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技术论文(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多媒体技术论文(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文多媒体技术论文(6篇)

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实践尝试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将多媒体引入小学生的课堂,非常有利于小学生的说话和写作教学的开展。例如,老师在教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我喜欢的小动物》时,可以先利于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小动物,如小鱼、小猫、小狗等。学生看到这些平时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下子就会兴奋起来,然后老师让学生面对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进行说话练习,学生一定会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也就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在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后,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小动物进行观察。老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介绍一种小动物,然后由学生自由练习,当然,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先在小组内练习,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介绍。这样的课堂,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二、声形并茂,提高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工具,既能通过形象,也能通过声音为小学语文课堂服务,不仅能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老师在讲《翠鸟》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播放一段翠鸟捕鱼的录像,让学生在录像那种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产生愉悦的心情,然后,老师再通过问题(如,翠鸟是怎么捕鱼的呢?)引入课堂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将在录像中所看到的与书本上所写的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关键是能将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直观形象、并能展示很多课堂外的内容为教学服务。小学生,提到写作文,心里都有一种畏惧感,多数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空话、套话,缺少真情实感。但如果小学语文老师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则可以启迪学生写作的思维。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要学生写《我的妈妈》。对于自己的妈妈,每个小学生都很熟悉,也很爱妈妈,但是提起笔来却不知如何去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内容就是一位普通妈妈在生活中所展示的朴实而流露出真挚情感的画面,同时给录像配一段音乐,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之类的歌颂母亲的儿歌。让学生在此情、此景中回忆起自己妈妈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学生的思维就会一下子被打开,接下来的写作内容也必将是充满真情实感的。这样,不仅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也提升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四、情景交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所写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因此,让小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针对这样的课堂,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课文所写内容的图片并配上重点语段,此外,再听一下配乐朗读课文,则更能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共鸣。比如,老师在讲《镜泊奇观》时,老师可以针对课文中所讲的重点景观,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的同时,与课文的文字进行对照讲解,让学生既能直观地了解课文所写的景,同时,也能通过这多媒体的展示真正感受到景观的奇特。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一边看录像,一边听配乐朗读,将学生的各种感观有效地调动起来,增加学生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同时,在听课文的配乐诵读课文时,也让学生学习诵读课文的技巧,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朗读课文,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

五、直观形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写景类的课文中,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现直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教学《桂林山水》时,老师可以先通过动画的方展,分别展示连绵起伏的群山、高耸入云的大山和千奇百怪的山峰,并配以雄壮的音乐;在展示桂林的水的清、静、绿时,配以柔美的曲调。让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美景产生不同的感觉。随着学生对美景的陶醉,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畅谈课文所写描绘的意境。接下来,老师再让学生在《雨打芭蕉》古筝曲的配乐下,品味课文在语言上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这样,《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传达给学生的美就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学生在这课堂中,不仅学到了语言的美、景物的美、也感受到了节奏的美,总之,审美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引入小学语文的课堂,不仅能让小学的语文课堂更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李秀婷 单位:泉州市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溪美小学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优化

1利用多媒体营造情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教学内容有趣,教学氛围浓厚,使学生更快地融入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激起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这样,作者:谷丽辉,内丘县第二中学,中学二级教师(054200)。学生更方便地理解课文内容,愉快完成学习任务。枯燥的文字变成色彩鲜明的画面,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使学生投入教学情境中,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如教学《沁园春•雪》一文,借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相应的课堂教学情境,将冰封雪冻的雪地、茫茫苍苍的北国雪原的奇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融画面、古典音乐、著名播音员的朗诵为一体的视频材料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既欣赏到壮观的雪景,又聆听着优美的配乐,学生徜徉在充满激情的课文朗诵中,多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学习的兴趣顿时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观赏着北国壮丽的雪景图片,又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了高昂的学习热情,领会诗词内容,领略作者宽广的胸怀与宏大的气魄,使得课堂效果空前好,激发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多媒体融入语文课上,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情感,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图文声并茂,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插上金翅膀,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节省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延伸学生思维空间,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弥补学生阅历的不足,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呈现出魅力四射的流光溢彩。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为让学生了解背景,升华主题,通过多媒体显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给沉睡已久而相对落后的西北大地注入勃勃生机,中华民族正是有了搏击生命的这么一股劲,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跟随刘成章先生一同分享这场艺术盛宴,欣赏一段民族舞蹈——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风采、它的魅力。”适时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安塞腰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多媒体播放一组组演出画面,吸引学生,场面热烈而奔放,壮观而热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欣赏安塞腰鼓影音光碟,同时赏析《安塞腰鼓》中的精要语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也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好。

3利用多媒体,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进入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配乐朗读、动态的画面配音、悠扬舒缓的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境有效结合,直观生动的画面真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而直观形象的情境能降低他们学习文本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内化文本语言,使难理解的知识趣味化、情境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语言内涵的了解,理解课文内容,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验,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也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2]。如在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理解斑羚飞渡的场面是一个难点。为了克服课文难点,将文中的信息准确、形象地传达给学生,笔者巧妙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利用多媒体讲了一个动物界感人的故事——《蚂蚁迁徙》。一边播放动感十足的动画,一边饱含深情地叙述:南美洲的森林里发生大火,形势危急的紧要关头,蚂蚁迅速聚拢成一团,滚成一个球状,然后像球一样迅速向河边滚去。虽然包裹在外围的蚂蚁被火烧死了,但利用此法,蚂蚁王国逃出火海。小小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利用多媒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为蚂蚁“牺牲自我,保全种群”的精神所深深震撼,激发起学习兴趣。这种情境创设把知识及情感融为一体,从而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为理解文章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斑羚飞渡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真是震人心魄、扣人心弦。并且凭借这种情境,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突破了这一理解上的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利用多媒体,拓展延伸,深化学生体验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在语文课堂上生成更多的精彩,培育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智慧之花,培育出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知识,开阔了知识面,为学生提供大量形象化的感性材料,增加课堂容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借助于多媒体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化对各类知识以及知识整体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特别在语文教学中,优势更明显,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文本知识,而且将课文内容延伸到文本之外,延伸到生活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与乐趣,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如教学《爱莲说》一课,朗读席慕容的《荷塘月色》,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动画效果下把学生带入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荷花美景让学生心神荡漾,优美荷花图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悦耳动听的配乐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美的图片、美妙的音乐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地流连其中,利用多媒体拓展知识面,拓展莲文化。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有关莲的名句、相关的古诗句,培养学生对莲花和君子的喜爱之情,激起对莲花和君子的倾慕,树立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质。

5总结

总之,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与文本的心灵交流,使难理解的知识趣味化、简单化,突破教学重难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作者:谷丽辉 单位:内丘县第二中学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策略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首先,教师传统观念陈旧。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传统教学观念,手动制作教案,教案的内容、素材更新频率极低,一份教案使用时间可长达十几年。旧教案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某些语文教师即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只是书本照搬。部分学校由于硬件设施较为落后,导致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观念较为沉重,不能及时更新现代化教学理念。其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未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大部分语文教师进行课件设计时,大多按照主观意识设计,以流水线方式对书本知识进行排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课件内容,单一的灌输式讲述,使得学生主体地位不能体现,教师始终处于一种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未结合学生意念,未考虑学生真正所需。第三,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合理,课件设计内容大多无关教学。许多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设计课件时,一味强调课件美观性,为了装饰课件,过度插入和教学无关的视频、图片,使得课件纷乱,课件表现也比较繁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图片、装饰等吸引学生眼球,而不重视课件内容,分散了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得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与书本知识的“主体”内容发生本末倒置。

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策略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适应时代性、现代化教育,教师需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功能,而不是传统满堂灌与粉笔教学。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结合多媒体的优势特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另外,学校应该加大多媒体等硬件设施投入,强化教师现代化教学法培训。在课件制作时,教师必须清楚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为了学生而制作,是为更好传播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其次,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现代化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广泛性、新奇性较为显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引入学习者感兴趣的新鲜生物,使学习者逐渐感受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新鲜性,进而提升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基本上是运用PPT、WORD等软件。在现代教师体系中,教师呈中老年年龄特点,对于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能力较低,大部分教师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图片、声音等插入无从入手。所以,学校必须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基本操作,能够更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进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第三,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新理念驱动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与学生共同协作,一起制作语文教学课件,让学生能够自己理解语文知识,共同参与语文教学过程。第四,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主要以班级成绩为主,学生评价老师为辅,但该类评价方法存在诸多缺陷。许多小学学校的“重点班”、“实验班”集中了学校的尖子生,班级与班级的整体成绩明显不平衡,因此班级成绩评价也十分不合理。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形式化注意较为严重。因此,在现代化教学体系中,可纳入多媒体教学指标,多媒体教学效果优劣,可作为教师评价的指标之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健全教师评价体系等,通过各种科学、合理措施,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升,不断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化作用,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作者:朱红 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迎宾路小学

第四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运用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师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加快美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配歌曲向学生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把兴趣、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训练的主线应该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但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训练题目往往过长,远远地超出了黑板的容量和老师安排好的教学时间,因此,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这条主线往往被淡化,出现了大量“满堂灌”的语文老师,从而剥夺了学生训练的权利。自从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通过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可以毫不费力地将要在课堂上训练的题目事先准备好,上课的时候清晰地投映在银幕之上,既省时、省力,又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他们听着音乐、读着课文、说着自己的见解,在身临其境的愉悦中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提供丰富的检测试题,当堂检测学习效果

语文课要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训练的题型要多样,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等。在进行应用训练时,对在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及时进行变式练习,以便实现呈现的学习目标,并有效地迁移应用。多媒体手段在这中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能够以其大容量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四、在教学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为了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需要我们根据学习的特点选择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认真实践、反复推敲总结。为了真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教学手段和学习目标的关系

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课时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乃至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选择,使某种媒体对应于某一教学活动,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达到最大效用,而不必要用的地方,则坚持不用,以免流于形式。

2.正确处理好手段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在学习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要素。作为整体的各个部分,它们既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要保证手段的应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研究系统中各其他要素及其组合,不能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学系统整体的一部分,仅仅注意到自身的因素是不够的,必须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需要,选择手段与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性、先进性与高效性。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拟不具备以上优点,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不管什么课,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五、总结

总之,进入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后,传统教育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知识的开放程度不够、效率低、效期短及非人性化等缺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而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的教育形态逐渐形成,教师必须在新的理念下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使抽象的化为形象的、静态的变为动态的,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但任何一种媒体都不能取代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人与人的对话绝对不能替代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屏幕也完全不能替代教科书的重要地位。多媒体无论有多大作用,都无法取代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规范书写的示范作用,无法取代教师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强大感染力。所以,多媒体教学要突出语文课程特点,不能喧宾夺主,要适度、灵活、创新地运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成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帮助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载体,成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益伙伴,这是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目标追求。

作者:康廷琳 单位:定西市安定区红庄小学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应用

一、借多媒体的动态美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多媒体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能将静态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可接受的情景,在情景中,动感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形象的图片等都可以让静态的语言文字活起来,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背后的精彩,他们的情感被多媒体创设的情景所调动,自然会产生与之相应的积极的情绪切入课堂探究,从而产生求知欲望。同时,多媒体的动态美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乐趣,进而对语言文字感兴趣,有效突破学习的难点。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本文语言朴实生动,富有热情,课文动静相结合的是本文特色,但四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尚有限,而本文作者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如何让学生感悟到?如作者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课文有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学生如何感受?鸟声是从听觉层面去写,鸟影是从视觉层面去写,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达到让学生理解,但局限性比较大,在多媒体介入下,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制作相关的视频动画,通过“声”与“影”让学生感受鸟的天堂不一样的景观。课件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热闹场面和众鸟声触动了学生的视听,教师再及时结合课文的语言让学生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并体会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可以说,鸟的天堂动静相结合的描写对于领悟能力有限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想写好有一定难度,而多媒体课件恰能以本身强大的功能将动静相结合的方式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有效地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之美。

二、借多媒体的形象美激活学生的想象

在语文学习中,有些意境比较抽象的语言文字,对于知识阅历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想象力是无法真正理解作者蕴含于文字中的情感。而多媒体能将文字材料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形象,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表象,并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展开自己的想象,从而深入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从而有效学习语言,感悟文本。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本文语言生动,重点刻画了白鹅的性格高傲,而这些性格又是通过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等表现出来的。由于作者的表现手法比较幽默,加上写作特点比较有特色,因此,如果教师能借助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去展开想象,白鹅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而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展开想象,教师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通过搜集图片、视频、声音等素材设计课件,巧妙将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以生动的课件进行展示,并趁机出示语言文字,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为想象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学生对白鹅产生了兴趣,而作者幽默的表述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白鹅的形象更生动、可爱。

三、借多媒体的体验美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在语文学习中,朗读是学生获得语感,习得语言能力的最重要通道,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多媒体强大的功能能将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富有磁性的声音,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在多媒体课件的渲染下迅速融入到学生的视觉中,他们产生了朗读的欲望,此时,教师再让学生充分大量朗读,就能让学生有效借读获得语感。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本文描写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表达对亲生母亲的永久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六年级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语文学习中,朗读是感悟文本意蕴的重要手段,本文语言通俗易懂,但情感深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读的氛围,搭建平台让学生尽情朗读,通过朗读逐渐体会文本的情感。如课文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教师利用课件设置情境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作者与母亲深深的情感,当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时,教师再借多媒体播放音乐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逐渐体会文本的情感。

四、总结

总之,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优势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点,想借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巧妙整合语文教学,从而让多媒体的动态美、形象美、体验美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作者:黄永刚 单位:安溪县蓬莱镇福山小学

第六篇: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探究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有效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一些舒缓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感人的视频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先观看自己搜集的有关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济南的冬天,再和文中描写的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相比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独特。又如教学《山市》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欣赏了一组海市蜃楼的静态图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象“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三幅画面,然后询问学生对“山市”形成过程的感受,大多数学生的表情很茫然,一个学生甚至质疑这一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接着播放了一段海市蜃楼形成过程的视频,学生对蒲松龄笔下的山市瑰景逐渐有了深入的认识,小组交流感受时非常踊跃。课件的使用满足了初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的心理需求,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这为学习这篇文言文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不少。可见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结合、声形并茂的优点,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更接近、更流畅,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了一个快乐的天地,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二、巧借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每篇文章都有表现文章主旨的重点内容和用来体现重点的词、句、段。重点片段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笔者把百草园的美丽景致和有趣事物、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以组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对比,学生更加理解了鲁迅对百草园乐园生活的喜爱、留恋之情。在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轻松的夜曲中欣赏瑰丽神秘的星空图景,接下来进行一分钟的冥想,想象夜空中的景象,再播放示范朗读(用Flash制作的小课件)。让学生体验诗人瑰丽的想象,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共同参与,这种直观生动地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对诗歌的理解。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去想象,我又引入了一组“四季夜景星空图”,供各小组自由选择进行研究性学习,顺利地帮助学生区分了想象和联想这个教学难点。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 加大课堂容量 拓宽学生视野

多元智能化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学习知识时,只有同时动用身体上的多种感觉器官,才能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佳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这样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在讲授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各小组首先利用PPT展示课前搜集的余光中的背景资料和以“乡愁”为题材的其他诗歌,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特别是笔者把席慕蓉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在屏幕上进行对比展示,并让两个学生进行配乐朗诵,再让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大家很快发现两首诗之间的区别,也理解本诗的写作特点。在仿写环节笔者让学生模仿诗中的句子“乡愁是••••••”写一句话,然后各组推选优秀的习作通过投影放映出来供全班赏析,并作简要点评。整个教学环节节约了很多时间,既增加了信息容量,提高了效率,又使知识前后连贯,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理解更加深入。

四、将多媒体引入作文教学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作文教学,教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学生感知,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外部信息,加深学生对实际情境的感受和理解,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弥补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缺乏的不足。从而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在《花之韵》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纷纷反映缺少写作素材。第一节课我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了各种鲜花盛开的精美图片和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微视频,然后在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感受,接着进行班内展示,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接下来,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一株昙花从含苞欲放到盛开、衰败的全过程视频,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学生真切地感受了生命的美丽和伟大。在谈感受时,一位学生动情地说道:“昙花一现来之不易,它经受了冬天的磨砺和长期积蓄才有今天的壮丽,我也要像昙花一样,在学习生活中经历磨炼,成为有用之才”。随后进行的“我是一朵_____花”五分钟快速作文为题进行得非常顺畅。多媒体教学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给学生后面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五、结束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设备的各种功能与优点,将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且能扩大知识的容量,激活语文课堂,优化课堂结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凯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