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媒体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品德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和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简约性、互动性等优势,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展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魅力。
一、发挥多媒体的生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
多媒体集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既能弥补教材中某些内容过于简单的缺陷,又能够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教师要以儿童生活为中心,教学活动要以儿童生活体验为基础,坚持在生活中展开德育,并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一系列活动。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
二、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性,创设接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欢快的儿歌、有趣的谜语等进行导入。例如,教学“我想和你一起玩”一课时,笔者最初设计的是一首非常活泼的儿童歌曲《丢手绢》,但是它仅仅是音频,学生只能听到,不能看到歌词和画面。后来根据同事的建议,笔者改为动画歌曲《丢手绢》,其优势在于图、文、声、像并茂,富有童趣的歌词,欢快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形象生动的画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内心的表达欲望,快速把学生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促进他们主动探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鲜活教材。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只有技术,没有生活,没有徳育。教师要做教材的知音,把握教材,挖掘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之情美、欣赏图片之精美、塑造形象之壮美、发掘内容之广美、实践活动之行美。同时,教师要在生活中开发德育元素,将德育、生活与信息技术的运用糅合起来,寻找激发学生情感的切入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
三、发挥多媒体的高效性,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能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能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的容量,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授“夏天的雷雨”一课时,笔者把“夏天雷雨的产生”“夏天防雷知识”“夏天雷雨来临前小动物的预警”三个内容用PowerPoint做成图文兼备的幻灯片,配上学生自录的解说随片自动播放。上课时,笔者用计算机和投影仪等把幻灯片中需要讲解的内容适时地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直接从屏幕上获取老师经过筛选、优化过的比较全面和直观的知识,节约了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发挥多媒体的简约性,理清知识关系,突出教学重点
能不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判断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突出重点与难点。例如,“身边的朋友”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体会社区的公用设施,如垃圾桶、路灯等方便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帮助。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垃圾桶、路灯给人们提供的帮助呢?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表格———“功劳簿”,内容包括“朋友”的名称、“朋友”的功劳、列举事例或图片等。然后让学生提前在家进行观察,并可以向家人、同伴请教,把“朋友”的功劳编写在“功劳簿”里,再通过投影的方式让大家观看并指点评价。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操作与评价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又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互助互爱的精神。多媒体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把教材中错综复杂的知识关系梳理得更加清晰、明了,让不易突破的难点、重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发挥多媒体的互动性,拉近师生距离,加强情感交流
多媒体的运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配合。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进行声音、图像、文字、数据方面的现场实时交流。例如,在教学“干点家务活”一课中,笔者用多媒体呈现了妈妈让小明去买醋,小明只顾看电视而不愿意去的场景,并问同学们小明做得对不对。如果同学们回答正确而且言之有理,多媒体就会呈现小明的感谢和欣然接受的声音,还有妈妈夸奖小明懂事的视频。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本着科学、合理、适宜的原则。图片、视频、音频及其他收集的资料,贵在精,而不在于多,贵在适合,而不在于华丽。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注意收集整理素材,不断提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这样在需要时才能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蒋福军.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宁夏教育,2017(02).
[2]柳琴珠.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10).
作者:焦江丽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方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