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论文(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信息技术论文(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9篇)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学生的自主能力是通过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较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依据现实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确定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对学习有益的物质、环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较为合理的安排学习活动,能够利用多种的学习策略解决自身的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进行有效的建东,并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依据结果提高自己的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所涉及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工具,以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为基础,通过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促进主体意识的形成。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好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做好计划,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掌握学习资料及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课堂中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及学习策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能够拥有初步的监控学习过程、结果评价及总结的能力。

二、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是个体确信自己有着完成某个种类的任务的能力,体现出了个体能力及自信心在一些活动中的作用。通常来说,它都是和某个具体的任务存在联系的,而不是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特征。研究者发现,和学业存在关系的自我效能感不但会影响到学生选择学习任务、为某个任务付出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的调节及控制,还会影响到学生选择及运用自主学习策略的过程。

2.目标设置。

自主学习,即一种学习者自我调节的学习。想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就必须要由一个参照点进行行为引导,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已经制定好的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因而,目标就被看做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

3.意志控制水平。

意志控制的代表人物是考诺,它强调一种自主的学习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生了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主观偏差、客观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进行意志控制,保持学生坚持进行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学习动机不能够替代意志控制的作用。学习动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启动、推动的作用,而意志控制则有着较强的维持功能。因此,一旦学生有了较强的意志控制能力,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1.增强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也就是促进学生“想学”“相信学习”的因素。想要使学生不断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也是一个能够起到作用的途径。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人班杜拉认为,个体效能感的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亲身获得的成就;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获取替代性经验;他人对自己拥有能力的语言说服;综合影响的各类社会性因素。

2.获得目标设置能力的策略。

目标设置也是对个体自主学习有着较大影响的重要因素。它有着定向功能、调节功能、维持功能、评价功能等四个方面,并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对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影响。目前,研究目标设置的主要方面为目标的特征及学习成绩的关系及影响目标选择的因素上。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目标内容方面,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内容引发高成就的可能性最高;在目标强度方面,目标承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高目标的承诺更容易引导人们完成自己的目标;在目标选择方面,其受自我效能感、个体评判目标及目标实现程度等的影响。

3.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及个体通过各种方法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来促进认知操作水平能力的提高。把握行之有效的认知策略,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由于在课堂上很少讲授学习策略,学生不能有效理解学习策略等原因,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策略。因而,想要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须要加强学习认知策略。

四、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并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存进学生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中的重要任务。

作者:鲜花 单位:肃北县中学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以小学阶段的内容为基础进行一定的提升,在承上启下的原则的指导下,它还应该与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想成一定的关联性,为学生以后的高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应用技能来看小学阶段主要是掌握常用的软件工具即可,初中阶段则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具备一技之长,在信息素养方面小学阶段主要是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流通的意识,而到了初中阶段就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进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运用,为以后更加全面的技术知识的掌握铺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首先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知识的总体水平,以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为前提设计教学内容和步骤,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创建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通过各个学科之间的连通,将学生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际的软件操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引导学生对小学学习的内容进行联系,形成一条顺畅的知识结构链,这样更加有利于进行螺旋式的信息技术教学。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不是由知识点组成的,而是由一个或多个包含教学内容的具体任务贯穿,任务处于核心位置,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任务展开。任务成为了贯穿课堂教学中的一条主要线索,教学开始要提出教学任务,过程中需要探讨任务内容,结束时还需要解决任务问题,整个过程在任务这一共同目标的作用下能够推动课堂由浅入深的进行前进,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新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有利于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的发展。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具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过去主体地位的掌握着,而是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角色,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在学生接受到学习任务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帮助或者是给予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成为了学习任务的主动参与者和解决者,需要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起综合性的学习能力。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策探讨

(一)设计适当的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践行得当的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要在精心研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任务目标。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加强化,需要学生操作性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且在当今网络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也会随之进行适当的更新和调整,所以,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运用时,教师应该精确的掌握教材的整体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将总的目标任务具体到细节处,使每个教学点都具备实际的操作意义。比如在“数据图表及其分析”这一课时的学习时,教师通过展示材料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分析角度来进行不同类型图表的制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制作,让每个小组对柱形图表、线形图表、饼形图表这三种图表进行分别的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分析图表的特点并且回答教师的问题,对于优秀的完成小组提出表扬。

(二)建立任务实现的良好环境

在分配完科学合理的任务后,还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形象有趣的情境,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条件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真实、具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依靠自身的经验技术来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数据处理与统计”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创设一个将来工作中的具体情境,在工作中遇到了需要使用Excel表格处理的数据问题,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进行函数的计算,对于公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看哪位学生最先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情境的营造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提起学生的竞争心态,而且在Excel表格制作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信息技术为工作带来的便利。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原有的刻板教学模式相比更加灵活和自由,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达成,它以任务的完成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是现代教学中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精神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创设中必须时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进行重点培养,比如在“多媒体作品制作”这一教学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全面的自主创作,也可以为学生小组安排一个主体,让学生在制作中进行合作探究,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以小组的力量来完成一份作品。

四、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应该进行重点的推广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符合条件的调整,不断的从设计任务、创设情境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能够增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实践中有效性的发挥,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作者:刘娟 单位:苏州市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应用

一、教学导入生活化,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首先可以将其运用到教学导入中。我们知道教学导入对于一堂课的开展发挥着关键作用,良好的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本堂课知识的兴趣。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之时就运用生活化素材。比如在给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入一些生活化的素材,比如天猫购物、QQ聊天、微信聊天等,这些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的素材都是被运用到生活中的,初中学生即使没有使用过这些软件也是有所耳闻的,毕竟这些网络行为非常流行备受追捧,学生的父母应该是接触的。教师展示这些生活化素材之后,学生迅速就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时教师再讲解课堂内容,学生就更加能够产生共鸣,学生热情也会大大提升。又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讲授信息技术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于生活素材对学生进行课程导入。比如教师可以列举一些非常普遍的例子———QQ号的密码被盗、电脑被黑客入侵中病毒等等。这些应该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也是网络生活中经常遇到或者听说过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理论性太强,就容易形成一种严肃呆板、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可能就会昏昏欲睡,这种情境下要提升课堂效率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钻研,从中寻求改进的方法和措施,让教学内容更具有吸引力,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然后从生活中寻求良好的素材,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其为教学过程服务。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功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让学生在word中记录下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春游,用这个软件制作一个宣传册子,宣传册中要有图画也要有文字,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格式。春游本身就是一项生活化的活动,而且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将其运用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必然是乐在其中的。在教学内容中,教师还可以寻找与生活实际的契合点,然后提出生活化的问题来让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提问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方式,如果所提问的问题又是非常生活化的,那么课堂氛围则更加容易被营造出来。例如,在提问学生如何利用excel进行信息登记和编号这个问题时,可以使用生活化非常强的例子:看过《西游记》的学生应该知道,孙悟空曾经担任过弼马温的角色,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如果让你来担任此角色,你们如何对上前匹马进行管理?

三、教学评价生活化,促进知识更好运用

教学评价是督促学生学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要想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对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实现评价方式的生活化,在评价环节中重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提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从而督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理论联系生活,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程作业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这些作业可以是让学生制作一段PPT,也可以是让学生单独制作一份宣传小册子、制作一个FLASH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升他们生活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确保生活化教学发挥有效的作用,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等等。

四、结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源自于生活的,同时最终还是应用于生活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进行生活化教学,通过实现教学导入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评价的生活化等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作者:韩剑秋 单位:江苏南通金郊初中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云课堂设计分析

一、云课堂及其优势

1.什么是云课堂

所谓的“云课堂”,其实就是一类面向教育以及培训行业的互联网服务使用时不需要购买任何的软件和硬件,只是通过租用网络互动直播技术服务的方式,就能实现高质量的网络同步以及异步教学和培训,是一种真正的完全的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的互动性的学习模式。

2.信息技术云课堂的优势

(1)便捷性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云课堂教学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现有的硬件设备及网络教学环境为云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每位学生配备一个学习终端,课堂上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做习题,通过云共享,教师可以在教师本上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在教学的组织上具有更简单、方便和快捷的优势。

(2)覆盖范围广,规模大

实现了云课堂,学生只要加入了云课堂的局域网,不管是课堂内或是课堂外,学生可以随时学习,也可以随时操作实践,没有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也没有了学习者数量的限制。

(3)可管理性

教师通过云管理,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为单独的一个学生再辅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高,也有利于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方便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管理。

(4)可扩展性

云课堂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便是体现了其智能性。云课堂可以通过计算机硬件终端实现扩展,可以多元立体的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地域延伸和教学内容的扩展。

二、初中信息技术云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

在对云课堂的不断探索中,2014年12月23日至24日昆山教育局举办了“基于未来教室的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展示活动”,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充分推动信息技术教学与教学深度的融合,提升广大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其二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得到凤凰出版社传媒在“凤凰云课堂”项目上的大力支持。云课堂上学生们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通过移动终端随时查阅网络材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时分享学习成果。笔者以几个教学片段为例来阐述云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启示。片段一: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本课的内容是一首王昌龄的《出塞》,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教师先让学生们来了解一下本诗的作者王昌龄。教师在上课前先在学生终端上设置几个作者,让学生自己来选择,通过终端的点触笔将其拖到正确的位置,从而搜索出了作者的个人简介。像浏览器引擎中输入关键字一样,来搜索作者的信息。我的启示:利用云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江苏凤凰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的8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第2章《走进网络世界》的教学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网络终端、通信设备、通信线路、网络操作系统、管理软件、通信协议等知识,教师讲解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效果不佳。云课堂设计分析时,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学”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各个知识点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等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呈现方式录入教学平台,课堂教学中,独特的、新颖的信息呈现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选择性的从自身感兴趣的知识点开始自主学习,通过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的深入学习,将分散的知识点的学习转化为知识体系的学习,这样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片段二:信息技术课电子小报的制作,学生通过对素材的加工处理制作电子小报,最后将成果交到教师的终端上,师生通过互动对作品进行展示及评价。此举的亮点是在于,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终端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制作过程,师生交流评价时,都是在终端与终端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的辅导,老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理解深度。我的启示:云课堂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合理调整教学的组织。云课堂中将学生终端与教师终端相连接,通过云共享实现了信息的交流,教师不用再在教室中来来回回的走动,也不用再一个一个的来提问学生,就可以掌握到每位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有针对性的组织辅导。信息技术学科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云课堂的使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任务,学生分阶段将完成的作品上传到教师终端,教师通过学生作品的浏览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教学内容的组织。同时,通过教师端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教学的组织实施。

三、总结

总之,云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多了许多的亮点。在新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教育手段及形式也在不断的适应新形势。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打破旧习惯,寻求新思路,创造新方法,用合理又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未来的接班人。

作者:李磊 单位: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第五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构建

一、当代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信息技术教学还具有明显的落后性。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不足,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下面,笔者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弊端进行几点分析:

(一)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信息技术一直被学校管理者当成副科。信息技术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高,甚至信息技术教师会因为自己所教学科而受到歧视。学校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不重视,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不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这些不良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学生。为了保证升学率,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信息技术课经常为所谓的主科课程或者学生的自习课让路。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科教学活动得不到尊重,久而久之,信息技术教师自己都会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学积极性极速下降。

(二)课堂教学模式过于落后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果。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进行灌输。这些教师将学生视为信息技术知识的容器,单向传递学科知识,很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具有经验的信息技术教师,安于现状,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最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记忆知识。一些年轻教师乐于创新,但很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更新与进步。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作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者,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去向。目前,许多初中学生表示他们喜欢信息技术学科,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活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信息技术,让他们有机会在网络平台上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计算机,更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方式。学生想要更多地了解计算机操作方法,进入计算机世界中。但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教师死板的教学,让学生感受不到计算机学习的魅力,也无暇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主体兴趣的不足,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题。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的改革,关系着初中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关系着当代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提出几点看法:

(一)端正教学理念,实现学科之间互利共赢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于社会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也应当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得到学校管理者的支持,更需要得到一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信息技术教师具有创新意识与进取心,接受学校安排的信息技术教育任务,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荣幸。要构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自己肯定自己,再赢得其他学科教师的肯定。初中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支持,设置合理的课时,并杜绝一切占用信息技术课时的情况发生。让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和平相处,肯定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在线教学模式,肯定他们的付出与创新,让教师建立正确的教学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快速发展的今天,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那样死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更大的突出,学生有机会进行自主探究。作为新时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科独有的魅力。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挥机房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在线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地位。加大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力度,会促进教学模式的快速优化。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情境教学方法等,都是有利于课堂效率提高的教学手段。比如在讲解《制作作文选———制作正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Word创作图书的正文,掌握设置页眉、页脚的方法以及分页符的用法。当代初中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教师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制作个性化的作文选。教师给予学生信任,学生会获得信息学习的动力,开拓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创新教学内容,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较快,大多数初中所用的信息技术教材过于陈旧,内容不符合当代信息技术的特点。许多教材中的计算机系统仍然以WindowXP为载体,而这是现实生活中已经明确被淘汰的电脑系统。程序设计,应当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很少讲解VB知识,学生只能在课堂中了解一些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点以及知识的基本结构。通过课堂所学,学生根本不能开展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脱节,影响了课堂活动的魅力。当代信息技术教师要大胆引入新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将程序设计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程序设计学习可以编制出一些自己的程序作品,让信息技术课更有意义。教师鼓励学生每学期自主制作一个程序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比赛,有利于教学内容创新,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评价手段,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在传统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下,许多初中学生从小学开始,为了应付各类考试而学习。如果考试考得好,他们会得到家长与教师的赞扬。考得不好,则会成为同学们的笑柄。要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就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而课堂评价手段的改革,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有课堂存在感与学习成就感。学习主体学习兴趣的激发,自然会促进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与选择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就要利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自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运动去获取学科知识。敢于创新,乐于服务,才能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发展。

作者:孙秋林 单位:昆山市正仪中学

第六篇:初中化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促进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化,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初中化学教学本身而言比较的复杂和抽象,又因为初中化学的课时有限或是教学环境的制约,使得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化学实验现象和原理不能完全的掌握和了解。在化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意境、渲染学习气氛,将文字、图画、公式等信息,经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的演示,采用高科技的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化学知识的被动灌输变为知识的主动吸取,在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化学内容的消化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教师对化学重难点的贯穿

通过科学研究表明,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83%来源于视觉,而只有11%来自于听觉。所以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充分的抓住这一点,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化学知识内容,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传输到学生的大脑当中,这样就方便学生对化学知识中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理解。教师在今后的化学教学当中,除了采用动画图像的方式,讲授化学当中的难点问题以外,还可以在带领学生进行单元内容的复习时,将整个一单元化学知识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帮助学习进行化学知识的复习,并且还可以将化学课程放到学校的网站上,便于学生日后对单元重点内容的复习。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弥补了传统教学实验的不足

众所周知,化学课程是一门实验课程比较多的科目,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因为课堂时间和实验器材的问题,教师不能完美的将实验结果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就容易出现学生对实验结果不了解,教师也无法根据课本上的实验内容,给学生讲述清楚化学的实验原理的现象。但是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采用动画的方式,进行实验内容的演示,学生在观看完实验后,就能轻松的掌握实验原理和内容,并且还能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方程式的书写。这样在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也间接的节省了实验器材。此外,对一些环境要求比较高实验,且不能在室内温度下进行的化学实验,采用信息技术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信息技术可加大学生的复习量提高复习效率

初中生对化学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之前没有任何的基础可以辅助学习进行化学知识的预习和复习。但是每逢中考期间,化学复习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因为化学教材内容本身就存在着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每节课程复习内容多的现象。若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化学教师在给学生复习化学知识内容的时候,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根据化学知识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动画演示,加大了复习量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消化。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应用建议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当中发挥了非常强大的作用,但是还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学教学课程的具体结合,尤其是初中的化学教师在使用PPT进行化学内容的教学时,一定要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制作PPT进行化学教学,切勿用网上的化学课程PPT直接进行化学教学,那样只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此外,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化学课程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自己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片段,进行课下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高中化学学习打好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展示的动画、图像、文字信息进行视觉、听觉多方面的感官学习,提高自己对化学知识的吸收,并且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化学教师的教学。

作者:王金辉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

第七篇: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一、设疑增趣,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有趣的课堂引入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信息技术的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手段引入新课,可以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如在《熔化和凝固》一课的教学中,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通过视频播放水的旅程,在学生被大自然的美景陶醉时,提出“同样的水分子,不同的美景,这是谁的杰作?”,快速地将学生带入探索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情境中,凸显本节课和本章的学习内容。声画同步富于动感的直观效果对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进行实验辅助教学,化解学生学习难点,实现高效课堂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利用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科学实验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让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获取物理知识。在课演示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特别是一些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致使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些实验不能有效完成。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不足,完成一些辅助性实验和模拟一些在现实实验环境下不允许完成的物理实验,从而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在辅助实验中进行思维,达到了将实验化繁为简,分散难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如“磁场”的教学实验中,在投影仪下,用玻璃板在屏幕上呈现细铁粉被磁体磁化的过程和有规律的排列现象,直观的展示磁场的分布和形状,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磁场的存在,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场的分布规律。又如“大气压强”中的托里拆利实验对学生了解掌握大气压的知识和物理学中的转换法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实验中要使用有毒的水银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有效完成,而采用视频展示、动画分析就可以让学生比观看演示实验更清晰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实验中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实验的直观性、延续性和拓展性。对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不允许在教室完成和要进行科学推理的实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演示或模拟,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三、重现实验的动态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动态实验现象,是学生认知的难点。应用信息技术,利用视频、动画、图像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物理模型,可以有效地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如在讲授“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学生对于换向器的作用难于理解。因为实验中换向器怎样改变电流方向,因线圈转动太快,学生肉眼观察不到,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清楚。而应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把线圈转动的速度降低到学生可以清楚的观察,通过动画展现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的瞬间,让学生能够看到每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就能自动地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受力一致,持续地转动下去,从而理解换向器的作用。再如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时,学生能够看到灵敏电流表的摆动,找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但学生对于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缺乏本质的认识,演示实验的过程也难以做出清晰的解释。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动态展示导体在磁场中或磁体运动时,磁感线均有被切割的现象,从而让学生找到两种运动共同的本质:即导体在磁场中做了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导体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进而理解了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掌握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技术环境中,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动态的变化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教师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发挥形象思维的条件,很容易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从而顺利进行抽象思维,对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现象、规律的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学校物理实验室中,首先由于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以及为防止学生错误的操作和粗心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教师对实验过程严格要求,限制学生的自主实验;其次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实验有时会出现较大的实验误差,甚至出现错误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这都是由于学生实验的技能和水平有限,缺乏正确的指导,再加上实验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有些实验由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在学校实验室中是不允许进行的,导致学生无法完成一些自主性的探究,如二氧化氮和空气的扩散实验、电学中的短路实验等。通过在多媒体实验室中安装“仿真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在引导下完成实验的探究过程,获取新知识,并完成一些常规条件不允许的模拟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明白一些破坏性实验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好的完成实验室中的探究实验。“仿真实验室”解除了传统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诸多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可能和实验空间,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验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加了学生实验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计算机模拟实验也为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过程的主宰者,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获取学习技能。为了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主张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教师通过创建网络班级,利用微信、QQ交流群、校信通等方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开展课前自学,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网络搜索的方法,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相关的知识。如在学习光现象的有关知识后后,学生都渴望知道光到底是什么?光是怎么传播的?等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各个合作学习小组选择一个小的研究课题,进行合作学习,撰写科学小论文,从而进一步理解光的有关知识。这样,学生不但在合作中增长了知识,学会了获取信息的方法,又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反思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1)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单一,认为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课件,缺乏有效地手段结合;(2)将课堂教学由“教师灌输”演化成了“教学课件灌输”,存在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的现象;(3)教师大量使用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减少或替代了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的机会;(4)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速度超过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导致学生对难点知识来不及理解消化;(5)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总体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六、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结合,已广泛深入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使用多媒体,而是包含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中,思想意识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的角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媒体的作用及整个教学过程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师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注重素质教育的提高,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信息时代的脉搏,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确立科技兴教的思想,才能在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中奋勇当先。

作者:孙民生 单位:玉溪第五中学

第八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探析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

1.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利用兴趣开展教学是最佳的选择。首先,初中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产生较强的学习与思考动力,会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将其付诸于实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和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其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先将济南冬天相关的照片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然后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作者的其他文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和基本写作手法。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也就能够对文章内容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此能够在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2.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被限定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内,学生思考问题,都是按照教师事先设定好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学生也就丧失了发散自身思维的机会。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了解到更多与文章相关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相应的信息提示,找到理解问题的多种方法,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拓展,学生在理解问题的时候,思维就会变得更加灵活。而对于那些思维本身就不是非常灵活的学生来说,倘若其思维又受到教师的限制,则会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策略

1.充分利用网络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并且促使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教师通过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让学生接收到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一些关于云彩与天气之间关系的信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的案例,辅助了解文章中的内容,从而更加清晰的明白云彩与天气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文章进行初步的理论认识,同时通过对网络上其他案例的了解,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找到一些学者关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理解思路,从而有效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2.重视课件对于教学的帮助作用。

因为语文知识本身就是由很多汉字组成,所以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只需要把众多的知识写在黑板上,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繁杂的语文知识,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由于对课件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能够减少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能够在课件上把每一章节的重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梳理复习思路,同时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将知识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理解语文知识。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当前的教学成果中,我们能够看到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实践的探究,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内心想法,使教学方式能够符合学生的特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海英 单位:浙江景宁启文中学

第九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网络考试应用

一、教学问题的需求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多采用作品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作品是一个最终的成果,更多体现的是操作水平,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未能体现。而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必须的。文化科的考试,给信息技术科的理论考核提供了方向指引。然而文化科的考试,一耗费纸张;二出卷与改卷时间长;三收集数据烦锁。网络时代的今天,出现了许多应用网络平台,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在线考试与测评系统也不例外。比如:英时软件公司的PowerExam、清华豪泰的科教2000、点控科技的点控考试平台,广州创讯软件有限公司的考试酷等等。笔者利用考试酷网络考试平台,开展信息技术科的理论方面的测评,其对于考试的几大相关环节,能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

二、考试酷平台的阐述

(一)功能介绍

考试酷平台具备在线考试、电子作业、自测和模拟考试、班级统一考试、录入试卷、智能组卷、考卷评阅与成绩管理等功能。

(二)使用方法

1.创建班级

2.录入新试题

(1)样题导入

此模式只支持doc、docx、pdf格式的文件,可将原有的电子版的试卷直接导入使用。

(2)录入新试卷此模式适合手动逐题录入试题,除编制新试卷,还可用于各知识点的题库组建。

(3)智能组卷

此模式可在已建题库的基本上,支持非常灵活的智能组卷策略,可以依据题型、知识点和章节、难度等各种分类方法进行智能组卷。凭智能组卷功能,可以满足下列需求:①智能组卷:从题库里以随机选题的方式组成一份高质量的试卷;②随机选题考试模式:组织一次考试、考核或竞赛,让每个考生拿到的试卷试题都不相同,以防止舞弊;③随机选题练习模式:让学生随机选题练习,每次练习都自动从题库中抽选出随机的试题进行练习。

三、考试酷平台的应用

在笔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考试酷平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单元知识测试、期末理论考试、毕业考试系统复习,三个方面进行。从“建题库”———“组建试卷”———“学生考试”———“查看成绩”,四大步骤,完成各次的考试。具体的操作如下:

(一)组建题库

笔者将初中三年信息技术的内容,按初一初二初三的章节顺序,分20个试题,另加历年初三的信息技术毕业试题,组成题库。详见下表:题库中的各章节试题,笔者按逐题录入的方式进行基础题库的组建;毕业试题,将历年的信息技术毕业试题以doc的文件格式,通过上传文件的方式进行组建。

(二)组建试卷

由于有了基础题库,笔者在进行各类试卷的制作,是通过智能组题的方式,按照所考查的内容,编制随机选题智能组卷规则进行。生成智能型试卷后,将之转换为新试卷,添加到对应班级,一份试卷就完成。随机模式对于同一场考试,不同考生拿到的试卷会不同,试卷里的所有试题,都是依照某个组卷策略(相同的知识点及难点)而随机抽选出来的,有效避免学生在机房考试容易抄袭的情况发生。

(三)学生考试

利用考试酷进行考试,要求学生先在考试酷平台先注册。学生登录后,加入到本班班级空间,即可进行相关的练习或考试。考试前,教师在后台对“当前是否允许考生查看答卷和成绩”作“允许查看”设置,学生在提交完试题后,即可看到自己的考试得分,自己的错对题情况及所错题的正确答案。

(四)查看成绩

在此环节,教师既可对全班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查看,亦可对个别学生的答卷情况进行查看。通过“下载成绩表”,可将全班的学生的得分以xls格式导出。通过成绩分析,可得出相关的统计结果。

四、网络考试的应用成效

笔者在信息技术科的考试采用网络考试后,在以下几个环节得到很大的优化:

(一)组卷时间

网络考试组卷全过程耗时不到15分钟,对比之前的每次用word软件来编辑组卷,极大减少组卷的时间。

(二)试卷耗材

网络考试,不需要用印发纸质试卷,极大减少纸质试卷的耗材。从学校的节源,低碳生活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

(三)评讲试题

不同步提交,学生在提交完试题后,即可看到自己的考试得分,自己的错对题情况及所错题的正确答案,学生即时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网络考试情况即时反馈,这是传统方式的考核无法比拟的。传统考试后,需要改卷、讲评。网络考试在这方面节省了很多时间,这为信息技术课时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四)统计分析

录入成绩,成绩统计分析。笔者执教本校一个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学生人数近400人。要完成全级学生的成绩录入,成绩统计分析,至少三节课。网络考试后,通过“下载成绩表”、“成绩分析”,各班成绩瞬间以表格及图表的形式呈现。

五、总结

网络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适用于教育教学的平台及应用出现。作为一线的老师,有能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但对于广大老师而言,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所选择的取而善用之,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亦能取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所介绍的网络考试,不仅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亦适用于其他的学科。面对初中阶段的中考科目,繁多的大考小考,若能将此法,推广应用到这些学科平时的练习或考试,笔者认为必将大大减少老师们的工作量。老师们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对教学的其他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对教学的整体质量,起提升作用。

作者:梁秀红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白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