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体育硕士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体育硕士论文

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现状

摘要:重点剖析当前我国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为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对策

护理学硕士学位是为顺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同时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护理学硕士分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与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探索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硕士以专业技能和实践发展为导向,注重临床实践和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普及及护理学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扩大,护理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结性成果,其质量高低不仅反映出学位申请者本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目前,国内仅个别院校设立了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方法,但其评价标准不一,且没有考虑护理学培养目标及要求的特异性。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全面、客观、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为护理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护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

护理学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增为高端人才培养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契机,同时高校及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近些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论文选题缺乏创新点、选题与本专业无关等问题。(2)论文结构混乱模糊、设计不合理。(3)论文写作缺乏严谨性,中英文摘要直译痕迹明显,语言表述不专业、关键词不准确等,甚至将多篇他人文章拼凑成一篇文章。(4)论文论点把握不全、实验证据不充足等。(5)重复前人的实验结果,或已经有前人发表过此类文章。以上情况令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硕士生培养质量担忧。

2护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现状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硕士论文评价”进行检索,结果为相关期刊文献共81篇。以“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到相关的期刊文献共37篇。其中,涉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评价的研究文献有8篇,查询到与护理学专业相关的学位论文评价的研究文献1篇。唐瑛等[1]指出,由于所有学科实行同一个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于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方式、综合素质和论文能力水平也存在不同,因此出现评审意见相悖的现象。而且现在学科分类比较复杂,研究方向广泛,会出现评审专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知之甚少的现象。因此根据学位类型的不同,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与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刘金等[2]认为硕士论文盲审体系大致相同,但是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因学校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异,就会产生论文评价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硕士论文盲审评价标准。而且要进一步完善论文送审工作,送审的全过程都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直接操作,保证客观、公正的空间和条件。曹利美等[3]发现由于评价标准简单化、形式化,限制了评审专家做出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意见,从而导致论文评审出现另一个不公正现象,例如“优秀”和“一般”没有明显的区别,难以区分不同等级的论文。这样的评审只是满足形式上的规定,其实质没有达到科学可靠的评价论文质量的目标,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质量监督和导向功能。因此,评价指标要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促进论文质量的提升。

阅读全文

学位研究生教学趋势分析

本文作者:杨晓丽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导言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热门话题。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从2009年开始加大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计划到2015年实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一半的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1]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以CNKI学术总库(2002—2011年)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量、专业学位类别、比较研究文献、中文关键词等五个维度展开统计分析,试图阐述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期为今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样本选择

1.抽样。打开CNKI学术文献总库,输入主题“专业学位”并含“研究生教育”进行高级检索,且对每篇文献进行诸篇查阅,以确保检索结果的准确性,检索出2002—2011年这十年间的1199篇文章。检索日期为2012年3月25日。从中剔除年鉴、记者报道、日报、人物与学校介绍等非学术文章,得到有效样本1047篇。

2.对样本的讨论。研究的样本是中国CNKI学术总库“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2002—2011年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学术文献总库里的文献总量万篇。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即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它是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价值的中文网站之一。目前已集结了7000多种期刊,近1000种报纸以及众多的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以及国内外1100多个专业数据库,其信息内容是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并以数据库形式进行有序管理的,有明确的来源、出处,内容可信可靠,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科学决策的依据。对于教育研究热点的分析,可以通过关键词数量的变化来判断。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升降变化,从一个方面透露了研究热点的形成和转移,因而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某一领域今后研究的走向。[2]CNKI系统的主题标引类型恰能反映出学科的属性以及研究热点、发展方向,能较好地提供给用户与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文献,[3]因此所取样本是全面、有效的。本研究对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检索结果按被引频次排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来源期刊,最高被引文章是2006年翟亚军等人发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的《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阅读全文

射箭文化研究

摘要:蒙古族射箭活动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射箭活动起源于狩猎生产,在文化传承以及民族性格塑造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其技艺传承也是民族教育的组成部分,与中原汉地的射艺有异曲同工的功效。蒙古族传统射箭文化研究是把民族体育这种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文化整体加以研究,在外部研究蒙古族传统射箭文化与社会现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蒙古族传统射箭文化的现状,各民族射箭文化的异同,射箭文化的社会功能,射箭文化的心理积淀,及其射箭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扬弃和继承、创新与发展,让其在新时挥更好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

关键词:蒙古族;射箭文化;民族传统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最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入主中原,建立了疆域最为辽阔的元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的热点。因为蒙古族骁勇尚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所以体育运动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骑马、射箭和摔跤为特色的“男儿三技(艺)”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所以关于蒙古族传统射箭文化的研究是整个蒙古学的一个分支,虽然也有相关研究,但多支零破碎未成系统。总体来看,蒙古族传统射箭文化的相关研究大多还是在蒙古族民俗研究中被谈及,如或作为研究蒙古族男儿三艺(技)之一的一个分支内容,或作为那达慕盛会中的一个竞技项目,或作为整个蒙古族体育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没有突显射箭文化自身的专业性研究。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偏重蒙古族骑射运动的研究,蒙古族射箭文化分静态射箭和动态射箭两种,其中动态射箭就是所谓的骑射,是配合骑马运动的综合性运动项目,所以骑射只是射箭运动的一部分,而未能全面展现蒙古族射箭文化的全貌。射箭文化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其研究也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前期成果,值得学界作以总结和归纳,以促进蒙古族射箭文化深入、全面的研究。

一、那达慕大会研究中的蒙古族射箭文化

那达慕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体育盛会,射箭则是该盛会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因此对蒙古族射箭运动的相关研究早期多出现在对那达慕大会的研究中,作为蒙古族传统盛会相关内容的一个环节予以展开。如特木尔吉如何、阿荣著的《那达慕(蒙文)》[1],蒙文写就,认为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作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介绍了那达慕的相关情况,其中谈及了射箭运动。相类似的著作还有那恩和确吉的《蒙古族那达慕(蒙文版)》[2]、德力格尔的《草原那达慕》[3]及贾瑞光的《那达慕文化变迁研究——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那达慕为例》[4]等。相关论文最为丰富,如荣•苏赫的《蒙古族男子三项那达慕歌》[5]、纳古单夫的《蒙古族“那达慕”文化考》[6]、赵永铣、巴图的《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7]、苏叶和刘志民等的《蒙古国那达慕的起源与发展》[8]等。上述这些研究无不是将蒙古族射箭运动作为大会活动主题之一予以讨论,而不是对蒙古族射箭运动的专项研究。那达慕作为蒙古族体育活动最为重要的展示和竞技赛会,当然无可厚非地成为研究蒙古族文化传承和展现的对象。射箭活动仅是那慕达大会其中的部分内容,因此基于那慕达大会的研究,并不能展现蒙古族射箭文化的全貌。

二、中国射箭运动研究中的蒙古族射箭文化

射箭运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并不仅仅是蒙古族特有的运动和传统,包括汉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都有射箭、游艺、训练等传统,所以很多在对中国体育运动或者射箭运动的整体研究中都谈及和旁涉了蒙古族的射箭运动传统。如马庸编著的《银箭红心攀高峰:谈谈新中国的射箭运动》[9]是较早研究民族传统射箭运动对新中国射箭运动的作用和推进的著作;也有专门从竞技体育角度展开的研究专著,如孟繁爱、董文瑾、朱萍编著的《射箭》[10]、茹秀英的《射箭》[11];还有从体育史角度出发展开的研究,如刘秉果的《中国古代体育史话》[12]、王俊奇的《辽夏金元体育文化史》[13]、罗时铭的《传统射箭史话》[14]等。相关论文也非常丰富,如刘世明的《射箭述略》[15]、刘丹婷的《元明清射箭文化研究》[16]、房磊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习俗》[17]、孟林盛的《晋北射箭文化溯源》[18]、余晓慧的《论古代军事射箭对体育发展的促进》[19]、李培金和栾彦茹的《中国传统射箭运动器材发展的现状调查》[20]、佘丽容和樊永安的《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21]等。上述学者研究的视域较大,基本都是站在中国体育运动史或射箭运动整体研究的角度,所以蒙古族射箭只能是其研究中占很小比重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国体育文化和射箭文化的研究中,蒙古族因其民族传统保留较好,所以其射箭活动至今仍是活态民族文化,因此,其在整个中国传统射箭文化的研究中意义极为重大,成为中华体育文化的重要一环。

阅读全文

我国高等教育及科研工作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党的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高等教育、科研事业改革应当进一步深化。对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高考应改变考试科目求全的做法,分为文科、理科两个大类,两个大类中特设艺术特长类、体育特长类两个小类。第二,研究生教育应取消硕士研究生这个培养环节,所有的研究生在入学时均以获得博士学位为目标,如果研究生最终达不到获得博士学位的水平但达到一定标准,可以获得硕士学位。第三,应取消科研项目申请制,实行贷款、稿费、奖励结合制。

[关键词]教育;科研;高考;人才

一、对高考科目设置的建议

最近网上经常有人讨论这一问题:为什么我国较少出现学术大师?我们认为,这是否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属于全才教育有关。人们有时会发现,天才往往是偏才,全才虽然有,但极少见,事实上,多数天才是偏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必是全才。因此,偏才型的天才在某一领域对社会作出突出的贡献或取得突出的成就,可能更容易成为大师。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经过英国的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美国的杜威等自由主义教育家的倡导,更注重保护孩子的天性,注重按照孩子的天性促使其成才。美国的教育,往往不要求学生成为全才,不要求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而是注重顺应兴趣、特长而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人的天赋。人的天赋得到最大的发挥,就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天赋是社会的一笔宝贵的“矿产资源”,关键在于能否开发利用这种资源。西方的天性教育与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理念是一致的,这种理念更有利于开发人的天赋。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更突出的是“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理念,“因材施教”这种理念在当今的高考制度中并未得到反映。近年来,中国高考的考试科目越来越全,表面看这体现了对学生的高要求,即学生必须各个学科都取得好成绩,才能进入好大学。这种高考取向造成的结果之一是导致学生不得不“补短板”,学生对自己越不善长的学科越要下功夫,越要努力提高分数。这其实是要求学生在自己没有天赋的学科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在这种制度下,在高考中胜出的学生可能素质比较均衡,但却可能以失去其他天赋为代价。基于上述理解,我们认为,一方面,高考制度的突出优点是公平,因此高考制度必须坚持,但另一方面,高考内容应当有较大改革。基本的思路是:高考可以分为理科、文科两个大类,两大类中另外设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两个小类;降低基础科目的分值,加大专业科目的分值。例如,在艺术、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高考制度要求其在数学、英语方面也必须达到某一标准,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分成以上两个大类进行高考,可以使高考以选拔拥有某一方面天赋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由此选拔出的人才在进入高校后会更好地适应自己的专业学科,更好地成长、成才。而且在高中升大学阶段,将学生分为文科、理科、文艺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四类就基本足够了,不用再具体区别选拔。此外,是否可以考虑一些专业院校或学科在招生考试时只考专业学科,不考非相关学科。

二、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目前,一部分人认为中国高校培养的博士生的质量有待提高。认为质量不高的原因在于,在当前具有“贪大求全”倾向的高考制度下选拔出来的大学生,很多人已经不适合继续读博士,而不适合读博士的人读了博士又一定要毕业,其质量就不可能很高。因此,中国的博士培养应当设立退出机制,这样就能够保证毕业的博士质量。但是真正严格实行退出机制又非常困难,因为当一个学生读了几年博士研究生再让他退出似乎很不近人情。建议我国不再将硕士研究生单独作为一个专门的培养环节。这是因为硕士毕业后并不是合格的科研人员,还不是“成品”,只是科研人员的“半成品”,将硕士作为一个培养阶段没有意义(专业硕士则是另一回事)。中国的研究生在入学时应当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入学后证明有些研究生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达不到博士标准,可以让他退出并在达到一定培养标准的情况下授予其硕士学位———所谓达到一定标准,例如入学三年以上、修满学分、撰写硕士论文等。这样一来,退出者能够获得比本科学历高的硕士学历,也算尽了人情;博士培养中的退出机制就容易落实,最终毕业的博士的质量肯定有较大提高。

三、对科研资助经费分配的建议

阅读全文

大学体育系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在美国纽约州立科特兰分校访学期间,对科特兰大学体育系在教学,科研、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与比较同学科领域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点,以利于吸收借鉴学习其先进的内容,以期待在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中获得一点启发。

关键词:美国;柯特兰大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1前言

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的基础,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兴衰。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健康与幸福,同时,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也有利于大众体育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所养成的体育观念、能力和习惯以及知识技能都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成功,从而极大地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由于社会制度、国家性质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任务也存在其异同,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体育教育一般都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知识、方法、机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能力、习惯以及良好的品行,发展个性;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然而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学校和国家也存在其独有的地。

2对体育系教育理念和目标任务的分析

本文通过对美国可特兰大学体育系教学目标任务的分析看出:其体育教育的总任务是培养全美优秀体育教育者,为社区和学生的生活发挥作用。培养全美最受尊敬的体育教师,教练和体育社会服务工作者,在学校期间学生将获得胜任未来职业生涯道路的技能,经验和资格。还有一系列将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用的课程;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百小时的实地实习课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科特兰大学的教学任务中规定,体育专业学生除了完成其常规的一系列课程外,在校期间四年级阶段必须完成获取教学经验的实习过程,学生需要完成一年14个学时的全学期教学实践课程;这个过程被视为学生获得教学经验的必要课程,因此被认为是准备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围绕实施教学实习课之前,通常在开学前要求必须完成“学期前教学研讨交流”课程,并将有关教学的计划、大纲、模式,要求等一系列内容,汇编成教学手册。不难看出可特兰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十分具体,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课程任务,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3对体育系的课程设置分析

阅读全文

高校中的体育文化理论实践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莲香教授的《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是作者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的一个理论总结。20多年来,作者一直从事的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主要是球类专项,在认真负责、高质量地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她写作了大量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论文,这既是其创造性教学工作的升华、反思与总结,也进一步促进其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全书的内容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板块:首先是体育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其次是体育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与高校体育的联系与渗透,最后是体育文化建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要求,特别突出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全面培养,把人们经常提倡而很少落实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体化落到了实处。我认为《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在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体育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起步多年,但是由于理论视野的局限和研究工具的贫乏,一直很难深入下去,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性文化热的有力推动下,文化问题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之后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也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入。任莲香教授不仅一直关注着文化理论的研究,而且由于其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始终紧跟国内文化理论研究大趋势,在体育文化概念的科学界定、其地位作用的理论分析和特点的准确把握方面在国内实属一流。比如,《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体育文化的分析是这样切入的:“体育文化”实际上有两个上位概念:一个是“体育”,一个是“文化”。   体育文化的复杂性首先源于这两个上位概念的多义性,只有在这两个基本点上达成共识,讨论才能进行下去。可以说对“体育”和“文化”概念的分析研究是我们谈论“体育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这样严密的逻辑分析在以往的体育文化理论研究中虽然不能说是绝对没有,但起码是比较少见。因此,任莲香教授关于体育文化的界定在目前看来是比较全面准确甚至是权威的:所谓体育文化就是在以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的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它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是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和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体育文化可以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部分。我国体育发展的两大战略———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金牌战略———就是直接针对这三大领域的。作者在把体育分为三大块,把文化分成四层次(这是作者运用的重要文化学工具之一,所谓四个层次即文化是人化、人造、人的精神创造和人的知识结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建立起了广义的“体育文化”概念:所谓体育文化就是人化的生存方式和化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渗透到人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文化,这种文化同样也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知识文化内涵。这正是作者研究体育文化问题重要的逻辑起点。它与以往的所有关于体育文化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不同,这就是引入了哲学文化学的辨名析理的概念分析方法,不仅深刻提示了体育文化的内涵,而且提出了较为科学清晰的分类,作者从体育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把体育文化分为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三大类;从体育的空间分布,从最大的方面把体育文化分为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两大类,从中观的层次将中国的体育文化分为中东部体育文化和西部体育文化,从较小的方面把体育文化分为企业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军营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和村镇体育文化;从体育文化的内在品质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观念、体育思想、体育理论、体育科学、体育精神、体育艺术、体育道德、体育法规和体育风尚;从体育活动所依附的文化载体将其分为体育场馆文化、体育用品文化和体育影视文化三部分。科学的分类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不可少的前提,由于这种分类,使该书对体育文化的研究比其他作者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作为该书前期成果的《论体育文化》一文被2003年第7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后引起广大同行读者的认可,被不少博士硕士论文和其他研究者引用①。   二是体育文化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面发挥了指导作用。作者认为,从体育的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可以把体育文化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大类。学校体育文化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文化活动过程,它主要是作为文化教育或教育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的。竞技体育文化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对抗和竞技展示身体的力与美的活动过程,从审美的观点看它更具文化艺术或艺术文化的特点,从哲学的视角看它实质上是人的本质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社会体育文化是以大众参与为主要特征,以健身健美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文化生活过程,它是社区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上的清醒认识,她自觉地运用自身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一成果不仅在于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对整个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三是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学生人文体育教育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体育文化的分析重点在高校体育教学得到了应用,作者从第十九章开始用了八章的篇幅讨论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问题,从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谈起分别论及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人文精神、丰富个性、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的培养。论及的范围之广、涉猎的学科之多、实践操作性之强是以往类似的论著中所不多见的。我国通行的体育理论一般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与德育、智育相配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的作者则认为,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全面塑造人的一种文化,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除了传统的工具价值之外更应该注意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所以还应该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等体育人文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据我所知,作者是国内较早关注体育人文教育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特别是在体育精神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方面,她的观点到目前仍然没有过时,作者认为,所谓体育精神就是在体育运动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体育运动本质和特点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崇高的人类精神,它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正是在类似这种深入论证的体育文化理论的正确引导下,作者及其同事在西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了大胆的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不论是从理论研究的进展来说,还是就其实际作用来讲,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说《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大学生人文体育教育做出了独特贡献。#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通信技术中高职课程体系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截止2014年12月,中高职衔接相关研究的文献共773篇,其中硕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1篇,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相关研究文献共340篇;有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文献共194篇,其中硕士论文5篇,中文核心刊物48篇.大部分研究者针对中高职衔接的政策、理论基础以及策略等面上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而针对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献[1]-[10]主要是从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某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中国与外国的课程衔接对比等角度展开研究,成果还是很丰富的,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有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比较早的文献有:上海职教研究所许英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探索》,主要提出“三段式”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设置;赵志群教授发表的《境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给我们的启示》,提出课程衔接包括培养目标、教学课时数和教学内容等的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培养目标的衔接.培养目标在范围和层次上有效合理的衔接,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在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方面可总结为三种模式,即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和横纵延伸扩展模式.另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荀莉从课程衔接的定位、问题原因、衔接方式、体系构建、实践探索等角度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徐国庆教授从理论层面深刻地剖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关键所在,总结了对照式和下延式两种衔接途径.从四个方面给出了解决现有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突出问题,建议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逻辑课程体系开发,通过长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扎实的兼具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的技术技能的技术型人才.

2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体系的主要模式与特点

笔者认为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有好多年,五年一贯制、3+2、3+3等模式在职业院校如火如荼,大有职业教育春风的到来之势.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最初的建设思路和规划,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也没有达到原有教学目的.这说明,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方向错了,将越跑越远.所以有必要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从本源开始思考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核心和思路.分析现有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模式和特点:第一种,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是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模式,即按照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构建课程体系;第二种,以国家职业标准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和标准,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的递进关系,分段分时设置专业课程,完成课程体系的衔接;第三种,中高职课程衔接一体化设计,即按照专业基础课程、专门化课程、专业实训课的课程体系;第四种,徐国庆教授提出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逻辑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设计首先应当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水平划分人才培养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均应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安排相应的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与职业能力训练课.

3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通过研究发现:中高职衔接课程未能做到无缝衔接是主要问题,中专阶段和高职阶段的断层痕迹比较明显,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不仅未能达到原有目标,甚至在课程体系之外的教学、学生管理中也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教师、教材、学生.第一,教学主体的转移是主要原因之一.无论何种完美的衔接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都避免不了教学地点和教学主体的改变,以及时间跨度较长(一般为5~6年)这一中高职衔接主要特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因为原本是断开的课程体系,才需要衔接.衔接就存在无缝衔接和有缝衔接,而中高职又隶属于两种办学层次和学校,有各自的利益,并且课程体系是人设计出来,由此看来,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很多.目前中职招生情况较好,尤其是苏州地区,不仅有三年制中专计划、还有五年一贯制、3+3中高职衔接、3+4中职本科衔接,可见生源不断、形势大好,但是高职院校生源年年下滑,所以高职院校往往在中高职衔接中有些被动.中职学校和教师的本位思想,都认为是在为高职院校提供生源,中职教师也不够积极主动,只是想着早早地将学生送入高职院校学习.如果这种本位思想占了主流,那么必然导致中高职衔接中的教学、课程、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第二,缺少中高职衔接教材.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如果不能有效衔接,课程衔接也就无从谈起.这两年来,部分出版社陆续推出“中高职衔接规划”专业课程教材,但通信技术专业仍然没有中高职衔接的相关配套教材.所以,目前专业课程教材沿用原有的中高职教材,这也导致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往往还是原有中高职课程的叠加,部分课程内容仍然重复严重.如果从教材角度出发,那么现行的中高职衔接体系那就完全是“中职课程+高职课程”.第三,课程体系是为学生服务.中高职衔接的目的是为了使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保证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但是,当学生未能成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时候,就需要确保中专生学习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中专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学习都要得到有效保证,因为中专生有就业的需求,这是中高职衔接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要保证中高职阶段课程的相对独立性,那么课程体系的衔接就势必不能完全无缝对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不难发现,如果离开了教师、教材、学生,完美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也只是白纸黑字.有效的课程体系需要人去执行,所以在讨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时候,必须考虑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因素.实际上,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中高职双方的事情,笔者建议联合中高职校的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共同设计完成.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改进、再实践,加以完善.由此可见,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其主导者应该是中高职的专业负责人,而执行者是教师.因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必须是在相关负责人有效交流的基础之上,否则相关课程工作很难有效开展.特别是涉及课程的改革、增加、删减,这都和教师及学校办学条件息息相关.

4基于PMD模式的通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

阅读全文

体验花卉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

花卉,至古都是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带给人愉悦幸福感觉的载体,现在随着花卉产业化,花卉培育的科学化,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花卉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青睐花卉旅游。然而花卉旅游不仅是造一个花园,开发一个花田,或是举办一个以xx花为主题的节事活动那么简单,这种普通的走马观花式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花卉旅游如何从传统的“二维平面”式观赏旅游到“三维立体”式体验旅游就成了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而本文则主要探讨了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花卉旅游产品的设计。

关键词:

体验经济;花卉旅游;产品设计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随着花卉产业化,花卉培育科学化,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花卉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花卉能带给现代都市人非常愉悦放松的感觉,既赏心又悦目,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青睐。而各大城市结合当地花卉花期举办大型花事活动为载体,不断挖掘花卉旅游的文化外延,将单一的某类花卉主题展示与多种花卉产业集群园区建设相结合、既是当地人休闲观光一日游的理想旅游目的地,又可以作为青少年科普知识学习的基地[1]。使“赏花”为关键词的春季旅游市场逐年扩大其市场份额,极大地促进了花卉产业链的延伸。花卉旅游逐渐成为继会展旅游、节事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后的一种发展迅猛的新兴旅游项目,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如果花卉旅游发展的好,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有创意、有新意,不仅仅是对乡村生态旅游的促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会为工作压力巨大的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休闲方式与生活情趣。然而花卉旅游要能持续的发展下去,不仅是造一个花园,开发一个花田,举办一个花事活动那么简单,传统的游览观光式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放松心情,全情投入的需求,而以花卉为依托向游客售卖有趣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保证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纵观旅游业的发展,任何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要发展得好,最后都必然以“互动”为主题,有旅游者的参与和反馈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所以花卉旅游发展的趋势必然也会围绕着旅游者本身的消费需求延伸其服务内容,更新其服务方式,将科技、文化、生活、艺术等各种数据以不同的项目形式植根于花卉园区,并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本文主要探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花卉旅游旅游产品的设计。

一、开设花卉种植体验专区

这种类型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可以设计成以“种植、采摘”为主题。花卉的种植和采摘是一项既能够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和浪漫的心理又很容易实现的活动,尤其是在“偷菜”游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希望在真实世界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种上美丽的花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我们可以在花田中开展“花卉采摘、花田认养、花卉种植”等项目,比如,单独开辟出几个小的片区,作为游客种植、采摘的专属体验区,让游客体验到农耕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花卉采摘”属于初级体验区,在初级体验区中,旅游者可以进行简单的采摘劳作,满足女性旅游者和儿童旅游者的需求[2];“花田认养”属于中级体验区,中级体验区中,旅游者可以进行相对复杂的浇水、除草,并通过付费获取花田的命名权等活动;“花卉种植”属于高级体验区,旅游者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施肥、剪枝、采摘等全程劳作活动,并可以在花卉成熟以后带回自己的劳动果实,这种设计可以进一步满足男性旅游者的需求,提高男性旅游者对花卉旅游的满意度;另外还可以根据特殊节日,提供“特殊节日劳作”活动,即在具有某些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种植纪念树,纪念花,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纪念特殊的人和事,这就很好的满足了旅游者对情感和浪漫的需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