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运用

摘要:虚拟网络技术是网络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同时构建网络环境、保证工作效率。目前,信息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实际价值,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主要分析了虚拟网络技术的特点,然后对虚拟网络技术的分类进行论述,最后对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做了总结以及分析。

关键词:虚拟网络;计算机应用;数据传输技术;网络技术

1虚拟网络技术及其特点

计算机网络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风险,从技术角度上来讲,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所谓虚拟网络,是指计算机网络包含部分虚拟网络链接,即在两个计算设备间不包含一般性的物理连接,而是通过网络虚拟化来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链接。而虚拟网络技术,可以在共用网络技术中,将一个区域转化为特定使用的区域,创建私用网络,从而通过加密或者身份验证等手段,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并保持网络的稳定。虚拟网络技术作为网络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为构建计算机网络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虚拟网络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例如实现文件资料的保密传输、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避免网络不法分子对网站、数据库资料进行破坏乃至窃取;同时也可以使得计算机网络更好地服务用户,例如更好地实现信息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开辟新的工作方式等。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显著优化网络技术的结构,剔除网络应用过程中的重复、复杂的内容,使得网络的应用和维护变得更为方便简洁,与此同时,也降低了网络使用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虚拟网络技术可以减少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对工作设备和工作设施要求较低,因此,可以通过积极利用虚拟网络技术,较少设备的使用,提高设备的适用性,对信息资源进行扩容。

2虚拟网络技术的分类

2.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虚拟网络技术中最基础的一项技术,目前其功能尚未被其他技术替代。同时,加密技术也是使用价值最高、最关键的一项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在对虚拟网络进行操作时,需要将公共网络中的一部分进行处理,转化成特定的使用区域,随后才可在这一特定的区域中,采用计算机语言操作,对数据和文件进行转换。在这一过程中,加密技术的使用十分有必要,可以保护文件和数据资料的完整性,保证其保密传输,不被网络不法分子破坏或者窃取;还可以保证用户的隐私信息不泄露,保证用户的工作效率。

2.2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同样是相对基础的虚拟网络技术,也是目前最为普遍、应用最为广泛的虚拟技术之一。身份验证技术的应用过程可以归纳为,用户通过设置其专属的用户名和安全系数较高的密码,在内部信息库中开设单独账户,而后上传其初始信息,作为今后数据转化时的动态指令。随后,可以传输数据和文件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资料的转换,并随时将内部信息与开始时设定的初始信息进行实时比对,时刻进行系统认证,从而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和传输的稳定性。同时,我们也可以构建特定的虚拟网络,建立特定的路径,对网络的内部和外部进行系统的管理,而身份验证技术,正可以帮助用户拓展网络,获得更多的网络资源。

2.3隧道安全技术。所谓隧道安全技术包含两个主要流程:信息的加密传输以及信息的解密。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在虚拟网络中加入加密协议,从而实现对于信息的二次加密。这一技术,需要以计算机等设备作为硬件基础,同时还需要在公共网络中预先设定目标信息的相关认证方式。通过隧道安全技术,实现对特定信息的二次加密,从而提升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隧道安全技术需要设备的硬件支持,包括预先设定的虚拟网络、开通器、交换机,以及隧道终止器等,并需要时刻保持交换机和开通器高效率运转。

2.4密钥安全技术。密钥安全技术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密钥安全技术可以分为ISKAMP技术和SKIP技术。ISKAMP技术使用的是公开密钥,其具备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让用户简便地使用,并且随时都可以取得密钥。也正因为如此,ISKAMP技术的保密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这也导致了ISKAMP技术在实际应用之中存在多种局限性,不能满足高保密性的需求。与之相反,SKIP技术则十分注重对于数据的保密,通过Diffie法则,实现了对密钥的严格管理,约束了密钥的传播方式和获取方式,进而更好地保护信息传输和用户隐私,因此也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密钥技术[1]。

3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3.1IPSec虚拟网络技术。IPSec虚拟网络技术的核心在于为计算机提供IP地址,同时,还可以对网络安全起到保护作用。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时,会面临IP地址的问题。在各个公司之间,以及同一个公司的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办公区域的计算机IP地址都不相同。这时,需要采用IPSec虚拟网络技术,实现各个网络之间的链接,与MD5算法以及VPN通道技术相结合,实现公司内部乃至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服务,而IPSec技术更是可以建立起安全、保密的网络传输路径。

3.2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应用。各个局域网络想要实现信息的传输,就需要借助虚拟网络技术的辅助。通过虚拟网络技术,将各个局域网进行连接,建立起统一化、标准化的系统,从而实现各个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标准的管理系统之后,同样可以采用虚拟网络技术对这一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通过特定的设置,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同时兼顾数据的保密;建立更加成熟的网络架构,保证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数据的有序;通过对密钥和防火墙的特殊设定,辅助两种技术,并将其融合,进一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3用户对接过程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普通用户同样注重网络的安全性。同时,普通用户往往容易在安全问题上出现漏洞。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系数,可以使用户自由与企业、部门进行对接,建立安全、系统的纽带,加强用户与外界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开拓可以利用的资源。对于普通的用户而言,常用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防火墙。防火墙作为一种将计算机的内部软件系统和外部硬件相互连接的系统,对计算机数据安全有着较强的保护作用。面对一些常规的风险,包括但不仅限于病毒入侵,防火墙有着强烈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从企事业单位到个人用户,都会将防火墙设置在内部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系统的交接之处,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对病毒和恶意代码等进行拦截,保证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用户可以选择网络中提供的相关应用,选取其中可信赖度高、性能优异的程序,在虚拟网络技术的辅助下设置防火墙,并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的更新,对补丁和漏洞进行及时的维护,对防火墙的性能进行提升,通过不断的系统更新,保证网络和资料的安全性。(2)选择特定的传输路径。如果用户与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写作,往往需要涉及对传输路径的使用。为了降低风险,则可以为计算机选择并确定特定的传输路径。在特定的路径之中,数据的分享和传输更加可控,可以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3)采取验证信息。在信息术语中,所谓验证即为对代码的一种验证和检查。在设备中预先设定特定的规则集,并在信息传输和数据分享的过程中,对接收的代码进行验证,查证是否与预先设定的相符合。采取相对验证信息,并随时跟随系统进行更新,可以消除部分安全隐患。实际应用中,验证信息往往被系统程序简化之后呈现给用户,使得个人用户也能自由使用。因此,应当采取相对复杂的验证信息,提高其安全系数;为了避免验证信息的泄露,企、事业单位还会定期对验证信息进行更换,并尽量减少各次验证信息的规律,同时还可能安排专职人员对此进行直接负责,同时采取多项举措,从而减少信息被盗用的风险。(4)选择有保障的客户端。客户端可以为用户提供计算机本地服务,对本地应用程序进行运用。客户端与服务器相对应,二者相结合才可以对本地之外的应用程序进行使用。客户端即workstation,即工作站,当它处在服务器的监管之下时,即可享受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资源。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选择安全系数高、管理系统科学的客户端,可以保证资源的安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同时还可以方便数据和文件资源的重复查找、储存、随时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3.4企业单位工作对接过程中的应用。企、事业单位,以及其内部部门之间也都可以借助虚拟网络技术,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并对工作内容进行更有效的把控。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工作的保密性尤为重要,信息资源的泄露很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数据被盗取,可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尤其需要通过虚拟网络技术,构建严密的网络架构。同时,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都选择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和文件的传输以及内部的共享。借助虚拟技术,将各个单位和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连接,将各个单独用户连接入系统之中,构建系统并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专门管理、统一监管网络信息安全并随时进行更新和调整,保证整体的网络安全并提高信息交换效率和工作效率。

4总结

虚拟网络技术是网络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同时构建网络环境、保证工作效率。目前,信息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实际价值,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应当完善硬件设备,调动丰富多样的网络虚拟技术,对数据和信息的传输进行统一化、科学化的管理,持续保证网络的安全性,保证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郑盼民.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24):12.

作者:段翠华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