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理论课融合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理论课融合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理论课融合探究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既给思政课教育教学带来了便利,也会产生异化,造成大学生和思政教师主体性的丧失。主体认知的局限性是异化的主观原因,思政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融合性不足是异化的客观原因。扬弃异化需要思政教师、大学生与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思政教师要辩证看待信息技术,既不能过度依赖它,也不能因噎废食;大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抵御互联网错误思潮的“免疫力”;管理部门要积极搭建技术开发者与思政教师沟通的桥梁,开发与时代相适应、受学生欢迎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异化;信息技术;思政课;深度融合

当前信息技术已渗透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开创思政课教育教学新局面,成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与发展的重点。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做出最新指示:“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绝非将信息技术简单地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而是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估等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实现两者相互促进、融会贯通。然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推动思政课变革的重要力量,又会产生异化。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异化?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中产生的异化现象有哪些?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扬弃异化?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1信息技术异化及其表现

异化(Alienation)一词源自拉丁文Alienatiio,该词最早出现在《圣经》,指亚当偷食禁果,从上帝的纯真神性中“异化出去”了。黑格尔认为异化就是用以表达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即“绝对精神”分裂出与自身相对立、异己的力量。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异化”一词。他指出,主体产生的对象物与主体本身相背离,反而成为制约、束缚、支配以及压抑主体的力量。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发展了主客体相统一的原理。他用“异化劳动”一词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成为与其自身相对立、异己的存在物。技术异化由异化、劳动异化的范畴引申而来,指人们在技术实践中创造的对象物成为实践主体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不是“为我”的,而是“反我”的。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语境中,所谓信息技术异化,是指教学主体在借助信息技术改造思政课、创造新的教学形态过程中,技术背离了创造者、使用者的初衷,却向相反方向转化,成为与教学主体相背离的、异己的力量。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在大学生与思政教师两方面各有体现。就大学生而言,网络媒介多元开放,为大学生的交流、学习提供了便利。然而,网络也具有隐蔽性。一方面,“网络信息泛滥导致有效信息筛选困难,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2]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技术景观,甚至一些学生上网成瘾,在课堂上只对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感兴趣,而对需要深度思考的理论问题则意兴阑珊,沦为“低头一族”,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容易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和现实世界,逃避现实,从而在纷繁杂乱的信息轰炸中不知所措、迷失方向、丧失目标”。[3]就思政教师而言,“绝大部分教师仍然把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工具,即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服务于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如果我们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单纯解决思政课教学某一方面问题的工具,仅仅用于现有的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将对思政课教学产生异化作用。”[4]一些教师过度压缩讲解授课和互动交流环节,代之以“满屏灌”,抑制了教学技巧和个人魅力的施展。

2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产生异化的根源探究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产生的异化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体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构成了主观原因;思政课程开发融合性不足构成了客观原因。

2.1认知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人类借助技术征服和改造自然是以对自然科学规律的认知为前提的。而通过科学理论掌握外部世界总是由具体的人在具体的历史时代实现的。恩格斯也曾深刻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5]也就是说,主体的认知是具有局限性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后果超越了技术创造者的认知。技术发明的本意是为教与学提供便利,但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极端:有的教师对技术存在偏见,视技术为洪水猛兽,抵制信息化教学;而有的教师则相反,对信息技术则持盲目崇拜的态度,颠倒了目的和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盲目追求信息化,弱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一些教师错误地把信息化教学理解为多媒体教学和播放视频,但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不足,PPT制作简单粗糙,只是简单地堆砌图片和材料,导致眼花缭乱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喧宾夺主,忽视了教学对象的主观感受与思维批判力的培养。

2.2思政课程开发融合性不足。应用信息技术是为了辅助教与学,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但在现实中,技术开发者与思政教师往往处于无沟通、无交流的状态。技术开发者只管开发软件以及培训思政教师如何使用软件,其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大学生的兴趣等并不熟悉;而思政课教师对这些虽然熟悉,却对信息技术缺乏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学科背景、工作任务、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方面大多表现得较为被动,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停留在较为低端的层次。”[6]技术开发者与思政教师难以沟通,必然导致思政课程开发只是形式上的开发,而非注重内涵建设与目标提升的开发。

3扬弃异化: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路径分析

3.1思政教师:辩证看待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既非反噬教学的“弗兰肯斯坦”,也非解决所有教学难题的“万能良药”。面对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挑战,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接受计算机技术的系统训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又不能过分依赖这一技术,因为技术再智能也无法替代人类。对于思政课这种事关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课程,教师的作用更不容忽视。《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达8.54亿人,手机网民的规模为8.47亿人,99.1%的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大学生是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成长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土著”,其话语体系、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深受互联网影响。时代倒逼思政教师与时俱进,以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和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正确选择、合理地搭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常常是使用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才得以开展的,而不是单一地运用某种方法。”[7]

3.2大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思维批判力。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多方发力,共同构建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模式。大学生要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加强引导,传授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策略;学校则要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技术支撑、激励机制等手段,努力创造适合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和谐环境。在网络时代,学生普遍热衷于碎片化信息,而对理论性较强、需要深度思考的思政课积极性较低。“过于倚重技术手段,把自由思考的权利交付给技术,那么技术反过来会窒息思想的活力。”[8]降低碎片化信息的冲击是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前提。学生要重书本轻网络、重思考轻盲从、重沉淀轻浮躁;学校要优化校园学术氛围、人文氛围、自然氛围,重视碎片化知识和信息造成的相关问题,加大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支持力度;教师要保证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创新授课方式,由点到面地讲授,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实际,充实讲课素材,增强学生思维批判力,增强学生应对错误思潮的“免疫力”。

3.3管理部门:创新信息化教学形式。对于思政教师与技术开发人员之间的鸿沟,教育管理者应积极搭建两者沟通的桥梁。思政课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思政教师、技术开发者与管理部门共同努力,从教学生态重塑、教学组织更迭以及教学流程再造等多个方面创新思政课教学,开发与时代相适应、受学生欢迎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将信息技术与思政课堂的具体范式相结合,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形式,既简化了教学程序,提升了教学效率,又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信息的需求。[9]很多高校立足时代前沿,践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打造智慧课堂,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当前,“慕课”掀起的教学变革引起了国内很多高校的关注。2014年,国内高校着手思政课慕课建设,复旦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上线最早,清华大学四门思政课慕课最全。此外,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的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创新。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借助最先进的5G技术,打破时空制约,通过与延安红色课堂现场连接,向扶贫支教第一线远程输送教学资源,有机整合课程体系,实现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统一;北京理工大学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重走长征路,体验爬雪山、过草地;清华大学开发了一款“嫁接”到微信的“雨课堂”程序,成为全国很多高校的线上课堂首选。目前,“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与移动客户端)几乎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其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有的学者介绍了利用思政类QQ说说与学生互动交流、搜集反馈信息的教学模式[10];有的学者研究了通过“抖音”开展思政教育的适应性[11];有的学者提出加强网络直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并利用SWOT分析技术剖析网络直播工具应用的优缺点[12];还有的学者提出运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集智能化与公益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以服务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1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给思政课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聚焦两者在深度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异化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盼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