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体育锻炼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体育锻炼

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情绪管理研究

[摘要]以情绪管理能力问卷为主要测量工具,对具有不同锻炼习惯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测评,探寻体育锻炼与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良好与非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医学生在情绪管理总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每次锻炼时间(r=0.652,P<0.05)、锻炼强度(r=0.235,P<0.05)、锻炼频率(r=0.178,P<0.01)与情绪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和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关键词]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情绪管理;心理健康

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在遇到与个体发展不利的情绪时,积极寻找情绪策略,以有效的方式解决情绪不适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对情绪情景、情绪类型以及情绪强度进行管理,其目的是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体育锻炼会对人的身心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心理指标之一的情绪自然也会与体育锻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体育锻炼可以调节负面的认知和情绪、提高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缓解紧张水平。医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以及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在学习、生活、人际、择业等方面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相对来说会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若调控不力,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从影响到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挥。本研究正是基于此,通过探究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与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法和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专业学生600人为调查对象,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2-3],以如下三个4个条件为良好锻炼习惯的判定依据:(1)周锻炼次数大于等于3次;(2)每次锻炼时间大于等于30min;(3)采用与自身体质状况和所从事项目相适应的中等及以上的锻炼强度;(4)锻炼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年。经问卷调查筛选后,确定具有良好锻炼习惯的被试146人,并纳入良好组别(G组),不具备良好锻炼习惯者439人纳入非良好组别(B组)。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1)采用梁德清等人编制的PARS-3《体育活动等级评定量表》[4],对医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锻炼频率、每次锻炼时间、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等,并根据实际需要加入“锻炼持续的年限”条目。(2)采用王飞飞编制的《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1],问卷共38道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涵盖了情绪理性调控、消极情绪发泄调控、寻求外界支持、消极暗示调控、自我积极补救等五个维度。上述两个问卷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57、0.866,符合心理学测量的标准。共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9份,其中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97.5%。2、数理统计法。对所测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设定а=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分析

阅读全文

终身体育锻炼阻滞与优化路径

1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概述

1.1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重点在于全国人民,从根本上来说健身是部分男女性别与年龄,旨在让全体人民通过健身来增强身体力量、柔韧性、耐力、协调性和控制性,从而达到全国人民身体强健的目的。全民健身计划是基于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随之产生的,对于人们实现身体健康、达到生活幸福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话题。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到《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再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取得了大发展,对推动体育改革和群众体育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新形势下也为全民健身新时尚和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2终身体育锻炼

终身体育锻炼,与全民健身所不同的是强调受众群体数量,核心在于个人终身的身体锻炼和体育思想,受众范围局限在某个人身上,也意味着这个人要接受终身的体育教育和健康锻炼。一方面,参与相关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活动和体育锻炼活动,在体育锻炼影响下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在生活工作中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另一方面,在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某个人形成了系统化的体育锻炼目标,根据自己的时期、阶段来学习体育知识和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形成终身学习体育知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是不会受环境的影响的,更侧重于强调个人自我发展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和正确的锻炼观。

2全民健身大发展背景下终身体育锻炼阻滞分析

2.1全民健身大发展背景下终身体育锻炼现状

阅读全文

体育锻炼对个性品质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方法   1.1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萌芽到独立再到生活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发展过程,且日臻完善、不断进步,其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也日益密切。知识经济的来临则使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人们不仅重视体育锻炼对人产生的生理作用而且开始对心理的甚至社会的适应功能日趋重视,对个性品质及其与社会的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更为重视。   1.2研究方法   研究个性品质的发展不仅要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而且更加需要用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生理的等   2.1体育锻炼对个性影响的运动心理研究现状及其测量手段的发展   以往有关体育运动与健康个性的研究,局限在竞技运动方面,研究的手段主要是采用特制理论对运动员进行选材和运动成就的预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实践领域的扩大,研究领域也随之从竞技运动扩大到体育教育、体育娱乐的范围,研究手段也从单一走向综合,开始采用生理、语言符号、运动行为和社会的等综合、联系的和发展的手段。笔者认为体育锻炼影响健康个性的因素或途径主要有生理、行为控制、注意、信息加工、逻辑思维、自我概念、自我意识、需要、兴趣和动机等动力性因素,甚至还有有关社会性别角色方面的因素,因而在运动心理的研究领域,体育锻炼影响个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体育锻炼对生理和运动活动认知方面的作用   体育锻炼对人的生理方面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对人的身体形态、器官系统机能、运动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其实,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的作用也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揭示。它一面可能过生理生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人的认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如运动心理家认为积极的身体活动可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自我身体的评估,进而产生更强的自尊心;提高的自尊心又会强化锻炼者对活动的知觉,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研究者研究了身体评估、身体活动和自尊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身体评估与自尊心存在明显的相关(~t~,1976)。这样,我们可以将评估和自尊心的发展作为促进个性发展的途径。   2.1.2体育锻炼与人的动力因素的关系   人的工作、学习离不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而体育锻炼一样需要这方面的动力因素;反过来,体育锻炼也可以培养和丰富人的动力系统,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运动心理发展史和体育锻炼心理告诉我们,人们参加体育锻炼是有多方面需要的,除了一部分人出于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显示能力的目的外,更多的是为了改善体型、增强体质、结交朋友、寻求快乐、成为社会群体一部分。这些丰富多样的目的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多方面的需要,也反映了体育锻炼的多功能性。   为了探明体育锻炼的动机对人的作用,心理研究工作者提出了能力动机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假设,并指明了全面的包括个体差异、客观环境和动机指向的综合的研究发展方向。其中能力动机理论认为,主观有能力感和内部控制的个体在活动中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并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而有些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认知、心理能力、自我价值和希望未来成功方面,都比不锻炼者高(州ss,1990),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控制点应作为健康个性的反映指标之一。   2.1.3体育锻炼对塑造社会行为的作用   我们都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培育人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和协作的社会行为。如Hel~ch和S沐nce(1977)的研究发现学校的男女运动员具有科学家一样的高成就动机。另外,根据性别范式的研究发现,女子更喜欢体现美的个人项目(体操、游泳、乒乓等项目);而男子更喜欢体现力量和竞争的项目(足球、篮球、击剑等项目)。为此,有人认为锻炼也是塑造社会行为的主要场所。这里比较明显的是竞争和协作的社会行为、高成就动机和性别角色的培养。   2.1.4体育锻炼促进人的社会化   我国的体育社会学家认为体育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学理论认为所观察到的行为能力被强化,并能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来,这是个体通过模仿、仿效和不同类型的学习而社会化的。社会化的过程比较重要的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受个人、其他人员和社会环境的特点的影响。体育锻炼的研究表明社会化与体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Webb(1969)竞技可勺11练人职业的、政治的和社会生活的角色意识。   结合个性测量研究手段的现状和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下面几项指标进一步进行探索。   初步研究结果   为了探明体育锻炼对人的个性的影响,笔者选择了武术和乒乓球两个项目对青少年儿童的控制自觉多维度的作用。结果表明(见下图),两个项目的儿童内部控制多高于外部未知方面利他人的控制,在躯体内部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长期参加武术的儿童(半年以上)在认知未知方面和躯体他人控制方面,低于乒乓和短期活动的儿童(半年以下),显著差异分别达到0.037和0.045。说明体育活动在躯体活动控制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心理方面的影响具有差异,其中武术在降低认知未知方面和躯体他人控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乒乓球在提高人的反映力和观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另外,根据理论和研究的结果,我们同样可以了解到群体项目其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阅读全文

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研究

摘要:体育锻炼习惯属于积极性习惯,它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逐渐养成的,这种锻炼习惯将会贯穿一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养成稳定不变的锻炼行为——体育锻炼行为。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体育锻炼习惯,一般是指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要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的我认为:要走好这一段路,一定要抓好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一、从思想上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1.克服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学校不重视,各种体育设施条件限制,凑合着教与学。对于很多学校而言,由于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上的“贫乏”,导致许多教学内容不能开展。体育教师工作的热情不高。许多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足,更不懂得体育锻炼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2.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

阅读全文

体育锻炼行为和社会认知理念

 

1锻炼行为的概念界定   从现阶段我国成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来说,尽管动机是多样的,但是,绝大多数成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第一位的动机或目的都是为了健康,因此,锻炼行为首先是为了健康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其次,大部分人从事的体育活动大都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虽然广播操等锻炼形式是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的,但是就其活动量和持续时间在所有体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来说占较小部分,因此,锻炼行为是主要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身体活动。   体育活动要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否则不可能产生应有的健康效果,因此,锻炼行为是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的身体活动。   因此,我们将锻炼行为界定为:锻炼行为是主要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以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身体活动。   2影响锻炼行为的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认为,人的行为受许多先天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的是,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认为,环境刺激并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唯一因素,一个人的行为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人类行为既受制于环境,也影响着自身的生理状况、认知评价及周围的环境因素;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有机体,具有自我指导的潜能,个人的认知因素对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引起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是条件操作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综合。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人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也就是说,行为、环境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双向决定,这种互为因果的模式,叫相互决定论。行为因素包括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工作场所、场地设备、家庭器材等,个人因素包括认知、情感、生理等。这种相互决定论的概念假设,个人既是他们行为的中介又是行为的主体。个人是行为主体,是指个人是行为的发出者,个人是行为的中介是指,外界环境要影响和改变行为,必须通过影响、改变个人这个中间环节才能达到目的。   行为可以是个体发出的行为,也可以是群体发出的行为。笔者以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个体行为的角度分析影响成人锻炼行为的因素。   2•1个人因素   锻炼行为是参加锻炼的个人所发出的行为,即行为的主体是人,因此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为此在分析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首先要研究行为主体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个人因素是与行为主体自身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影响锻炼行为的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知识态度和信念,心理特点和行为技巧等因素。   2•1•1人口学因素锻炼行为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体所从事的行为,因而锻炼行为反映了行为主体的某些特征;反过来说,行为主体的特征也决定了其锻炼行为的特点。分析行为主体的人口学特征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如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是研究锻炼行为最基本的工作,有助于了解其锻炼行为,进而控制和指导锻炼行为,为健身工作服务。   2•1•2知识、态度和信念这里所指的知识是指与锻炼有关的一些知识。知识是形成态度和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引起行为变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如果人们参加锻炼主要是为了保持或增进健康的话,那么对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的知识则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一般而言,拥有锻炼知识越多的人,对锻炼认识越全面而深刻的人,越有可能从事体育锻炼,并长期坚持。态度和信念也影响锻炼行为的开始、变化和保持。   2•1•3心理特点成人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人们也不例外。人们所参与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它受人们的心理因素所驱使,这些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习惯等。因此,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当然也应该包括这些因素。   2•1•4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是个人相信他们能成功地执行一个行为的程度,它区别于结果期望。结果期望也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结果期望是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例如,参加锻炼的人也许期望健康状况的改善,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或者期望把锻炼的结果作为体验自我满足的手段。锻炼的结果可划分为即时的益处(如紧张水平的降低)和长期的益处(如身体形态的改善)。   2•1•5行为技巧锻炼所获得的健康益处是建立在人们经常性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一前提之上,偶尔的锻炼是不可能获得这种健康益处的,因此锻炼的坚持十分重要。为了能长期坚持锻炼,人们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为技巧。   长期地重复一种锻炼项目,人们可能由于单调而对之逐渐失去兴趣,最终放弃锻炼;人们进行锻炼都有一定的动机驱使,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如果锻炼一段时间后,目的未达到,目标未实现,那么可能会因失去信心而放弃锻炼。为此需要采用一定手段的进行自我激励,如自我动机、目标设置、自我强化、过程的自我监督等自我控制的技巧。   2•2项目因素笔者所作的调查表明[1],中国科学院知识分子参加散步和跑步锻炼的人的比例最高,其次才是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他们选择散步和跑步进行锻炼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首先,散步和跑步(即走和跑)既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活动形式和活动技能,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活动方式。不管是工作或是学习人们都离不开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因此易于普及。其次,散步和跑步对锻炼的场地器材要求最低,因而所受限制最小。只要有空地就可以进行,甚至在街上也可以进行。第三,进行锻炼时要求锻炼者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也最低,且活动的量和强度易于控制和掌握,因而适合于各类人群开展锻炼。第四,在现阶段的我国,人们体育消费意识和观念不强、生活水平还不高因而体育消费水平也有限的情况下,几乎不需要什么花费的散步和跑步成为人们锻炼的主要手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第五,以科技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分子以脑力劳动为主,他们的时间观念较强且比较珍惜时间,因而比较喜欢散步和跑步这种易于安排的锻炼项目。第六,散步和跑步易于以个人锻炼的方式进行,不需要同伴,因而更灵活,便于将锻炼安排在一日之中。#p#分页标题#e#   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对练习者的技能和体力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择游泳进行锻炼,练习者首先至少要会一种泳姿,其次要有进行游泳的地方,如游泳池或江河湖泊海等客观环境条件,其次需要具有一定的体力水平。离开了这三个前提,行为不可能发生或者不能持久。选择其他项目进行锻炼也有类似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男女知识分子在选择锻炼项目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例如女性较男性更喜欢参加健美操(广播操)、交谊舞体育舞蹈,而男性较女性更喜欢乒乓球、足篮排球等。也就是说,女性较男性更喜欢参加有助于塑造美、带有柔性的项目,而男性则较女性更喜欢较激烈的、有对抗性、有乐趣的、带有刚性的项目。如果相对更适合于男性的项目,如足球,让女性进行锻炼,或者相反,相对更适合于女性的项目,如健美操,让男性进行锻炼(尽管不应该是如此,但现实中的确是如此),那么,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有组织的锻炼课(如健美操班),如果运动强度超过锻炼者感知的强度(觉得强度过大),不方便,不合锻炼者口味,或者收费过高(超过了锻炼者所能承受的限度),那么,锻炼者有可能退出这种锻炼。然后,也许会重新选择别的项目进行锻炼。   由此可以看出,项目因素也是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因素。相比较而言,哪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锻炼花费较小、对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以个人方式的项目比较易于受人们接受。总之,项目因素也是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因素,它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要素,也影响锻炼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   2•3环境因素人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这些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和影响作用。就环境与人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环境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根据环境的性质,可以将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影响锻炼行为的环境首先是物理环境,例如,是否具备人们喜欢的项目所要求的场地和器材,参与该项目所要求的经济花费是否超过人们所感知的水平;其次是社会环境,如某一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形成了锻炼的气氛,即人们是否认可或崇尚锻炼。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在家庭内部更是如此,因为家庭内部的人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也最亲密。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体育锻炼行为也是如此。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可以分为平辈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夫妻之间、弟兄之间、姐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非平辈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父女之间、母子之间。一个家庭成员的锻炼行为是对其他家庭成员锻炼行为的一种暗示和支持。另外,家庭成员由于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之中,一般存在着家务事的分配问题,因此,一成员参加锻炼,如果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不支持的话,那么其锻炼行为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如同学、同事、朋友、邻居等,这些社会关系也对锻炼行为也有相当的影响,尤其是亲密的好友更是如此。因此,在分析环境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时,不能不分析人际支持这个重要因素。   本人所作的研究表明[2],家里其他成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也即是说,家庭成员之间的锻炼行为会相互影响;家里其他成员支持其锻炼的人更有可能参加锻炼;好友支持其锻炼的人更有可能参加锻炼。   3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健康行为学认为,以增强体质和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锻炼是健康相关行为,是预防与保护性行为,是有利于健康的、外显的、基本的促进健康行为[3]。国际上著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家格林(LawrenceW.Green)将影响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分为三大类[4]。   任何一种行为均受上述三类因素的综合影响,还因为行为的多面性,这种多方位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具体到锻炼行为,也有同样的情况。影响锻炼行为的倾向因素可能是人们对锻炼价值的认识,由此产生的需要、动机等;促成因素可能是一定的场地器材、时间、经济基础和锻炼技能等;强化因素可能是锻炼者参加锻炼加后身体的舒服感、自信心的提高、体型的改善、健康状况的提高或者人们的赞扬等。就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分子而言,尽管参加锻炼的人的比例较高,但是能达到相当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人的比例并不高,原因可能主要是促成因素的问题,即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等。   前面所讨论的与锻炼行为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对某一个体的锻炼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样一种因素对不同个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不过我们可以从特殊中找出共同的东西,以利于了解、控制和预测人们的锻炼行为。   4锻炼行为的综合影响模式   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主要理论,对影响锻炼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影响其锻炼行为的因素也许不尽相同,其中有些因素是主要的,有些因素是次要的。

阅读全文

体育锻炼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

随着国内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在体育教学方面也出现了体育职业服务化的趋势,这也引导了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不少高校都将体育教学目标改为培养技能人才,这对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就从国内的体育教学改革入手,讨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当前国内各大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最后探究了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和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学改革;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教学在高校中的是具备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的,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此外,体育教学还有利于学生调整心理和心态。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在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评估体系、教学目标、教学课时安排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改进,这也一定对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有所帮助。

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概述和必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养生和锻炼的重要性,加之目前我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各大高校都以体育服务职业化为目标,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这种改革不仅有利于对身心俱佳的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也有助于国家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属于素质教育之一,而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技能素质更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一方面促进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提高学习效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体育教学有助于全校甚至全社会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也主要源于高校的体育教学。优秀的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充分认识到终生锻炼和健康的重要性。当然,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恰当等问题。

阅读全文

高校教师的体育锻炼与身体状况

 

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承担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任务,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压力。目前,这样一个群体的健康状况如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国家、社会和高校又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健康,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教育教师队伍,进而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如期实现。   一、我国高校教师的健康现状   中科院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并且这一阶层的早逝现象正在加剧,25-59岁人群中,女性死亡率为10.4%,男性死亡率达16.5%(乔小杉,2010)。因此,近年来作为知识分子中坚力量的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总体健康情况堪忧,性别差异明显我国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总体堪忧且存在性别差异。这点从韩新功等(2009)通过河北省高校教师健康体检的各项指标可以看出:一切正常的男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6%,一切正常的女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0.9%,女教师的健康状况要好于男教师。在对河南省高校教师调查后表明(王磊,2011):在总调查对象832人中,健康者为396人,占47.6%;处于亚健康者状态者有306人,占36.8%;提示有健康问题有130人,占15.6%。这也说明河南省高校教师总体健康状况堪忧,处于亚健康的比例略高。   2、代谢性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增多   在一项对某地区高校教师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2053人进行高血压发病情况统计并就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该地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男、女患病率分别是28.8%和20.2%。其中硕士学历的高校教师患病率最高,为29.2%(崔忠太,2008)。而于威等(2008)对1246例高校教师检出的常见病患病率均在7%以上,其中高脂血症占首位,总患病率为29.5%;视网膜动脉硬化总患病率为26.4%,居第二位;脂肪肝总患病率为22.4%,占第三位。   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群体患病以代谢性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系统较为常见,尤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多见,这些疾病对高校教师造成极大的伤害。   更有甚者,有关中青年高校教师因突发性疾病死亡的消息,不断出现在各种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因此,应对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健康进行干预,寻找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原因,并积极寻求促进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的途径。   二、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   1、来自职业方面的压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全面深入地进行,教师聘任淘汰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改革所涉及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使教师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而各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往往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申报职称时,每年除了要承担一定教学任务,还必须要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承担一定档次的科研课题。如某省建立的特聘教授制度,在考核时,规定聘期内必须在一级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文章,同时必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否则视为不合格。这种强制性的规定,必将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有一些高校教师为了应付职称评定、校内考核等规定,动用违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去发表文章和获得各个级别基金支持的课题。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是他们出现各种心理和身体疾病的主要压力,必将影响到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   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让教师职业承受的压力增大,使高校教师在种种的压力之下不能很好的顺应生物钟的运转规律。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每日工作常常超过10小时,经常熬夜,有时连续工作至凌晨2-3点,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常小于6小时,周末加班做科研,很少有时间休闲活动,更缺乏统一的团队休闲活动时间(吴祥勇,2003)。另外,饮食方面也没有太多的规律,一日三餐不定时,不吃早点,更谈不上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工作强度也常常超出个人的身体承受范围,这都给高校老师的健康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高校教师自身的健康意识也是影响其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教师体检的情况来看,能做到每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体检的仅占38.4%,有六成多的教师体检的周期是两年一次或更长(孟小红,2006),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师的健康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3、体育科学素养低   体育科学素养是指大众的体育锻炼知识、锻炼动机、锻炼行为的总称(杨明等,2008)。从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上讲,高校教师虽然偶尔也有少许的轻微体力劳动,但他们主要从事艰巨的科研活动和教学任务为主的脑力劳动,而且属于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脑力劳动,因此高校教师往往很少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对某省高校教师体质测定与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占29.1%,不常和不参加者占70.9%。结合体质测定结果分析,经常参加锻炼者优良率为70.9%,合格率为22.5%,不合格率为6.6%;不常和不参加锻炼者优良率为35.2%,合格率为45.8%,不合格率为19%(苏静等,2003)。这说明体质状态的好坏与体育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素养,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动机,对体育锻炼的知识又知之甚少,参加体育锻炼也具有很大随机性,不注重培养自己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方法等。   体育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体育科学素养的提高的主要标志之一。   即便是有些高校教师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拥有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他们由于没有拥有以科学体育知识为基础的正确的锻炼方式,体育锻炼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p#分页标题#e#   三、促进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的途径   1、改革高校教师考核制度,发展新型科研创新模式   高校教师,是振兴祖国科学技术和复兴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提供必须的人力资源,也是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国家主要承担者之一,他们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意义深远。   因此,国家、社会和高校应当想方设法减轻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尽量减轻其工作压力,并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改革高校教师的各种考核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这能使高校教师在身心压力适度的情况下,从容地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任务,从而为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   2、宣传健康知识,引导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   在高校教师中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十分必要。高校教师因为所从事的领域不同,以及科学研究上的高精尖的需要,往往只是对某一学科内某个极其狭小的领域内具有发言权。实际上,他们对健康知识知之甚少,有时候甚至因为忙于科研无暇顾及对大众健康知识的学习,反而导致他们对必要的健康知识一无所知。   要在高校中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锻炼知识和能力的群体培训,如:学校体育部门和工会组织定期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交流,增加教师锻炼的机会。利用高校自身优势,以多种形式组织和吸纳相同兴趣的教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做好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开展体育咨询服务和运动处方指导工作。此外,国家和政府把组织和支持教职工体育锻炼纳入领导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把体育活动的开展作为部门评优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   3、培养科学素养,提升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意识   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必要的体育科学素养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密切联系,如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改善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调节心情、提高免疫力等。增加高校教师的体适能,以适应繁杂工作的需要。   目前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方式主要还是以步行、慢跑为主,这就显示了在运动形式上单一,缺乏多样性,反映了高校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他运动形式的重要性。因此要建立现代运动处方。   主要有以下三类:有氧耐力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游泳等;伸展运动及健身操,如广播体操、气功、武术、舞蹈等;力量性锻炼,如哑铃、杠铃等。   要加强对运动强度等体育科学的认识。运动强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常用心率、梅脱等来量化,从而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目前高校教师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往往不注意变换运动强度,而是以低强度的慢跑等为主,这样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此外,对于运动时间与运动频率等知识的掌握也是达到参与体育锻炼效果很关键的因素。因此,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知识,培养高校教师体育科学素养的意义十分重要。

阅读全文

音乐和体育锻炼结合研究

 

对音乐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有,“音乐亦为药也”,我国古代名医朱振熹曾这样指出音乐的作用。国外著作中也有介绍音乐作用的故事:“一位国王得了一种怪病,医生治了以后都不见起色。   后来一位擅长音律的人为国王弹奏琴曲,才将国王的病治愈。”虽然这个故事有些传奇色彩,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对音乐作用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有了。   目前,音乐和体育运动的结合在一些田径和球类的运动中进行。美国人曾经用音乐节奏来控制栏间步节奏的特点训练跨栏跑步运动,曾用爵士乐激励橄榄球运动员的斗志。   1音乐的魅力研究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陶冶身心的作用,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的喜好不同,但是几乎人人都爱听音乐。研究证实,美妙恰当的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对生活和工作有奇特的功效。   音乐之所以有如此魔力,与它和人体的机能有重要的联系。   音乐可以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进入人体,从而产生一种同步的共振。音乐以此来刺激人体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这种共振效果是一种和谐、美妙的感觉,能让人们疲惫、紧张的身心得到放松或者是激励,达到活跃情绪的目的。   2音乐与体育训练的关系研究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运动心理学副教授CostasKarageorghis的《布鲁尔音乐等级目录》中研究了不同音乐促进体育运动的效果。这一研究是基于十年的调查问卷得出的,研究证明音乐的刺激作用来源于音乐的节拍,音乐对人体的影响是靠音乐的节拍和人体的脉搏相互协调来实现的。音乐每分钟的节拍数应该在120到140之间,因为这时音乐的节拍数和运动时人体的心率相吻合,运动者听这样的音乐才会产生美的享受和运动的激情。举例说明:音乐节奏较快并且已经超过了运动者本身奔跑的节奏的时候,跑步者在心理上就会感觉不舒服,试图跟上音乐的节奏,这时候就会引发运动者速度奔跑加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状况。   目前,很多音乐界和体育界研究专家开始对音乐和体育训练的结合进行研究,希望通过音乐来促进体育训练的高效化。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不仅影响运动员的心理,使其形成愉悦的心理状态,并且音乐可以有效地控制运动员运动的频率和幅度,使其更有效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国内外学者也曾经对音乐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运动前聆听适当的音乐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运动中聆听音乐能够增强训练的效率,运动后聆听音乐有助于消除运动员的疲劳状况。   3体育训练中的音乐元素选择研究   在运动中我们一般将体育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热身训练;包含技巧、速度和力量的常规训练;放松恢复训练。由于在运动阶段不同,所听的音乐曲目也应该有所区别。根据不同的运动强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音乐元素?笔者结合自身在实践中的认识,对其进行阐述。   第一,运动者在进行热身运动的时候适合听欢快轻松的音乐。因为这时运动者的运动量不大,运动强度小,身心比较放松,听一些节奏欢快的曲目可以陶冶身心,为下一步运动做准备。   第二,运动者在接受常规训练的时候适合听节奏感较为强烈的曲目,比如摇滚乐曲。因为在常规训练中运动者的运动强度大,心率也快,听一些节奏感强或是稍高于人体运动节奏的音乐能配合人体的节拍,激发人体的动力。调查证明,越是激昂的曲目对激发人体的潜能有强烈的效果。举例说明,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最需要的是快节奏的音乐来激发他们的速度,这时如果放《RightNow》这种节奏感明显的曲目定会让运动员增强速度,充满青春的活力。此外,不仅节奏感强烈的曲目对运动员有激发的作用,而且音乐能够使人想起往事或者与音乐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具有激发作用,所以对运动者提高运动效率和耐力也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篮球训练中,教师放《IbelieveIcanfly》这首音乐,运动者会不自觉的想到乔丹,想到乔丹在球场上尽情发挥着自己的球技,娴熟的投篮动作,还有拉里•伯德赞美乔丹的那句“上帝穿上了乔丹的球衣”,甚至会想到NBA球员各种霸气的扣篮姿势,想起NBA的口号“ILoveThisGame”。这时候篮球训练者即使很累也会坚持,因为有乔丹这样的精神动力在支撑着自己,有NBA球员的崇高形象支撑着自己。这时候训练者心情愉悦,心理放松,内心的斗志得到激发,将训练中的美妙投篮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三,运动者在运动后会有放松恢复训练,这时候适合听节奏比较舒缓的曲目,比如《ShoulditMatter》。因为运动后训练者身体疲惫,需要放松一下身心,不能受到强烈的刺激,所以慢节奏的,舒缓、悠长、醉人的歌曲音乐能够使人处于较安静的环境中,使疲劳的身体得到了放松和恢复。   体育运动给人们以健康的体魄,音乐给人们心灵以美的享受,体育运动与音乐的结合既能让人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又提高了体育训练的效率,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二者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作为实践者,笔者将会继续探索体育运动和音乐的关系,实现二者最有效的结合,激发训练者的活力,培养训练者的兴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