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课学生技能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现象
背景资料一:第一堂信息技术课。同学们第一次在电脑房接触电脑时心情都相当兴奋,有的马上打开了电脑,熟练地操作起鼠标;有的则东摸摸西看看,不知道如何去开机,看到别的同学成功打开电脑而显得焦急不安;有的甚至还不敢碰电脑……背景资料二: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课堂中老师布置完任务,学生们纷纷开始动手去操作了。几分钟后,安静局面发生了变化,有完成任务急着昭告天下甚至玩起了游戏的学生;有因问题卡壳而焦灼不安的学生;当然也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和什么也不做直接玩电脑的学生……以上的场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再也平常不过了,这让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感到头疼、困惑,这的确成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会产生好、中、差的现象,这是一种必然规律,但信息技术学科产生的差异似乎更大一些,更明显一些,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原因
1.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们在新学期伊始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的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有一半以上家庭为培养孩子的特长,购置了计算机。家庭对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是否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表现普遍优于只局限于在课堂内学习的那部分学生。
2.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课堂中注意力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效果要强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的学生,因为信息技术课堂中,电脑、网络中丰富而又刺激的内容对学生充满了诱惑。
3.学生个性特点的影响。
每个学生的天赋、性格、爱好以及特长都不尽相同。本身就对电脑很感兴趣、主动性积极性高的学生,毫无疑问,其课堂的参与度就要高于那些“无可无不可”的学生;外向活跃、大胆的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问,善于交流,他们的表现要优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
三、应对差异教学的策略
面对差异的存在,我们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差异教学,即指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势在必行,这也是目前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有效地来开展差异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呢?下面谈谈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小组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协作学习是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小组协作学习是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下进行的。小组的组成是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加以调控,以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组4至5人,并给自己的组取名。由教师指定一名A层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内的协调工作,为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小组内成员积极上进,组长的担任是不固定的。“组内异质”就是将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以便协作学习的开展,而“组间同质”即是争取各小组间的实力相当,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2.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这也是弥补差异,缩短差距的有效策略之一。有限的课堂上达成的目标有限。客观上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单靠课堂教学学优生吃不饱而学差生消化不了的现象可能依然存在,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开放网络教室,且要有老师辅导,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自由练习,学优生在这里可以进一步拓展,学差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弥补差距。同时开设校级兴趣小组,让特长生兴趣更浓,知识面更广。另外,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从而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效果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在教学中采取差异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收获很大,学差生在进步,学优生在提高,虽然差距仍然存在,但比起以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采用了分层的任务,人人都有事可做,同时在小组合作中人人既可以当老师也可以当学生,学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师了,所以课堂秩序在变好的同时,教师的工作也相对轻松了。实际上,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变不利为有利,这种差异性将会转变为难得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掌握学生的差异状况,关爱学生并及时把握他们的真实需要,并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高水平调控课堂学习行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团队智慧,建设学习型的课堂,在师生共同发展中相互体验和享受学习活动的快乐。
作者:倪敏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