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合式教学由开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最后到以数据库为基础的AI智能。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教育理念更加开放性、教学方法更加人性化,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它不仅能够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引起学生兴趣,还能提供准确完整的反馈信息。所以基于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各大学课里面进行应用和推广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一、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

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信息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广泛途径,但是教师在高等教育中高等数学这类专业性强的学科面前还是不可替代的。身为教师应该时刻学习,跟随时代的进步,适应信息化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教师依然是占主导地位。但是结合信息化,教师主导主要体现在面对面授课、田野调查、实验室试验研究以及专家观察指导。老师不再是单纯理论知识载体,应该是多元化信息提供者,知识应用的开发者。信息化软件是教师必须掌握了解的,如高等数学里面的Matlab、Lingo、Spss、SmartDraw和Eviews。同时简单的软件程序编写和开发也很重要,有利于提升热爱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处理高数问题的能力。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质量事半功倍。信息化混合式教学不是把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进行简单混合,而是进行合理的组合。在恰当的时间对合适的人群用最符合学习者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声音、视频、图像等展示学科内容,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如几何学图形动态变化图、线性图像等。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合理的安排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搜集学习辅助资料解决问题,为每个学生学业的成功创造机会以达到因材施教目的。并通过电子邮件、课堂派、教务系统对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和评级。

二、学生角色与探索性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的学习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代教育发展要求,信息化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的主导者、探索者。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型学习”向“探究式学习、创新学习”转化。学生不再是受面对面传统教学的限制,而是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自主的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学习资源的搜集整理,并通过社交软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和探究并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到云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初评,再反馈给教师进行审阅。课后网络学习任务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督促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最大化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质量尽可能的达到最优化。在高等数学中,以问题为中心,对课外知识的自主学习,探索新的解题方法,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学生当前的需求,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信息技术避开了厚重的图书,其引索的方式使得知识的提取更加简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更有价值得实用知识。

三、人工智能辅助教育

AI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水平,通过依托庞大的数据库和运算速度在生活中有了很多应用。AI能够经过数据分析较为合理的为教师分配教学任务,通过积累每个学生的成绩、作业等分析学生们大体的学情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方便教师因材施教。考试批阅是教学里工作量最大、最繁琐的一向工作,评分不仅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还受评卷人情绪的干扰。AI可以对学生做题内容进行扫描读取并通过语言处理和知识推理进行智能检查评分,在此过程中屏蔽了考生信息,避免了人情分、印象分,使得评卷过程客观公正、评卷结果科学准确,达到快速、准确、公正的效果。目前有海云天阅卷系统、光大网上阅卷系统、阿里AI阅卷系统等。对学生而言,AI可通过对学生学习偏好,学习成绩,知识储备等信息进行汇总,从而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学生进行智能引导学习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查漏补缺速度,避免学习时间重复。

四、结论

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中有着极大发展前景,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有着新的挑战,为教育手段注入了新血液。它能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合理化、个性化和全面化的学习空间和方法,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最优教学目标。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它推动着教师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处理好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结合。特别是对专业性强的高等数学,公式编辑、图表制作和建模编程等都需要极强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娜娜,葛杨.基于网络环境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2]戴永辉,徐波陈.海建人工智能对混合式教学的促进及生态链构建.

[3]马志强,孔丽丽,曾宁.国内近十年混合式学习研究趋势分析.

[4]黄梅,涂志平.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作者:杨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