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计算机工程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计算机专业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探析
摘要:当前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工程实践方式单一,导师实际工程项目经验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构建“133”工程实践创新教育体系,搭建多学科、多元化的综合性工程实践创新平台,构建精准的“三对接”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保障”的新工科人才建设长效保障机制等思路,以期形成完整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具备能综合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具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撑[2]。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1)与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差距,与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校内工程实践的方式单一,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工程实践项目缺少工程性、系统性和创新性。(3)校内导师普遍缺少工程项目实践经验,有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指导力度不够。(4)缺少多元化、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慢。(5)实践创新能力考核体制机制不灵活,存在理论深,实践浅,评价方式重学术、重理论,轻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性评价[3-4]。笔者针对上述问题,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硕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以期培养适应我国新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工科人才。
一、构建“133”工程实践创新教育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实验室项目工程实践、企业工程项目实践和自主创新项目工程实践活动为依托,构建“一中心三能力三实践”的“133”工程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使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年不断线。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校内训练阶段
依托校内实验室、实践基地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分别进行4周、8周的工程项目集中实践,通过个人汇报、小组讨论、导师讲评、实验验证、持续改进等方式,开展多学科交叉实践项目训练,使研究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涉农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文章剖析了涉农高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若干共性问题,结合新工科和新农科建设理念,对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为国内涉农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国际化视野扩充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新农科;新工科;计算机;国际化视野;密歇根州立大学
0 引言
进入 21 世纪后,计算机及其相关学科对其他专业的影响日益加大,甚至引领外专业产生新的发展方向,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农学领域)获批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新增专业,就完全体现了计算机及其相关学科对学校王牌专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彰显了涉农高校中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另一展现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则是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和2017年“新工科”概念的提出。作为“新工科”概念的首倡者之一,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院士明确指出: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新工科”人才。而计算机专业恰恰是新工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
1 坚定不移,建立特色培养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近 1 000 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本科专业,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各个高校本应在专业建设上各有特色、互补竞争,而现实的结果却是高度趋同,高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几乎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情况极为突出,所产生的典型后果就是行业性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缺乏自己的声音,外部认可度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人才的培养方,高等院校一方面固然需要主动探讨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更需亟待加快现有计算机专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尤其是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质量控制、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在“新工科”的号角吹响之后,“新农科”建设又提上了日程,安吉共识提出:涉农高校要推动课程内容升级换代,创新教育理念,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4]。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涉农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迎来了发展建设的关键路口,单纯依靠计算机本身领域进行自我发展已经很难继续前进,推动“农工”深度融合成为涉农高校计算机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
2 对标国际,规划专业改革路径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讨
摘要:为解决地方院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严重外流、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求问题,将课程思政贯穿软件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基于课程思政开展创新探索。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实施路径。试点结果表明,基于新的实施路径,在传授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水平。新路径实施性良好,可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软件人才培养;课程思政;软件工程专业;实施路径
0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热门专业和重要支撑专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据统计,目前培养的高端软件人才大量外流,严重影响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安全[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忽略了政治认同和职业素养提升,从而导致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如何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探索一条能够将软件人才留在祖国大地的有效实施路径,已成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3-4]。目前绝大部分地方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处于起步阶段[5-7],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如文献[8-9]分别对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思政教学进行了研究,文献[10]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1]对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2]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3]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4]对人工智能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5]对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与前述已有研究成果不同,本文以长沙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为例,面向习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针对我国软件人才严重外流及地方院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等问题,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与实践,为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可行路径。
1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1.1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本文基于地方院校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将软件工程专业体系蕴含的思政元素凝练为八大类课程思政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思维、人文伦理道德、现代法治观念、大国工匠精神、国际形势与使命担当、国内外软件行业现状与国家安全、新时代职业素养,从多角度强化立德树人的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如表1所示。基于上述八大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政元素”和“创新创业元素”有机融入到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将课程体系变为“育人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中存在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课程及思政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教学内容保障。
RFID技术下仓储管理研究
摘要:
RFID技术由于存储信息量较大、自动识别、耐用性等优点成为目前最适合非接触式移动货品的管理技术。它是现代仓储管理推进自动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首先阐述了RFID技术的概念和技术优势;再分析了RFID技术推广的现状;最后讨论了RFID技术介入现代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策略。该论文的撰写对于RFID技术在仓储行业推广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物流;仓储;RFID
0引言
传统观念认为:仓储是静态的,实现货物的储存管理;现代仓储观念认为仓储是动态的,处于不断流动中的,仓储活动只是整个物流链条中的节点、落脚点,如何降低仓储管理成本,提高货物出入库效率,成了现代仓储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现代仓储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依赖两只手:一只为看得见的手:即现代仓储管理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如条形码技术、RFID、AGV、WMS、WCS和自动化技术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现代仓储管理,科学的流程设计实现货物存货、取货和流转的高效率。两只手都要抓,两只手都要硬。通过RFID技术介入仓储管理活动,优化流程,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化存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路径
本文作者:李淑飞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1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行各业都在运用计算机改变原来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及Internet的应用成了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技能和素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基础技能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对我校往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调查,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非常实用。该课程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模块多,实际应用广,操作性强,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不断缩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该课程的教学。我系以企业项目作为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培养真正适合企业的人才,因此非常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2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优越性
高校的扩招和学校机房设备的限制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先在教室上理论课,然后在机房上实训课,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一是很多学生看不清老师的操作,二是课堂纪律很难管理,尤其是合班课,三是等到上机时很多同学基本忘记了课堂所讲内容。这样导致在理论上讲过的知识到机房时又得重讲一遍,浪费课时,学生实践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很多学生毕业时连排版一篇论文都不会,Excel中的很多与工作相关的函数也不会用,还有些学生毕业后还打电话问Excel中的一些函数的操作,可见其自学能力非常欠缺。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尝试使用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即使理论课与实践课合一,理论老师和实践老师合一,教室和机房合一。在机房的所有电脑里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室,老师在教师机上操作演示,也可以控制学生的屏幕,让学生示范,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老师演示一个知识点,学生看完老师的操作后很轻松地就完成了实训任务,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养成了学生的一些惰性,只会做老师给的相关操作,操作内容一旦变化就不会想办法去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提高,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在吸取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后,笔者认为结合案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当然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体化的教学,只有同时和一体化、项目等教学方法相互结合才能保证任务案例教学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提出“任务”,并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采取演示或讲解案例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1]。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广东省计算机应用一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该课程的内容分成了六大模块: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WindowsXP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学术期刊内容精准推送服务探究
摘要: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促进学术的传播与交流。精准推送是基于大数据时代而产生的能针对目标用户进行精确匹配,从而提供一对一精准知识传递的服务模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学术期刊进行内容精准推送服务的重要作用、精准推送的内容选择以及常用推送形式;介绍了《生物技术通报》进行邮件精准推送(RSS、E-mailAlert及AMiner)及微信推送的实践经验。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研究分析了学术期刊进行内容精准推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为其他学术期刊在精准推送的探索使用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学术期刊;精准推送;AMiner;微信公众号
学术期刊作为承载科研成果的载体,担任着科技信息交流、传承、传播的任务,其本身就是知识服务的一种模式。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国务院、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要求加快发展移动阅读、知识服务等新业态,形成分布合理、互联互通的国家知识服务体系,提供精准、高水平的知识服务[1]。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在探索数字出版的同时,也开始纷纷拓展传播渠道,期望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精准推送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依赖互联网记录、传递、共享海量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快速检索、识别有效信息,对目标用户或潜在用户进行标签判断和行为分析,针对目标用户的既往需求和潜在需求进行精准传递[2]。我国近2年已有部分学术期刊开始进行精准推送模式探索,虽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普遍存在精准度不高、服务模式单一、读者地位不够突出、媒体融合度有待提升等问题,远达不到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水平。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实现精准知识服务,提高学术期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将是未来学术期刊传播发展的重要方向。
1期刊内容精准推送服务模式的重要作用
1.1顺应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用户需要的不仅是信息,更需要从大量信息中提炼、挖掘解决问题的知识,学术期刊仅靠传统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用户新的学术交流需求。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形式,主要为自建网站,加盟大型数据库、行业信息网等。在这些数字出版平台上,提供文章的PDF文件供用户下载和阅读,而对信息内容缺乏深度开发,数字化增值服务的意识不强。融媒体时代,信息用户的阅读方式、获取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呈现碎片化、移动化、视频化、互动化、语义化的趋势。因此,传统数字出版模式无法较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变化[3]。在这种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服务功能需要更加多元化且更具主动性。学术期刊创新升级的策略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目前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资源,应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挖掘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能力,探索其增值服务潜力,以不断满足期刊用户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及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1.2满足期刊用户快速获得所需知识的需求。目前,我国学术期刊领域,在中国知网出版的期刊约8000种,在万方数据出版的约7000种,在维普资讯网出版的约12000种(含内刊)[4]。除了依托知网、万方数据等大型商业数据库之外,各期刊社或编辑部也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将期刊论文的全文或摘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刊登以供读者免费下载或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术成果的交流与传播。同时,有不少学术期刊还推出了官方微博、微信及移动阅读App客户端,方便作者随时查稿和读稿。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由于数据库平台过于庞大,单个期刊在海量文献中辨识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各期刊自己的宣传平台可能存在冗余信息过多、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新媒体时代,随着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大众传播已转化为个性化精准传播。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具有更多主动性的定制用户,他们期望能得到精简、有用、感兴趣的信息,精准推送这种网络个性化推送服务形式的重要性和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1.3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策略。基于大数据思维、期刊数字化平台以及各种数据资源,探索形成与现有用户需求精准对接、可持续发展的精准推送服务模式是学术期刊未来推广的必经之路。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促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而办刊水平的直观体现就是期刊影响力。从目前已经开始进行精准推送的学术期刊,如《ScienceChina-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5]、《计算机工程》[6]、《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7]、《应用生态学报》[8]等可以发现,文章的下载量及被引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进而促进期刊影响因子的提高。在推送的同时,学术期刊还能进一步与专家学者建立或加强联系,培养期刊忠实读者,打造期刊品牌效应。
计算机专业课互动教学方法及效果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教学逐步转化为基于数学模型、面向海量数据和高性能计算的学科。但由于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学单一,导致这种转换很难随着工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方法是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磨合发展的,尤其是在技术更新极快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上。通过分析国内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及其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到计算机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提出以互动教学为主的教学培养模式,并对两年来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培养出适合当前时代环境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并为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互动;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新工科
0引言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迅速众所周知,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囧境:大一给学生讲授的最新技术,等学生毕业后发现该技术已经较为陈旧,甚至已经被淘汰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包括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在内的工科专业的教学方法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主要包括:①教学方法和内容单一陈旧,“讲风太盛”;②忽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③单纯讲抽象理论,不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④对学生的科研活动重视不够;⑤成绩评定不科学。因此,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早就提出了互动教学的概念,但真正实行的不多,仍然以理论讲解和布置习题实验为主。即便有一些互动教学的尝试,也没有及时对互动教学进行深入效果的对比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研究,设计面向计算机专业合理的互动实践教学方法,并通过两年来的数据积累,进行出勤率、满意度等多方面的数据对比分析。
1国内外相关研究
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着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国内外的教学研究总体如下:(1)国外研究现状在美国高校教学中,计算机专业教师很多是从一流企业而来,具备博士学位,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也能很容易地返流到企业。他们更多地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鼓励学生突破技术门槛,和学生能平等交流技术和工程问题。英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参与,注重学生实践参与在教学中的比重。德国则比较重视前沿技术的应用问题,教师入职时,有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其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①重视讨论法“Seminar”的运用;②重视演示法和实验法的运用;③重视学生自学。日本高校计算机专业主要教学特点是:讲授与实践相结合;②注重个别化教学方法;③注重学生自学方法。(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结构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即选定一本教材、制作一份课件(可能多年不换)、以教师主讲为主。虽然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在制度上引入了评教机制、在课程设计上将实验教学作为单独学分设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评教使得中国教师不敢对学生过于严厉,实验教学一刀切导致有些课程实验课流于形式。近年来,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在一些学校的争取下,已经逐步突破,如注重新技术,注重吸收企业高学历实践型人才。但对于大多数院校而言,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鉴于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我们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不能生搬硬套国外成功模式,需要以教学点(学校或院系)为单位,进行互动教学改革,以期达到最优化目的。
2互动实践教学理念的整体思路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应用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西藏生源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践性强等特点,研究在该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西藏地区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认知规律和学情,对案例设计过程进行分析,选择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案例串联计算机文化课程基础知识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案例驱动学生实践,加快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案例教学法;互动;导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进入高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信息类课程,是全校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能够熟练进行Windows、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PPT及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理解计算机网络及互联网的概念和应用。该课程实践性强,知识点多,应用广泛,是大学生的信息类普及课程,其重要性举足轻重。2010年西安九校联盟声明中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突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思维作为一种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个人或国家竞争能力的大小[1]。目前,通过计算机获取信息资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案例教学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是以教学内容的变革为前提,学生行为的转变为条件的[2-3]。此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构建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迁移理论[4]。案例教学法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它是“情景教学-理论-知识导向-任务驱动-实践”的一种教学过程。
一、研究背景
(一)西藏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背景
计算机文化课作为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虽然进行了不少改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基础差异大,接受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均衡。部分学生高中已经学习了不少信息类课程,而有些学生,特别是部分农牧区的学生,对计算机和计算机操作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吃不饱”和“吃不了”一直是学校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之一。2.目前西藏大学的计算机文化课程是13周,65学时,其中每周理论2学时,实践3学时。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灌输式”和“填鸭式”等僵化教学模式依然存在。3.部分学生思维固化,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甚至还学不会,没有形成计算思维,不能学以致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