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论文(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信息技术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探究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设计原则

基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技术操作为重点的学科特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的设计原则,即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打破教材的限制,对于同一问题的解决,不要一味开展标准化的教学,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价值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案时,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增强生活化教学的针对性,加快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养成,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难易适中原则

对于初中生而言,信息化素质的基础比较薄弱,对于很多抽象化、复杂化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在理解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能力上的不足,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案时,一定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探究乐趣,又不能因为难度过大而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就是要求生活化教学方案的制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信息化素质的养成。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减少一味的批评指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等积极情感。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1.善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常识

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积累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已经遇到了很多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对个别信息技术知识的感性认识,这其实已经为学生理解和学好某些信息技术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讲到某些信息技术知识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常识来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障碍,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让信息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服务。例如,在“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教学中,很多同学一开始可能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理解和区分并不完善,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早就有该方面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托,开展更加深入的教学,如在计算机硬件系统教学环节,可以从学生已知的鼠标、U盘、键盘、显示器等常见硬件设备入手,延伸到CPU、内存、硬盘等计算机内部的硬件设备,这样会在第一时间消除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陌生知识的心理距离,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扫除学习障碍。

2.善于发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教学外,还要善于发掘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只要是有利于教学和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生活教育素材都可以充实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来。一方面,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这是因为现在的网络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又能够实现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联系,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素材和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吃、穿、住、行、学、用、玩等生活环节出发,多搜集那些集知识性、生活性、应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尽快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但是如果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积极引入生活中的视频、声频、Flash动画等趣味化的多媒体作品,开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生活化教学,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运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加强实物的观察与操作

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方式比较直观、活跃,但是理性思维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多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抽象概念与客观实物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又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可谓一举多得。例如,对于CUP、内存、主板、声卡、显卡、网卡等,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进行文字描述或图片展示,学生在下次看到实物时可能还是区分不了,教师只有多进行实物教学,并阐述各个硬件的功能和识别技巧,才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4.善于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书面考试形式等传统因素的影响,教师多是机械性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或者脱离实际陷入“题海”教学的弊端,这样会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很多学生甚至因此丧失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使复杂的、深奥的、抽象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通俗化、具体化、生动化,对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例如,在“文件的建立、复制、查找、删除”等内容的教学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先引入生活中文件夹的概念,看现实生活中文件夹是怎样进行有效管理的,然后再延伸到“我的电脑”与文件夹、文件管理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5.善于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不应当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还应当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思考、多探究,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更多的生活实践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记忆,加快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形成。例如,在“键盘操作与汉字输入”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仅仅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学习与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汉字键盘操作与汉字输入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是要依赖于现实生活中的不断练习和反复应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外给学生安排一些打字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三、结束语

总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新课程理念得以贯彻和落实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主动贴近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和多样性的学习需求,多创设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信息化素质的养成与提升。

作者:黄琼 单位:江西省东乡县黎圩中学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

一、将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整合的重要性

(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在一起,主要是通过信息资源将设备的潜能发挥出来,根据学科的特点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能够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这对教学改革更好地进行非常有利,给老师教学进行提供了便利。语文本身的综合性比较强,若是仅仅通过以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将信息技术应用进来,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情况。

(二)将信息技术和学科进行整合的优点

1.能够进行学习资源的拓展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信息技术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将那些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语文课堂教学也会更加的生动,给学生带来更加出色的感官刺激,能够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能够推动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以往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主要的方式便是进行言传身教,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办法已经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而将信息技术运用进去,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在教学的时候,学生还可以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网络资源的搜索,从而更好的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在进行《济南的冬天》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将网络资源利用进来,对教学进行优化设计,老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济南的冬天,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投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整合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措施

(一)根据学生特点,重视学生兴趣培养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语文教学仅仅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背诵,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很容易丧失。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学习兴趣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老师整合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并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来做好教学设计,这样能够将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多媒体技术本身的集合性比较明显,能够将图片、音频以及视频集合在一起,这样能够让板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相符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内容多样化。比如说在讲到《苏州园林》的时候,如果仅仅通过静止的文字,很难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将苏州园林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并加上文字和音乐,这样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重视重点和难点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往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往往是通过语言解说的办法来进行,并且教学手段比较少,效果也比较差。而将多媒体运用进来,能够利用丰富的资料来将难点和重点表现出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说,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老师应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图画的绘制,借助阅读和图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一性格特点。

(三)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教学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发生变化,将信息技术运用进去。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学会合作,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在学习《论语》的时候,老师可以预先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主学习来讨论和查询,这样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比较容易达成。老师可以给有些小组安排完善孔子简介的任务,可以让有些小组来查询孔子的社会地位,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学生的知识也能够真正地得到丰富。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小组来进行成果的展示,然后进行交流、互动,能有较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少讲,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三、总结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整合在一起,能够给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现在语文教学的任务比较艰巨,老师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其合理的和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将其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登云 单位:甘肃静宁县仁大中学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思考

一、领导重视,彰显特长

“绵羊带领的狮子队永远胜不了狮子带领的绵羊队。”这一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领导的决策机制,一些学校领导,尤其是农村中学较为突出,为了一贯追求升学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只是挂在嘴上,其实质是背道而行之。具体体现在师资的不合理分配方面,一些基本功扎实,具有计算机专业的高素质教师专业特长得不到充分展示。相反,安排一些非专业的教师上信息技术课,这些非专业教师基本是身兼另职的中层领导,由于忙于处理政务,导致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实施。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二、精心准备,删繁就简,适当调整,合理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教学工作也如此,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巧妙构思,绝对不能上没有准备的课。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结构,对七到九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删繁就简。绝对不能照本宣科,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授课方式。要做到查缺补漏,即夯实基础,又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业水平考评实际和素质教育纲要,抓住中间,牵动两头,促前带后,整体提高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向标,没有明确的目标,信息技术教育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计划,目标体系,认知结构,评价方法,软、硬件设施要根据时代特征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前辅后、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者:李金成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阿中学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研究

一、运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认知的难度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规律,而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而信息技术,具有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优势,将其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在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概念定义进行讲解时,单纯的语言描述会让学生觉得复杂、难以理解,所以,这时我们就可用动画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表示出来,如此,学生就能对垂直平分线的特点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起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事物理解的良好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教材内容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展示出来,并同时插入一些优美的背景图片、悦耳的背景音乐等,从而创设一种直观式的教学情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从而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轴对称”这节内容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在电脑的投影屏幕上出示了多张形状的图片,如天安门、蝴蝶、窗花、脸谱等等,然后让学生观察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学生回答出具有对称特征之后,我继续说道:“对称现象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妙,既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现在,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去探索对称的奥妙吧!”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顺利地引出了本节课课题,为下面内容的讲解奠定了基调。

三、总结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的优势作用,并大力探索、研究将二者进行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在这一教学工具的辅助下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作者:郭敏 单位:山东省乐陵市寨头堡中学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解析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越来越成熟,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的教育普及也了相关通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开始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得到了改革。而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能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就能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活力,让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借用高科技信息资源与设备可以让语文教学发挥自身的特长,达到教学目的。它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工作,也能更快速地进行课内的练习,以及课后评改,这给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能够有助于拓展语文学习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让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被动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语文教学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如图像、视频信息都可以被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搜索资料,解决课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比如人教版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寻找济南冬天相关的图片、视频,通过呈现这些信息,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通过观看,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形式,让语文教学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师对信息技术比较依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得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好处,逐渐产生了对它的依赖,这样一来,课堂自身存在的教学效果被弱化了。特别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性让教师养成了一定的惰性,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关注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而少了对问题的思考。第二,课件内容繁多。由于运用信息技术能让教师的教学素材更加有趣、漂亮,这就导致教师努力把课件做得完善,结果导致课件画面繁杂花哨。另外,教师要准备这些漂亮的课件,就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准备。而过于花哨的语文课件让学生不知道重点,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第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给语文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由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性,让更多的学校都在应用信息教学模式。比如用多媒体的课件展示教学,通过这样的形式给学生传递语文知识,久而久之,传统的教学模式被逐渐遗忘。其实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有它自身的优点的,比如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的主动思考等等。

三、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1.提升教师素质

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提升自我专业素养,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如果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一点都不知道,或者只是略懂,那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融合度会出现偏差。要想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就必须懂得科学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理念,教师只有不断地与教育发展同步,提升教学手段、策略、方法,并且融入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使语文课堂符合新课堂标准。

2.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时,要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画面、视频等把一些抽象的课程内容转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促进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就要让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如通过互联网方式解答疑难问题,比如通过在线讨论的形式,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精神。

4.突破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把这些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图文形式或者图像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感受呈现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提高他们的理解力。

作者:郭海燕 单位:四川剑阁县鹤龄中学

第六篇: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创新运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1.如何正确对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相比较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表现力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充分地活跃初中数学课堂,进而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着自己的两面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导致网上出现大量的雷同PPT,导致初中数学教师不认真备课,或者产生过度依赖于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产生和初中数学知识的脱节情况,对于初中数学教学造成恶劣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就需要正确对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优势,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2.初中数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问题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娴熟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就导致数学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实际特点,定期进行对于初中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帮助教师充分地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式,打造多样化数学课堂,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模式探析

1.丰富信息技术的插入方式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度将会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离不开合适的数学教学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模式研究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丰富信息技术的插入方式,充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表现力强、内容丰富的特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数学课程“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基本公式的计算和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厌烦感觉.这就需要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地使用PPT课件,将一元一次方程整合成为“生活中的小故事”,并合理地利用“概念图”的教学手段,在课堂范围内,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性知识点采用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体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进而充分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合理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课程教师可以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而有效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注意到结合信息技术的实际特点,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数学课程中“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课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直线、射线、线段的不同特点,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直线、射线、线段各自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性概念的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数学的魅力中,进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结构

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对PPT的观看,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结构,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快速进步.例如,在进行数学“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分组进行问题讨论,让学生在PPT的指导下,通过互相探索,顺利地完成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手段,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洪九发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四中学

第七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策略制定与实施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策略的制定

1.从创新思维激励入手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兴趣,没有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运用创新思维激励,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新思维激励就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到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比如说从教师的角度阐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初中教师从离开学校到走上教师的岗位,短可能也有一两年,长的可能有七八年、十几年,他们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的思维习惯非常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站到教师的角度看待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就能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在将来的就业当中,信息技术是不可缺少的能力,从而转变他们的思维,从思想上重视起信息技术学习,不仅仅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工具。

2.认真做好课堂参与激励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堂参与激励,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能够动手实践教师教授的知识,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低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教师没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没有将教学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导致课堂学习枯燥乏味。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比如说机会激励,也就是为其创造参与教学过程或者动手操作的机会;再比如说利用金山打字通等学习工具,锻炼学生的打字能力等。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的工具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这些工具,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策略的实施

1.运用思维和方法的创新实现激励

教师在这一方面强调出亮点:第一,创造有价值的快乐,学生虽然在网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主要是因为网络能够带给他们快乐,但是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却比较乏味,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为其创造有价值的快乐,无疑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说利用FLASH将教学内容做成小动画,利用动画增强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并将其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其产生足够的兴趣,来激发出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第二,将教学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起来,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想的永远比做的多,在教学上教师不能使用一种方法,而是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教学服务,比如说对话式、演示式,这样能够保持教学的新鲜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持久的刺激作用,有助于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生生日的时候,全班制作一个电子贺卡,上面做一些文字特效、简单的动画等,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增进了学生的感情,让电子贺卡成为学生之间表达情感的新时尚。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与创新要进行表扬,对学生的失误要给与安慰和鼓励。

2.在应用过程中实现激励

在这里教师可以运用快乐激励,在设计动手实践环节的时候,有一个由难而易的渐进过程,比如说先从认识计算机硬件入手,让学生识别硬件组装的要求,比如说什么主板适合什么CPU,因特尔CPU与AMD的CPU有什么差异等,这些都是基本的硬件知识,在硬件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动手组装电脑,虽然对初中生来说这一点比较难,在教材当中也没有这种要求,但是可以作为深化教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项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先让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操作,让他们体会到组装一台电脑成功的快乐,然后逐渐的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给与他们更多的鼓励,甚至是刺激性的话语,来激发出他们的求胜心、竞争意识,这样课堂的氛围就提高了。此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比如说在学习email和internet一节课当中,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按照电子邮件的标准格式,向老师的邮箱里发一个email,写上自己对老师最想说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帮助教师在互联网上查找一些教学资料,比如说有关计算机软件的教学资料,比如说常用的offiice办公软件的教学资料等,学生将其发到老师的邮箱当中,教师要一一回复表示感谢,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参与的激励。

三、总结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各种激励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用能力,为其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林联丰 单位:大田县第六中学

第八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应用研究

一、了解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学习,灵活运用

项目学习,也叫基于专题的学习,简称PBL。在教育领域中的“项目”不同于其他领域的“项目”,它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环境所选取一项主题,采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如,调查、分析、观察等,来研究新课题,展示学习的成果和作品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大多是小组合作进行。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学习是指在项目学习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资源,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来研究一定的学习项目,并且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的一项新型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教训,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长足的进步。

二、开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引入项目的学习的目标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为了增添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尽肯能地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有效地获取信息、使用信息和传递信息等,为今后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站在更高的立足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向着更远的目标迈进。

三、制定基本流程,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的学致有以下三个基本流程:第一,要进行合理的项目选择。在进行选择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选题。还要注意的是要遵循一定的选题原则,例如可行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等。第二,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计划来确保项目学习的有效开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且根据这一目标制定项目学习的方案,再利用调查、分析、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来完成这次学习任务。第三,要进行活动探究。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在选定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习进行探究的互动阶段。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工,对所选的课题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按照项目学习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要经常与教师交流,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建议等。第四,要学会做好学结。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阻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学习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成果交流大会,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或者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今后的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资源优越性,武装学生

 首先,学习手段的多样化促进了学习收获的多面化和个性化。项目学习的学习环境不一定都是在现实课堂中,虚拟课堂的使用让学生获得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学习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无限的激发出来,自主发现与交流合作并重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各种多媒体教具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其次,先进的学习技术也促使学生有了更多层次、更有个性的学习收获。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项目学习时既吸收前人的文化传承,又敢于融入时代的新鲜特征,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收获不仅只局限在知识量的丰富上。

五、总结

总之,教学模式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只有符合自身教学环境、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模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模式。教育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与创新,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魏娜单位: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第二中学

第九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一、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有掌握上机操作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动手能力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要改变以往教学理念中教师主宰课堂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人。新课改之后也要倡导这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还依然是采取以往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法体现。所以教学中不能满堂灌,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质疑、去创造。将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在应用中能够有所创新。

二、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到实际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将单一的信息技术知识转化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生活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把这样的内容结合到教学中,丰富教学、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一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好,也可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学生为班级设计墙报,为学校设计橱窗内容等,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与看得见的生活内容密切相连,这样才能使学习更加富有实效性。

三、总结

信息技术的应用性是这门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动手能力开始,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学习中。

作者:陈泽华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窑店中学

第十篇:初中生物学信息技术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分析

1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生物学演示实验教学理念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材内容的讲授,以及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生物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规范的完成生物实验操作。

(2)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实验操作,这些实验只有一部分的操作步骤较为简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其次要将实验步骤的方法以及实验仪器等设备的使用方法教授于学生,最后要让学生将实验操作运用在生物学习当中,并且将自己的实际生活与生物学结合起来。

(3)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有正确的实验态度,规范自己的操作,在实验结束后主动收捡实验器具,严谨认真的对待实验操作。由此可见,教师要想完善初中生物学演示实验教学,就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物,其次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最后在生物演示实验教学中,要充分的体现学生在教学中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提问,让学生不受实验方式的约束,最大化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生物学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2.1创建良好的演示实验环境: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生物实验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信息环境提供的背景进行结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的日常喜爱,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实验题目,如种子萌芽的条件、显微镜观察细胞等实验。这一类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养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2.2直观的初中生物学演示: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生物学演示实验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利用直观的演示操实验,让学生对生物实验有更深入、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教师在讲授“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对这个实验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如“蚯蚓平时吃什么?蚯蚓能够活多长时间?”等,然后让学生自行使用实验器具对蚯蚓进行观察,最后再由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生物知识。这种直观的演示实验操作方式,能够让学生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全面的掌握生物知识。

2.3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优势,为学生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生物实验操作平台,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前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在生物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为引导作用,将整个实验课堂交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实验的魅力。例如:教师在设计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对细胞的理论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为学生讲述显微镜的使用方式以及如何正确的对焦,接下来就将整个实验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找出不理解的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结语

由此可见,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生物学演示实验教学,能够充分的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及特点,和生物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将两者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通过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演示实验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根据直观的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主体,另外,还能够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余建桦 单位:重庆市武隆县火炉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