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信息技术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浅谈
一、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情境创设
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过程的很多方面发挥积极效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这不仅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也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小学生们普遍喜爱各种动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事先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并且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这会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领会到这些知识要点,并且能够活跃自己的思维,促进大家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同时,在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下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这些都会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推动作用。在教学《Whatareyoudoing?》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上我用课件给大家展示了一幅动物王国中各种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通过听声音猜动物的活动,复习已学句型“What’sthis(that)?/Whatarethese(those)?”随即引出新句型,具体步骤如下:T:(让学生听老虎叫声)What’sthis?S:It’satiger.T:Right.Look!What’sthetigerdoing?随后,学生们会在多媒体上看到老虎在河边喝水的画面,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他们便会马上领会到“Thetigerisdrinkingwater.”这一句型,很有效地获知了这一知识点。这便是信息技术在知识教学中的优越性,不仅能够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也能够促进知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利用网络课件巩固知识掌握程度
小学生的英语基础还较为薄弱,很多新学过的内容往往需要再三巩固才能够保障有较好的吸收。在进行知识巩固时信息技术同样能够发挥很好的辅助功效。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创设相关的交际情境,或者是用多媒体来模拟相关的场景,这些都会给学生的语言交际提供很好的背景与平台,让大家能够更有效地对于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深化。具体场景的模拟往往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很好的引导,能够让学生们迅速回忆起学过的内容,并且在知识应用时更加准确。这才是高效的巩固课程的教学应当收获的成效,只有不断地进行巩固与完善才能够促进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如在教学“Whatareyoudoing?”这一句型之后,我利用网络课件创设了五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Attheparty、Inthezoo、Onthefarm、Inthesupermarket、Inthepark。每个情景中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件任意进入某一地点,运用已经学过的句型“Whatareyoudoing?”来进行交流对话。情境模拟很好地给学生的交流过程做好了铺垫,学生们能够更自如地进行对话,并且能够对于核心句型有很好的应用。这将会极大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并且让课程教学收获更好的成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信息技术同样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将会很有帮助。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这也是学生语言素养的一种体现。不少学生即使对于单词、句型、语法有很好的掌握,但是一到需要自己表达以及应用学过的知识时,学生便表现出各种障碍。这说明学生们对于语言的体会与感受还只停留在认知层面,自身真正的语言应用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有意识地注重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激发,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很好的锻炼平台,并且通过各种情景模拟来丰富学生的口语能力。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更好的交流水平,也是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一种体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天气环境里我们会运用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语调进行语言交流。如果我们运用三维动画的制作,通过声音、图文并茂等因素创设符合语言教学要求及特点的情境,再配上反映教学内容的语音对话,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从而使学生对听到与看到的信息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加深理解,达到情境与语言的有机结合。这也是信息技术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发挥的作用。
四、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想要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知识教学的良好整合,教师需要合理地进行教学模式的组织与设计。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为知识教学进行情境创设,这将会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时,在知识的巩固上信息技术也可以发挥其效用,它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它也能够为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推动。
作者:葛亚娟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肇基小学
第二篇: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优势分析
1.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比较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语文教学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含了写意的、也有抒情的,语文课程是一个大熔炉,融合了人生的千姿百态。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所学习的内容大多仅仅局限在课本中,课堂学习几乎和学生的生活处于脱离状态。但是生活和语文是密切联系的。信息技术中的视听功能可以为课堂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通过一段视频还原当时圆明园的壮观,通过影响资料让学生知道圆明园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然后在联系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带来的巨大损失。这样学生对于课文的背景就会更加的了解,学习起来也就会更加轻松。
2.可以为教学提供十分丰富的资源。
评价一节语文阅读课是否成功,不仅仅要看学生学习到了多少语文知识,还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学生是否喜欢这节课程。而学生是不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是衡量学生是否喜欢这节课程的关键所在。要想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课堂就应该更加开放和富有活力。一节开放的语文课程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和语文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具备强大的影音功能和海量的信息储存功能,通过信息技术参与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提供十分丰富的阅读资源,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一些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知识也可以被搬到课堂上,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等,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结合容易忽视文学作品的多解性。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十分形象生动的描述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多解性。但是一些小学阶段的语文老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时候却忽略了这一点。简单的以往信息技术的参与就能够化解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的想象能力密切相关。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各种情感。信息技术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良好的创新氛围,而不是通过标准答案告诉学生文章所讲述的是什么,学生应该如何去理解课文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只会限制到学生的思维,遏制学生的创造性,另外也会扼杀学生自己的想象。每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都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自己的理解,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的积极参与,不断促进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作者:赵波 单位:农安县万金塔乡中心小学
第三篇: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究
一、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创设出各种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在学习“秒的认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神州飞船发射时候的视频消息开展教学。当屏幕上播放神州飞船即将发射的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倒数10、9、8、7、6……然后老师向学生提问刚才读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倒数引出新课,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秒的存在,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秒的存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展示教学中难点知识,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达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有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使得静态的插图动态的展示出来。如相遇问题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问题,学生脑海中很难形成相遇时的动态画面。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张华和李成分别在两地(指示灯闪动,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面走来(理解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面,(理解相遇)。这种化静为动的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在动态直观的情景中,理解相向、两地、相遇、同时登一些术语的汉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让难点知识变得更加容易,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三、科学恰当的应用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在开展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的一些优势,可以使得课堂变得而更加有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尽管信息技术有着比较强大的功能,但是信息技术并不能够代替学生的具体操作,信息技术可以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给学生以示范和展示,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公式的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推导、圆形面积的推导。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盲目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如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时,就不能只依赖多媒体开展教学,千克和克只能依靠学生的肌肉来进行感知,这需要学生自己反复的提一提、这样学生才可以感觉到克和千克的重量。另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做到适量适度,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应用,这样才能够发挥好多媒体的优势,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讲,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整合,可以很好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功能虽然强大,但它仅仅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只有科学、合理的应用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够为课堂增添魅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谢樱桃 单位:晋江市陈埭镇溪边小学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段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简介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音影视技术。传统教学主要是依托于教师在讲台上利用黑板进行教学的模式,这样不仅使得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厌学现象。随着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意见的提出,我国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以及经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使用信息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影音影视技术融合到传统教学模式中,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课件在多媒体计算技术进行直接教学,或者利用影音影视技术播放英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在网上搜集教学信息,把课本上没有的信息通过制作成完美的课件,进而再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丰富的想象力、逼真的图像以及色彩能够展现图像,给学生一种可视的感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当前学科教学中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教学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传统教学过程中,只靠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教授知识,既枯燥又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上课质量。
2.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为教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书本上没有的资源,设计不同风格的教学课件,有利于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3.优化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结构是以老师为主,老师教授什么知识,学生就学习什么知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优化传统的教学结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知道教师教授的知识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也可能有另外的解题方法,这样可以实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对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能够基于国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基础上,从如下途径将两者更好地融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融合
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辅助学科教学,以更好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科教学内容为中心,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切合点,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信息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或者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有不懂不会的也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
2.国家教育部门应积极加强推广
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最主要的方式。国家应该加强对这种模式的推广以及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替换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另外,国家教育部门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途径方法,进而实现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思念,由以“师”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生”为主。教师应该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并且逐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资源的目的。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来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思想根深蒂固,很难马上推广开来,并且我国这种教学模式起步晚,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要接受新事物新能力,将信息技术逐步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去。
作者:谭建勤 单位:第二师教育局装备站
第五篇:小学美术课堂信息技术应用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美术课堂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却略显得枯燥无聊。另一方面,静态的图片和教师长时间的讲解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艺术作品,例如简短有趣的纪录片、活泼生动的动漫,这些形式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才能进一步的鉴赏美,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美、创造美。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的《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节时,学生在看完书中的图片之后明显的对本节内容失去了兴趣。这时,教师及时的向学生播放了动画片《闹元宵》,动画片中有大量的镜头用于展现各式各样的花灯。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花灯和节奏感极强的音乐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开始关注花灯的样式和创意。在看完视频后,学生们纷纷迫不及待的开始设计自己的花灯。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效果良好。
二、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传统美术课堂的讲解一书中呈现的有限的内容作为讲解的主要内容,少数量的作品的展示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灵感的激发,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只好模仿书中呈现的作品进行创造,致使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自身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作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创作的自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能够呈现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从各个感官通道刺激学生,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灵感,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艺术创造。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的教学中,学生很少接触解放军,对解放军形象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直接进行创作,学生的作品大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缺乏创新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因而,教师在上课之前,在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视频、图片教学资源,在创作之前,教师先向学生呈现表现解放军应用作战的短视频和表现红军坚忍不拔的《小红军长征记》动画片。学生被视频中的解放军表现出的英勇无畏所震撼,也为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坚韧所感动。最后,教师向学生呈现图片,将感人的瞬间定格。学生从图片收到启发,学会选取脑海中回忆出的感人瞬间,迅速开始了绘画。有的学生认为解放军战斗的场景最感人,有的学生认为解放军救起孩子的场景最令人激动……最后的作品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都充满着情感,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增加课堂的文化内涵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而在美术课堂中教材向学生呈现的艺术作品只是艺术宝库中的冰山一角,因此很难呈现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艺术的整体感知和审美,学习和认识也无法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艺术的几千年发展浓缩成一个十几分钟的视频,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一时期或者某一地域的艺术发展有一个宏观上的感知,产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我国古代建筑》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从河姆渡遗址的粗狂的原始状态到西安半坡遗址的木架房屋,再到夏朝的简陋的城墙高台,再到辉煌宏大的阿房宫和巍峨的长城,再到北宋纤巧的高塔,最后来到现代的高楼大厦。视频中呈现出一幅幅图片,各式各样的建筑从不断的呈现,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似乎走入了历史,真正的置身于宏大建筑之中,不由得为其所震慑,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们跨越时空,自由的漫步于历史的艺术长廊当中,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的飞翔,审美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作用。
四、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艺术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们应当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当中适当的应用信息技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到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美术教育走向新的高度。
作者:孙猛 单位: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
第六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方面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候,教学内容的选择多是来自于教材中,然而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是有限的,有些内容还是比较落后的,这样就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教师找到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给教师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从中选出和生活有关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多样化,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的水平,丰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活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形式方面
小学生的年龄大都处于较小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多数喜欢有趣的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带入到这一课堂的学习中,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说,在进行小学数学加法的教学中,课堂开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个动画,动画中显示3只小鸡,又陆续跑来5只小鸡,让学生算算一共几只小鸡。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自己动手算,还可以对此产生兴趣。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动画、声效等有趣的事物,学生会在整个课堂中充分发挥积极性。此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一些无聊的数学内容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易于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习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改变,丰富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教师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能力以顺应时展。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开始,应该充分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教师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方法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主动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可以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从以上这些方面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有很好的作用。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出创造力、操作力等综合素质能力。此外,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充分合乎当今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到主体的作用,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整合,小学数学的教学会越来越成功。
四、总结
当今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信息技术已经息息相关,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对教师、学生、学校都有着有利的影响。总的说来,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打破传统教材的资源有限,使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更加方便,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应该被广泛地使用。
作者:万素芹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小学
第七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一、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和开始上课的五分钟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课堂开始时气氛就比较沉闷,那么,后续的教学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会重视课程导入,利用它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集声音、图片、视频于一体,是课堂导入的有效工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导入效果。如在教学《加法》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视频:“灰太狼抓住喜羊羊和懒羊羊之后,又设计陷阱,抓住了美羊羊。”由于视频的内容学生非常熟悉,所以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看得津津有味。这时候,笔者提出问题:“灰太狼一开始抓了几只羊,后来又抓了几只羊,总共抓了几只羊?同学们知道怎么计算吗?今天老师教你们加法,这样你们就可以知道灰太狼一共抓了几只羊。”从而自然引入加法的教学内容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注意力容易被打扰。据相关调查表明,小学生课堂上走神的概率比初中生高1.5倍。通过创设情境,就能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如在教学完《减法》后,笔者当堂出题,测试出学生掌握的程度。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PPT:“小明有34个糖果,表妹来做客时,小明分给表妹6个糖果。那么,小明现在有多少个糖果?”笔者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设置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很容易就融入其中,自觉地运用减法进行运算。
三、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有些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而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完善,一时难以理解,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图形的变换中轴对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时,笔者用PPT展示了一个苹果,然后下一个图片就变成了从中间切开的两半苹果。这时,笔者问学生:“被切成两半的苹果是一样的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笔者还特意折纸来展示轴对称,把一个长方形从中间折起来,然后再展开,让学生比较轴的两边是否一样。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入轴对称的定义,以便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觉得最难的就是综合应用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关键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遇到图形结合的问题,使用多媒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郝婷婷 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第四小学
第八篇: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性教学
一、网络环境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改将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位置,实践活动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态的运用能力来推动学科静态知识进行循环达到学以致用的过程。由此可见,实践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小学信息技术的实践性教学
(一)任务具体化教学模式
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合理的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学心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在安排任务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结构等特点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方式安排,要注意任务的可行性,考虑小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另外也需要考虑任务的长期性,要由浅入深,循环渐进,瞻前顾后。
(二)提倡合作式学习方法
古语云“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合作无论在哪一种学习中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合作式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才智,自动摒弃不合理的学习内容。团队合作能够使成员之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当面临困难时,团队成员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实践性教学需要团队合作,它能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遇到困难时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例如在学习简单的有声文稿的制作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组,然后教他们如何制作有声文稿,在实施操作教学以后,可以安排一个小型班会,以小组为形式,现场制作有声文稿。小组要有主要负责人,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参与文稿的制作。制作文稿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集思广益,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合作完成任务。在文稿的制作过程中,可能学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教师要鼓励他们尽量依靠团队力量独立完成任务。团队合作式教学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打造立体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我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有趣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网络环境,将其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中来。信息技术的学习目的就是更有效的利用网络。比如在教授认识多媒体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合理的利用网络环境。有一次我给学生播放有趣的视屏,播放完后我为他们介绍了“豪杰超级解霸3000”软件,然后利用这个软件将一个电影片段单独保存了下来。学生觉得很神奇,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认为学习多媒体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魅力,让学生更愿意自己动手去体验多媒体,去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兴趣,为实践性教学奠定基础。
(四)建立多元化的实践考核方法
随着人类的进步,单纯的一维思想已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多元的思维。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元化的实践考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学生的成绩已不能只着眼于卷面的理论的成绩,所谓实践检验真知,在平时的考核中,应更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例如以平时成绩和考试卷面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三方面结合来考核学生;在课外可以开展综合性的能力培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多元化考核更能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水平,避免出现“高智低能”的现象。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是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它从立体的角度观察、评价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实践的积极性的提高,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
(五)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小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的努力的。高质量的教学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好的教师能够通过上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现学生的特殊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主动性、独立性,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是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性教学中关键的一步。
三、结语
实践与认知是人类认识的两次大飞跃,发展学生的思维,实践在其中有着决定性意义。对于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实践性教学两方面,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中实践性教学模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着现实性意义。
作者:曹伟 单位:宿迁市实验小学
第九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分析
一、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学习的基础往往是兴趣,只有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更加认真仔细,这便要求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想要成功,便必须做好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也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式。这便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将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本身的心理情况和年龄特点,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趣味性的提高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的放松,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会有一定提高。
二、进行多样教学情境的创设
情境教学指的便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而创设的和教学内容有一定关系的情境。在教学情境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出色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通过情境创设,能够很好的将声音、画面以及实物结合在一起,进行场景或者氛围的展现,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本身的抽象性更加的突出。若是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一味的采取灌输和填鸭的办法,那样学生很容易产生挫败或者疲惫的感觉,这便要求老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见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学生更加容易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的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所以,老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可以将游戏使用进去,这样学生学习的时候会更加的轻松和愉悦,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真正的提高。
三、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展示自我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应该是双向的,不但包含了老师讲授效率的提高,还应该包含学生反馈,信息技术课程更是如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反馈更加重要,学生课堂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对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巩固,知识的掌握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信心,特别是老师给学生正面的反馈之后。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作品的展示,在学生展示的时候,老师应该给予恰当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才会提高。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在下课之前将老师布置的作业交上来,这样能够减缓学生的作业压力。在下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先点评学生的作业,表扬做的比较出色的学生。
四、更好的满足层次不同的学生需要
学生和学生是存在差异的,这个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老师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老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且采取措施满足层次不同的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概率。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有一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比如说怎样创建文件夹、怎样使用窗口以及怎样打开和保存文件等等。还有一些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掌握的。比如说在进行指法练习的时候,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正确率应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并且速度应该在六十以上,成绩一般的学生,正确率应该达到百分之九十,并且速度应该在四十之上,而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正确率应该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速度应该达到二十。所以,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学习目标的制定,这样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任务都是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这样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有明显的提高。此外,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进去,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学习程度都应该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帮助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不但差生能够得到成长,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会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五、结语
信息技术本身的工具性比较强,其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提高,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提高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作者:古跃远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五一教委
第十篇: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有效策略
一、兴趣是关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一味地讲授教材中的知识,却没有顾及学生的内在感受和想法,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了厌倦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要知道小学生处于好玩好动的年龄,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采取丰富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例如,在教学《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在讲授知识之前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被这种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所吸引,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极大的集中,并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后老师便可以顺势让学生回到课本内容上,对PowerPoint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自主学习,参与实践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相互对比中明白知识的重点,并且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具体来说,老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讨论和课堂提问环节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老师在教学《播放演示文稿》这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先按顺序将PowerPoint文稿进行播放,播放完后,老师便可以提问学生:“如果现在我不想从第一张开始播放,而是从某一张开始播放,该如何操作呢?”这时学生便会进行相互的讨论和交流,有的学生在教材中搜寻相关的知识,有的则是从平时使用的印象中进行猜测等等,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上台来进行现场的操作,在某位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便会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位学生的操作,甚至在台下为他“出谋划策”。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变得活跃而富有生机,这有利于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老师应当重视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和开展各项小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环境下共同成长,从而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例如,老师在教学《七彩节日》这节内容时,可以给学生简单讲述一些这部分知识,然后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即,将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一来,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便可以互补、相互帮助,极大地提高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小组之间便会进行分工协作,有的搜寻资料,有的制作框架,有的设计背景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协作,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积极评价,增强信心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相比其他语文、数学等必修学科来说,其教学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也就是说学生是比较迟才接触到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这对信息技术老师的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取积极评价的方式,通过适当地积极评价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老师在教学《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大家知道如何正确切换幻灯片吗?”这时有的学生抢答说:“如果你想看某一PPT,那就点那一页就可以了。”很显然学生误解了“幻灯片切换”的概念,老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那你能告诉我们什么叫‘幻灯片切换’吗”?学生便会翻找教材,发现这个概念和自己想的是有所不同的。但是老师也要积极地肯定学生的踊跃回答,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这样一来,学生便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提高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五、总结
总的来说,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老师从自身实际的教学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另外,老师也要积极开展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在教学中积极评价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作者:段蕾 单位:新疆阜康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