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课时少、实践要求高、创新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改变传统的理论+实验授课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变课程考核方式,从单一的期末考试变为上机测试+大作业+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组成的综合性评价方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分支,是许多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以计算机领域中语音、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了解多媒体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设计思维能力。目前我校每年选修该课程的人数超过900人,主要涉及的专业方向为农科、理科和文科类的学生。从学习效果来看,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阻碍课堂效果;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创新思维训练;学生没有熟练掌握多媒体课程知识技能;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能体现能力等。为此我们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0引言这里的混合式教学法指的是指将“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应用于课程的教学。翻转课堂[1]是教师课堂面授与学生课下在线学习相结合,改变现有学习模式、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各要素有效混合,从而使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教师由单纯的内容传递者转变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练,在教师与学生、网络与现实的“线上线下”交互中完成知识的传递。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前期准备、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搜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的过程,意旨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或多个项目为主线来展开教学,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层层推进项目。“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紧密联系案例教学法按照知识点把课程独立划分成一个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项目教学法把一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与项目有密切关联,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案例中去。仅使用项目教学法,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借助案例教学法可以来补充项目中涉及不到的知识点;仅使用案例教学法,知识点是零散的,借助项目教学法则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在课程实践中,我们以螺旋进度教学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以翻转课堂为基础,将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紧密结合,以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设置到真实的项目情景中,培养学生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1三位一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以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根本依据,着力打造“MOOC网络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三大平台[2],每个平台确立三大“着力点”,最终实现“基础、提升、锤炼”三大功能的螺旋式攀升[3]。

⑴以MOOC网络平台为立足点,实现基础知识学习的个性化

采用MOOC课程制作模式搭建课程网络视频教学平台,以“基础资源、生成资源、交流反馈”三大板块为着力点。

⑵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在交流互动中解决疑难、内化知识、提升意识

翻转课堂并不是减弱了课堂的重要作用,而是实现课堂功能的变革性转变。课堂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合作创新的平台,发挥“催化剂”和“发动机”的作用,解决疑难,内化知识和提升意识。课堂教学以“巩固释疑、特色展示、主题研讨”三大阶段为着力点。

⑶以创新实践教学为拓展,锤炼实践能力、检验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课程的任务主要分为四类。一是角色担当,即学生担当教师的角色,在本课程任选主题,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教学方案,收集教学资源、利用已学过的教育技术手段将其在网络平台上呈现出来,供其他同学学习借鉴;二是资源收集,即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课程教学有关的网站、视频等教学资源,制作成PPT、Animate或视频等,配上相应的推介词,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其他同学查找学习;三是成果展示,即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任意主题,利用已学知识完成一个作品,提交到网络平台展示;四是互学互助,即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交流区发起与课程有关的讨论主题,或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且达到相应数量。

2开展多模式混合式课堂教学

打破接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概念机械式教学、小例验证式教学、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式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螺旋进度教学”、“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融合至课堂教学中,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内容上按照“螺旋进度”模式划分教学层次,在教学中按照“实例引导、驱动”、“项目贯穿”模式引入项目、案例,使学生一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基本知识,一边由简入繁、逐步完善地进行软件开发,通过这些方式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兴趣转化为爱好,把爱好转化为能力。

⑴拆分知识、划分层次,设计案例、项目

将全书的知识点划分出来,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学习顺序和内在联系,把点连成线,由线构成面,面以实例来呈现,根据主线设计项目,分解项目,螺旋上升。很多人的观点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在项目的设计中,尽量结合实际及学生所接触及应用环境来设计,如会飞的风筝、保护环境、小熊走路、蝴蝶飞舞等。设计出具有一定“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例如,我们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难度适中的MTV动画制作,始终以项目贯穿,若干典型案例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我们以“MTV动画制作”项目研发为例,演示以项目为导向的案例与教学内容如何相匹配。将系统分为五大功能模块,分别为启动动画、画轴展开、任务运动、结束动画、多界面创建等。

⑵教学组织

我们将整个混合式课堂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并对每一部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归纳和设计[4]。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最重要也最影响教学效果的环节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课前预习。为了更好的达到预习效果,我们在每节课前都设置了明确的任务导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看视频,也让学生明确看完视频后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另外,我们将学生在讨论区的提问次数和回答次数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参考依据,督促、引导学生参与到网络学习中,最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中所的测试题,自主检验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堂上,教师化身为教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学会协作和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和解答,对单个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比如Animate中特效动画的使用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通过针对不同专业设置的项目案例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具有拓展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去完成,巩固所学识点,并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对于薄弱环节可以登录学习平台回看微课视频,对于有余力的学生,我们还提供了与实际应用相对应的高级进阶操作,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讨论区向老师提问和提出建议,教师也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的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问题。

⑶理论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化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目前,很多高校理论课与实验课按照1:1的比例进行学时分配,一般理论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为大班授课,实验课安排在机房多为验证性实验。这种上课方式的课堂效果难免理论课枯燥、乏味,学生到实验课时记忆甚少,对实验内容感觉很陌生,如果要求学生根据理论课所学知识内容来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那更是无从下手了。因此,必须打破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界限,将两者融合起来,理论与实践全在机房授课,一堂课45分钟,把35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做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提炼知识点内容、提供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及适当的讲解,其中知识点内容与学习资源必须提前给学生,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再给出。这种方式学生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还必须在课外根据教师提出的课前准备,预习课堂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学,没有理论课与实验课之分,提高课堂效果[5]。

3建立以技能为导向的课程考核体系

以技能为导向的多媒体课程考核体系包括三个阶段,分别为初级的多媒体软件使用情况考核、中级的上机测试考核和高级的项目化考核。每个考核阶段有其独立的考核指标,如表2所示。4改革成效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学生满意度调查来看,课程的满意度从2016级学生的65%上升到2017级学生的81%;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平均分从2016级学生的88.2分上升到2017级学生的89.6分。在教学效果上,学生的不及格率从2016级学生的10.1%下降到2017级学生的7.6%,再下降到2018级学生的5.3%。同时,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初步建成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网络课堂,月均访问量超过200人次,并作为全校的优秀网络课堂面向全校推荐。

作者:夏其表 王国省 易晓梅 刘颖 张广群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