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模电难学难懂的问题,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努力提高《模电》教学质量。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引言
《模拟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模电)是电气、电子信息类等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奠基石。模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工程应用能力。由于模电理论较为抽象、工程特征突出、元器件多、电路形式多样、分析复杂、原理难懂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较难学习和掌握,他们把模电称为“磨电”——折磨人的电路。更有甚者,戏称模电为“魔电”。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组建教学团队
在我校,每年有近800人学习模电课程,如何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模电课程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成立了模电教学团队,成员为不同职称结构的8名老中青教师,团队成员针对课程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措施,并在模电教学中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要求,模电教学团队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第一、讲好绪论课。绪论课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第二、授课过程中不断增加实例。理论最终的落脚点在实践,典型电路实例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掌握。例如讲放大电路时,话筒为什么能将声音放大,三极管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带着去思考、去探索。第三、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调整,要紧密结合教学大纲,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准确划分为重点、难点、熟练掌握、基本了解等模块。例如三极管内部载流子运动比较复杂,只需要掌握主要多子的运动及其形成的电流的情况,适当了解少子的运动及其形成的电流;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不做重点要求,只需要掌握弄公式的意义及其应用。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
当前的模电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技术。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导致学生的视觉疲劳,另外多媒体教学每节课信息量较大,学生难于保持一节课至始至终认真听讲的状态,因此也不能舍弃传统的板书教学。例如在在介绍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时,可以运用flash动画直观而生动地演示内部粒子的运动,将无形转化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而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计算法,则需要在黑板一步步、进行详细的推导和计算。
2.2实践教学进课堂
在课堂上加大实物演示环节,不再局限于实践环节仅仅在实验室完成,探索实践教学进课堂。通过搭建演示电路,设置开关控制反馈,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来直观感受反馈对电路的影响,把抽象的反馈概念及理论形象化、具体化。鼓励学生购买相关电路元器件套装,进行组装、焊接、调试,激发学生兴趣,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
2.3Multisim仿真演示
熟练掌握Multisim仿真技术,将有助于突破实验室的束缚,学生可以在宿舍等不同场合进行典型电路的仿真,这对于熟练掌握电路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很大意义。利用Multisim仿真技术,可比较快速实现电路的设计,准确地对电路的性能进行分析,同时补充有些传统实验不能实施的不足,从而可以进一步掌握电路性能,扩大知识面。
3.考核形式的改革
3.1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分离
考虑了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畏惧实践环节的心理。将模电理论、实验、课程设计进行分离,独立形成模电理论课、模电实验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三门课。三门课程交叉教学,但是单独考核,这种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模式,加强学生对于实践环节的重视,加大实验的考核力度,学生积极性明显增强,实验成功率大幅提高。
3.2理论考试题库抽题
探讨理论考试试题库抽题。建立完善的试题库,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完善,建立我院的模电试题库。试题库打印装订成册,平时布置作业,课堂习题课,甚至期末考试的考试题全部从试题库抽取,让同学们平时复习有很好的方向。
4.结束语
经过我院对模电教学的改革实践,学生的成绩都有一定提高,而且在电子竞赛中也取得不俗的成绩,表明课程改革与探索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通过改革与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模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洪颖,闫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
[2]雷邦军.理工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研究——以贵州理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
[3]武英.应用型人才培养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
作者:肖贵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