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课堂探究(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关于“学件”的概念理解
网络上对于学件的定义多种多样,笔者依据实际教学感悟,结合相关学者的定义,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件是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教师将学习内容、学习技巧、学习流程和必要的素材等整合而成的学习活动方案。它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产物,使用的主体是学生。
二、学件的内容要素
笔者结合实际需要,总结了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件的一般组成要素,总结为以下几个必备栏目:学习目标、温馨提示、探究旅程、我行我秀。
1.学习目标。
在学件开始就展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认识,明确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2.温馨提示。
设计此部分内容,大部分原因在于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时候他们自学、探究存在困难,通过温馨提示,教师予以提示、提醒、引导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探究旅程。
这是学件的核心,探究旅程的任务就是将学习目标巧妙的设计在里面,这完全是考验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任务可以分初级任务、中级任务和高级任务。也可以分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
4.我行我秀。
此部分主要体现的个性化、分层教学,基础薄弱的同学不作要求。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学生可以综合利用所学,进行创作、创造,教师应及时予以展示、评价。
三、学件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件的应用一般有三个阶段:课前导学、课堂引导、下课前复习巩固。
1.课前导学。
当学生走进信息技术课堂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查看学件。预习相关教材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了解学习环节和学习任务,为本课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产生知识预期。
2.课堂引导。
教师布置某一任务时,强调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应用学案解疑释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3.复习巩固。
下课前,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一起重新阅读学件,总结本课,巩固知识,并让学生反思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四、学件的创新
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强化学生使用学件的意识,我们自己设计的学件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载体模式的创新,二是内容的创新。下面我将就这两个方面分别谈谈我的建议:
1.载体模式的创新。
学件的载体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决定,最好能“与之呼应”。如我们一般情况下,会选用word文档的形式组织学件内容。但是当我们教授Flash章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开发趣味性、交互性强的Flash学件;当我们教授网站制作相关知识的时候,建立一个小型网站学件,既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好更便捷地组织知识。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可以采用,如微课、MOOCs等视频元素。基于moodle教学平台的学件开发等。总之,一份有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元素的学件肯定比纯文本更吸引学生。
2.内容的创新。
就比如说学习目标的内容呈现,因为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识记、掌握等词汇对于学生来说,很能准确把握其意思。所以教师应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比如,给这些能力要求进行标注,将其划分星级,如5星级、4星级、3星级、2星级、1星级这样学生辨识度高的分类方法,主张1-2星级的自主探究完成,3-4星级的小组合作完成,5星级的要求教师示范解决。这样的要求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可以及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多采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元素到学件中,素材收集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五、总结
笔者教学时间不长,对学件的应用仍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阶段,希望在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中,能看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力图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刁韵 单位:淮阴中学新城校区
第二篇: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及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好处之一,就是能直观展示事物,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充满了一些抽象的东西,而信息技术可以把问题直观化、具体化。比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总会涉及到一些历史知识,如《荆轲刺秦王》《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等文章。如果单纯介绍历史史实是枯燥的、乏味的,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从网络上整合此类信息,给出示意图辅以相关内容(如:哪位将领,在哪一年,带兵多少,经过哪场战争,兼并哪个国家),学生们一定会豁然开朗。再如我们在介绍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时,总是要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主要经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如果我们用语言复述,往往突出不了重点,就算是结合书下注释,也有挂一漏万之嫌。但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它制作成幻灯片,重要的地方可以留白,然后再展示答案,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真是一举两得。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标准之一,它的优点在于以情导入,以境感染,在诗词鉴赏中,创设情境尤为重要。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给我上过《登高》一课,至今让我难以忘怀,那天老师找来了阿炳的《二泉映月》作为朗读的背景音乐,我们虽然对诗词一知半解,对音乐半懂不懂,可是当音乐响起,当老师诵读之时,我们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感染了,杜甫的家国情怀、身世之悲,借由百转愁肠、不绝如缕的二胡曲蔓延开来,使我们的心灵深受震撼,之后老师也要求我们进行配乐朗诵,效果出奇的好,我们都成了朗诵家、大诗人。我在讲授《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为了能再现场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感,我找来了由重庆卫视制作的《品读》系列中关于《滕王阁序》的一章,优美的画面,开阔的意境加之祝克非先生浑厚的嗓音,给学生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自然的洗礼,而网络洞箫达人“默默西风”在优酷网上上传的《流恋》中的音乐及配图简直与诗词意境浑然天成,也将王勃一怀愁绪、无路请缨的悲怆美渲染出来,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及的,而借助了信息技术所创设出的教学情境,不仅在授课当时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之后也可以带来美的回味。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容量
高中语文正如其他学科,课堂容量有限,高中语文又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外知识丰富且重要,如从《红楼梦》中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和《水浒传》中节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两课教师要想“小切口”“深入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管中窥豹、虽取一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品读小说、鉴赏小说,从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入手,直至了解小说的主题、内涵,分析小说创作技法等等,而这些都是高考考试大纲上提到并说明的。试想一下,按照传统教学的规定动作,二到三课时可以产生多大作用、收到多大效果是不言自明的。而当今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会扼杀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而如果妥善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增加课堂容量,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大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在作文讲评中,我可以将优秀范文展示在投影仪上,大家通过“看、评、赏、学”几个步骤,即可领悟此中真意,而问题作文的综合会诊,也能让学生们“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大家就会找出失败的原因所在了,是审题立意方面的或是结构失衡的,或是理例分离的,或是字数不足的……在点评之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传统的作文讲评往往局限于当局者迷或是浅尝辄止,运用信息技术则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良好效果。
五、运用信息技术,便于拓展延伸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课堂上的时间又极其有限,学生实际能力有所不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保存起来,利用课上或课下时间提供给学生,增加其视野,开阔其思路。比如我在讲授完《陈情表》之后,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弘扬了我国的孝文化,使学生们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
作者:赵力维 单位:辽宁营口熊岳高级中学
第三篇: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一、课堂目标差异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目标差异化的实现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从而设计具有差异性的课堂目标,以此来激发不同学习状况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每一名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吸收程度,逐渐使学生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自我意识,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如在对学生进行绘画软件的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优秀组、提升组、基础组,并且将每一组在这一节课堂上将要实现的目标划分出来。优秀组:能够熟练掌握软件中每一个绘画的应用,并且逐渐形成自我创作的意识,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物品,根据自己的记忆熟练地将生活中的某一物品在软件中描绘出来。提升组:能够熟练掌握软件中的绘画工具,并且能够根据发放的图片临摹作画,能够根据要求对已经画完的作品进行修改。引导其逐渐锻炼自我观察能力。基础组:能够准确地说出软件中每一个绘画工具的名字以及用途,对每一个工具进行单项训练,熟练掌握软件中的每一个绘画工具。通过一个月课堂目标差异化的实施,笔者发现每一组学生的绘画软件使用技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每一名学生的目标也逐渐递进。所以,在实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目标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每一名学生平时表现的观察,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为其设计目标,不能盲目地进行一概而论的课堂目标教学,要时刻谨记课堂差异化的教学理念,创建以生为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二、课堂内容差异化,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差异教学过程中,应该保持严谨谦卑的态度对待课堂内容差异化教学环节。由于每一名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注重对每一名学生应该传授知识的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譬如:在对学生进行打字教学时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在同一节课堂上进行不同内容的练习。对于平时表现优秀、成绩优异的学生,笔者在对全班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之后又向这一部分学生讲述打字时的技巧以及五笔打字的基础知识。对于平时表现一般、成绩中等的学生,笔者在对全班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之后,又向这一部分学生讲授一些关于打字的技巧以及规范这一部分学生的打字姿势等。对于平时表现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笔者在对全班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之后又向这一部分学生再次进行关于打字基础知识的教学,严格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打字时的姿势以及面对打字课程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容差异化教学之后,每个学生的打字速度以及打字姿势等明显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渐地养成了规范打字的好习惯。因此,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时,要牢牢地掌控关于整个课堂核心部分——课堂内容的差异化教学,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接触以及吸收,逐渐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三、课堂形式差异化,优化学生学习氛围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活跃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完全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应该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究实践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因此,差异化课堂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将会不断地给学生带来面对新事物的新鲜感,从而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关注程度,使整个课堂教学氛围达到最佳状态。如:在进行拼音打字以及五笔打字的教学时,在学生接触过这两种打字方式之后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办一场关于“拼音打字好还是五笔打字好”的辩论赛,让学生通过交流自行组队,坚持拼音打字好的一队为正方,反之则为反方。在辩论过程中,正方中平时成绩一直非常优秀的王雪同学是这样陈述的:“我们认为拼音打字好,因为对于拼音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利用拼音打字还能够巩固我们已经学到的拼音知识,建设更加牢固的基础知识体系,为今后学习汉字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平时成绩一般、一直以来沉默少语的黄骅同学也陈述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五笔打字比拼音打字好,因为我们还是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要不断接触新鲜事物的阶段,我们应该不断地了解新知识,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经过激烈的辩论,所有学生最后得出结论:拼音打字和五笔打字一样,不管是哪种打字法我们都应该学习,要不断地挑战自我,在不断地在探究中提升自我。得出结论之后,许多学生还希望教师以后可以将五笔打字纳入课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课堂形式的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创新中突破自我并且不断地获得越来越大的提升,在课堂上营造积极、踊跃的课堂氛围。
四、课堂评价差异化,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小学信息技术差异教学提出后,课堂评价也应该不断地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差异化教学。其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内容的评价,让学生对自我拥有最真实、最客观的认识,从而提升所有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素质。如:在进行课堂评价时笔者将学生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评价。第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进行评价时,笔者经常会指出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小问题,使用“看一看这里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样使用这个绘画工具会不会更好”等话语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防止这一部分学生过于骄傲,引导他们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第二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笔者主要是采取不断鼓励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如“你这种方法非常正确”、“我相信你一定会完成自己的这幅画的”、“你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等话语,主要是鼓励学生对自己拥有信心,让学生敢于突破自己、敢于面对困难。第三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学生评价主要是针对性的,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如:运用“我相信你”、“老师会帮你的”等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燃起希望,从而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在进行课堂评价差异化教学时我们要保持一颗细致无比的心,慢慢地去了解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最坚实的学习后盾。
作者:谭怡巍 单位: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
第四篇: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应对策略
一、精心备写教案,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等。首先是熟悉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分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在准备导学提纲时,要把任务书写要清楚,操作要点要写清楚,注意知识拓展,准备好操作性强,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准备好辅助学生练习的资料,通过教学软件或局域网分发给学生。总之,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它是关系到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注重课前复习与检查
新知识学完之后,学生要隔一周才上课,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非常高,所以不管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课前都要进行精致的复习。复习过程中适当可以让学生来回答,同时注意学生对复习的反馈,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就要停下精讲,将遗留问题彻底消化掉。
三、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的导入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它能使学生明确教学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例如,创设情境导入、故事导入、温故揭新式、开门见山切入式、设疑启发导入式等。课堂上要根据自己的课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四、简练有效的讲解,讲清基本概念,注重课堂互动,注重授课艺术
对于通过学生自学能懂的知识,教师不必精讲,只需设计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最后教师通过小结、评价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教学实践中注重效果比较好的四种教学语言的运用,悬念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幽默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含蓄能够提高批评的实效;故错能够启迪思维。授课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演示操作时一定要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看清楚,思维能跟上,实际操作能跟上。(2)讲解知识点时简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3)重难点要突出,切忌平均用力。(4)控制课堂容量,不能占用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
五、行之有效的练习,重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加强学生上机练习环节的训练
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要具体而又可操作,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任务设计难度要适当,要注意学生基础差异,兼顾“吃不饱”的学生,带动掌握慢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与其他学科学习、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比如,学习键盘操作时可以和英语学习相联系,学习画图时要结合美术知识,文字处理可以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很重要,教师能够及时处理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机器故障。同时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网站,告诫学生“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
六、精彩的小结,做好课堂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网络展示学生作品,作品中好的地方进行表扬,不足的地方让学生进行修改或补充。这样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好的课堂小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所以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对本堂课的知识点、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加以总结,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信息技术课时少,但教师更应认真做好课堂每一个环节,给学生每一节课的精彩。总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用生动、充实的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把学生的目光留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胡兰 单位:陕西省丹凤中学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探究
一、认识“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式来源于美国并发展开来,现如今已经传播到全球的学校课堂教学之中,因其颠覆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受到广大学者和教师的热烈关注与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法彻底颠覆了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相对掉———教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教师”,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调,这只是一种概念的置换,意为教师成为被提问者的角色,而学生成为了提问者的角色,正好呼应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先学,后教,学进去、讲出来,这里的讲不是教师的讲,而是学生的讲,这里教也是学生教,学生是学习者同时也是传授者,学生在教与讲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对知识巩固深化的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基于学生在老师正式上课之前利用云端服务器提前学习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遇到的学习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通过向教师提问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学习的整个过程。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强制性的主讲权,从而重新构建起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权力”机制。“翻转课堂”不仅是指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作业时间的翻转,同时也指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的翻转。然而,恰恰是这种新的教学形式的探索,吻合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兴趣。
二、“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标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需要作出顺应时展的转变,对于学生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作出转变,同时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也需要作出改变。教师需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则需要转变角色,成为一名辅导者和聆听者,让学生掌握课堂的教学节奏。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而非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正是顺应了当前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而信息技术更是与这种教学法息息相关,网络和计算机正是翻转课堂教学法当中必要的两种基本条件,所以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变得顺理成章。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将每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中的优质的教学资料和微课教学资源进行自行学习,通过在家里的电脑上试探性的操作相关的软件和利用互联网,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同时也熟练计算机的应用技巧。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学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完全看做一个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无论教师布置怎样的学习任务,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在这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一次对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进行“表格的规划与修饰”这一小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布置相关的利用Excel软件进行表格制作的任务,学生在家里,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制作方法,如函数的运用和数据的筛选等,在下节课的课堂上,学生带着最终的制作成果和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走进课堂并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根据不同的问题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和指导,从而完成整个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
三、总结
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尝试,互联网和计算机使二者紧密相连,同时也增加了可进行的可能性。但是,翻转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失去了教育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等待学生的提问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方式是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下,让教师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让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作者:张家声 单位: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
第六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影响
一、何谓潜在课程
顾名思义,潜在课程就是那些不被教材所提及的潜藏的教学内容。我国新课改的口号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正是潜在课程的一部分,即在更深层次上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潜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潜在课程的实施,总结归纳出学校在教育上的缺失,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多方面获得发展,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潜在课程的分类为:有形和无形。其中有形的主要有具体物质构成,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它可以被视为一切学生可以亲眼见到的物品。我们常说一个学校氛围好不好,不仅仅是在于学校的学生读书是否用功,还在于这个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校园内的文化布置,教室所展现出来的人文情怀等等。所谓环境育人,身处在一个优秀的校园内,学生往往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能获得升华。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无形的潜在课程,无形的潜在渴望指的是“育人者”(教师或学校领导)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因为“育人者”是直接接触学生的一群人,他们的行为常被学生所模仿,也因此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心智发展,十分值得被重视。
二、潜在课程的具体影响
笔者为了充分调查潜在课程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一份有关潜在课程的影响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了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并对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一)有关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
具体来讲,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学校的校规的影响,学校高层的政策,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校风校纪等。根据问卷的调查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有百分之二十二的学生受校风校纪的影响较大,百分之十六的同学觉得未必会受到影响。但是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认为班风的影响是占主要因素的。百分之七点五的学生认为,校领导的政策影响较大,百分之十三的学生认为校园的学习氛围的影响较大,百分之三十五的同学认为,学校的校规是占主要因素的。学校制度的影响可谓是最大的,然而这也是我们最会忽视的地方所在。既然根据调查检测出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就需重视起来。根据调查数据我们也会发现,学校高层的政策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是因为,部分学校高层仍旧会对这方面有所偏见,所以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认为信息技术不值得重视。例如,我校学生本来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是很感兴趣的,由于校领导的不重视,经常将信息技术课程分配给数学和英语教师,从而逐步让学生失去了兴趣,这是一件让人可惜的事情。总结来讲,我们要重视每一种潜在的影响因素,为学生的共同进步添一份贡献。
(二)有关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教师方面的潜在课程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如下的几个方面:教师上课的肢体动作,教师的穿衣打扮,教师对于学生的认可激励程度,教师的教学风格等等。根据笔者的调查问卷,笔者发现,学生能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最大限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笔者总结问卷结果发现,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会受到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问卷中都表示,渴望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有好的教学素养。希望教师在上课期间多点耐心,多点鼓励,留有足够的时间将上课所讲的知识练习吸收等等。学生的反应大多诚恳朴实,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想法。百分之二十六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多点鼓励是更好的。百分之三十二的学生认为,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鼓励学生,陪伴学生完成整个流程,那么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热爱将超乎教师的想象。例如,笔者之前发现刚接手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十分低,同时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心态。在笔者的努力下,鼓励引导学生之后,经过一个学期,班级的学生都热爱这门课程了。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要相信自身的力量,为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间有足够的好印象努力。笔者认为,如果学校能够重视潜在课程对信息技术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完全理解潜在课程的本质,从而真正的为信息技术服务,那学生就一定能够爱上信息技术课程。这些都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懈努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效的将潜在课程和实际教学整合在一起,为我们的教学事业所服务。潜在课程对于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是双刃剑,如果合理的使用,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事半功倍,但是如果利用不当,就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结语:
我们要努力让学校领导改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换为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能力出众的人才。从而帮助学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优秀的学习力。从而不仅是当前,更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添一份贡献。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不懈努力,逐步改善当前的教学窘境。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作者:朱艳 单位: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第七篇:信息技术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研究
一、史料与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会锻炼学生的思维,会事半功倍。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一直被学生们视为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的记住一些史实,学生对学习历史普遍不感兴趣。然而,我们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恰恰是最有内涵,最丰富的。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来的文字、图片以及实物资料,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不断出现。这些史实资料和视频资料为我们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使学生们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掌握历史规律,这些资料的运用会给“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可替代的。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视频资料,或者展示一些历史图片,可以是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惯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只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自主探索式学习成为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自主学习已成各学科的一种主要模式,历史也不例外。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展示课标学习要求。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教师清晰地将课标要求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们依据课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直观明了,而教师仅仅充当了“导演”的角色。
三、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价值观
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还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很难达到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技术,运用大量的视频,图片和原声录音再现历史场面,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这样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例如,我在讲《内战烽火》这一课时,运用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当时的情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课容量增多,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目前初中历史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仅是众多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另外,课本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只用几句话或几个字一带而过,而这些历史事件又需要被学生了解的。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讲的是长篇大论,学生却往往无动于衷。此时,若教师能充分的运用收集到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史实资料等,就可以弥补课本的不足,进而丰富课堂容量,是学生更快,更容易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五、教学目标明确,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历史教学研究对象又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往往会感到陌生,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是无法实现的,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则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一图文的形式突出课程的重难点,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六、课程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
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们在背诵一段文字时往往需要很长的记忆时间,而他们在记忆一部电视剧的情景是却非常深刻。这就是人的大脑对于图片、视频,语音画面有着深刻的记忆。初中的历史知识很多,如果仅仅依靠文字记忆,学生们很难对历史事件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七、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符合历史教学发展趋势的,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就可以使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王俊丽 单位:河北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姚家房中学
第八篇: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
一、采用先进的新课改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找一种或多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你的教学,让你的课堂科学又精彩。某些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运用教学理念而导致单纯教师讲或者单纯学生做的单调局面,影响课堂效果。所以要针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采用科学、恰当、先进的教学理念,当然也不能盲目地使用教学理念架空实践。分组教学,要注意任命有责任心的组长;分层教学,要注意学生层次,规划好不同级别的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自主研究性学习,要注意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的提示、指导,注意过程评价,防止课堂散乱和学生不作为;问题解决教学,要注意问题的生动、实际、明确。教学方法很多,但是理念无非就是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多让学生动手,多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创新性,提倡多样化学习。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激活课堂教学
组织好课堂,让整堂课有序而不死板,学生活泼而不混乱,这是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需要预先设计好教学环节,对引入、讲授、提问、练习、总结、展示、评价等环节的时间、内容都要有准确的安排。引入是课堂的门面,不宜太短让人感受不到精彩,也不要太长让人感觉?唆;讲授要准确而简练,可以结合提问进行启发和总结,不要讲读课本、自问自答、自顾操作;提问时要对学生有鼓动,有表扬,有鼓励,让提问的师生、生生交互起来,严防严厉地批评学生;学生练习要有针对性,教师及时指导,统一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板书或投影公示等,切忌学生练习时教师坐着休息;总结时要简明扼要,适当结合学生成果,切忌?唆和重复演示;展示学生作品时,切忌雷同演示,控制好学生演示的时间;评价要注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结果的公开要适度,切忌点名批评学生。
三、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四、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如上物理教材《日食和月食》一课时,学生有的根本没有见过这两种自然现象,很难想象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录像、剪辑、课件制作等手段,把整个日食、月食的过程制成一个完整的动画,让学生亲眼目睹一次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这时候再来对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概念,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信息技术的介入,弥补了观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学习资源。
五、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量剧增,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的更新率加快,陈旧率提高,有效期缩短。另外,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更多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由此带给人们难以想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生活、政治生活和人类一切领域内深刻而广泛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环境下,人们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变得很重要。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出一批批高技能、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六、避免用信息技术手段代替实验教学的误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获取知识真实的再现变化过程,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规范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实验有一定的毒性、危险性、操作的复杂性和成功率低等因素,因此有些老师往往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实验过程或通过播放录像等形式进行演示。其实,这根本无法达到实验教学本身的目的,再逼真的模拟都无法和真实的实验过程相媲美,而且这样做失去了实验的“过程”意义。当然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实验,如化学中原电质和电解质的原理、分子的有效碰撞、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和展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无可非议的,而且能收到良好效果。但模拟和真实毕竟是有区别的,前者不能代替后者。
七、总结
总之,无论是讲解还是演示,教师都要与学生互动起来,营造良好的氛围,控制好学生情绪和课堂节奏,严禁老师坐着操作讲解或来回走动中朗读课本,更忌讳有气无力地平淡讲述。
作者:孟繁星 单位: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