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专业环境下信息技术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机电专业环境下信息技术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机电专业环境下信息技术论文

1传统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机电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以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为主,随着“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实施,课程群相关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学生不能充分适应用工市场的需求,择业面小;在教学手段基本采用与教材基本配套的挂图和不易携带的实物教具,难以满足教学上的要求,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现有的机电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教师专业化程度尚未形成。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程经验,无法满足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

2信息环境下教学模式设计

2.1教学层次设计

本论述以《机电专业人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就教材内容、实训项目等,与现场长期从事培训的人员进行研讨,分别从教学信息系统、教学过程、教学产品进行分层次设计,然后根据层次结构组织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

2.2教学模式设计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是以多种信息技术为教学支撑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一种信息环境下强调自主学习活动形式的教学新模式设计流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最为突出的就是基于网络的教学信息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突出网络在机电专业师生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构合理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各种优势,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体现出自身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等几个方面。例如通过构建在线学习系统,这种教学模式是利用学校的优质师资,依托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进行远距离交互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种学习模式的实施依赖于多个因素,学校支持、学习小组建立以及远程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等。

2.3教学内容组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机电专业课程群教学内容的组织是设计的难点,其课程群融合了机械、电子两大专业课程群的知识点。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应用》、《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课程,这些基础课程群既有较强的独立性又彼此紧密联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就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将不同课程群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机电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和专业技能。例如,机电专业不少基础课程都不同深度、层次的讲述过螺纹连接的相关知识点,我们就能从每门课程教学立足点开发其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连接动画、图例和一些文字资源等。并且,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这些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可以非常清楚地体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可以综合到一个网络在线学习环境中。此外,还需要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人员能够认识到机电专业课程群具体的教学侧重点,例如《机械制图》侧重于画法教学而《机械基础》侧重于连接与传动关系的讲述,这就要求多媒体课件在信息资源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出来。

3结束语

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课题,推进机电专业课程群信息化教学,关键是在教与学主战场的应用,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利用信息技术为载体,整合机电专业课程群的各项教育资源,与教学大纲、教材一起,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构建适于机电专业课程群的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开发二维交互式动画/三维动画/实例操作动画/教学录像等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直观描述。教学过程中采用PPT课件/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参考答案/试题库系统等方便教学,并且能够进行灵活扩展,如综合拓展案例(电子文本)/虚拟实验软件。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生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这一新型媒体的力量,为学生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分布式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实验虚拟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及功能扩充,利用网络实现实验制作及实验内容方案设计及学习,必将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武婷卿 单位: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