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讨

摘 要:为了能够充分拉近小学生与古诗词学习之间的距离,推动小学古诗词教学在当下获得可持续发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落实。教师有必要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灵活运用先进教育理念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小学古诗词教学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信息技术;生动有趣

古诗词在语用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这对小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古诗词教学中,有效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自发地完成好古诗词学习,全面提升古诗词教学水平。

一、播放音乐,激趣引情

(一)诗乐相融,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小学古诗词教学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其学习热情为主。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可同时整合包括视觉、听觉等在内的多重元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如在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曲调轻柔婉转、优美动听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在这一背景音乐中,笔者一边播放标准音频诗朗诵,一边播放洞庭湖的湖光山色以及描绘秋月湖景的水墨画。精美的图片和视频,配合悠扬婉转的音乐,使得学生能够逐步进入如诗如画的教学情境中,对本诗清丽明快的风格形成初步感知,并沉醉于风月同天、山湖相应且极富层次的浪漫、深邃意境中,为学生深入把握诗歌内涵奠定基础。

(二)配乐朗读,积累语言

古诗词一直以来与音乐关系紧密,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极具韵律美、音乐美和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也使得古诗词具有极强的审美特性。为了帮助小学生深入挖掘和全面把握古诗词中的审美元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在引发学生共鸣的同时,使其能够结合音乐对诗歌的意境及思想感情进行深入体会,进一步感悟古诗的音韵与节奏之美。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诵读时,借助音频设备配上节奏舒缓、旋律低沉的《离别曲》,在音乐的烘托下,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能够感受到好友离别时的情深义重。笔者还对学生的诵读进行了录音,引导学生与标准录音进行比对,寻找差距,从而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改善,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古诗诵读与学习兴趣。最后,笔者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与好朋友分别的真实经验,将真实情感代入古诗词中重新进行诵读,以加深学生的体会。

二、巧用微课,走进诗词

(一)活用资源,自主学习

为了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教师需要主动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得小学生能够自主投入到古诗词学习中[2]。如笔者在开展《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一诗教学时,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搜集整理关于这首诗的各种信息资料,包括写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创作历程等,信息类型包括图片、文字、影音等。让学生通过自行查找的相关资料,自主学习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其快速疏通文意,正确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学生在自主收集整理资料时,可以有效拉近自身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完成古诗词学习创造良好条件。笔者将学生前期收集整理的信息资料进行汇总,挑选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制作成微课,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借助其中的音频解说、诗歌评价等,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诗歌大意与写作背景,确定诗歌感情基调。

(二)化解难点,品悟诗韵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快速突破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内化。如笔者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为了使学生快速把握“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妙用,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播放岸边绿景图,使学生对江南春天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景形成整体感知;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你觉得该句中哪一个字用得好?”学生大多认为“绿”字用得妙。笔者适时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绿”字可以换成哪些字?有学生提出可以将“绿”字替换成“到”“回”“入”等。此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将这些字填入原诗句中,让学生进行对比赏读。学生明确了“绿”字作为全诗“诗眼”,不仅为人们活泼泼地展示出江南万物生长、自然蓬勃的春景,使读者能够对诗歌所传达的内在意蕴形成深入体悟,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古诗中的汉字妙用,进一步感受我国古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翻转课堂,释难解疑

在小学古诗词的赏析教学中,教师不应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而是需要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场景,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独立思考、勇于质疑,从而有效帮助小学生深入完成古诗词学习[3]。为了提高小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授课。如在《泊船瓜洲》一诗的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人数基本相同的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探究这样几个问题:“京口”与“瓜州”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及思想感情?学生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笔者及时变换多媒体课件中的画面,在给学生相应提示与引导的同时,也可以令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既能欣赏美景图片又能抓住诗歌线索,在感知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性认知,进而展开深入思考探究。笔者最后引导学生将诗句作为语言材料,在欣赏多媒体播放的画面的同时,完成与诗句的对接——看图写诗,从而与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完成了教学的升华。

四、图文结合,拓宽意境

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中,能够将包括图片、文字、影音图像等在内的诸多元素集中在同一界面中,将原本平面的知识内容直观化、立体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具有极强的交互性与感染力[4]。因此为了能够增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代感,使得古诗词内容以及整体教学能够更加贴合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一方面可以依托现有教材中的诗歌插图插画,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思维材料,使其能够全方位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和独特韵味。如在《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因为大部分学生并未亲眼见过庐山,仅凭教材中有限的插图,学生难以对变化多样的庐山美景形成深入认知。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一方面搜集了大量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美景图,另一方面参考庐山旅游宣传短片,借助flash等专业工具软件,将图片制作成了小视频。这样学生便可足不出户看到正面、侧面、俯视、仰视等不同视角中的庐山,直观化地准确把握各角度下庐山的景色特点。除此之外,笔者还配合播放展示庐山瀑布与山间流水的音频,以及其他诗人描写庐山景色的诗文内容,学生在欣赏庐山美景时,可以尝试将诗句与美景进行相互联系和对应。这样,学生会对诗歌中的景色、语言及审美特性有一个全方位的感知与体会,能够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五、拓展思维,训练写作

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古诗词教学,教师同样需要重视引导学生不断发散自身思维,有意识地将所学诗词内容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如在《绝句》一诗的教学中,笔者先通过电子白板及音频播放器等现代教育设备,在播放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的同时,利用其自带的“画轴”工具,模拟画卷的打开过程,将诗歌中描绘的美丽春景画卷缓慢展开,引导学生认真找寻画卷中展示出的具体意象,并联系画卷内容说出其描绘的具体画面,如“春风习习,阳光灿烂,两只小巧可爱的黄鹂驻足在草堂外的翠绿柳枝上唱歌”,此时笔者通过适时引导学生将其“看图说话”中形成的所思所想落实到笔头上,将原诗拓写成一篇小短文。在有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同时,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笔者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假设作者穿越到现今社会,再回到当时写《绝句》的地方,他会看到哪些景色?有学生回答说诗人可能看到一座座高楼大厦,再难看见黄鹂、翠柳、白鹭等自然风光。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对诗人当下可能产生的思想情感及想法进行大胆揣测,并将其写成作文,从而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使其能够运用古今视角多元分析解读古诗词。

总之,教师在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古诗词内容。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小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保持较高热情,并借助信息技术深入把握古诗词基本内容及其意境情感,进一步感受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谢旭琴 单位:金华市江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