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浅议(7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信息技术浅议(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信息技术浅议(7篇)

第一篇: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

一、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形式新颖、色彩丰富、图像优美,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避免出现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喧宾夺主的现象。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而,如果毫无节制地利用这些资源,则会造成“审美疲劳”、抓不住教学重点、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等问题,使形式凌驾于内容之上。

(二)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融合。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整合,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手段,而是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例如,在语文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播放配乐朗诵片段等形式,使学生从“立体”角度,对课文意境有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充分利用教材、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平面”角度,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语言风格。

(三)注意与教育对象的融合。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师生在更加广阔的知识天地遨游。然而,也容易拉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融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例如,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情就可以了解学生听课状态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往往使教师只能通过学生提交的习题答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缺少有效的课堂反馈及情感交流。

二、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的途径

(一)发挥演示优势,增强教学直观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演示的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立体几何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立体成像的功能,变书面上的平面图形为大屏幕上的三维立体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空间概念、培养立体思维。

(二)发挥灵活优势,增强教学趣味性。

信息技术能够将枯燥的知识用灵活多样、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可以采用歌曲、诗歌、影视短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发挥空间优势,增强教学组织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或集体游戏的时候,往往容易使课堂陷入“不可控”状态,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分组,并在网络上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一物理现象,组织学生在网络上随机分组,并在网络群组中进行小组讨论,这样不仅保证了课堂秩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发挥总结优势,增强教学概括性。

在高中日常教学中,对于很多知识点教师需要通过大量时间讲授,才能让学生理解内涵。然而,借助信息技术,只需要一幅图片、一个表格、一个短片,就可以涵盖大量信息,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扩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虚拟语气”时,教师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及板书概括“虚拟语气”的特点及用法,而利用信息技术,只需要一个表格,就可以将“虚拟语气”的整个知识体系囊括其中,提高教学概括性。

(五)发挥情境优势,增强教学感染力。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大有裨益。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描写景色的散文的时候,教师只需要播放一段与课文有关的风光短片,就可以让学生迅速融入课文情境当中,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六)发挥推导优势,增强教学逻辑性。

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此,高中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以往都是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演示或操作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形式比较单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前揭示实验结果,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反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七)发挥情感优势,增强教学教育性。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高中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的途径。例如,在日常教学之余,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数学家的故事短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中教学改革的根本需求。希望广大教师及教研机构能够加强对于这一话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有机融合,推动高中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和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作者:辛瑞鹏 单位:衡水市教育技术装备站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1.结合信息技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1.1利用信息技术将高中数学教学简单具体化:

对于教师教学而言,为高效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需对教材有一定的理解,对整个教学进程有详细的计划,对学生学习负责,以教学目的为教学目标,结合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上,渗入新的教学方案,利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目光,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同时,对于抽象、难理解、无味的高中数学知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其简单化,具体化教学内容。因此,为了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信息化教学是数学老师最喜爱的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缩短教学实践,简化教学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无疑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教学模式。

1.2以数学教学为基础,利用数学实验提升教学效率:

经长期教学实验总结,对于数学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注意观察学习规律等教学方法,更有效促进学生更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对于数学公式的举一反三能力,趣味数学的规律发现,大都需要学生主动探索,自行观察、总结,理解名词定义,学习数学定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借助信息技术,利用高科技技术提供有关数学实践活动,设计有关数学实验,带领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亲自讨论解题方法,探索数学奥秘。利用这一类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精神。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活起来,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其实,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地学科,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使教材“活”起来,从而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质疑、问题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育质量。经过长期的教改实践和探索,对过去教育的反思和总结,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一种追求,许多专家与学者指出,“不能让数学教学仍停留在过去数学教学模式中,常常忽视了学生的独立要求,忽视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忽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起一套新的具有多媒体技术特征的数学教学体系。怎样有机的把多媒体技术整合到数学教学中是目前的一个关键问题,整合为高效课堂教学带来一片生机。“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数学教师是极富创造性的职业,表现在主动地对学生、教学与自身职业的不懈探索与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数学教师只有对教学知识与教学工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化的优势,解决多媒体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数学教师走进教育技术,发现和挖掘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潜力的过程。

3.改善传统教学实施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和突破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笔者看来,教师还应该积极地运用多媒体设备改善传统的教学实施,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善教学实施,主要是指为传统的教学实施填入新的教学元素,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展示性强等特点更好地实施重难点教学工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创设教学情景,还原教学场景等方式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部分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知识点为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这一知识点包含了三角函数图象的左右平移和上下平移.而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只是语言性的表达,这样在学生的观念和意识中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认识.而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动态图形的展示来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一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借助多个图纸、图象的移动展示来开展这一部分的教学.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景,从而推动有效性的高中数学教学。

4.总结

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一个有力的帮助,同时也是一大考验。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利用好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开展。

作者:喻中林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长宁中学校

第三篇:高中政治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与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应用整合的内涵和意义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机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使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政治教学的目标。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了高中政治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有利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能够实现政治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有效地推进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应用整合的形式

1.利用现有工具进行应用整合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狭义上被称之为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指教师要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为某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的灵活性不大且需要在教学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建立高中政治课程的多媒体素材库提供了重要平台,可以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一些新颖的素材资料。而计算机本身具有下载、编辑功能,因此,可以利用计算机现有的工具在中国教师网等一些网站直接下载政治教学和学习方面的资料、课件以及试题。通过利用现有工具实施整合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2.利用信息加工能力进行应用整合

计算机在整合教学中扮演“信息工具”和“出版工具”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计算机信息加工功能日益强大,学生可以利用加工功能进行重新整合、有效加工以及再利用。从而能够在诸多的信息系统中快速准确地提取有用的信息,使学生在加工、筛选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模拟实验进行应用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高中政治教学中,为政治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网站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亲身的体验。同时,利用网站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丰富的研究资料,使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去获得、应用知识,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整合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政治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政治。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处于熟悉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具体教学情境的创设手段很多,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给政治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在政治教学中,教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能够给抽象的政治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能够为政治教学创设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枯燥的政治教学注入活力,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征税和纳税”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下载网络新闻:很多明星名人爆出的“偷税漏税”现象,通过信息加工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种种与税相关的现象,将课堂学习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税收的认识,明确税收的特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信息技术讲清政治原理

政治原理是学生解决政治问题的基础,仅仅依靠传统的讲授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利用动画、视频、音频等手段,可以将政治原理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听取讲解能够对政治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政治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很多学生似懂不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身边同学的日常消费进行调查了解,并把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汇总,制成文字、图片材料,利用多媒体或实物展台进行播放和展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消费是否合理,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从而让学生明确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如何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这种形式,能将抽象的政治原理融入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这给政治教学带来了困难,如何利用合理的手段突破重点难点也成为政治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治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具体教学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突破,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一课时,加强宏观调控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抽象且理论性较强,学生感觉较为陌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资金救市”等国家政策给学生展示,通过生动具体的视频、音频和图片资料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宏观调控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对国家宏观调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有效地掌握了所学内容。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巩固练习

应用是学习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知识很容易遗忘,为此,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传统政治练习往往是教师利用有限的课本习题,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巩固练习题量小、灵活性差,很难达到兼顾全体,往往收效甚微。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教学的巩固练习环节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形式,满足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预设的具有层次性的题目进行展示,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能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学完“生活与哲学”一课后,教师可以将预设好的测试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合作交流等形式去解决问题,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去解决,进而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四、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坚持实践创新的教学原则,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政治教学过程,有效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

作者:杨小东 刘璇 单位:东台市三仓中学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研究

一、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

语文具有实践性强、涉及范围广等特征,并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语文属于一门基础科学,具有很高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语文应用能力,使其形成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比较差,学生一般是课堂教学的听众,作业的完成者,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但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直观的声像信息,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利用网络来丰富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师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时事动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提高高中生的道德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现阶段的语文教学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主动学,教师起着指导作用,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现代化,要求相应的教学途径和教学工具现代化,而信息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技术,加强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顺应了时展需求。

二、将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充分发挥其效用,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同时,教师需要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挖掘语言文字价值的重要性。文字是交流的媒介,通过文字可以讲故事、阐述真理、抒发情感、模仿图画。文字能够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下面以《道士塔》这节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整合。

1.激情导入,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导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行为的一种教学技能。合理导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利用生动有趣的声音、图片以及动画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刺激学生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感官。在讲述《道士塔》这节内容时,利用信息技术以歌曲、展现图片等形式导入教学内容。在上课之前,播放《月牙泉》歌曲,展现图片,向学生详细介绍月牙泉的情况。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称为“塞外风光之一绝”。引出敦煌另一处文化古迹———莫高窟。

2.直观展示,引发深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课文。设置这一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正确把握文章主旨,领悟语文习作特色,培养学生的社会中责任感,为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将《道士塔》的探究环节分为两个部分,即走进敦煌和走进民族与时代的悲剧。在讲述“走进敦煌”这部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敦煌图片,使其了解敦煌,走进敦煌,感受敦煌古建筑的绚丽和宏伟,欣赏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使用感。

3.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拓展延伸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化环节,教师在加强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向学生介绍与其相关的人物事件,将读书和育人、读书和做人、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能够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感悟人生的真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激情导入,创设有效教学情景,直观展示,引发深思,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研究,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刘志强 单位:甘肃庆阳市环县第一中学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中,应该遵循信息技术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工具的原则,确保信息技术能够成为学生受用终身的学习认知工具。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实践中,应该充分遵循让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得以体现的原则,通过具体目标的设计,借助于信息技术,让学生逐渐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此,教师应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加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课堂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整合还应该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模式探讨

1.演示型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背景下,所谓的演示型教学就是一种适当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模式,也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最初级的形式。通过教师自制或购买的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素材得以实现对抽象概念的清洗描述,实现对立体图形及空间关系的真实体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将设计教学、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总体评价等几个环节运用恰当。演示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三角函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二面角的平面角、空间几何图形位置关系、轨迹问题等方面有着理想的应用效果。借助于几何画板等数学教学软件,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利用表格、图形、动画等展现动态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探究式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方式,围绕数学问题开展探索和合作交流,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现代信息技术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演示工具,而是创设情境、启迪思路、促进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许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圆锥曲线的教学以及对数函数、空间几何图形的点线面关系问题等的教学都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多媒体投影设备、网络环境以及几何画板、PowerPoint、Word、Excel等数学工具和电脑软件的配合。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加强交流合作、增强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椭圆的教学中,对于椭圆的定义,是指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4]。引导学生进行作图思考,并根据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建立椭圆方程。在建系时,考虑设椭圆的焦距为2c(a>0)的原因,思考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要为2a(a>0)的原因,思考简化根式方程的方法,思考引入b的原因,环环相扣,逐步递进,引人入胜,从而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3.研究性学习型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型教学模式对于保险、彩票、投资回报、分期付款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性问题的数学教学。在研究性学习型教学模式下,首先要营造Internet网络教学环境,通过浏览器、搜索引擎、PowerPoint等工具,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实现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数学知识在银行利息计算中的应用为例,在实际生活中,银行利息的单利计算为I=P×r×n,而复利的计算方法为S=P(1+r)n;I=P[(1+r)n-1]。其中I为利息,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数,S为第n期末本利和。在研究性学习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受到尊重,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语:

数学是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断为数学教育保驾护航,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尹苏妍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探究

1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对网络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是在课堂学习上,尤其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但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课堂教学普遍低效,下面就我国高中信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展开论述。

1.1教学培养计划笼统不分层:

现如今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采取整班制集体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节省教育资源,缩短教学时间,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个班级的各个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包括已有的学习基础、家中是否有电脑、学习和接受能力、学习认知态度等。不同类型的学生所适用的教学方案是不一样的,像现在这样笼统的“以偏概全”式教学显然有失偏颇。

1.2老师为主体学生没有积极性:

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老师占主体地位,课堂上老师进行介绍和演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和看,真正动手操作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枯燥乏味、单向单一的课堂教学很容易让大部分同学丧失积极性。这种被动的教学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1.3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学校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中,采取期末统一测评的方式。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给学生及时测评反馈的时间,通常都是在学期末进行集中的测评反馈。而且在测评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应用的占分比例也并不合理,这会导致学生一味地追求书本知识而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

2创建高效课堂方案

上面已经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机制和课堂现状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教学培养计划笼统不分层、学生普遍没有积极性和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根据以上信息以及创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行完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分层进行教学安排: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各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和受用情况不尽相同。这要求教学者在展开课堂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已有的学习基础、家中是否有电脑、学习和接受能力、学习认知态度等。搜集学生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找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或是在上机过程中进行测试等。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教学。

2.2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尽快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学者应适当地指导和辅助而并非喧宾夺主。这就要求教学者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演示的同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在教学生如何通过搜索引擎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时,教学者首先应该对“谷歌”“百度”“搜狐”等常用搜索引擎进行介绍,并进行适当地演示,然后让学生在自己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去认识和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式,包括关键字的输入、对信息的筛选、对搜索引擎的选用等。

2.3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要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还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建立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数据库,对每个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进行系统地评价;其次,要将理论知识和操作应用各自所占的测评比重合理化,进一步突出操作应用的重要性;同时,还应对教学评价的时间进行合理把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信息技术测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创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建议

创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要进行许多方面地考虑,依据当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状况,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分层进行教学安排,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分组分层学习以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自主化,合作化,探究化;第二,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供更多的自我实践操作应用时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让评价贯穿课堂以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丁厚林 单位: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第七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探究

一、教学设计精心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精细化,对于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选择与学生自身经验较为贴近的内容作为教学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知识源于学生的生活,在学生平常的生活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市场,因此只要我们善于遴选进行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如在进行有关于文本信息加工的知识与方法时,教师就可以将运动会宣传画作为一个案例嵌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向班主任教师或者学生收集一些学生运动会时所拍摄的照片,利用要讲的文本信息加工知识,对部分照片进行编辑与加工,使文本与照片融合为一体。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通过为学生展示一些加工成本,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很大的兴趣。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自己所收集的照片分发到学生的电脑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与想象对自己与同学们真实的照片进行加工,找到信息技术学习的成就感。精心谋划,科学设计,一定会让课堂更贴近学生身心,让他们兴味盎然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构建高效信息课堂

将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对于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讲是一个挑战。现代技术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需要教师的智慧。在过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引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一边操纵电脑,一边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上到下,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会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如在讲解Excel表格的应用方法时,教师靠自己的单纯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活跃课堂氛围。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子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视频教程,更为直观地了解Excel表格的操作方法。教师要组织学生学习,更要为学生解答疑难,做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路上的引导者。课上所用的视频教学资源,可以成为高中学生的课下学习资料,促进学生全面学习信息技术,也有利于学生课堂思维的活跃化发展。

三、教学主体差异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高中信息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是为高中学生所服务的,学生应当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科学引导。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可能具有多个信息技术水平,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量以及程度不同。传统的班级授课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刀切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会加大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两极化程度。因材施教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会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向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如在教学有关于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组进行科学化教育。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以及相关软件使用方法熟悉开始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在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置一个动画制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结成合作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动画制作学习问题,帮助学生解决,为学生指点迷津。因材施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师尊重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信息技术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模式之一。课堂教学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出发,提出了几点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只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大胆进行创新与探索,学生的学习热情必然被激发,其教学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作者:朱锐 单位:盱眙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