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分析(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信息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从提高课堂实效出发,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受传统思维影响,很多教师乃至学生都不把信息技术课程当回事,总觉得那是学着玩的。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需要结合教材,从学生出发,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平台,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我将从实践出发,重点谈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具体策略。
一、游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最根本的还是兴趣。而提起学生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游戏,计算机游戏也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有人说“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说明了游戏对于学习电脑的重要性。当然,教师也要认识到游戏仅仅是一项辅助工具,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游戏的度,选择一些有趣且能有益于学习的游戏。如指法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如果采用常规教法必然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我通过金山打字通中的游戏进行比赛,让学生熟悉指法。而通过游戏,学生不但熟悉了指法,而且还了解了课堂上很少涉及到空格键、上档键以及退格键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发学习,学得快乐,学有所成,还可以在游戏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学到理论,了解键盘知识,一举两得。
二、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而信息技术课程又相对抽象。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尽可能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把抽象的操作尽可能化繁为简,便于学生理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一课时,虽然有很多学生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见过计算机,也玩过计算机游戏,但是真正了解计算机还停留在模糊的概念上。对此,我先让学生谈谈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可以打字,有的说可以游戏,可以看电影、听歌等。可见学生了解到不少电脑的功能,但还是缺乏系统性。因而我通过教学演示光盘,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电脑的具体作用,而且还显现出缤纷的色彩,让学生在惊讶的同时,明白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知道计算机作用很大。进一步促使学生系统认识到电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好计算机的兴趣,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三、比喻教学法
对于一些无法通过直观语言来解释的内容,如针对电脑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名词等,不仅远离学生生活,而且还很拗口,学生自然也很难接受。对此,教师可以从语文角度出发,适当采用一些修辞,对学生一时无法接受的内容可适当转换方式,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好计算机的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在对“画图”这一程序进行学习时,按照流程需要设置前景色与背景色,而学生对此却感到陌生。因此,我采用比喻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我们画画都需要笔和颜色,而电脑作画,笔的颜色就是前景,纸则是背景的颜色……”还有讲解文件名时,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何文件名要分为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时,我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比喻进行引导。我把基本名比喻成人的名字,而扩展名则比喻成人的姓,这样学生就很好理解,同样课堂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展示教学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在乎的就是别人的肯定。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感受,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快乐。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充分的肯定,即便学生的作品很简单,但这也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也需要来自同学与教师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赞赏就是一种前进的不竭动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即当学生完成作品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也可以在班级里展示,如在黑板报上、墙上张贴出来等。当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网络展示,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放到学校网站上,或通过qq群、微信群与家校通等方式推送给家长。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善于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为下一次的动手操作积累经验,同时展示学生作品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肯定,学生有了成就感,就会对下一次的任务有所期待。当然,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要真正落实课堂实效,方法还有很多,我就不再一一列举。教师切合教材实际,切合学生实际,不断总结与探索,从而得出最有益于学生,最有益于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使信息课堂效果更好。
作者:乔敏 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心小学
第二篇:信息技术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方法
摘要:
新课标改革中有明确规定,在学习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要激发学生兴趣、尊重个体差异,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因为数学抽象的特性,小学生接触起来有一定困难,这需要引进信息技术进行差异化教学,本文就信息技术下差异化教学的概念、基本要求以及教学方法作简要探讨,希望能提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意识,使学生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差异化教学,成为许多小学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为基础,对如何采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差异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分析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成绩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分层进行差异化教学。把学生进行分层的标准:智力较差的、没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学生为A层;智力、学习积极性一般,学习成绩和能力一般的学生为B层;C层学生为学习积极性高,成绩优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差异化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以教材和教学目标为前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教学方案。A层次学生重点抓基础,让学生学会处理最基本的问题。B层学生,要对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有所增加,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C层学生,要在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上拓展,培养灵活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差异化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将信息技术投入教学,其前提是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材有深刻的了解,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层次使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上由难到易,对知识的理解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不断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的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差异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没能发觉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做到因材施教,有的老师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准备,在上课时直接传授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回归老路。由于小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加上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成了关键。学习中的最好老师从来都是学习兴趣,尤其是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明智选择。现代信息技术就是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小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保持良好状态。例如,在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章进行学习时,课本上出现的图片如果能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再有美妙的音乐映衬,这种形式出现在教学环节中,会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其中,营造民主的教、学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激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体。
(二)利用网络资源还原生活场景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虽然抽象,但归根结底还是从生活场景中得来,因此教师应该对现实生活里的资源做到发现和挖掘,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一面,进而产生亲切感,信息技术就能够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师评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差异化教学,不能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更不用说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还原生活场景,教师可以尝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有很多类似的例题:“小红今年上四年级,假期跟着爸爸妈妈到泰山旅游,成人票价为120元,未成年人是60元,妈妈让小红算一下,他们一家总共需要花多少钱?”教师在制定课件时,可以搜索一些动画将题目还原成生活场景,并在同学们争相回答问题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呈现出制定的表格,将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联系上所学的乘法口诀,这就是一个生活场景的完整再现,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学生们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自然与数学生出了亲切感,理解、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三)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化解教材重难点
数学中每一章都有几个重难点,这才是教学和学习的关键。但是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单靠通常的教学工具和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表达,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和知识上存在差异,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数学应用类“相遇”题目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时候读不懂题目,例如:“两辆汽车相对而行,甲车速度是70千米每小时,乙车65千米每小时,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过2小时后两车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如果教师在网络上寻找此类题目在群、微信上分享,能够加强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多媒体形式将题目以动态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创设教学场景,各层次的学生一看便知,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难点轻而易举化解掉,便于学生思考和问题解答,实现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差异化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提出的要求,不仅变革了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还促进了现代化教育的进程,只要明确教学原则、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作者:温育生 单位:清流县城关小学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
如何结合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有效教学,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情况,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情况,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发展,以及课后教学反思等来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备课;激发兴趣;主体地位;自身素质与能力
当今社会被称为信息时代,互联网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因此,使学生在学校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是不同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是学生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即将走向大学,综合素质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对于信息技术这样的科目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也不够认真。因此,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很多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就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
教学的过程是双向的,既需要教师的教也需要学生的学,所以教师备课就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备学生也要备教材。
(一)认真研究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新课改的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多研究学生,知晓学情。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原有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调研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特别是学生在个人需求上的差异,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及顾及全体学生,同时也能够针对个别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教学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二)细心研究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流程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教什么的重要参照。但是教材中的内容是分主次之分的,教师要熟读教材、认真研读,在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需求对教材进行整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样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升。
二、注意激趣,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学习效果的提升离不开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参与的情境
信息技术学科的很多知识,学生在经历了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后往往有了一定的积累,同时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娱乐过程中往往也会接触到相关的知识,而且对于有些知识是有一定的兴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学生们感兴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参与,使他们能够较为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个体上的差异,要预设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这样学生都会有事做,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二)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吸引学生参加
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合作关系,教师可以主动走近学生,努力和学生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说出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学针对性会更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于本、教师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所谓“业务精湛”,要求教师专业知识精深,专业技能高超。教师专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师的高度责任感、积极的进取心和令人钦佩的职业追求。
三、课堂教学反思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良好的教学习惯,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思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同时也是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个阶段,然后细致地分析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是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从多方面、多渠道、多样化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不懈努力。
作者:肖淑宁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韩麟.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初探[J].中国信息术教育,2014.
[2]李慧彬.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科学中国人,2015.
第四篇:信息技术课堂实效性提升
[摘要]
当前经济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也越来越大,信息技术课程自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将从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着重从激发学生兴趣、动手操作等几个环节具体阐述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实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导入;多练;放手
当前,经济科技发展迅速,电脑也相对普及,其地位也同样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很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很难通过考试的方式给学生施加压力。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尽可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实践。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是组织者、引导者,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实践的快乐。我结合实践,紧扣文本,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谈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实效的具体策略。
一、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缺乏外在“压力”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它更需要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对信息技术课程投入更多的精力,才会主动动手操作,从而最终掌握并运用知识技能。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并且能够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合适的导入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方法有:故事导入、情境设置以及视频导人等,形式多样,教师需认真研究,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好方法。如在《键盘指法》的教学中,按照常态,教师会让学生直接练习指法,学生掌握指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非常枯燥,很多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于是我采用竞赛的方式,通过《金山打字》系统中的“打老鼠”游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发现,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把指法练好。在想赢心理的支配下,教师再给学生进行指法讲解,学生态度会更认真,对于指法的操作也更专业。通过游戏激趣,学生既能很好地保持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知识,最终形成技能,生成精彩课堂。
二、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技能
信息技术课程注重于实践与操作,须有一定的操作时间保证。为了提高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实效性,我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新的思考,着重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尝试。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让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系统学习知识的时间。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已知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知识,探究电脑上其他软件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如针对上机操作,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练习。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演示系统,将其他班级优秀的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成课件进行播放,同时针对具体知识,在旁边用文字进行注释。激发学生好胜心,相信其他同学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同时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word排版系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进行操作,而是引导他们先熟悉word工具,再让学生进行文字输入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也能学。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发现好的作品可以放到学校网站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展示,对于还不够完美的作品,教师需要引导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建议学生如何修改可能会更好。教师需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学生能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学会交流与沟通。这样通过多重平台的实践,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三、积极主动探索,生成课堂精彩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话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不是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尤其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便穷尽一生,也要学习。所以,最好的教学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去尝试开发。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内容并探索相关的软件,让学生真正发挥潜能,生成课堂精彩。如在《用计算机画图》一课的学习中,我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设计自己心目中最满意的作品,接着引导学生使用具体的画图工具,自由进行绘画,从而熟悉画图工具。如果学生在操作中遇到困难,应该先自己思考或通过小组交流等形式去解决。我还要求自己要正确评价学生作品,且能够及时评选出优秀作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要,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宗旨,尽可能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
作者:朱慧 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谢桥小学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提升
摘要:
新课程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引导作用,放手让学生去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成绩。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放扶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
信息技术;放扶结合;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教育,并不是要全盘授予,而是要适时诱导,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的才智,广泛练习,使他们领悟知识的源泉更加广阔,学习到的知识能力更加深厚。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巧妙灵活的。教,其实是为了不教。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怎样才能取得无限的教学效益呢?“放扶结合”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我们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放扶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探究性教学,引导和促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建构地获取知识,讲策略,有胆量,放扶有度,讲练有趣,学用结合,高质高效。
一、放开手脚,启迪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兴趣和热情、实践和应用、发现和探究。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的价值,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窒息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和创造。所以,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开动脑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创造性。而“放开手脚”便是第一步。比如:“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内容,这些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完全是教师来讲,学生一定会觉得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所以我准备放开手脚,由学生自己举出生活现象、合作探讨、归纳总结。我首先进行课堂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我们在小学时就应经开始学习,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认为那些属于信息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分别谈一谈你们对“信息”的理解,我听到有的同学说,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报纸可以获得国内外信息、观看校运动会可以获得运动会赛场信息、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诸如学习资料等等很多信息。之后我带领大家总结出,信息即是依附一定载体存在的可存储、可传递、可分享、可转换的有价值、有时效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像等内容。通过广泛参与,学生对“信息”之一概念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启迪智慧,培养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为学习新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老师的追求。
二、及时指导,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方法是要使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日益增强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了。相反,可控性的减弱更加凸显了教师主导地位的重要性,凸显了“扶”的教学策略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使用数据库”相关内容的学习中,由于高中生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学习时会感觉比较生疏,有些内容会感觉比较难以理解,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及时帮扶指导。我结合学生的学习,以“学生选修课程信息”Excel为例,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进行讲解。比如,“课程信息表”与“课程选修信息表”通过共同的“课程编号”建立联系。而“课程选修信息表”与“学生信息表”通过共同的“学号”相关联。这即是数据库与Excel的重要差别等。通过讲授,学生对数据库的使用有了大致的掌握。“扶”是策略。解放思想、适度帮扶、适度指导,以启发点拨取缔灌输老路,努力营造思维活跃的新型课堂氛围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老师的目标。
三、放扶有度,学用结合
“放”是鼓励自主、广泛的学习;“扶”,是教师对于书本中某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的部分加以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深刻的理解知识、融会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把知识化为自身技能,应用实践。比如,在“信息的和交流”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我认为就是采用“放扶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获取、信息文本和表格图形加工的方法。通过本章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又已掌握了怎样利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和站点。我们只需对信息方法的选择和网站这一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放手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演示与实践相结合。上课后,我提醒了同学们网络信息中要注意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使用。绝对路径即是能够绝对搜索某一具体文件的地址,比如;http:www.163.com/index.htm和c:\mydocuments\myweb.而相对路径即是相对于页面而言的搜索某一个页面需要的路径,比如:keji.htm等。随后我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讨学习,通过发现和探讨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信息的多种方式,学会了选择恰当的方法信息,体验了局域网和因特网的过程,真正变知识为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很不错的学习效果。深刻把握“放”“扶”技巧,坚持实践的观点,“放”“扶“有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信息技术的热情和信心,让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老师奋斗目标。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迎接未来学习、工作、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意识和兴趣就成了必然。为此,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中都要学会放开手脚、启迪智慧,及时指导、因材施教,放扶有度、学用结合。“扶”是策略,“放”是胆量。信息技术教学要讲策略、有胆量,“放”“扶”有度、讲练有趣、学用结合,力争高效高质。
作者:陈敏 单位: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
第六篇: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缺失及对策
摘要:
最近若干年,国内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加快,我国中学阶段设置了信息技术学科,重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信息化素养,逐步提升中学生获取、整理、处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但是眼下大部分中学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出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笔者重点选择和分析了几方面问题,而且提出了改进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希望更好地服务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很强,教师不但要讲解理论,而且还要求学生上机实践,如果学生较多,就难于管理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教师也无法一个个监督学生,于是在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课堂管理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现状下的缺失
(一)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从国内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来看,和其他课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但是,负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广大教师依旧采取了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以及填鸭式教育布满了整个课堂,采用简单的“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或者“教师讲、学生听”等在内的教学方法,极少采取任务驱动或者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并无差别。如此以来,无法充分地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和内容黯然失色,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课堂评价方式不科学
中学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期末考试中采取笔试方式,没有充分地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原本就体现出了强烈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且也不注重在课堂上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笔试成绩,或者说,只采取笔试考察方式是非常片面的。除此之外,高考与中考仅仅将信息技术课当作学生毕业考试的考查课,也就出现了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况,这肯定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体现在下列若干方面:第一,学生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和成长环境,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与客观的物质条件关系非常密切,差异化的家庭条件会造成学生非常明显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差距;第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内容和技能感兴趣的程度差别较大;第三,一些学生不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是将信息技术课作为娱乐课或休息课。
二、解决对策
(一)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相关学校应该针对本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具体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科学评估,然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培训和“传帮带”方案,比如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等在内的各级业务培训,强化培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使他们符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专业化要求和能力。与此同时,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有意识地借助相关渠道,强化业务培训,可以参见专业化的培训班或者是网上培训,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等。
(二)采取全方位的教学评价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体现出了强烈的操作性特征,必须重视针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形成性评价,而绝不可以只运用总结性评价。学生更多地采取提交作品和上机操作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针对这些情况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笔试考察。因此教师必须实施多种评价策略,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上机操作、提交作品、笔试以及事实上的操作水平等。这样一来,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和教师要进一步转变对学生的具体评价标准,从之前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到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真正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丰富。
(三)解决学生问题的具体方案
第一,应该充分考核和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具体差异,由学校统一安排,实施信息技术的分级教学管理制度。比如校内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打乱上课,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标准,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进度,充分地运用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第二,要维护和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的兴趣和决心,保证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新课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他们积极地探索更多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持续地探索、构建、运用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唯有如此,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能培育更多的创造型学生。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内容,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软件。与此同时,学生必须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角色,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相关技能。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教师也要做好课堂管理,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切实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作者:陆妙 单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