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统计学知识点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统计学案例教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应用于统计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不同,要求用统计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统计思维,就是能够从统计学角度思考,并能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不注重学生统计思维的培养,只强调统计方法运用的误区,往往只侧重于统计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对统计学的很多概念、原理没有完全理解,遇到实际问题只能机械地照搬统计方法,或者思维混乱,不知该用何种方法。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与统计理论结合,讲授完统计方法后介绍一个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去解决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通过学生讲解、教师点评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典型的统计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易于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案例的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克服传统统计教学的弊端。另外,案例教学的应用也是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社会的发展,更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要通过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熟练地运用统计分析软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能够透彻地理解每一个统计分析结果的含义,而不仅仅局限于知道概念,会用公式计算,以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在回归分析中,计算出回归方程后要能够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学意义;在假设检验中,计算出的结果表示要拒绝原假设,那么拒绝之后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合理的等等。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
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师生之间通过互相启发、彼此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学会团结协作。为保证案例教学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的选择要适当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案例,案例要能够体现出知识点,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比如在讲解方差分析知识点后,安排这样一个案例:消费者协会在零售业、旅游业、航空公司、家电制造业四个行业抽取部分企业,这些企业被投诉的次数用统计表给出,分析四个行业的服务质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这个案例,先让学生指出方差分析中的有关术语,如因子、水平、观测值等在这个案例中各是什么;再逐步讲解方差分析中的知识点是怎样在这个案例中体现的,如方差分析的原理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所讲授的知识点,并且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另外,案例需经常更新,能够跟上时代变更的步伐,富于趣味性,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如对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对大学生电脑使用情况的调查等等。
2.案例的安排要循序渐进
大数据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在高等教育阶段,经管类专业中包含有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那就是统计学课程。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全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涌现出来,这对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本文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统计学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经管类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后,可以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来解决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需要具有超强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所以,教师在开展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时,要紧跟时展的脚步,与时俱进的改革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培养更多具有超强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
一、传统的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
(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部分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统计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围绕理论驱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结合教材,重点讲解传授管理统计学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在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案例的分析,但是这些案例存在简单、陈旧等问题,由于数据的来源非常单一,学生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原始数据,在统计建模过程中存在思路固定的问题,学生接触这样的教学案例,不能将管理统计学中最新的应用思想及发展变化充分的体现出来,也不能将学生有效的带入到企业真实的经营情景之中,无法了解企业的决策过程,基于此,学生难以对统计学课程产生兴趣,学生无法真正利用统计学知识来对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教学活动中重视数学推导,而对工具的应用比较少
卫生统计学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角度评估在卫生统计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联合文献学习模式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利用自研调查问卷,对预防医学专业11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翻转课堂、文献学习教学以及自我创新、批判能力的评价情况并比较其考试成绩。结果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统计学习的深度和广度81人、占69.8%,认为有利于培养剖析疑点难点的能力76人、占65.5%;认为文献学习有利于掌握教学内容79人、占68.1%,认为有利于培养剖析疑点难点的能力78人、占67.2%;2018级1班期末平均成绩为73.98分,及格率为85.5%,优秀率为25.8%,与2018级2班相比均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对卫生统计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与文献学习的教学模式体验良好,可适当开展该模式,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文献学习;卫生统计学;教学效果
卫生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不仅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更是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应用工具[1]。该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然而,该课程的理论深奥、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内容枯燥,一直以来被学生反映难学[3],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本着科学性、导向性、多元化、激励性、可行性等原则,在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联合文献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评价对于改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尤为关键[4]。本文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卫生统计学课程的实施翻转课堂与文献评价模式的效果,为优化现阶段卫生统计学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校2021—2022年第一学期采用翻转课堂联合文献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卫生统计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2018级共2个班,其授课方式、授课教师、教材及考核方式等均无差异。
1.2教学模式
微课在中职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卫生中职校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相同层次的教学班,根据重要知识点教师将三次微课合理的设计,一个班对微课教学法进行使用,一个班对传统的理论教学法进行使用,在结束三次课程以后对两个班级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测试。结果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掌握知识点的水平更高。
【关键词】微课;中职校;护理教学
护理学中的主要课程就是外科护理学,对与其相关的护理理论和专业护理技术进行研究的一项内容,这既需要外科护理人员将相应的操作能力熟练的掌握,同时其临床自主思维能力要非常强。当前卫生中职校外科学生由于具有较差的基础和主动学习能力和积极性缺乏等原因,导致其在实际的学习中无法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1]。而且当前中职院校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无法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微课的载体是以微型视频教学为主,其主要是多种学习方式根据学科的知识点合理的设计,而且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大大加强,从而可以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时间
2017年8月-10月为本次主要的调查时间。
1.2研究对象
案例教学模式下外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2级高护1班学生60名,设为观察组,选取同级高护2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入学时即随机分班,在年龄结构、基础学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教育方法
两组均使用相同教材,同一教师,相同教学时数,相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进度。
1.2.1观察组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1)课前病例导入,针对本节课要讲授的疾病,选择一个典型病例,围绕病例设计问题,吸引学生兴趣,导入病例后系统介绍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及护理,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启发思考,深化理解;(2)课中病例插入,在讲完疾病表现和治疗方法后再插入病例,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并在病例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记忆,增强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后病例分析练习,讲解完疾病内容后,教师精选病例,巧妙设疑,要求学生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交由教师批改。
实践性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全科医学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接收的医学生160名,根据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同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分数、操作技能评分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应用于全科医学教学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加强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实践。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全科医学;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教学效率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性学科,包含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等内容,作为医疗保健体系的基础,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2]。目前,全科医学主要采用常规课堂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全科医学人才的全面培养,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完善[3]。实践性教学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具体工作中,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4]。为此,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科医学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中抽取160名,采用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对照组男44名,女36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24±0.85)岁。观察组男42名,女38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31±0.83)岁。所有学生对本研究结果均已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数据呈均衡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课程思政下统计学“OBE+对分课堂”模式
摘要: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各高校纷纷投入到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期充分发专业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主要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参考相关文献设计《统计学》课程思政元素,就《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统计学》课程思政中有效的教学模式。将“OBE+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引入《统计学》课程思政建设,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发挥课程思政功能,实现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思政;OBE;对分课堂
0引言
《统计学》课程是高校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顺应“课程思政”的潮流,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发挥好课程的育人功能,这就需要对《统计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刻的反思,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挖掘《统计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效发挥《统计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现有文献关于统计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大多是从统计学课程的专业素养方面来贯穿课程思政理念,主要集中在教育的理论框架。例如,潘鸿、张立芳等(2020)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德育元素等方面入手,重点以“统计数据的收集”一章为例,对《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德育元素进行设计;余晓美、孔令十(2020)提出了“数据量化、背景解析”的理念,遵循目标导向教育,确立“双育人”的理念,并以“时间序列指标分析”内容的教学为例,从《统计学》课程的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说明了该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先进的教育理念离不开有效教学模式。但当前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课程思政功能发挥不充分。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探索一条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OBE+对分课堂”教学设计和应用路径,并在该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发挥思政育人功能,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1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的能力基础课程,结合了数理统计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讲授,结合案例讲解基础知识和方法,布置课后作业,等到期末一张试卷考核即完成课程任务。在互联网教育资源发达的今天,这种缺乏思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据调查有很多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在一些慕课平台,学习网站寻找相关课程资源,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课程的“摆设”,课堂功能的缺失必然也会导致学生统计素养和品德教育的忽视,这种教学极有可能失去育人的意义。因此授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有效发挥课程思政功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OBE+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了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措施,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1概述
随着历史的发展,金融学向工程化科学转变,随着高等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继而衍生了金融统计学这门学科。它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融合金融学理论、数学建模、统计学和初级计量经济学的部分内容且用于研究金融统计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以特定的金融现象的数量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中定性与定量分析,构建统计指标及模型,对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继而预测国民经济运行及金融发展的情况,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统计学、金融学、金融工程等专业纷纷开设了这门课程。
2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金融学结合统计学方法来进行研究是大势所趋。但在传统的本科教学中,金融学与统计学是各高等学校的两学科分支,两者的交叉学科设置比较少,知识体系不完整,学生基本上只学习了对方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得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对方学科知之甚少,不能有效拓展,从而导致两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就业之后需对所需专业知识进行恶补,学而不深,学而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