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伦理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体育伦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体育伦理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分析

教育部高教司1998年4月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曾明确说:“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这从国家层面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才培养的文化意义。以教学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学校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只有将文化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完成,而文化修养则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因此,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从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进行通识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理念是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在价值层面上以工具理性指导人才培养,忽略了大学本身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与下游的高等职业教育相似,“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为了就业”成了人才培养唯一的指导思想,就业率成了高悬在高校领导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以至于大四成了就业年和“空巢”年,学生为了就业无心学习,到处找场子、通路子。在教学方面,通识教育则让位于职业技能教育,通识教育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加部分。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是公共必修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重视,实质上没有得到重视;其次是课程教学急功近利,学生学习心态浮躁;再次是通识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学生只求学分、不讲学习效果;四是专业理论课负担过重,学生无法安心于通识学习。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都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对教师队伍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高素质教师的补充远远不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学校引进人才首先考虑的是急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校高水平的人文专业教师紧缺,加剧了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象国内一流的本科高校那样积聚起一批能开设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力量。四是在操作层面上,通识课程建设不到位,教学管理不严格,教学内容没有主要方位,教学方式单调,使通识教育课程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学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理念认识缺位,对通识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原意是教导人要接受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从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一个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成形在美国,它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的产物。1945年7月,哈佛大学颁布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通过通识教育应该帮助人们“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158国内著名学者李曼丽博士则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7根据以上论述,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关注作为整体性的人的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是求得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使命,因此,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核。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符合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与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相吻合。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基本情况与20世纪30-4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十分类似。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究竟是全面“育人”,还是功利性地“制器”,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需要正确抉择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其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前提是高素质,然后才是应用型。一个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只有人格健康、文化修养好、科学素养强,再加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识教育可以避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专业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功利性过强的现状,培养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以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制器”,更要重视“育人”;要在组织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建设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以专业教育为根、通识教育为本,将通识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之中。

二、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规格必须有严格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都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通选课)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共必修课程中占主要比例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和公共体育(一般要占40个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大学英语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些课程是无法承担通识教育任务和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公共选修课程则是天女散花式地多而杂,数量有数百门之多,课程内容没有深度,课程间没有内在联系,形不成有效支撑专业教育的课程方向,教学要求不严,导致很多学生混学分。很明显,目前所实行的公共选修课方案实际上未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体系的建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也是美国和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曾相继学习哈佛大学的经验,推出了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但问题是,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有自身的特殊性,以教学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决定了这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哈佛和国内一流高校的做法。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根深蒂固的学习习惯也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哈佛大学的做法。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不似哈佛芝加哥的自然科学课程多为所谓“非专业的科学课”,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较有特色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较高,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其质量份量和严格性很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规定至少3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基于上述案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核心课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人文类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主要载体,人文精神是养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最核心的心理营养。在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已基本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应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要以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为主线,精选包括传统文化(如四书)、伦理学、文学、外国经典、中外历史、哲学等课程,通过这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生命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类课程特别要渗透中华文化传统,使通识教育内容本土化。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特有的道德理想、人生态度、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在今天仍有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二是要改革现有公共必修课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原因,目前的公共必修课框架还不可能有大的变动,但其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如思想道德课程可以与传统伦理教育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道德元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与介绍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从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它应不仅是一门语言课,不仅是为了学生考级,我们要通过大学英语对学生进行国外先进文化和精神遗产的教育。即使是大学体育课程,也可以体现通识教育的内涵。传统体育课程的目标过于关注人的生物学意义,侧重身体需求和生理需要,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心灵渴望。现代大学体育完全可以渗透“精神、道德、人格”教育,使体育课同样充满人文情怀。三是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通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将来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除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专业教育则满足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职业要求。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知识领域上的适度宽广,强调的是横向上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则是对学生某些专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要求,主要强调纵向上的理解。作为学生,能以人文和更宽广的科学视野思考和处理专业问题,或能从精深的专业角度来观察、适应社会的变迁,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修养。学校的专业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精神,把历代科学家和专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文情怀、顽强精神,以及自然规律中的美学原则等渗透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要与不同的通识课程相匹配,例如,培养建筑工程师,要学会造房子,就要学习专业课“结构力学”;房子要造得美观,就要学习美学;造的房子质量要好,不会成为“楼歪歪”,则应该学习伦理学。因此,美学与伦理学应是建筑类和艺术类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四是重视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和管理。目前大部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有公共选修课课程模块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补充。但这类课程多而杂,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管理混乱;师资基本以青年教师为主,开课质量不高;学生对选修该类课程积极性不高,听课不认真,考核不严格。因此,学校要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在建设经费上给予扶持;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对现有的公共选修课进行疏理,要按大类整合,如人史类、艺术类、科技类、经管类等,以便于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及专业特点进行选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优秀网络课程资源,以“网络课程+辅导教师”的形式充实到公共选修课体系中;要重视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通识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自觉意识。五是开设通识教育系列讲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专家讲坛、系列讲座,对不同专业或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的通识教育。每位专家教授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或相近领域内精心准备若干讲座,学校可建立精品讲座专家库或网站,学生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相应的讲座接受教育,经教学管理部门考核后承认一定的学分。

三、严格要求和教学方法改革是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

阅读全文

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探究

[摘要]休闲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新领域。当前,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大趋势下,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了理论资源。在生活德育视野下,应该针对休闲德育问题系统设计建构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环境熏陶“三位一体”的休闲德育模式。

[关键词]生活德育;休闲德育;三位一体

大学生活与中小学生活相比,存在更多的课余自由时间,即闲暇时间。闲暇作为特殊的时空存在,成为重要的德育资源。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2016年,本项目团队对广东省5所高校大学生闲暇现状开展调研,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休闲贫困”问题。具体表现为休闲异化(不懂休闲、不能休闲、不愿休闲)、休闲层次低(浅休闲、假休闲、逆休闲)、休闲伦理失谐(休闲与自身、他人、自然失谐)等,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德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使“生活德育”成为新的德育理论研究热点,也为大学生德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从生活德育角度探讨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理论资源

(一)何谓生活德育

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导致德育中存在“三化”(政治化、专门化、知识化)问题,这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生活德育理论被提出并受到普遍认同,成为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不论是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我国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都是提倡德育回归生活实践,倡导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支撑。我国德育专家鲁洁教授较早呼吁德育回归生活。杜时忠教授在《论德育的走向》一文中提出现代德育“走向生活”的趋势。高德胜教授的著作《生活德育论》对生活德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大学生德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他在《生活德育论》中指出,生活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是对以往和现行的割裂、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的转换和超越,生活德育的基本进路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1]74生活德育观指导下的学校德育,应该是通过学校的整体生活进行的、对学校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提升人的精神追求的教育活动。[1]89

(二)何谓休闲德育

阅读全文

国内外体育期刊发表制度的对比

1“发表”的概念

1.1一种复制文本的行为

对发表最根本的定义就是“复制”。现在著名的“著作权法”中解释说:“复制,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各种方式让作品形成一份或者多份的活动”。虽然对复制方式的举例有些不全面,比如抄写或书写未包括进去,但是还是能为大众理解“复制”提供一种较为明晰的的现代语言环境。所有的发表都可以归纳为通过某种方式将一份复制成多份。复制的对象,主要是指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各方面的学术作品。因此,发表是由语言构成的文章的复制行为。

1.2公开文本

发表的全部意义是“公开”。‘公开’是文本复制的目的,是供人阅读。《辞海》中将“发表”定义为:“把意见公开表达出来。”虽然这个定义与大众所理解“发表”不很一样,但它却说出了发表的“公开”性质,这是与大众的看法相一致。公开性发表使文本的思想和内容从个体思想上升为社会思想。隐私性的文本,属于个体的隐私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文本只服务于本人。公开性复制不仅可以扩大社会的阅读范围,而且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作者或读者在文本未成形前只是隐形的的。当文章被发表了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相互确立了起来。

1.3原本的流传

文本的复制与流传是文本公开后显著结果。这也使得发表具有意义和动力。文本公开被复制后不是大家一次性消费的,这是长时间多次阅读的过程。这种长时间的重复性就使文本具有保存和流传的需要。没有公开性的文本很容易流失,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文本数量是一个重要原因。文本公开后虽然未必一定能保证它能永世流传下去,但是一定能保证在较长时间内它依然存在,而且被流传可能性也极大的提高。从这一方面,人类的某一时代精神或社会文化从而获得继承和发扬。体育研究是一项灵活性很高的研究。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论文也层出不穷。为了是我国体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对于论文的发表就必须有一套更好的制度。基于现在我国体育论文的发表情况,很明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发表的各个环节都有漏洞。

阅读全文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探究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实施起初各省市对《纲要》认识不够充分,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因而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哪些缺失或不足、怎样使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下合格的中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快速提高等。这些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因而选择了“提升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探究”的课题,以期通过这一课题的探索与研究,为将来中学体育教师在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提出一些合理的参考建议。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实施,一大批有着较高学历的中学青年体育教师将陆续地充实到体育教学一线中。如何尽快地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是目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同时,对于资深教师来说也需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法、强化育人意识,使资深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永葆生机、与时俱进。通过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访谈,寻找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在新课改下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正确地分析与解读,进而探索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尝试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法,以期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提升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3篇)

第一篇:中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关于教学选篇问题

由于《大学语文》不像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那样有足够的课时展开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选篇上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古”“今”“中”“外”全都涉猎,虽然“古今中外”都重要,但相比之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更值得重点学习。理由如下:

(一)重点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可以切实关联一定的中医文化教学。

今日之中医看似与其他学科毫不相干,事实上,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之下,共同的滋生土壤,决定了彼此之间具有许多共融的理念和规律。自然,关注古典文学作品,必定能够深化学生对中医相关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医儒同源”这一既定历史社会现象之下,不难看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中医强调救死扶伤,以“仁术”救人,可见二者的道德观念是等同的;再从细节来看,孟子有“扬汤止沸,沸益沸,不如釜底抽薪”之语,而中医治症八法中有“汗、吐、下”三法,显然二者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相似之处;儒家强调等级制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中医开方用药则有君药、臣药之别;又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中医“若要身体安,三分饥与寒”的关联;周敦颐“出污泥而不染”与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犯”的关联等等。中医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尤其儒释道三家思想作为华夏民族精神骨髓的主体部分,在中医范畴之中当有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体现,华佗兼通数经,孙思邈善言老庄,晓百家之说,朱丹溪则直接化用宋理学观点开创“滋阴学派”。此不赘述。基于此,这种关联性教学模式,抑或更能充分体现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特色教学,关键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先秦作品应作为源头与标杆,给予更多关注,其次才是汉唐及宋。

溯源中医,先秦乃其源头。这一时期是华夏历史从原始社会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则昭示文化的空前交融发展和繁荣,中医有关阴阳五行等基础核心理论就是在这一特定时期逐步确立和建构体系。反言之,如果没有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渗透,没有这一时期空前繁荣碰撞和交融的文化作为其存在的基石,今日之中医就不可能因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而愈久弥香,并以有别于西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思维模式在今日世界医林中大放异彩。故此,关注先秦作品,必定能够在一定层面深化学生对中医相关理论和学术的深层次掌握和理解。

阅读全文

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价值

【摘要】在漫长的体育教育演变进程中,按照哲学思维来构建身体话语,成为联系身体与体育教育之间的逻辑中介。本文借助文献资料、历史研究、文化叙事等研究方法,从词源学的角度考查身体教育之本源,分析身体教育的现代焦虑危机。从身体哲学视角梳理近现代体育教育身体叙事的历史逻辑,阐述体育教育价值理性,提出“真、善、美、利”的现代体育教育身体观。

【关键词】体育教育;身体哲学;价值;词源学

前言

身体作为联系外在世界的物质实体,长期以来,“身心二分”的哲学话语割裂了身体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看成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而忽视了“人化自然”的能动作用。随着后现代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身体也开始被肃反和正名,预试身体转向的可能性。身体作为体育和教育的研究对象,从对身体本体的追问,到体育教育对身体外在形态的塑造,无不表现出人类对身体认识主体的本性回归。本研究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范式,探讨体育教育的哲学线索与身体价值的批判反思,对于构建当代体育教育价值体系和实践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寻回体育教育中身体之“本真”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身体教育的词源学考查与现代焦虑

1.身体教育的词源学考查

从词源学的角度,在我国古文献里主要从“身、体、形、躯”来定位身体教育。“君子之学也……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美七尺之躯……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身体教育是通过教化、修养来达到对君子之身的塑造,改变身体外在的形态结构,这种教育过程是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来加以规制和形塑,由此形成的身体观不仅存在于身体本位的物质空间,还与社会空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1]。西方身体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身体术语,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把身体看成是“器官”“有机体”,身体的肉体骨架被囚禁在精神世界的牢笼之中,形成与精神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教育本身隶属社会范畴,对身体的教育自然也就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把“身心二分”聚焦到心智层次,采用“非具身性”(disembodied)[2]思维来表现身体的双重思路,身体本身表现出“缺席在场”(absentpresent)价值样态。霍布斯和福柯从社会建构的视角试图揭开身体教育的话语规则,身体作为社会教育的定位场所而存在,但尚未挖掘身体客观存在的生命态、情感态的价值取向,生命态身体的本位回归是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可是,按照这种社会思维来构建的身体教育实质倾向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导致身体教育的缺场。

阅读全文

教师德育论文(共9篇)

(一)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是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最基本的活动是教学,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指路人的重要作用。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高校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生活的引路人和道德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态度、综合能力等,还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产生重要的影响,老师简单的言行举止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都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时期,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实践能力。为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各高校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实际上,高校青年教师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其中,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俗话说的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学生的老师”,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对高校学生的道德高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首先要抓好高校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只有这样高校青年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对一个高校人才的培养及学校自身的建设都至关重要,因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中,很多高校都把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看成孤立的个体,并没有将其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认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的方方面面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德育效应。部分院校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难以做出系统的规划,部分校领导认为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与自己的职责无关,以至于难以很好的协调与配合,结果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既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同时还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客观掌握,而智育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外部影响对智育固然重要,但是内化为自身的优良品质才是其终极目的。青年教师虽然已经成年,走出了校园,但是年纪不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自身要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在实际的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中,部分高校难以为广大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也没有让德高望重的专家为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难以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三)部分高校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青年教师一旦出现与学校规定不符的情况,就要严加制裁。校方的这种管理模式表面看似对青年教师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实际上却严重挫伤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不仅不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还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失去了对学校的归属感。

阅读全文

环境设计教育理念思考

摘要:文章以教育理念研究为切入点,整体思考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指导理念。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中国近20年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献的趋势和关注热点,归纳环境设计教育的内涵与问题,在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成果与经验基础上,最后确定环境设计“三位一体”理念的内涵、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出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不容忽视的研究问题,研究成果对环境设计专业内涵界定以及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环境设计;教育理念;三位一体;整体视角;顶层设计

一、研究概念解析

理念字面意为理性概念,在《辞海》中理念有两种解释: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理论、观念、思想,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被称为理念。在《新词语大词典》中认为理念是对事物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从理念释义中可以看得出,理念不同于感性认知,是人类理性认知的成果,经历了从想法到思想的形成过程。环境设计是指在尊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重视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需求,运用系统整体的方法对人类环境空间进行优化研究。本文中环境设计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实践能力、学识结构为主要内容,其中价值观包含环境设计学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伦理价值,实践能力包含实践应用和业务能力,学识结构包含学术知识与学术修养。

二、中国近20年100篇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献分析

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名称几经更名,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属于艺术学设计学专业类,被授予艺术学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到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在60年的历史大背景下走过了从室内装饰到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1]。环境设计教育理念多体现在实践项目中,梳理和归纳近年来环境设计教育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有助于学科建设。如维克多•马戈林(VictorMargolin)曾提到设计研究的核心课程建设需要对期刊论文搜集与整理,重新阐释和评估关键文献的研究,如同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和艺术史领域的学者所做工作一样[2]。本研究选择中国近20年来100篇讨论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的论文作为分析材料,包含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论文三种类型。

(一)题名中出现环境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