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统计学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学体系建设探究
摘要:统计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变革和重构。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思路,并重新设计了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社会所急需的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
大数据是从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数据源中使用一定的方法、工具快速地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大数据在数据的采集、清洗、分离、分析、展示等过程中需要使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大数据的发展为统计学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能够广泛应用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并运用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做出科学决策。
1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统计学实践教学意识不强。当前,应用型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意识不强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讲解大量的公式、定理和推理过程,让数据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同时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让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地结合起来。统计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其价值主要体现为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统计学实践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加强实践教学意识。
1.2统计学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统计学教学总课时一般分为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两部分。如果统计学一个学期有48课时,那么实践教学课时只有8课时左右。实践教学课时严重不足,这使得统计学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理论教学环节,不能系统地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难以发挥统计学的实践教学效果。由于课时不够,统计学实践教学主要侧重于让学生做统计学软件的基本操作练习,没有足够时间来进行综合性实践练习,也无法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构建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1.3统计学专业软件训练不够。目前,一些学校因为财力的原因,没有购买统计学专业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统计学专业软件训练不够。由于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教师往往会选择EXCEL软件来进行实践教学,学生无法接触到SAS、SPSS等专业统计软件,从而实践能力较弱。另外,统计学实践教材也比较单一,能够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软件运用的教材很少,这也使教师在统计学实践教学中无法结合经济管理专业特点进行统计学软件的讲授,只是给学生讲解如何运用EXCEL软件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由于缺乏系统的统计学专业软件的训练,当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活动时,就会出现不知道如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如何选择适当的模型和方法来分析数据、对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不能从经济管理角度进行合理解释等一系列问题。面对着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和复杂数据,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具备更高的统计软件应用能力。
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目标教学理论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目标教学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该校学习的120名老年护理学课程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实施目标教学理论,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教学后,两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高于教学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专业技能、学习气氛、自学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目标教学理论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值得应用。
[关键词]老年护理学课程;目标教学理论;护理实习生;带教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快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老年人群患病人群明显增多,已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从事老年护理所需的护理人员明显提升,这会加大对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的关注度,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非常的重要和关键,直接影响着老年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着老年人群受到的护理质量,应给予重点关注[1-2]。该文为探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目标教学理论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该校学习的120名老年护理学课程学生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校学习的120名老年护理学课程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每组60名,其中,对照组中2名男性学生,58名女性学生,19~23岁的年龄范围,平均年龄(21.24±0.45)岁;观察组中1名男性学生,59名女性学生,20~23岁的年龄范围,平均年龄(21.23±0.4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该研究所有的学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学生均为同一老师进行教学。
1.2方法
医学期刊编辑提升统计学素养难点
随着论文作者科研素质与医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学期刊编辑辨析统计学错误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医学期刊编辑依然存在统计学知识水平低的现象,虽然现在编辑部为了提高医学编辑的统计学水平也采取很多措施,但是实际掌握的统计学知识却不高,不仅说明提升统计学素养的难度非常大,也体现了医学编辑在统计学知识方面的欠缺。对此,相关人员要做好难点分析,不断地深入研究提升统计学策略,从而让医学期刊编辑的统计学素养得以提升。
一、医学期刊编辑提升统计学素养的意义
(一)满足作者群体提升统计学水平的要求
在医学科研事业与医学人员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在统计学方法的误用上,作者群体在低水平计量与计数资料的误用上升到违反实验设计原则与多因素多水平资料的误用上。虽然很多误用从表面上看貌似合理,但要是按照统计学的严谨性去解析与衡量,就会突显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医学期刊编辑拥有非常高的统计学素养来辨识这些错误问题。所以,不断提升医学期刊编辑的统计学素养,能够对医学论文中不易辨析或较为隐蔽的统计学误用更为准确地发现出来。
(二)发挥医学期刊服务科研的作用,提高医学科研水平
医学期刊编辑通过对论文作者在科研中的实验设计、统计学方法与创新性进行评析,将科研中一些不足的地方标注出来反馈给作者,以便作者更好地完善科研方法,最终获得准确、严密的科研成果,这对作者以后的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医学编辑的统计学素养不高,在审查论文时就很难发现统计中错误的地方,一旦发表就会造成学术的不严谨性,还会对期刊的声誉与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这就发挥不出服务科研的功能,作者群体的统计学水平也难以提高。
二、提升医学期刊编辑统计学素养的难点
加涅教学理论在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加涅教学理论有效机制分析。方法本课题纳入对象为笔者单位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收的神经外科护生,共计55名,依据护生入院时间分组,早期入院27名护生分为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模式,晚期入院28名护生分为研究组,予以加涅教学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生于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等方面评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加涅教学理论,可显著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符合国家高素质护理人员培养需求。
【关键词】加涅教学理论;神经外科;护理教学
护理教学为临床护理学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为临床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推动临床护理学持续发展。神经外科作为临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病理类别较多,专业知识理念较为高深及抽象,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对学生想象能力及理解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为临床护理教学难点之一。随着临床医学改革,临床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临床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大,完善护理教学模式,加强护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护理教学模式不断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与西方先进教学理念相结合,于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加涅教学理念,旨在优化临床教学流程,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本研究笔者现针对加涅教学理念于神经外科教学中应用价值,特于笔者单位抽取护生开展平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课题纳入对象为笔者单位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收的神经外科护生,共计55名,依据护生入院时间分组,早期入院27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女男比24:3,中位年龄(20.58±1.42)岁,晚期入院28名护生分为研究组,女男25:3,中位年龄(20.19±1.44)岁,统计校验2组护生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原则:(1)55名护生均为4年制本科护生,完成在校的理论教学内容;(2)护生均对本研究项目知情;(3)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开展。(1)中断研究的护生。
1.2方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某大学护理本科实习护生128名,按实习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64名)和对照组(64名),实验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带教;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带教。结果两组护生基础、专科理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操作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满意度的比较中,“激发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提升自学能力”“教学气氛活跃”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能力有提升”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护生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护理教学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对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建构主义(Conusrtctvisi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将之成功应用于医学教育后,即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老师在教学中以“意义构建”“情境”“协作”“对话”为手段,发挥护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的在于使护生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4]。该研究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引入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级某大学护理本科实习护生128名,已经轮转2个临床科室,对基础护理理论及实践操作已有了解,按实习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64名)和对照组(64名),两组护理课程理论与专科实践技能学习计划相同,带教老师年资、职称、学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大数据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在高等教育阶段,经管类专业中包含有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那就是统计学课程。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全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涌现出来,这对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本文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统计学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经管类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后,可以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来解决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需要具有超强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所以,教师在开展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时,要紧跟时展的脚步,与时俱进的改革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培养更多具有超强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
一、传统的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
(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部分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统计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围绕理论驱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结合教材,重点讲解传授管理统计学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在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案例的分析,但是这些案例存在简单、陈旧等问题,由于数据的来源非常单一,学生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原始数据,在统计建模过程中存在思路固定的问题,学生接触这样的教学案例,不能将管理统计学中最新的应用思想及发展变化充分的体现出来,也不能将学生有效的带入到企业真实的经营情景之中,无法了解企业的决策过程,基于此,学生难以对统计学课程产生兴趣,学生无法真正利用统计学知识来对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教学活动中重视数学推导,而对工具的应用比较少
实践性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全科医学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接收的医学生160名,根据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同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分数、操作技能评分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应用于全科医学教学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加强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实践。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全科医学;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教学效率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性学科,包含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等内容,作为医疗保健体系的基础,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2]。目前,全科医学主要采用常规课堂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全科医学人才的全面培养,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完善[3]。实践性教学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具体工作中,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4]。为此,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科医学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中抽取160名,采用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对照组男44名,女36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24±0.85)岁。观察组男42名,女38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31±0.83)岁。所有学生对本研究结果均已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数据呈均衡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混合式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混合式教学)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96名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48),实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期末考试成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明显提高(P<0.05),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本科生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神经病学理论授课,能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神经病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神经病学;理论教学;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
随着医学知识的迅猛发展以及当代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单纯的掌握医学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临床工作的需要。为适应时代要求,国家组织实施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明确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大力推广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2-3],把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现代的网络教学相结合,实现线上交流与线下互动的协调统一。神经病学理论课专业性强、内容抽象,被动学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4],国内外不断寻求新型教学方法[5]。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本研究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法,观察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9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其中实验组男20名,女28名,平均年龄(21.48±1.65)岁;对照组男22名,女26名,平均年龄(21.82±1.57)岁,实验组采取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授课前两组学生课程设置相同,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设置学习小组,每小组5~6名学生。
1.2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1)线上教学准备:教师选取相关知识点录制成视频,将录制好的教学视频、PPT及测试题等教学资源上传到智慧树教学平台。告知学生线下教学讨论题目,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2)线上教学:学生观看授课视频,教师可以在线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形式包括弹幕、答疑、抢答、头脑风暴等。3)线下教学:通过面对面教学形式解答同学们线上学习中遇到的具有共性的难点疑点,然后根据设置好的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学习讨论,然后由小组推荐一人汇报讨论结果,由教师点评总结。4)课后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展学生知识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研室课前进行集体备课,准备教学案例。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以教师系统讲解为主,穿插进行师生互动、随堂测试。课后布置作业,加深记忆。
1.3考核与评价。1.3.1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两组学生考试时间内容一致,考核内容涉及知识的记忆(30分)、知识的理解(30分)和知识的应用(40分)。满分为100分。1.3.2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评价量表[6]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动机(50分)、学习设置(60分)、自我调节(55分)得分及自主学分(1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