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影像视效构建方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媒体影像视效构建方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媒体影像视效构建方式

摘要:技术变革的时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各自迅猛发展的现实构建了“理念更迭”与“技术融合”的意义现场。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影像的创作手段、呈现载体、审美形式以及形式构筑都与传统的影像播放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艺术家通过技术间的交融组合创作出更具艺术张力及视觉冲击力的多媒体影像作品,丰富了多媒体影像的视觉呈现效果,增强了作品的体验感,促进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技术融合;多媒体影像

一、多媒体影像的视效狂欢

过去,影像文本生成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通常都是事先将播放内容制作完成后再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多媒体影像不同于传统影像艺术图文并茂的单屏呈现方式,其创造视觉效果的思路是开阔的,领域是跨学科的,具有双向、多媒交融及实时交互的特性。如果说传统影像艺术的视觉特点是二维的、单一的,那么多媒体影像则是多时空、多维度的,并在一定的载体和空间内实现了其内涵和视效的无限延伸,打破了传统的受众接收模式。影像艺术不论是单频影像、影像装置、多媒体数码艺术抑或是跨媒体艺术,都进入了更加自由及多元发展的新阶段,在形态、表现、媒介、理念、空间等多方面有了全方位突破。人们的生活被复杂多样的影像包围,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和大众审美的改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影像视效的意义。在各种新技术,如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机械技术及跨学科间的融合下,观众与影像之间的交互过程也成为视效空间构建的有机组成,为观众带来了更为开放的体验感受,实现了双向互动的传播形态。在这一情境中,艺术创作主体的光环被削弱,观众成为影像视效创作的一部分,不再有特殊的限制与规范。观众以主体的身份加入创作过程中,与多媒体影像作品相互生发,将整个视觉体验活动演绎成对话的过程,从而交织出更多的双向、动态模式,展现出互换、交融的整体态势,这种全新的感官模式直接打破了社会传统的审美秩序,形成一种用感官体验来构建、反观和替代世界的真实图景的新型观看方式

二、技术融合语境下的多媒体影像视效构建方式

多媒体影像中的“多”体现了影像艺术技术手段及表现方式多样化的特征。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多媒体影像有其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语境构建方式,其创作手段及形式筑构都获得了多个方向、多个层面的丰富发展。加之与新技术结合所带来的技法、材料、思维方式及表现形式的更新,不断刷新已有的影像呈现载体,让影像艺术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新面貌。特别是计算机数字技术与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机械技术等媒介的结合,为艺术创作带来了解放和便捷,更让影像艺术的创作方式及视觉体验呈现出无限增殖的效应,影像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被深化到了艺术本体语言内部。

(一)多重载体投影映射技术。常见的投影方式大都将影像映射在投影幕布或平坦的墙面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多边形矫正技术使多媒体影像与异型物体的精确投射成为可能,它与传统投影最大的不同是投射载体由二维映射发展为多载体投射形式。在2019年的第9届莫斯科“光之环”国际灯光节上,中国团队的作品《遗失的王朝》使用了约50台高清流明投影机在5栋楼上进行同步连投,每一幅影像画面都精确无误地投射在了莫斯科剧院广场上7000平方米的建筑外立面上。多媒体影像无论是画面的设计与配色,还是场景的转换与融合,每帧每秒都精雕细琢,墙面上的多媒体影像肉眼看去就如同脱离了建筑墙面一般,悬浮在空中,令人叹为观止。

(二)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前沿的综合体现,虚拟现实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形式。它把复杂数据转化为可视化操作,开创了观众与虚拟物体互动的全新形式,进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感官体验。其最大优势在于,通过艺术思维与科技工具的密切结合建构作品与参与者的对话,让观众产生全新的认知体验。利用计算机建模技术、数字合成技术、空间、声音、视觉跟踪技术等综合技术生成的集视听、嗅、触、味觉为一体的交互式虚拟环境,以实现沉浸式体验的目的。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传统的绘画、雕塑、电影等艺术形态去感受抽象的世界,而是通过沉浸体验、高度交互控制、多方式感知等外部设备实现直接与虚拟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虚拟体验成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当下许多传统性的图像媒介,如绘画、雕塑、建筑、电影和摄影等都融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创作出给人以沉浸感的作品。如在威尼斯电影节最佳虚拟现实体验奖作品《沙中房间》中,整个多媒体影像的视效空间由无数巨型黑板与手绘风格的物件组合而成,构筑出一个陈旧荒诞的抽象世界。体验者在不同房间里或是眼见漂浮的文字随着肢体变化流动,或是体验在巨木中翱翔抑或是感受身体被洪水淹没。作品将观众置身于艺术家所建构的虚幻场景中,观众得以端详文字、符号与声音等各种线索,穿梭在相异的时空向度之中。正如作品作者所说:“在由虚拟现实创造的世界中,唯有想象是唯一的限制。”

(三)机械臂与LED大屏显示技术。媒介技术经历了数次升级换代,许多艺术家开始尝试打破传统单屏显示的影像呈现方式,构建出多重显示器播映及多种投影在空间中按照特定结构分布,形成一种立体的影像空间结构的视觉现场。机械技术的发展让LED显示屏在空间位置上的自由移动成为现实,不仅可以灵活升降,还可以在工业机械臂的控制下进行随意的拼接、飞行,从而变幻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备受瞩目的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就是一场LED大屏幕与多媒体影像完美结合的大型视听盛宴。整场演出依托园区自然之景,运用多重立体光影技术,将演出打造成具有独创性和人文性的精品力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凸显了自然与人的生命张力,形成了人与自然共演的奇绝景观演出。为了建构丰富的舞台层次,凸显舞台空间结构,此次开幕式选用了舞台地砖屏、升降结构屏、背景网屏、曲面屏、空中矩阵隐形LED屏幕等多种结构显示屏。从晚会呈现的视觉效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影像不单是演出的帮衬与点缀,在不断变化组合的LED屏幕作用下,多媒体影像被赋予了新的视觉效果与意义,构建出一个虚实相间的新的感官空间。

三、多媒体影像视效构建中的视觉餍足

由于媒介视觉传播技术及传播速度的飞快提高,影像的视效创作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观众的感官系统被反复刺激,到达前所未有的辽阔领域。所以,虽然科技手段能为多媒体影像视效的构建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震撼,但要注意度的把握,要避免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因设计语言杂乱无章而导致的观众视觉疲劳现象。在高度视觉符号化的环境下,视觉体验中的叙事逻辑逐渐淡化,观众的视觉被反复刺激,直至不再敏感,视觉期待也越来越难以被满足。在视觉媒介成为文化主导的当下,大众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定会在媒介的刺激下毫无节制地增长,最终导致媒介视觉材料的过度堆积。多媒体影像凭借媒介技术的进步与良莠不齐的数量扩张,使人们生活在被影像重压包围的环境中。讽刺的是,这个被影像构建的繁华世界却与现实生活相隔离,过剩的视觉刺激也终将使人们回归到对影像内容的审美上来。在尝试了各种媒介技术后,许多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让影像内容与社会文化形态对位发展,文化不再被剥离在影像视效创作之外。

四、结语

在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下,艺术与科技的碰撞无时无刻不擦出强烈的视觉火花。技术融合不仅为多媒体影像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还使影像艺术的形式重组、内容重构、传播多向变为可能,形成突破逻辑、突破限制的表达方式,最大化地消解了人类在真实世界中的习惯性四维模式。多媒体影像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影像内容的创作领域,通过技术、形式及观念等方面的重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媒体影像视效建构模式,使复杂的视觉效果成为可能。在这个规则重组的世界里,一切都在被重新解构,一切也都在无限生长。这是一种无组织无模板的成长,一切都是前无古人。

作者:林彤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