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人类塑造了媒体,媒体也在塑造着人类。”信息技术作为当今较为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传统教育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审美情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合作、探究,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
一.信息技术取代不了教师,但使用信息技术的老师却可以取代不用技术的教师
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特别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不能扩充知识储备,适时“进补”,就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工作就会迷失方向,管理就会没有力度。要做到静下心来学理论,俯下身子学同事,让学习成为一种态度、一种习惯,而不是被迫的行为,才能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更要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大胆先行、敢于尝试。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瞬息万变,如果我们还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满足不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终将被淘汰。如今,“翻转课堂”等高科技逐渐新兴和发展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加工者转变成资源的组合者,做新教育人,用视频重塑教育,让高科技为课堂服务,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我们的课堂服务。
一是教学切片。教学切片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将知识碎片化,直指具体而微的知识点,通过PPT转化而成的带有教师讲解和音、视频等资源在内的教学视频文件。其优点在于:一方面能够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提供多功能的备课学习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能够重复观看使用,直到自己掌握住知识点为止。同时实现网络教育资源与教师备课,学生学习之间的有效结合。目前,大连市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市各个中小学均要大力开展教学切片的研究和应用,同时我省第二实验中学也已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李涵校长指出,“2013年1月30日,来自12所名校的近百名校长和教师汇聚到我校,召开网络环境下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协作研讨会,组建未来教育联盟,制作教学切片,通过网络平台共建共享,应对未来信息技术的挑战。”目前,我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各学科共细化了550多个切片录制的内容,截至目前,共制作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九个学科的500多个教学切片,已有部分教学切片上传到学校网站。二是“微课”、“翻转课堂”、“慕课”。这些信息技术都是新近涌现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容量小、课时短、自足性、易传播等特点。其中,“翻转课堂”立足于学生在家通过老师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使课堂成为互动教学活动的场所。这种教学模式在美国广受推崇,甚至被称为大势所趋的课堂革命。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重庆的聚奎学校已经探索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体为课前四步骤:设计导学案,录制教学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和制定个别辅导计划,课中五个环节包括:合作探究、解疑拓展、练习巩固、自主纠错和反思总结。微课的课堂内容设计步骤包括:1、列出在课中所要传达的重要知识点,一连串的关键词将成为微课堂的核心;2、写一个时间长度在30秒到1分钟的引言,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3、对重要知识点的阐述和解释,一般在3~6分钟;4、写时间长度为40秒到1分钟的归纳小结;5、录制内容,最终的长度为6~10分钟;6、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理解的学习086任务单和练习。微课的内容设计原则包括:1、目标明确:开门见山地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2、内容要“精”:只讲一个教学内容,此教学内容应为学生课前反馈提交给教师的有疑问的重难点;3、内容短小精悍,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有效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突出重难点,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深入浅出地为学生阐述明白其中的道理或知识点;4、表达要请:实用规范的学术用语,语言文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条理清晰;5、运用题目: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6、过程完整: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是很简单、很容易的知识点;7、创新突破: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沉浸学习的微课堂。这样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也极大地活跃了教学气氛,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探索借鉴。
三.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带来高效课堂
1.运用信息技术的声感、形感和动感,渲染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新课导语,利用其中的声、形和动感,直接抓住学生的听课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北京四中在线上开发出翰林院网课平台,我校有部分学生参加学习,据学生反馈,听课效果比较良好。例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时,我在课前播放毛阿敏的《天之大》,同时播放父母之爱、同学之情、社会关爱等图片,配合以“爱“为主题和内容的优美句子进行新课导入。学生们对于这种方式的新课导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现场播放课件中的音乐和图片感染了学生,渲染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种课堂教学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导入新课,为接下来的课堂内容讲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感,突出重难点。现阶段的中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对于课堂中设计的抽象思维内容难以理解,特别是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之中。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变现在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而信息技术中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由抽象变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如笔者在进行文言文《河中石兽》一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将石兽最终出现在上游还是下游这样的位置让学生思考,请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自己搞明白石兽最终会出现在上游的原因。笔者把学生的图片拍成电子版上传至备课课件中,在讲课过程中,学生一一上台看着自己的图片清楚地阐释出其中的道理。这种对事物道理的探寻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单纯地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图片就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在简洁的文字背景中加上颜色鲜明的图片,再配以适合当时情境的音乐,使学生看的直观,听的悦耳,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的享受,有效的实现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洛阳市中小学变成在家网络在线教学,这更能凸显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在做备课课件时,考虑到学生在家长期进行网课学习对视力会有一定影响,也会偶尔觉得枯燥无趣。因此,在课件的制作上,多用彩色图片,同时录制多个微课,其中包括课堂重难点的讲解,课后练习的讲解。也利用网络平台在钉钉群里做直播课,学生在直播群里直接回答教师的问题,直接参与课堂谈论,试题研究,实现了师生互动,有利于网络课堂效果的实现。比如,笔者在七年级下语文课程《太空一日》中,从网络上下载杨利伟,刘洋等宇航员登上太空的图片,并把太空环境和宇航员登上太空后的生活工作状态做成简短的微课发到群里,学生们一下就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的对太空中的失重环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对宇航员如何登上太空很好奇,有的则对宇宙飞船的研究设计很想细细研究。总之,如果我们年轻教师还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满足不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终将被淘汰。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教育革命是必然的趋势。“翻转课堂、微课、电子书包、MOOCS、慕课中心“等高科技逐渐新兴和发展起来,学生不再满足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而是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作为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我们应顺应时展的潮流,所以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加工者转变成资源的组合者,做新教育人,用视频重塑教育,让高科技为你的课堂服务,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17号)
[2]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4):67-68。
作者:张紫微 单位:河南洛阳市河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