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对策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对策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存在着诸多信息安全隐患,引发信息安全问题,不利于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安全。所以,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消除信息安全隐患,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了消除信息安全隐患的重要性及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虽然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但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由此可见,采取有效措施,以消除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尤为重要。

一、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信息破坏

信息破坏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较为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之一。不法人员恶意制造非法程序,对用户计算机系统进行入侵和破坏,严重威胁着用户信息安全。例如:“熊猫烧香”病毒,曾经震惊一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它以病毒形式入侵个人计算机系统,进而对用户存储信息造成破坏。再如,木马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力极强。所以,随着信息破坏问题逐渐增强,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其采取强制性措施,确保用户信息安全[1]。

(二)信息污染

目前,信息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无用性、劣质性、有害性三个方面。首先,无用信息不但未能对用户起到帮助作用,而且增强用户负担,降低了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并占据存储空间,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劣质信息虽然可以使用,但利用价值较小,对用户信息使用有不良影响。最后,有害信息对用户造成一定的困扰,不仅增加了信息筛选难度,而且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危害较大。所以,信息污染问题值得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用户营造清洁的网络信息环境[2]。

(三)信息侵权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存在着信息遭受盗取的安全隐患。例如,不法分子盗取信息产权问题,由于信息产权是产权所有人智慧的结晶,包含大量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等内容,对于失窃的用户而言,是心灵、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损失。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等载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广泛途径,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提高了信息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由此可见,信息盗取的安全问题,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计算机网络用户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通过信息加密技术,确保信息安全,以规避信息侵权风险隐患,维护自身的信息安全利益。

(四)信息侵略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使诸多国家,对我国虎视眈眈,文化渗透等无形侵略形式逐渐展开,对我国发展影响不利。信息侵略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存在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信息侵略,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使崇洋媚外现象日益凸显,不利于我国政治完善和经济建设[3]。

(五)信息泄露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较为开放,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不法人员通过不合法途径而浏览用户信息,并盗取用户隐私、商业机密、政府机密等相关信息,我们称之为信息泄露,这是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信息泄露的途径复杂多样化,不法分子盗取用户信息的技术手段逐渐提高,包括搭线窃听、入侵、辐射等技术手段,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信息安全。对于企业而言,商业信息一旦泄露,极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拿到,不仅对企业发展不利,甚至迫使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对于政府而言,机密信息一旦泄露,可能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恐慌,倘若被国外所窃取,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4]。

二、消除信息安全隐患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环境越趋复杂化,为信息传播埋下了安全隐患,逐渐暴露出问题。由于信息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信息安全性,并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不利,因而消除信息安全隐患具有必要性。目前,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我国绝大多数计算机网络用户未能采取有效的信息安全措施,引发信息安全问题。通过对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调查可知,多数企业未能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以规避信息安全风险。规模<50人的企业,采取信息安全措施的比例为7.7%;规模在50-100人之间的企业,采取信息安全措施的比例为10.1%;规模为100-500人之间的企业,采取信息安全措施的比例为11.6%;规模>500人的企业,采取信息安全措施的比例为9.3%。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意识较为薄弱,为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企业商业信息提供了不良环境。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消除信息安全隐患和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具有必要性。

三、维护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关于技术方面的建议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又为人们带来信息安全隐患。所以,通过技术手段而加强信息安全的维护具有必要性。首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技术加密,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既提高了信息的保密度,又避免了信息泄露。实现信息加密具有较多优势,如图1所示。其次,通过认证方式技术,对信息传播过程中采用认证方式,确认信息使用者的身份,常用的认证方式又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播,如果被不法分子所获取,必然引发安全问题,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所以,通过有效认证方式,能够对信息接收者进行身份核实,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再次,积极利用防火墙技术,既有利于局域网络的建立,又能够对内外部网络进行多层安全防护,提高信息安全性。最后,科技人员积极研发杀毒软件,加强防毒技术,避免木马病毒对计算机用户的侵袭,确保用户信息安全[5]。

(二)关于行政方面的建议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存在着诸多信息安全隐患,易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对用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政府等有关行政部门有必要采取行政手段,为用户营造安全的信息技术环境。首先,在计算机网络中建立及完善信息安全机构,赋予机构人员以行政权力,实现信息安全问题预防和治理的结合。针对信息安全机构工作内容、行政权力等方面,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确保信息安全。其次,进一步完善我国计算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以充分发挥法律的强制性特点,对不法分子和不法行为进行整治,约束网络用户的行为,为计算机网络信息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最后,政府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条例,为网络信息管理部门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使管理人员更好开展信息管理工作[6]。

(三)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议

面对复杂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信息安全,阻碍信息技术发展进程,但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反思。信息安全问题出现,究其原因是国人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下降,这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良影响。所以,有关部门应加强伦理道德教育,从伦理道德层面规范网民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信息安全隐患和避免信息安全问题。首先,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主题的道德教育,以提高网民的自觉性和提升其道德修养水平,使网民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其次,制定信息安全相关的道德规范制度,为网民的网络行为提供规范性作用。由此,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国民加强伦理道德的思想教育,有利于提升国民思想道德修养,有效预防和规避信息安全问题[7]。

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日益复杂化,进而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易引发信息安全问题,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更好发展。因此,用户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应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信息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提供信息安全性保障。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是必要的。

作者:白雪 单位: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怡平.浅谈高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5:193+195.

[2]董炜.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5,04:1-2.

[3]江海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3:70-71.

[4]姜伟.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3,05:78.

[5]龙健.政府基础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13.

[6]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7]安玉洁.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