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电子技术项目竞赛备赛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和国际的接轨,国内和国际的频繁交流,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理念正在逐步引进到国内的职业教育中来。与此同时,国内的职业教育者也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本国的国情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式职业教育模式,如广州模式和重庆模式等。毫无疑问,这种影响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看,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职业风席卷这个中国教育。而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亮点——技能竞赛也进行相关的变化,其中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顶尖平台世界技能竞赛也在职业教育中备受青睐。其影响不仅对参加世赛的学校,而且对国内的竞赛也产生影响,无论从评分规则和评分环节乃至比赛的组织形式均发生变化。本文结合参加世界技能竞赛电子技术项目选拔赛的为契机,阐述相关国际规则下的竞赛的一些备赛建议。
[关键词]
电子技术;技能竞赛;国际规则
1选手选拔换思维
国内选拔选手往往采取教师推荐、公开招募考试和寻找有相关经验的学生作为人员储备,多采用结果导向的传统评价方式。以电子技术项目为例,考核标准往往以现有的传统电路让学生进行装配、绘图、编程和维修,最后以学生的作品作为打分的依据。其中,评分标准往往采用电路功能加工艺两个评分指标,很少涉及到学生的方法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评价。而这些因素恰恰又是世赛的重要评分点,而且选人过程中往往教练的主观因素作为主导,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选拔过程往往是在已选拔的人员中进行筛选,很少允许中途外部人员的调入。这种做法存在一定弊端。因此作为国际规则下的竞赛必须从原来的结果导向的主观选拔方式转变为过程性的以学生思维方法为依归的选拔方式。
2竞赛规则细研读
与传统国内比赛的比赛规则不同,世赛的评分规则是过程性的,而且执行起来是严格且人性化的。以电子技术项目为例,其选拔就包含五大模块。其中每一模块的时间是严格控制的。与国内传统比赛不同,其评分分为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两部分组成,相对较为人性化。一般而言,主观评判应先于客观评判进行。主观评判时,作品提前进行临时密封,再由专家和裁判共同对其进行分类评价。每一评价要素要由5人组成的裁判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剩余3个数之平均值,再除以10作为该要素计分系数。这一系数与该要素配分之积,即是该要素的最后得分。裁判组打分时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不得超过3分。超过3分则本轮打分作废,需重新打分,但在重新打分之前差值最大者必须做出解释。当出现重大争议时,由裁判团依据评分总则,针对评分点进行讨论,然后举手表决,最后签字确认作为最终成绩。因此也产生一些国内竞赛无法理解却又合情合理的现象。譬如曾经出现选手因技术不到家,用时较长,没能进行电子产品的组装,因而在电路板上一个元器件均无焊接,其焊接工艺确实满分的。很多人却疑惑不解,因为国内大多数的思维是电路没做,项目应该是零分对待。但评判依据评分规则,电路没焊接,其工艺就找不到扣分点,因而是满分。针对事件,裁判团召开相关会议,大家再次认真研读比赛规则,然后进行投票决定,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判定维持焊接工艺满分的决定,同时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且也明确其电路功能的客观评分为零,故不会产生不做却拿高分的现象。从评分实践可看出世赛的严谨、公平和人性化的统一。因此作为将要参加类似国际规则比赛的团队,首要是熟读相关规则。不仅要读懂规则表面的意思,而且要深入骨髓地理解规则的内涵。即使遇到上诉申辩时,也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的申辩。同时,大赛承办方允许在不影响选手比赛和裁判员工作的前提下提供开放式场地供参观者观摩,也充分反映出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3夯实基础拓创新
世界级的舞台考的题目往往是新颖而且知识面广的。比如第42届世赛题目中以PD控制的平衡仪作为赛题。其考察的范围涉及传感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而且设计的题目往往是现实中没有的电路而又来源于现实电路的,设计十分巧妙。国内备赛的团队往往走向另外一种极端,只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忽略相关基础训练。须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复杂的技术都是从简单的技术演变而来,基础不牢,地基不稳,最终导致整个大楼的垮塌。因此备赛过程中需遵循全方位厚基础的原则,同时为增加选手的见识,必须引进相关新颖的技术作为后阶段的训练,方能让选手进行扩散式思维的培养,同时在比赛中出现新颖的电路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的局面。
4注意细节立新观
世赛跟传统比赛的巨大不同在于其采用过程性评价系统。传统的国内比赛往往是以结果导向的,或者通俗点说,只要选手能把项目做出来,能实现相关功能,并且工艺过关,基本上就可达到理想的分数。但世赛却远非如此。很可能项目做出来,工艺也过关,但由于细节没注意,导致不少的扣分点,最终成绩反而比没做出来的选手分数更低。这种状况也是存在的。例如:比赛中出现选手由于指甲过长而拒绝其入场的现象。电路焊接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导致烟雾过大的现象也是造成其扣分点。通过多年的积累,国内团队参加类似赛事最难把握的是环保环节。这也充分反应国内产业的一种弊端,比如:焊接烟雾过大,用料过多,焊接工程中选用了有铅的焊接作为焊接材料,制作完毕后没对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合理化分类处理和收集。这些细节均能对选手的最终得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5三教七引磨选手
世赛貌似很神秘或者说是遥不可及,然而细心准备,却发现培养选手的最终目的可回归到中国古代教育的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练引入三分教学七分引导的教学模式。竞赛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可能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果教练一味地体量学生,只是简单讲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或者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学生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关联吗?而且这种短时间的培训往往容易让人遗忘。更重要的一点是,世赛的赛题是千变化万,很多情况下是无法一一将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位世赛的资深教练发出由衷的感慨,在上届圣保罗的比赛的赛题里,出现很多集成芯片在国内都无法见到。这就提示教练在备赛过程中不能一味单纯地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以及获取和分析知识的能力。其实传统备赛的弊端因就在这里。教练替选手做了太多,选手做的太少了。选手表面上看着是理解,实际上还是懵懵懂懂,不会灵活使用也是正常。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讲三分课,剩余七分来引导学生,让其自己亲自动手来掌控全过程。
6训考分离补不足
俗语说得好,“当局者迷”。很多教练备赛过程中急功近利,忽略很多细节,再加上训练过程中往往以自己的观念先入为主,最终培养出技术不全面且浮躁的选手。这都违背了竞赛的初衷。因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可考虑“训考分离”的机制,可请相关方面的专家,针对比赛规则拟定模拟试题,阶段性对选手进行检验,及时反馈出训练的缺点,然后纠正,真正地找到差距和不足,有利于后续比赛乃至选手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抛砖引玉,在比赛过程中,虽不能助其一举夺魁但必定能使其气定神闲待佳绩。
作者:江智莹 单位:珠海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隋莎莎.中职选手技能竞赛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