了分享成果的荣誉外,重要的是要对论文成果的真实性等方面负有责任。如果在论文中没有特别的分工说明,发表的论文的一旦出现了问题,如出现数据不实、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所有作者都要承担相关责任。现在有些刊物在发表前让作者签名,说明阅读过并同意中的数据和结论,有些刊物是规定通讯作者可以代表所有作者。还有些刊物要求明确说明每个作者的责任和贡献,如谁收集的数据、谁设计的实验、谁实施的实验、谁参与讨论、谁进行的数据分析、谁执笔等。
1.3不规范署名
学术期刊论文作者署名现状
学术期刊是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学术交流和传播的任务,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大都有基本的构成项目和格式规范,其中作者署名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作者所拥有的著作权,也标志着作者对论文应负的文责和法责,因此必须依据署名原则进行规范署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和GB/T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2],学术论文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并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随着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科研合作程度的提高,一项科研成果往往由多人完成,发表的论文通常有多个作者,有时科研合作者负责研究的内容不同,其贡献大小难以区别导致标注同等贡献作者的论文逐渐增多,由此而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学术不端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笔者以农业类学术期刊为例,调查了其署名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署名问题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方法与结果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7年版)所列的农业科学类期刊包含96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21种农业基础科学期刊、19种农业工程期刊、49种农艺学期刊、20种植物保护学期刊、20种园艺学期刊、70种林学期刊、65种畜牧兽医科学期刊、24种水产科学期刊[3],根据四舍五入原则随机在每类中选择5%的期刊进行调查。每种期刊随机选2019年发表的2篇论文,记录每篇论文署名作者数量和页码数。由图1可知,调查的期刊论文其作者数量呈正态分布,每篇论文的作者数量为2~11个,页码为2~16页,平均作者数量为6个,平均页码数量为9页。作者数量等于或小于6个的论文占64%,作者数量等于或大于8个的论文占24%。图2表明作者数量和论文页数没有显著相关性,比如调查中发现文章页数为7页的论文,其作者数量为3~8个。分别以“通信作者”“通讯作者”“同等贡献”“共同通讯”“共同通信”“并列第一”为检索词,通过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的“作者简介”检索2017—2019年期刊所刊登论文的“通信作者”和“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表1中所指的“通信作者”包括“通信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检索结果;“同等贡献作者”包括“同等贡献”“共同通讯”“共同通信”“并列第一”作者的检索结果。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9种期刊,其刊登论文的署名中均可标注“通信作者”,占刊登文章总量的71%~96%,平均值为81%;14种期刊有“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章,这些论文占各期刊刊登论文总量的1.4%~5.2%,平均值为2%;在这些标注“同等贡献作者”的论文中随机选择38篇论文,查看其署名情况,结果发现“同等贡献作者”署名可分为4种类型(表2):A类型为3个同等贡献作者,0个通信作者;B类型为2个同等贡献作者,1个通信作者;C类型为2个同等贡献作者,2个通信作者;D类型为2个通信作者。“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论文以B类型最多,占68.4%,其次为C类型,占21.1%,A和D类型的论文较少。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农业科技类期刊中随机选择19种学术期刊,下载其“投稿须知”,阅读期刊对作者署名的要求,发现其中只有《热带作物学报》对作者署名个数有限制,要求“署名人数不宜超过5位”;仅《果树学报》和《浙江农业学报》2种期刊的投稿须知以“署名应仅限于参加本工作并能解答论文中有关问题者”,这一句话规定作者署名权;其他期刊仅对署名的格式或在文章中的位置进行规定。以“更正”为检索词,在CSCD数据库农业科技类期刊中检索,得到45条更正信息,其中更正作者单位的信息7条,更正作者排序的信息2条,增加通信作者的信息1条,更正通信作者的信息1条。这11条与作者署名相关的更正信息来自于9种不同期刊,其中某期刊有4条更正信息,其中2条信息更正作者单位,1条信息更正作者排序,1条信息更正通信作者。
2论文作者署名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
国内很多论文的通信作者是研究生导师或者课题负责人,他们主导了项目申请、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因此,通信作者也是论文相关研究工作和主要学术思想的责任人,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责[5]。合著论文作者根据其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和在论文撰写中的贡献大小依次排序署名。当2位或多位作者在论文贡献中作用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时,就出现了同等贡献作者,同等贡献作者可以是第一作者、通信作者或者其他作者,其中对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关注程度较高。同等贡献的通信作者国内一般称为共同通信作者。目前学术期刊论文的署名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论文标注“通信作者”或“同等贡献作者”[5]。国内不少科研机构已经将通信作者的贡献度直接等同第一作者,从而使同一篇文章可以被多人利用进行职称申报或业绩考核等等,以至于一篇文章出现多个共同通信作者,这其中可能存在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笔者在编辑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作者在投稿后提出添加作者、更换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情况,提出更改的原因有年终考核、职务晋升、科技奖励、课题申请需要等,相信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尤其是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不少期刊论文在出版后刊登了与署名相关的更正信息,这种机制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漏洞”和“可乘之机”。
3规范论文作者署名的建议
科学论文的署名是个严肃的学术道德和态度问题,涉及到科学工作者的学问、态度、道德和责任[6]。作为科技论文的作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论文署名。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针对目前学术论文署名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期刊在投稿须知中应详细描述作者的署名条件,对“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信作者”提出具体的量化标准,对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等做出相关的规定。其次,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明确描述每个署名作者和论文相关的工作内容,具体贡献情况,在投稿时要求每一位作者附上签名以示对论文贡献度、署名以及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认可。虽然每一位作者对论文贡献的侧重点不同,但同样都应对论文负责。此方法在国外一些杂志投稿时已有要求,如《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另外,如果在论文修改过程中作者提出更改署名,编辑部应要求作者给出合理的理由,并且需要所有作者签字同意,编辑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同意更改,比如作者职称晋升需要,毕业需要或课题结题需要等并不能作为更改署名的理由。原则上,在论文刊登后不允许更改作者署名,编辑可在校样时,让作者仔细核对并确认作者署名,与作者强调文章刊登后署名不能更改。最后,学术期刊编辑应在学术界加强宣扬科研伦理道德,让学者们清楚认识到违背规范的论文署名现象是学术不端的行为。如果在论文署名中违规,就违反了科学伦理,违背了科学精神。
计算机专业期刊介绍
一、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最大特点在于:极度重视会议,而期刊则通常只用来做re-publication。大部分期刊文章都是会议论文的扩展版,首发就在期刊上的相对较少。也正因为如此,计算机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低到惊人的程度,顶级刊物往往也只有1到2左右----被引的通常都是会议版论文,而不是很久以后才出版的期刊版。因此,要讨论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首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totally forget about IF(IF指影响因子)。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计算机科学的绝大多数期刊和大部分的“好”会议都规模非常有限。很多好的期刊一期只登十来篇甚至三四篇论文,有的还是季刊或双月刊。很多好的会议每年只录用三四十篇甚至二十篇左右的论文。所以,当你发现计算机的每个领域都有好几种顶级刊物和好几个顶级会议,不必惊讶。整个计算机科学中最好的期刊为Journal of the ACM(JACM)。此刊物为ACM的官方学刊,受到最广泛的尊敬。但由于该刊宣称它只刊登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有长远影响的论文,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歧视(theorybias)。事实上确实如此:尽管JACM征稿范围包括了计算机的绝大部分领域,然而其刊登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算法、复杂度、图论、组合数学等纯粹理论的东西,其它领域的论文要想进入则难如登天。另外一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为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CACM)。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CM比JACM要像Nature/Science很多。JACM上登的全是长篇大论,满纸的定义、定理和证明,别说一般读者没法看,就连很相近的领域的专家都未必能看懂。而CACM则是magazine,既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也登各种科普性质的文章和新闻。即便是论文,CACM也要求文章必须通俗易懂,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证明,而追求易于理解的直觉描述。在十几二十年前,CACM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但最近几年,由于CACM进一步通俗化,其学术质量稍有下降。IEEETransactiononComputers为IEEE在计算机方面最好的刊物。但由于IEEE的特点,其更注重computerengineering而非computerscience。换句话说,IEEET 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主要登载systems,architecture,hardware等领域的东西,尽管它的范围已经比大部分刊物要广泛。就刊物的质量而言,ACMTransactions系列总体来讲都高于IEEETransactions系列,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大部分ACM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最好的刊物或最好的刊物之一。大部分IEEE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很好的刊物,但也有最好的或者一般的。非ACM/IEEE的刊物中,也有好的甚至最好的。例如,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被认为是理论方面最好的期刊之一。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论文事实上起着比刊物论文更大的作用。大部分会议都是每年一次,偶尔也有隔年一次的。正规的会议论文需要经过2-4个甚至更多个审稿人的双向或单向匿名评审,并且所有被接收的论文会被结集正式出版。大部分ACM的会议都是本领域顶级的或很好的会议。大部分IEEE的会议都是本领域很好的会议,但也有顶级的或者一般的。会议的档次通常可以通过论文录用率表现出来。顶级会议通常在20%左右或更低,有时能达到10%左右。我所知道的最低的录用率为7%。很好的会议通常在30%左右。达到40%以上时,会议的名声就很一般了。60%以上的会议通常很难受到尊敬。但也有例外。大名鼎鼎的STOC(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录用率就达到30%以上,但它毫无疑问是理论方面最好的会议。造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理论方面的工作者不多,而大部分人对STOC又有一种又敬又怕的心理。
二、如何在SCI检索杂志上
1、引言
SCI–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索引指数是美国Thompson公司推出的一种为科学工作者论文检索服务的论文引用指标。在我国它成为ThompsonISI论文检索数据库的代名词。ThompsonISI论文检索数据库挑选世界上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刊物,将其论文题目和作者及作者单位、文摘和引用论文进行检索,建立数据库,并向世界各地科研单位定期发行他们的检索数据库,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便捷的论文检索和引用统计服务。Thompson公司从事这项服务已经有45年。从按月出版收录数据发展到现在主要通过其ISIWebofKnowledge网页提供服务。国际上大学图书馆、科研机构是其主要用户。到2005年5月,收录的刊物(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已经达到13700多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实际上科学索引文献服务机构和产品很多,ThompsonISI仅是其中一种,但是由于其及时采用先进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美国及英语地区的科研机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科研人员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收录在SCI中的杂志论文比较容易被科研人员检索查阅。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科研人员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被ThompsonISI检索的刊物上,从而使发表的论文成为SCI论文。其实发表SCI论文和发表其它国际论文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被ThompsonISI收录的论文绝大多数是英文刊物,所以撰写论文一般要用英语完成。由于我国科研工作者总体英文水平还不够高,因此不免存在一些由语言引起的困难。有些科研人员经常问发表SCI论文有什么诀窍或捷径。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在国际刊物上的基本内容、一般撰写和投稿过程和应注意事项。为希望发表SCI论文的年轻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由于作者是从事地理学研究的,所以内容可能不一定完全适合其它学科。不妥之处,请读者见谅。
2、发表SCI论文的捷径
首先要有值得在SCI检索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够把它清楚地撰写成论文。什么样的研究成果是值得在“科学索引指数”SCI检索杂志上发表呢?答案是基于原始研究而未被发表的成果,即有原创性的成果。成果的量也可以参照同领域他人发表的量来衡量。一般应该比较充分,即对所研究的问题有较全面、系统的试验结果。若要较快地,可以争取投送到合适的特刊。一般刊物都会不定期地围绕特定专题出版专刊,专刊有专门编辑负责,一般有时限性。所以会比作为普通论文快些。但是切忌将与主题无关的论文投往特刊。若能够将论文写成短文,则可以投往有通讯栏目的刊物。会被评审得快些。
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黄金发展期的到来,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不断变革,尤其是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所显现出的集聚发展和技术创新态势,以及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出版平台显现数字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出版物趋于专业化。作为科技期刊重要一员,省级科技期刊是刊登区域科学技术动态,公布和展示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创新成果和新技术等重要平台,其反映了科研发展的动态与水平,是外界观察和了解科技动态与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本文以《新疆农业科学》为例,探索研究与实践省级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技术途径,对省级科技期刊在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等科技创新中发展提供参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疆农业科学》出版信息数字化程度不高、期刊国际化影响力尚不够高、期刊载文信息挖掘不到位、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够高,出版效应专业化程度尚不高等已成为困扰期刊创新与影响力提升的主要“技术障碍”。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数字化新手段及先进的可视化分析工具不断提升《新疆农业科学》的影响力,顺应信息化、数字化和新媒体发展的潮流,适应社会公众、创新科技和管理人员等对于期刊的新要求和新需要。研究《新疆农业科学》及创新发展及其影响力提升的模式和途径并付诸实践,以期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新疆农业科学》近五年(2012-2017年)刊登科技论文统计、分析与评价:包括刊登论文的机构分布、学科分布、作者构成、基金项目来源及分布、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目产出论文数等的分析研究。抽样统计近三年(2013~2015年)获得新疆科技进步奖的农业奖项产出论文在《新疆农业科学》数量和比例。
(二)方法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媒体融合与学术期刊发展思路
1媒体融合发展背景
西方学者对媒体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首次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MediaConvergence),他认为“媒体融合是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汇集在一起”,并指出“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在我国,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快速步入信息时代。近年来,3G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在通信和大众传播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新传媒以及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在此环境下,我国新闻传播界引入媒体融合这一概念,并将其内涵进行拓展,使不同媒体通过交互作用,达到和谐共生、互促发展的状态。媒体融合是基于多元化信息传输渠道的新兴传媒模式,将以往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电脑、手机客户端、阅读智能终端等有效结合起来,衍生出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接收、查阅、观看自己所需信息。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可见,媒体融合将成为新闻传播、出版发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2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络技术日臻完善。受众一改以往只能通过纸质媒介阅览信息的状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即时通讯设备获取海量的信息。信息时代纸媒危机,曾经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京华时报》《东方早报》均于2017年1月1日休刊,《东方早报》原有的新闻报道及舆论引导等内容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具有传播思想、发展学术、传承文化等社会功能的学术期刊,其纸刊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绝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版方式还是以纸刊为主,通常是将纸质刊的同等内容上传至网络数据平台。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下一些问题:(1)学术论文的时效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学术期刊容量有限;(3)传播面、影响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4)学术论文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将学术资源和学术信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及时、迅速地传播出去,在读者、作者、编者之间实时流通,是学术期刊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媒体融合,虽然对以往按部就班运行的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运行策略
学术期刊展示的是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评价、传播和馆藏的作用,其中所刊发的文章主要以原创论述、研究综述、书评等为主。目前,各办刊人就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达成共识,纷纷探讨融合之路,并付诸实践,针对传统纸质期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3.1优先出版,网络首发
档案类期刊对现代档案学的贡献
1导言
学术史研究是对特定学术成果的历时性演进过程予以关照,并对其学术传统、现实状况及发展前景予以审视的动态过程。而学术成果除依附于学术著作之外,还表现为同人期刊、研究机构、学派与师承等活动的记录。这其中,作为“指示器”与“风向标”的期刊是引领学术演进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学术史研究中,对同人期刊的状况予以爬梳,既是学术史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彰显出某一时代的学术主潮。这是因为,期刊往往是新材料与新思想的汇萃之地,很多尚未系统辑成专书的知识通常会先发表于期刊上,尤其是在学术思想的传播方面,它比图书更及时、比报纸更深入记载,在传播速度与信息深度方面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期刊在倡导一时之学术风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学者们的工作成绩与学术声望。中国档案学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经过几代档案学人对其不断地丰富与完善,我国现代档案学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等,较之前已取得长足进步,逐渐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要追溯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创建与发展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绝对是不可绕过的一段重要时期。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到“”爆发之前,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档案学发展水平,鲜少有公开出版的档案学术专著,仅有的系统性论述也多是为构建档案学科体系而编写的“教科书”,这类著作与那些“成一家之言”的“专家书”相比较而言,仍算不上理想的学问境界;但这一时期中国档案界创办了专门以“档案”命名的期刊,这些期刊在传播现代档案思想、发展现代档案学术、创建现代档案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新思想、新学术、新教育模式之创立,一般多先以期刊为发表阵地,而逐渐传播开来。藉由这些期刊,中国档案界开始有了学术研究的专业性空间,在这一专业空间内,新型专业档案学研究队伍逐渐形成,他们在对以苏联为主的西方档案学关注的同时,开始了档案学研究本土化的尝试。由此可见,档案类期刊[1]在中国现代档案学创建与发展之初贡献甚重。
2专业档案类期刊的出现
如果追溯至民国时期,近代档案学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除了学界熟知的“十三本旧著”之外,一些专门讨论档案学问题的专篇论文亦纷纷涌现。这些论文在近代许多期刊上都有所刊载,例如当时编辑出版的《行政效率》(后改为《行政研究》)、《图书馆学季刊》、《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中法大学月刊》、《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故宫博物院年刊》、《辅仁学志》、《岭南学报》,以及《文献特刊》、《文献论丛》和《文献专刊》等。[2]但从名称上来看,这些均不是专业档案类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也并非以“档案”为主。尽管北平研究院社会调查所编辑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4年5月第二卷第二期专门开办了“明清档案专号”、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行政效率研究会编辑的机关刊《行政效率》1935年5月第一卷九、十期合刊开办了“档案专号”,收录了关于明清档案整理与研究及机关档案工作研究的诸多文章,但民国时期尚无专门以“档案”命名的期刊乃是无争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力量推动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并促使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档案管理机构纷纷建立,出于交流工作经验和开展学术研究的需要,专业档案类期刊相继创刊,档案学论文不再依附于行政学、图书馆学、历史学、文献学或其他综合性期刊而刊载,档案类期刊真正以独立的姿态展现于世(表1)。但此时档案学作为新创建的一门新兴独立学科,期刊数量相对较少,且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政治运动的纷扰,很多期刊初创不久即被迫停刊,发行连续性较差。这些专业档案类期刊,可根据其出版发行目的分为三种类型:档案业务类期刊、档案学术类期刊、史学类期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档案类期刊主要以档案业务类为主,其刊登的很多文章还很难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论文,大部分仍为档案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对档案事业纯粹理论性的研究还比较少。这也显示出当时档案学研究重点在于对档案实践的研究,究其原因,一则档案学理论发展尚未成熟,正处于档案实践总结、档案理论升华的阶段;二则档案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档案工作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也符合学科的发展规律;三则档案学研究主体除了研究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专职档案研究人员,还有来自实际部门的档案干部,他们经过职业教育具备了良好的档案素养,因此在工作中也善于将档案实践开展情况总结为文本,加之高校的档案学教育者和研究者也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很好地将档案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开展研究。由表1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以《材料工作通讯》等为代表的档案类期刊的出现,表明档案学研究已经逐渐从图书馆学、行政学、文献学等类概念中离析出来。虽然《材料工作通讯》创刊时以“材料”命名,该词的使用容易引起歧义和理解上的困难,但其创刊初衷却是为了全面指导档案实际工作,对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及档案学初步的理论问题予以总结、交流。出版10期之后,“为了名实相符,刊物换上了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名称———《档案工作》”[3],于是《材料工作通讯》在1953年起正式改名为《档案工作》。更名后的《档案工作》,其“档案”色彩较前身《材料工作通讯》有所加强,并伴随着我国档案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整体发展历程,档案学类论文得以大量刊载,对档案工作经验的传播、档案理论知识的交流起到了良好的媒介作用。1959年,《档案学研究》作为档案高等院校主办学术期刊的发端,对档案学研究关注的方面出现了很大不同。该刊的定位不似《材料工作通讯》般为“档案和资料工作者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建立起一个联系的中心,得出一些比较完善的经验,来指导和提高工作”[4],也不似《档案工作》般刊文囊括了苏联档案理论译介及感想类、档案实践经验总结类、档案规章制度与大政方针解读类以及档案教育研究类、档案史和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类的综合性办刊定位,而是秉承“发展研究成果,交流思想观点,互相学习讨论,锻炼写作,积累材料,努力提高档案学的科学水平”之宗旨,意在办成一个“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园地,开展学术研究自由讨论的场所”[5]。此种对“学理”的重视无不彰显出档案学研究的学术性转化。此外,诸如《技术资料工作通讯》《技术档案资料研究》《外国档案工作简讯》(改名后为《外国档案工作参考资料》)等专门类别档案类期刊的创办,不仅进一步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专业档案类期刊的内容,起到了重要的业务经验与学术研究传播、交流和宣传的作用,更显示出档案学研究较之以往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3档案学研究专业空间的建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通信欠发达、信息闭塞的环境下,以上所列为数不多的档案类期刊的出版发行,为档案学术研究及经验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平台。正是基于这样的平台,档案学者得以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在探讨和交流中,对档案学基本问题逐渐明晰,隐形的学术共同体正在形成。此外,档案类期刊在刊载各类学术成果、学术成绩与学术观点的过程中,自然成为学者们学术研究的主要阵地,亦可称之为档案学专业研究的“公共空间”。在这一“公共空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档案学者,以一种较为理性的态度相对自由地表达他们对档案实践、档案理论、档案方法论的批判性见解。较为凸出的是,这些期刊日益成为档案学术讨论与争鸣的主要场域,促进了对档案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与继续探索,推动了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发展。具体言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创时期的中国现代档案学,由于很多学术问题甚至基本概念都尚未定论,档案学的探索性研究层出不穷。如在1951年11月《材料工作通讯》第3期发表了李光的《目前档案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12月同刊第4期立即刊发了吴宝康的文章[6]对李光所论述关于什么是档案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再如,1957年《档案工作》第1期发表了程桂芬的《关于档案学问题》,同年该刊第4期就发表了蒋有恺的《“关于档案学问题”的几个问题》,对档案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见解。而这一时期,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档案学大讨论当属对陆晋蘧《档案管理法》的讨论与批判、对档案与资料区分问题的大讨论、“以利用为纲”方针的提出与争辩等。这些讨论与争鸣正是依托档案类期刊而得以正常开展,并产生了持续性的学术效应与后期影响。以档案与资料区分问题大讨论为例,此次大讨论涉及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本质问题,触及档案学的核心理论,可谓是中国现代档案学研究的开端,也是诸多档案理论家的学术启蒙。档案与资料的区分,虽在表面上看只是对二者定义的讨论,但对于理解档案学核心概念及其应用十分关键。这场讨论肇始于1951年中央直属机关第一次档案工作座谈会,随后便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探讨,很多档案学者也是从这次大讨论开始逐步深化档案学理论研究的。而这其中,档案类期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1年,《材料工作通讯》甫一创刊,“档案”与“资料”就作为不同的术语出现,其《创刊的话》中表明该刊“是档案和资料工作者互通情况、交流经验的一种内部不定期刊物”[7]。此时,“档案和资料工作者”同属于从事“材料工作”的群体,但对“档案”与“资料”的界定尚未明确化,二者只是作为模糊的概念连在一起使用。随后,《材料工作通讯》连续登载了档案与资料区分研究的系列文章,该刊也成为档案与资料区分问题讨论的主要阵地。从1951年11月起到1953年,近两年的时间内,档案界开展了一场档案与资料关系问题的学术大讨论[8]。以《材料工作通讯》及后来的《档案工作》《技术档案资料研究》《档案学研究》为阵地,集合了曾三、裴桐、吴宝康、李光、冯乐耘、郑诰、郑玉豪等相当一批后来知名的档案学者,他们在这场讨论中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并从这次大讨论开始逐步研究档案学的理论问题,并深入到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档案学的独立学科属性、档案学与文书学的关系、技术档案与技术资料的区别与联系、文书立卷等相关或衍生问题的研究。档案与资料区分问题的大讨论仅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档案学讨论与争鸣的一个缩影。这一时期的全国档案事业百废待兴,中国现代档案学也在时代转型中创建、发展、革新,对民国档案学的批判继承、对苏联档案理论的吸收借鉴、对本土档案实践的总结提升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发展的时代背景。这时的档案学讨论与争鸣开档案学术争辩式研究的先河,打破了档案学发展的“沉寂景象”,突破了此前档案学“多关乎实践,少关乎理论”的说法,活跃了档案学研究的氛围。而这其中,档案类期刊可以说是为档案学者们在讨论与争鸣及专业性研究方面搭建了“公共空间”,成为中国现代档案学创建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侧翼。倚仗档案类期刊这一学术平台的争鸣式探讨也给今天的学术研究以启迪,一则档案学研究需秉承包容性、反思性与批判性治学态度,方可实现其创新式发展,这不仅需要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与学术氛围,也需要档案类期刊发挥学术争鸣的引导作用;二则档案学人摒除成见并敢于对不同观点的争鸣式探讨,是档案学发展进步的重要主体保证,这就需要档案类期刊作为“公共空间”能够提供“新”与“旧”、“老”与“青”不同年代学者群体各展辩才的舞台,方可呈现出热闹非凡的学术景象。
4专业档案学研究队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