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课堂多媒体技术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不少一线小学教师,依据自身的应用实例,探索总结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优势;但也有不少教师,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嫁接时存在一些应用误区。基于此,笔者以本校和周边小学近百名教师为对象,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课堂应用的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一、存在问题
1.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存在两个极端。
少数教师,特别是那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由于教学理念滞后,习惯用一张嘴、一支粉笔来传授学生知识,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感冒”。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概念,没有自主想象空间和话语权,课堂氛围大多显得压抑、沉闷。相反的是,另有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应用多媒体技术,习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备课笔记,在课堂上对一些需要进行板书或口头传授知识的地方,也过度地使用图像、音乐等形式,这虽然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但却影响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精力和时间相对不足。
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嫁接,对于熟悉了通过传统黑板、粉笔教学环境的教师来说,不仅需要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从笔者调查的近百名小学教师来看,他们除了承担自身教学任务外,往往需要承担一定量的校务活动;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因素,更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学生。这样下来,教师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间本就不多,更别说开展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和交流了。
3.学校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从笔者调查看,绝大多数学校都装备有高配置的电脑、宽带网络,很多学校已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但这些设施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学校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评估机制。用与不用,应用得好与应用得不好,没有规范的制度要求。更有甚者,在少数学校,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了教师个人的事情。
二、应对之策
1.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手段。学校在每学期初,应规定一个教师每学期要制作多少个多媒体课件,每周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不得少于多少次等,通过量化的方式来确定目标任务。同时加强示范引领,通过优秀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引导大多数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必要时,学校还可设置物质上的奖惩,让教师真正动起来。2.提高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非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为此,学校要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教研培训,多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实效性的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注意因课而异。
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同一学科也有内容上的不同特性。以小学语文为例,不同文体的文章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时,一定要抓住授课内容的重难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交互性,把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元素有机整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否则势必牵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只有树立整体观念,把握好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恰到好处地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陈绪厚 单位:霍山县诸佛庵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