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光通信网络技术发展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伴随着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未来光通信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光通信网络全面化。作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光通信网络技术的最新状况,全面地阐明了光通信网络的特征。作者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全光通信网络技术,并作为参考资料为光纤领域技术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全光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研究
近年来,在光通信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光通信的最终目标发展为全光通信网络,也就是在骨干网、城域网和输出网实现光纤传输。因而,全面实现光通信对于光通信网络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的全光通信网络在对各门技术进行逐步的研发,并且已经有一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出来并投入使用。坚信在不久的未来,全光通信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势在必行,并进一步促进当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下便是结合光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历程及其使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
一、全光通信网络的特点分析
全光通信网络是指在网络传送的过程中,光信号在各个网络节点全部采用光网络交换技术,而不需要光电之间进行转变。换句话说就是光信号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无论是运行还是交换都已“光”的形式存在。全光通信网络技术与现在使用的光纤通信系统比较而言具有许多的优点,这些优点将大大提高通信技术的性能。(1)容量大:全光通信网络具有巨大的带宽,在未来人们不必因带宽问题而苦恼。(2)重构性强:当光域中的节点受损时,其可以及时作出反应应对,实现自动恢复,保证了网络通信的畅通。(3)扩展性强:通过在网络中加入新节点,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功耗,而且对网络结构和原有的设施没有影响。(4)协议灵活:全光通信网络协议在传输编码、数据格式及调节方式等方面具有透明性,而且灵活多样。
二、全光通信网络技术
全光通信网络技术包含着多个方面,其中核心技术是软件编程和DPS技术,其是通过最简单化的、公开的、标准化的硬件平台来进行无线数据收到和发送功能设计技术的实现。在系统组成上面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包含的基本单元是天线、模拟转换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天线等。一般来说天线覆盖的频段相对较宽,并且性能比较均匀,频射前段处理器完成的功能包括发射时上变频、功放、滤波以及接受时的下变频、放大和滤波。在信息完成数字化转换后,所有的工作几乎都要有软件来完成。软件是软件无线电的灵魂,其中软件部分包括信号流变换软件,无线信令规则,算法软件调制,信息源数字编码软件与处理软件等单元。通过代码实现了通信子的主要功能包括基带分析、工作频段设置、数字格式和通信协议等,也就是运用软件编程使得硬件平台成为一种工作频段较多、工作模式多样、信号传输与处理迅速的无线电系统。通过研究并分析功能单一、扩展难以进行的传统硬件单元和探索高效率并且实用的处理算法,构建合理的数字模型,开发出可以代替和提升对应硬件功能的软件模块,这是提高协议透明性和提升扩展功能的有效途径。作为解决在不同无线环境下移动终端工作的核心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发展的空间很大,随着芯片处理技术的提高和DPS技术的进步,影响着4G支持多种功能的融合和媒体与网络协议间的连接。在无线通信系统从以模拟技术为主发展到如今的全数字化之后,软件的作用以及地位得到逐步地提升。容易扩展、容易升级和所占面积很小的优点使得软件技术得到广泛使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商家和用户的投资发生了日益紧张的矛盾,智能手机的小型化也一直是设计者探索的目标,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方法便是推广软件技术。软件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4G智能电技术、无线电技术、分组互换技术和切换融合技术的完善,而手机芯片上的软件从不完善的操控程序升级为完整的操作系统已经是势在必行。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光通信网络技术迅速崛起,并紧跟时代的步伐向着全光通信发展,不断完善,构建全光通信网络。但对于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全光通信网络技术而言,许多核心技术还处于研发期和试用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虽然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正在快速进行中,但全光通信取代光通信还需要一定的等待。评估数字计算机主要是看其数据通信性能以及连接无线网络的能力,因而当今研究发展全光通信网络技术不仅推动了数字计算机前进的步伐,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们坚定的认为在不多的未来,全光通信网络技术将会得到普遍的使用,并进一步带动时代的发展,为人们带来越发完善方便的信息服务。
作者:孙洋 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东北石油管道公司大连通信站
参考文献
[1]于凌玲.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23:36-37.
[2]张定强.光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04:77-81.
[3]李建梁.光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规划[J].中国新通信,2014,06:17.
[4]陶建胜.浅谈光通信网络技术及发展趋势[J].硅谷,2009,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