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图书馆网络信息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信息加工厂。
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模式已经形成,各个领域的资源共享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前沿阵地,在信息收集以及图书馆自身信息的与传递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导致大量的社会信息蜂拥而至,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对过滤下来的信息资源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为学校乃至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图书馆长期以来积累的众多信息资源对图书馆科技信息化的长远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图书馆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保证用户准确、及时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在信息分析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服务,可见,图书馆作为“信息加工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信息集散地。
图书馆信息化是图书馆在搜集、加工、贮存、传递和共享信息过程中借助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而实现的一种信息处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过程。在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仅仅作为信息的搜集者和传播者的本职角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该紧跟时展步伐,积极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高素质人才以及软硬件资源,对搜集的信息辩伪存真,同时还要把搜集的信息与馆藏的信息资源加以科学的整合,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实现图书馆本职工作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二、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适应性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图书馆市场”向“读者市场”的根本性逆转,其服务范围也从单纯的文献提供转向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往日的文献资料的传播者摇身一变又具有了信息资料导航员的身份,我们要考虑如何适应时代的赋予的角色。
1.图书馆生存状况。
长久以来,我国图书馆界的发展情况差强人意,具体表现主要有:学校主要领导不重视,认为图书馆不是教学单位,可有可无;图书馆建设发展资金远远落后于其他教学单位;馆舍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金浪费严重;盲目追求图书资源多而全;图书馆软硬件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专业的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员等,图书馆的生存状态非常艰难。
2.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前景。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网络背后所隐藏的亿万读者,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再被束之高阁,资源不再被浪费,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馆藏资源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各图书馆之间可以共享网络平台下的信息资源,还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借鉴,根据各自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图书馆拥有的高素质人才,努力打造自身的特色信息数据库,尽最大努力满足各方面用户的需求,从而实现图书馆资金的有效利用。另外,图书馆网络信息化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资金支持,高校领导的关注与重视是必不可少的。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深思。
3.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时代的弄潮者。
极具科技开发能力的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高科技人才,与国际互联的校园网络成熟发达,其直属图书馆终端通过校园网可以进行国际联机检索,有较高的文献信息处理技术能力。高校图书馆机构健全,人员设备齐全,其馆藏不仅包括丰富的图书、期刊,还系统全面地收有各种专利、标准、年鉴、工具书、技术手册、产品样本、科学成果公报等科研资料,并拥有大量的中外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依托科技优势打造的特色学术网络信息平台是高校图书馆走向用户的互动桥梁,我们可以通过文献检索方法的推广,揭示分类、整序等文献信息的深加工流程,提高人们判断信息、组织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查新追踪研究热点,对各专题情报信息价值进行动态甄别,为学校课题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意见,利用图书馆专业分类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缩小网络信息搜索覆盖面,提高其专指性,进行专题信息开发导航服务。
三、网络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建设
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联结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网格技术是高性能计算机、数据源、因特网三种技术的有机组合,它具有高性能、一体化、知识生产、资源共享、异地协同工作、支持开放标准、功能动态变化等优点,可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数字图书馆也能利用网格计算的先进技术构建自己的服务体系。
1.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陆续启动了不少项目,其中比较为国内业界熟知的有:美国数字图书馆先导研究计划一期工程(DLI1)(1994—1998)和二期工程(DLI2)(1999—2004),欧洲G8信息社会领航计划(G8GlobalInformationSocietyPilotPro-jects),法国文化精品数字化项目(JOUVE)(2000年启动),英国国家学习网格计划(NationalGirdforLearn-ing,NGfL),英国全民网络项目(People’sNetwork)(1998年启动),英国电子图书馆(eLib)计划(1993年启动),英国网页保存项目(UKWebArchiveProject)(2004年启动)等。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不断递进和深化的三代范式:第一代为基于数字化资源的数字图书馆,第二代为基于集成信息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第三代为基于用户信息活动的数字图书馆。相对于国际上来说,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较晚一些,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但后来的发展较为迅速,进入研发阶段以后,很快进入实践,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数字图书馆,比如专业性的行业数字图书馆,个体数字图书馆等,还出现了与传统图书馆相结合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也有以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为主的商业性数字图书馆。但在我国数字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建设过程中规划不合理,分工协作不明确,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问题解决方案等。此外,由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实践缺乏指导,没有成熟的工程化建设经验可以参考。
2.数字图书馆建设构想。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数字化资源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数字资源服务。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服务中心、知识网络节点、数字式的百科全书。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服务的基础。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按照购买、合作建设与自建相结合的思路,特色馆藏资源以自建为主,有成熟市场机制的资源以购买为主,行业性、地区性特色资源以共享为主,有重点地建设中文数字资源,实现中文核心数字资源的全面入藏与长期保存。同时,侧重互联网上重点中文资源的采集与保存,加强商业性数字资源的战略性保存工作,承担全面保存我国数字文化遗产的重任。数字图书馆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建设数字资源支撑技术平台与网络平台,对国内外用户提供高效跨库、无缝链接、个性化与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从而构建知识网络中心。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以加强国家图书馆为中央国家机关、重点教育、科研、生产单位及社会公众服务的能力为首要任务,在全国揭示国家图书馆各类资源的基础上,以多种技术手段与合作机制,集成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的资源,搭建优质、高效的中文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同时为其他行业性、地区性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支持。在体系结构搭建方面,建设一个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具有可扩展性和开放性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支持数字资源创建、采集、加工、存储、组织、和服务的全过程,同时确保与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互连互通。
四、结语
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是现代人类应当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类进步提供无障碍的文献信息保障。在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建设,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已有的资源收藏与资源组织等优势,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的设备与技术等优势,形成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融合的科学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按照数字资源创建、组织、、服务与保存的生命周期的客观需要,建立并规范数字图书馆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同时根据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坚持“一切为了用户”的服务标准,努力打造符合自身条件的数字信息网络平台,从而实现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图书馆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汪慧娟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