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法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法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法应用

一、任务驱动,凸显学习主体意识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将学习新知识以任务的形式,在强烈问题动机驱动下,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行为。任务驱动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法,强调教学情境创设,促使学生带着真实任务进行实践性探索学习,让学生以任务为训练主线,以教师引导以主导,促使学生在规范学习规则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服务者,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督促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学习。教师与学生展开多元交流,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评价,能够从不同维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形成学习意识。在学习《操作键盘》时,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掌握正确的指法,能够利用全拼输入法或其他输入法正确地输入简单汉字。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六人学习小组,让学生观看键盘操作指法练习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任务驱动式操作训练。小组长负责指导、监督小组成员指法练习,掌握正确指法和输入汉字。全组完成学习任务后,由教师负责进行学习验收。教师将学习任务分配到学习小组,让学生自我实施学习行为,集体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以确保全班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实践操作训练,提升学习效果。任务驱动法的实践应用,不仅能让所有学生掌握学习认知,还能培养学生集体探索学习习惯,对全面塑造学生信息技术素质有决定性作用。

二、同步教学,强化实践操作技能

同步教学是指学生与教师进行同步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同步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实践热情。教师上机操作时,要通过大屏幕展示操作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同步操作实践。信息技术操作步骤较为繁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对操作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操作要领。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观察学生操作实践,对于学生存在的操作问题,进行及时矫正。这种手把手式教学,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学习《画方形和圆形》时,教师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体型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此有了清晰认知。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绘画顺序,学生记忆绘画操作要领。教师在复制和粘贴命令使用时,边操作边讲解,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教师及时引导纠正学生学习偏差,促使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教学任务得以完成。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为学生提供重要学习范式。学生通过模仿操作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技能。

三、分层合作,提升课堂互动水平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合作教学方法,也是现实教学需要。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学习基础有差异、学习悟性有差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呈现多样性。教师要正视现实,在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实施不同教学引导,这也是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体现。分层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基本要求,教师设计弹性学习目标,将学生按照同质分类,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学习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矫正、评价、激励,课堂教学互动水平逐步提升,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高效性。在学习《复制与粘贴图形》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文本上的操作演示内容,并利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实际操作图形制作过程。教师按照同质分组标准,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针对不同小组设计不同操作学习任务:学困生小组只是进行“复制”“粘贴”操作练习;学优生需要对具体图形进行多种形式的“复制”“粘贴”操作,并总结相关知识,构建操作认知体系。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学习操作任务,体现的正是分层教学原则,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自然形成合作学习模式,提升课堂互动频度,让不同群体学生都能获得长足进步,对促进学生学习认知构建发挥重要作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迎合学生学习心理需求,提升教法适合度,对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至关重要。教师对教法进行整合优化,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凸显学习主体意识。特别是强化课堂合作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全面塑造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和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朱勇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花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