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信息技术探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学习动机同样对于人的学习有着较为实际的推动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只有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于农村的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很少接触到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所以他们在刚接触这门课程时可能会缺乏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相同,显然他们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对该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明确课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的明确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方向,学生根据这一目标就知道学习的内容、方式以及学习的程度等;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学习目标,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常没有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的内容安排,让学生对着电脑没有目标地瞎操作,完全起不到学习效果。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在导入课程的过程中就要向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不断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教科版高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这部分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制作Word个性化名片。由于教师首先指出了教学的目标,学生就会在脑海中对这部分教学安排形成一定的印象,然后就会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另外,在学习完该部分知识后,如果学生制作的个性化名片很不错,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强化,从而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但是需要注意,教师在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目标过高会给学生带来压力,目标过低则会使学生感到无趣。所以教师可以不断地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培养学习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生处于学习认知的发展阶段,他们对新出现的事物会保持一种好奇心。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采取“放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打开电脑进行操作,而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根本不管不顾,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进行教学,设计有趣的故事,使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作答,能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进行教科版高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第一单元“无所不在的信息”这部分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则有趣的故事进行教学。因为这部分的教学相当于整个课程的导入课,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对该课程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要求设计相应的提问环节,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如:“你们一定看过这样的广告,有一个人骑着摩托,谁知道他的摩托车突然坏了,这时他拿起电话播出求救电话,不一会来了一个拉着骡车的人将他的摩托车拉走了。该名男子通过什么方式脱离困境了呢?”学生听到这里就会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相互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
三、创设课程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堂教学来说,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要是问题设计得有效,学生就会根据该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从而不断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使得整体的课堂效率不高。所以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创设课程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加深课程内容的印象,使学生更加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进行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第五单元“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这部分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可以上下滚动的网页,然后让学生观察网页的特点。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制作上下滚动的字幕”的方法。因为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左右滚动字幕的制作方式,只需要稍作点拨,学生就能领悟上下滚动字幕的制作方式。对于其中出现的各种小细节,教师都可以进行提问,以确保学生加深学习内容的印象。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兴趣和学习动机对于人的学习有着较为实际的推动作用。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农村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培养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课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习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后,教师应该创设课程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
作者:卞为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为了在高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单独开设的一门必修学科。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入手,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模式 反思
1信息技术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日益重要,开设课目顺理成章,培养熟练掌握新兴科技能力的人才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中之重。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尚未形成成熟固定的教学体系,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无章可循,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此间利弊众说纷纭,虽然课程教授不必循规蹈矩,但是在未知道路摸索前进难免会出现偏差。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优势作用发挥得当,就会使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新课改中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成为会考学科。但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教师教学设立了重重难关,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是否能学以致用的关键。
2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有别于其他早已成型的传统学科,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学科,是处于发展中的学科。尤其在我国,信息技术学科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样光芒内敛,需要精心雕琢才能光芒万丈。
2.1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不长,这一新兴学科在教研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尚未能形成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完整教学体系。这一学科的师资力量也过于单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套用其它学科教学模式的现象十分普遍。旧有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要求,也无法适应其过快的发展速度,种种矛盾严重影响了该学科教学质量和发展速度。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2学生知识水平存在差异: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高新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过于频繁,这使得信息技术教材不断更换,但始终不可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导致学生获得得教学信息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水涨船高,家中有电脑,兜中有手机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当代的高中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多年的科技产品,但由于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没有正规的理念和系统的学习,学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有的学生早已经熟练掌握,一些学生又从未接触过,面对这样的现状,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准确地把握各阶段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3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学生认知的时间短、普及快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特点,高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接受最快,刚一接触这门学科,兴趣油然而增。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却会令老师大失所望,大部分学生对电脑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娱乐上,真正去学习系统的信息知识和规范化操作时,新鲜感过后便兴趣大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会考科目,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教师教研,提高教学水平
3.1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多数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都是由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担任教师,尽管他们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几乎都是教学经验很少的年轻教师,且没有固定成型的教学模式供他们借鉴,所以他们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感悟,其难度可想而知。新课程培训在新课改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活动。教师应借此机会借鉴其他学科成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自己学科的模式。学校方面应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条件许可的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校本课程、组织优质课等多种教研方式,努力探索适合各校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模式。
3.2联系理论知识,重视生活实践:
信息技术教学的出现和发展冲击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工具的单向的、灌输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辅相成的工具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强调研究性、自主性和协作性。课程的目的不止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一门技术,而且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利用这门技术。
4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趣味、多样等许多特点,对沿袭多年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是一次重大突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转变教育思想,尝试创新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江定国 单位:江西省景德镇一中
第三篇:高中教学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成熟,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去实现教学环境、模式的优化,增强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现代的高中教学中来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趋势,无论是各科老师还是同学们,都感到了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高效与便利,实现高中教学的有效发展。本文主要论述网络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模式下应用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网络信息技术 高中教学 教学整合 教学模式
1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网络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欢迎,使原本枯燥的学科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将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是我国教育体制进步的重要趋势,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如课件形式,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这样使学生直接接触到信息时代,改进学生心中固有的课堂模式与课堂理念,但是盲目的采用网络必将带来不利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合理进行课堂教学,使两者完美的整合,这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2网络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优势
2.1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激发高中生自主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课后作业形式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较强,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这种模式的不利因素在于忽视并埋没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差,创新意识比较弱,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学习是枯燥的。因此就需要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很大程度来源于好奇心,这样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结合图片的形式,生动的描述所学内容、构建美好情景,使学生更加的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课件图片的形式来使学生快速的记忆单词,例如在学习meat,rice,chicken等有关吃的单词时,老师就可以将有关图片放在课件上,并且可以向同学们提问:“Whatdoyouwanttoeatatlunch”,让同学们现场回答上述单词,有利于同学们的记忆。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具有直观的认识,正确理解它们的关系,主动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是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作用。
2.2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型学习。
现如今的课堂教育十分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不能采取以往教师的“满堂灌”形式,师生共同合作学习,对重点、难点共同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抽象的理论知识,如物理学科、政治学科等,这些往往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所讲知识点通过制作课件的形式表达,这样就会使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知识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例如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动画来真实的描述物体的受力、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不准确的情况,这样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将其放大,方便学生读数。
3提倡高中生进行网络学习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品牌,深深的印在大部分人的心中。网络也会给我们高中生带来巨大的便利,可以说网络也是一位良师,遇到某些争议问题时,有些教师也不能立即做出正确的答案,那么就可以通过网络去寻找正确答案,学生亦是如此,学生自主的去网上寻找知识,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强、自立的意志品质。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深知同学们都十分热衷于网络,考虑到学生的这个心理,让学生们接触网络去学习,会更加的提高效率。比如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通过观看美剧来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更加贴切接触真正的英语对话是怎样的。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知识点或者课外知识,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学习,有问题时立即记录;在课堂上,教师拿出一部分时间讲课,另一部分时间用来讲解学生们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学习所遇到的问题。长期坚持下去,高中生会养成一个善于网络学习的习惯。
4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心得体会
4.1教学理念的转变。
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的教学中,有效的加快教师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也有所变化。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改变了传统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能动性。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任务的主要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思维方式,同时注重在课堂授课时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方位的思考。此外,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一段学生之间讨论的时间,这个过程隐含着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与讨论,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进步。
4.2教育资源海量。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得到海量的知识内容,将网络上各种相关的资源与教学科目整合在一起,通过课件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展现给学生,开阔学生的眼界,减少更多的死记硬背,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网络信息技术的海量资源,可以使老师在教学上因材施教,针对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更简单的理解方式授课,实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这样就会使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3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方式如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大环境,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5总结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但是不能完全的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要将两者完美的融入高中课堂上,教师在上课前,事先准备好与讲课内容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材料,然后利用网络,按照制定好的的时间段进程逐步呈现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则可以根据教师的相关引导,理解相对较为复杂的概念,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构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出现问题及时反馈,最终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的有效整合。
作者:王境毓 单位:沈阳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