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品德教学中信息技术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处理好生活与教材的关系
新课改倡导生活化教学理念,提出教学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要将教学的视野延伸到宽广的现实生活,大力实施生活化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更是具有重要的教学优势,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将图文声像等各种教学信息真实而直观地再现于学生面前,这为实现教学生活化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许多教师也正是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将更为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学中,呈现于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增强教学的可信度与熟悉度,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获取直观感知,进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由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思维过程,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内化,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也就是说,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并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这样只能成为生活素材的简单堆砌,而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提高并无太大的作用。因此,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就必须要解决好生活与教材的关系。教学的外延等同于生活,但并不是完全地照搬生活。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我们要以教材为中心,立足教材,利用教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来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开发校本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收集丰富而有效的生活素材,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其中,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展开探究,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才是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初衷。
二、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说到底就是教与学的关系,二者关系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这也是我们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过程中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将教学片面地归为教,重教轻学,将学生视为接收知识的容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教学成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电灌,学生所学到的只是现成的书本知识,根本谈不上技能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谈不上运用与创新。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对教与学的关系要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知,这样才能以此为指导思想,使得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有效。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在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要践行生本教学观,尊重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体。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能忽视,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型教学模式。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只是忙于操作计算机,以此为中心而陷入满堂电灌的误区,而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与特殊功能来为学生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与素材,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够以此为平台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学到知识。教师则要站在组织、指导与启发者的角色上,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要处理学生在学习中的偶发情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对教学节奏、进程等进行全面调整,使得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围绕着学生的学有效运用,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构建者。
三、处理好与其他手段的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手段,在推动教学改革进程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是完美的,它的优势与劣势共存,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它只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而非全部,在某些时代它也不可能代替其他教学方法与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认清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手段的关系,是互相统一,而非排斥。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来灵活选择、科学运用。如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能够将那些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直观而形象的生活事物与场景之中,帮助学生获取直观感知。但这样所获取的并不是学生直接感知的,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它并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在教材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我们除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直观地展现新闻媒体上所报道的相关案例,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去进行调查与收集。学生在亲身调查实践中所获取的更为直接、更为感性,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够将所学充分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从而让学生运用所学更好地生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利于学生道德与情感的全面提升。
作者:杜茹茹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