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天文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浅议
摘要:在现阶段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为能从整体上提升数学教育的质量水平,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新的理念,应用新的技术,进而激发、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地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教育的价值以及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就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的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史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较重要的时期,是学生进入高等数学阶段学习的基石。为能促进教育水平有效提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为目标,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可改变教学方法和思路,将数学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当中,以学生素养培养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教育的价值以及现状
(一)数学史教育价值。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以下几点就其渗透价值进行阐述:1.有助于强化学生意志力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数学史素材比较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利用教材中数学史的素材,也可拓展数学史的教学素材,激发调动学生对数学史学习的动力,助力强化学生意志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发展史上有诸多成果是前人经过艰辛的努力奋斗获取的,如我国魏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刘徽通过割圆术,算到了192边形得到π的近似值3.14,又算到3072边形,得到π=3.1416,称为“徽率”。如数学家欧拉二十八岁时左眼失明,五十八岁时双目失明。这些都并没有妨碍其对数学的痴迷。他运用心算研究以及写作,发表了几百篇论文[1]。这些数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意志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还能够对学生未来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促进作用。2.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史的渗透,可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能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素材。如数学家哥德巴赫和欧拉通过来探讨学术问题,长达35年。在交流过程中,双方相互促进,并形成了深厚的友情。通过这一案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从而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快速提升。
(二)现状表现。目前,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对数学史教育的渗透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转变教育的观念,教学中只注重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没有渗透数学史来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2]。教师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未对数学史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对数学史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未结合新课改教学的要求进行积极优化,这就必然会对教学综合质量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教育的措施实施
期刊知识大全介绍
1.学术期刊分类
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核心期刊、中心核心期刊
2.学术期刊科目分类
社会科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自然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
3.中国期刊方阵
“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8135种期刊为基数,按10%—1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通过各省(区、市)和中央部委评比推荐产生。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左右。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入选期刊均为国内知名品牌期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由科技部负责组织的科技期刊的推荐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科技部于日前公布了评选结果,共评出716种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校期刊入选113种。其中,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高期刊)40种,高校占7种;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奖期刊)58种,高校占3种;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双百期刊)122种,高校占18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双效期刊)496种,高校占85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双效期刊”。
4.学术期刊基本知识(SCI、SSCI)
期刊科学论文体的进化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仅唐代的8000余卷藏书中,就有4000余卷与历算、天文观测、农业生产、医学和工程技术相关。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的《任地》《审时》《辩土》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3篇论文,其中出现了一般论说文体的引经据典、提问题、摆现象、陈述观点等写法,甚至还出现了用“一曰”“二曰”“三曰”等汉语数字标识二级标题层次的最初形态[1]。然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论文,特别是期刊科学论文在清代中期的《吴医汇讲》中方才初见端倪。这之后,相继有李善兰(1811—1882)、徐寿(1818—1884)等中国科学家发表了有关素数以及律管研究等原创论文,从而表明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关于到18世纪中国科学除中医学、农学外,“中国科学便和世界的科学汇成一体”,“已不易分辨出中国思想家和观察家所作贡献特殊风格”的说法[2],有一定偏颇,起码以李善兰、徐寿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接受和融通西学的能力与水平同样处于世界前沿。这表明我国期刊科学论文体早在清代中期和晚期已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论文样式,并最早出现在中医学、数学、声学等领域。
1最早的期刊中医学论文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清嘉庆六年(1801)的《吴医汇讲》,既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杂志,也是中华第一刊[3]。该刊相继发表41位作者的94篇医学文章。其中发表在《吴医汇讲》卷一王云林的《祷告药皇誓疏》,叶天士的《温证论治》,以及唐大烈的《张、刘、李、朱后当以薛、张、吴、喻配为八大家论》(图1)已经具备了中医科学论文的基本特征。该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发表的王云林(1645—1710)《祷告药皇誓疏》是迄今所见中国继承传统医德以来最早的医者誓词,亦即中国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传承了孙思邈(541—682)《大医精诚》的内容,也在“忍辱安贫”方面丰富了其内涵;但更重要的是它将其条理化、誓言化,标志着我国医德作为一种准则、一种信条、一种规范的表述,开始萌芽和生发,是中医业逐渐走上成熟的标志之一。“药皇”,即药王,《吴医汇讲》指韦慈藏、启玄子、王冰,后世供奉的药王也有唐代名医和我国医德的提出者孙思邈;“疏”,即分条陈述,祝告文。它在形式上,已有篇首刊眉(《吴医汇讲》卷一)、骑缝刊眉、按篇编码(便于重新分类再版)、主编者(长洲唐大烈立三氏纂辑)、审阅校对者署名(门人沈文燮玉调氏校订)、作者署名与简介(王云林:“讳家瓒,号缄斋,?赠文林郎,徐州府学教授。年六十六岁,殁于康熙庚寅。此篇系令曾孙绳林授梓。绳林名丙,号朴庄,吴县恩贡生,世居包衙前”)[5]、论文篇名(《祷告药皇誓疏》)、文末附载孙岱东、唐大烈的审稿意见和编辑评语等。在立论、举例、分析、论证上,第1步,提出问题,依据文中注类型的参考文献,如“窃闻《诗》云……《书》曰……又曰……此列圣所垂之明训也”,引用了《诗经•大雅》和《尚书•大禹谟》有关善恶吉凶的论点,并由此提出是否会“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6]即是否行善即有百祥,作恶即有百殃,从于道德有福,违反常道就会有凶咎?第2步,分析问题,以作者自己命运多舛,一线单传,6个儿女皆殇,到无论贫富,先怀悲悯,兢兢业业于中医外科家传而相继得二子的例证,说明《诗经》《尚书》所言不谬。第3步,解决问题,提出结论性建议,即“王家瓒七誓”,要求儿子谨守此誓,并专门救济“贫病无告,烟火不继之家”和“每有不堪之惨”的患者。由此可见,其论证有理有据,论文的基本要素皆已具备。其选题也符合“发前人所未发”的求新原则。这篇《祷告药皇誓疏》的宿命论或佛教因果报应说自然应予批判,但也有谋事在人、劝人向善、多做好事的积极成分,“谋事”就是要有医德。郭月霞也认为“虽文字不免掺杂迷信,然本意在宣扬医德”[7]。唐大烈门人顾景文在随同温病学奠基者叶天士游洞庭山时,在舟中口述笔录其言谈,并特约发表的《温证论治》一文,最早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8]的认识,形成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疹等诊治方法,将其发展变化分为卫、气、营、血4个阶段,渐成外感温病和辨证施治的金科玉律,从而与《内经》的热论、张仲景的《伤寒论》一样,均成为论述外感热病证治的划时代的代表作,也是温病学说走向鼎盛的奠基之作。该文经唐大烈修改润色后,首刊于《吴医汇讲》。此后,《临证指南医案》《医门棒喝》《温热经纬》等医著竞相转载,奉为圭臬。其弟子吴鞠通、章虚谷、王孟英等,以及儿子叶奕章、叶龙章等,也都传承光大,成为著名医家。《祷告药皇誓疏》《温证论治》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3篇农业栽培论文相比,在引经据典、推求本源、解释疑难、论断推理方面有许多共性;但不同的是其载体形态开始由图书向连续出版的期刊过渡,出现了署名、作者简介、连载、特约稿、编辑评语、同人评审、随到随镌等新的形式,文体也有了口述笔录、述评、短评、讲稿、遗著再整理等多样化体裁,除引用经典以外,也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特别是其“发前人所未发”“两说并采”等做法,成为我国图书论文体向期刊论文体转化的一个标志。
2最早的期刊数学论文
清同治十一年(1872),同文馆在北京创刊的《中西闻见录》相继发表了中国数学家的一批数理天文学论文,在我国期刊科学论文演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其中,以1872年第2、3、4期连载发表的中国数学家李善兰的《考数根法》(图2)[9]一文最为重要。它标志着中国人对素数问题,即费玛定理最早的研究。李善兰在翻译《几何原本》后9卷时,开始沿用《数理精蕴》的译法将素数译为“数根”。伟烈亚力从李善兰处得到一个判定素数的方法,将其译成英文,并于1869年5月10日给香港的一家英文杂志《有关中国和日本的札记和答问》(NotesandQueriesonChinaandJapan)写信,附上李善兰所得的这个定理,当月,便被冠以“中国定理”(ChineseTheorem)发表于该杂志,即若2p-2≡0(modp),则p为素数,亦即费尔玛(PierreFermat)定理的逆定理。当然已知其定理不真,但它引发了许多讨论和争论。李善兰采纳欧洲人对“中国定理”的意见,发表了《考数根法》,从而成为我国素数研究第一人[10]。在该文中,李善兰并未列入“中国定理”,想必已知费尔玛定理的逆定理不真,故给出了自己的素数判定定理,又给出了4种判断素数的方法,得到了相当于费尔玛小定理的理论。他在全然不知西人素数论的情况下,独立地获得了近似结果,虽说晚于欧洲,但亦首开我国数论研究之先河,功不可没。1897年,《湘学报》转载该文,同年又被收入《西学新政丛书》之《算学名义释例》《中西算学九种》之四、《湘学报类编》本和《湘学报大全集》本等。此外,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国数学家戴煦(1805—1860)的《求表捷法》,涉及幂级数、对数和三角函数造法,运用级数计算对数和常用对数,得到了与牛顿相同的结果,遂由传教士艾约瑟(EdkinsJoseph,1823—1905)译成英文,在伦敦刊行,也堪称19世纪中期我国数学家的重要成就之一。传教士所办期刊科学论文体的特点是科学消息报道、科学问答、科学论文翻译、科学论文编译等体裁的大量使用,甚至是百科全书、教科书上科学知识的选择性连续介绍,很少有纯粹的科学论文体,即便有,也是以社论、评述等形式出现的一些有关科学与社会问题的论述。因此,在此背景下李善兰发表的《考数根法》等原创性科学论文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虽然在科学论文的论证方式、符号体系使用、公理化概念的建立等方面还是落后于西方,但这毕竟标志着中国学者促使科学论文体走向近代化的重要进步,特别是在号称“科学之母”的数学领域获得突破,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3最早的期刊声学论文
中国科学家徐寿发表于《格致汇编》第3年第7卷(1880年8月)的《考证律吕说》一文,亦为我国有重大影响的科学论文之一。《格致汇编》的主编者傅兰雅,本来把此稿寄到英国,请一位声学家评审,但这位声学家对中国科学家的研究颇为赞赏,结果被推荐到英国《Natuer》杂志,于1881年3月10日以《声学在中国》为题发表。徐寿对乐律学有独特的爱好,青年时代即曾复制古乐器,晚年热衷于律管的管口校正实验,研究律管的半黄钟与正黄钟不相应的问题,得出“两支相差八度的同径管,其管长比为4/9”的最新结论,推翻了黄钟律管与长为其一半的半黄钟管应该刚好相差八度音的传统说法,从而攻克了困扰人们上千年的一大难题。晋代的苟勖(?—289)和明代的朱载?(1536—1611)都曾对此有所研究。徐寿在朱载?“理虽近似”,但“尚未密合”结果[11]的基础上,缩小管长,用九寸长(1市寸=3.3•cm)的开口铜管实验,发现按传统做法截去其一半并不能得到八度音,但再截去半寸稍长一点,则能准确地得到八度音。他反复截取不同管径的铜管进行验证,所得数据均完全一致,从而否定了弦管同律论。然而,这与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J.Tyndall,1820—1893)《声学》(徐建寅,傅兰雅译)1874年由上海江南制造局刊行的有关论述不符。清光绪六年(1880)十月,徐寿让傅兰雅将此结果译成英文,向丁氏求教。同时,他们将信件也寄给了《Nature》杂志。最终,徐寿的研究结果虽然使用的实验材料最简单、最原始,但却得到了与英国物理学家瑞利(LordRayleigh,J.W.Strutt,1842—1919)勋爵在《声学理论》(《TheoryofSound》)中发表的理论推算公式相同的结果。1881年3月10日,徐寿的实验结果以《声学在中国》为题在《Na-ture》杂志发表,并以“编者按语”宣布“一个古老定律的现代科学的修正已由中国人独立地解决了”[12]。徐寿用中文在《格致汇编》发表的《考证律吕说》和《格致汇编》主编者傅兰雅在英国寻找专家评审,并推荐到《Natuer》发表一事,加之傅兰雅要将《格致汇编》打造成“中国的《科学美国人》”的办刊抱负,使《格致汇编》渐成19世纪中国文明进程的标志,不仅发表了诸如关于巴斯德细菌学说的科学家演讲体、傅兰雅考察英国工业的考察报告体等一批新的科学论文体裁,而且论文所涉内容也越来越广泛,遍布于数学、热学、光学、电学、力学、化学、天文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工程技术,甚至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自然科学史等各个领域,大大丰富了我国期刊科学论文的题材体裁。
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三全育人背景下,优秀德育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主要体现在仁爱孝悌、重义轻利、人际和谐、恪守信用方面。运用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导入法融入课程思政,采用多种实践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采用分享、实践、点评教学形式促进师生联动,最终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中国传统文化
一、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的重要意义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高校思想政治课在落实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改革与加强的理念,与各个科目的课程相契合,通过协同效应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对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利用,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合,实现内涵与外延方面的拓展,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格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文献、物品等多种形式,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审美品位、文化知识等模糊的形态。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二者在理论依据上具有统一性,可基于同一目标而相互促进影响。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是高校加强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实现课程育人,达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
(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天文历法内容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探索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分属两个章节。天文方面主要介绍古代天文的概念,历法方面主要介绍天干地支及历法的三大系统。例如,在讲解某个天文学知识时,讲到北斗七星由7个元素构成,分别为天璇、天权、开阳、天枢、天玑、摇光、玉衡,在讲解过程中还会对元素的命名依据进行介绍。北斗七星在古代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找到北极星。将天璇、天枢两颗星连线延长约5倍的距离可以找到北极星。第二,北斗的斗柄方向可作为季节判断依据。斗柄指向东、南、西、北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特点和位置对其命名,让抽象的七星更具形象化,这是古人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古人对北斗七星长时间的观察和揣摩,研究出北斗斗柄的指向可以辨别方向,体现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探索精神。“勤劳”指以辛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智慧”指循规律把分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可理解为对优秀传统进行继承,将现代因素进行融合,探索出新的模式。“探索”可理解为科学家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及预测的基础上,在开展活动时有具体的方向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这三点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和北斗七星知识点充分融合,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生动的讲解,不能生搬硬套,要使学生们易于乐于接受。在融合思政元素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这需要教师对思政有清晰的认知与融合意识,能够在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想教育元素。
(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数学文化融入常微分方程教学的探索
摘要:“常微分方程”是高校数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文以南昌大学“常微分方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史、数学家故事、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模型等数学文化元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和应用实践能力等各方面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文化;常微分方程;数学素养
“常微分方程”是本科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基础课程的理论延续,也是学习“泛函分析”“拓扑学”“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稳定性理论”“数学物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等主干课程的必要基础[1]。南昌大学数学系面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了“常微分方程”课程,总共授课16周次,共64学时、4学分,使用的教材是王高雄等主编的《常微分方程》第三版。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掌握构建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李大潜先生指出:“数学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主干数学课程的数学教学,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将有关数学的重要发现与发明摆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分析,并结合现今的发展及应用,揭示它们在数学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及作用,因势利导,顺水推舟,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之情境中得到深刻的启示。”[2]关于数学文化的内涵,首届国家教学名师顾沛教授提出:“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数学文化是指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家、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3]近年来,“常微分方程”的教学实践融入了一些数学文化元素,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1引入数学史和数学家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吴文俊先生指出:“如果将数学的历史发展、一个领域的发生和发展、一个理论的兴旺和衰落、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一种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影响等许多历史因素都弄清楚了,对数学也会了解得更多,对数学的现状就会知道得更清楚深刻,还能对数学的未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知道数学究竟应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4]
1.1常微分方程的发展历史。17世纪,牛顿(Newton)和莱布尼茨(Leibniz)创立了微积分学,之后出现了常微分方程理论。常微分方程的发展伴随着解的存在性(Existence)、唯一性(Uniqueness)和稳定性(Stability)三大核心问题,大致经历了5个时期:(1)发展初期以求通解为主要研究目标。比如莱布尼茨利用分离变量法研究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伯努利(Bernoulli)数学文化融入“常微分方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朱能尹建东(南昌大学数学系江西·南昌330031)方程被提出和求解,欧拉(Euler)利用积分因子法将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转化为恰当微分方程求解,拉格朗日(La-grange)利用常数变易法求解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克莱罗(Clairaut)研究奇解问题等等。(2)定解理论研究时期。比如刘维尔(Liouville)证明了里卡蒂(Riccati)方程不存在一般的初等解,柯西(Cauchy)建立了初值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利普希茨(Lipschitz)条件的提出以及皮卡(Pi-card)逐步逼近法的应用等等。(3)解析理论研究时期。主要通过定义一些特殊函数求解特殊方程,比如贝塞尔(Bessel)方程、勒让德(Legendre)方程和高斯(Gauss)几何方程等。(4)定性理论研究时期。这个时期主要以解的大范围性态为研究内容,这得益于庞加莱(Poincare)创立的定性理论和李雅普诺夫(Lyapunov)创立的运动稳定性理论。(5)到20世纪中后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常微分方程进入了求特殊解时期。比如混沌、奇异吸引子和孤立子等一些特殊解的重要发现。
1.2数学家的趣闻轶事。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可以适度穿插数学家的奇闻轶事,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常微分方程绪论时,介绍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的故事。17世纪末,莱布尼茨在给牛顿的信中首次提出“微分方程”这个数学名词,并且最早使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微分方程。莱布尼茨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与同时代的牛顿在不同国家各自创建了微积分学,发明了沿用至今的微积分符号,开创了数理逻辑,提出了二进位制,被后人尊称为“符号大师”。在教学伯努利方程求解时,介绍伯努利家族成员的故事。17~18世纪的伯努利家族是一个数学家辈出的家族,共出现了10余位数学家,其中雅各布(Jakob)、约翰(Johann)和丹尼尔(Daniel)是伯努利家族在微分方程领域贡献最卓著的三位数学家。著名的伯努利方程是由雅各布提出的,他在概率论、微分方程、无穷级数求和、变分法和解析几何等领域都有突出贡献,比如著名的伯努利大数定律,就是以雅各布的名字命名的。在教学恰当微分方程和积分因子时,介绍数学家欧拉的故事。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的中心人物,被同时代数学家尊称为“大家的老师”。欧拉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在许多学科领域都能见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数、公式和定理。由于在研究天文学时长期观测太阳,欧拉的双眼先后失明。在失明的十余年间,凭借非凡的毅力、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他完成了生平近一半的著作,且行文流畅,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在教学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求解时,介绍了数学家拉格朗日的故事。拉格朗日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中都有极其卓越的贡献,他促进了数学分析及变分法的发展,为分析力学和天体力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被拿破仑称赞为“一座高耸在数学世界的金字塔”。在教学柯西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时,介绍数学家柯西的故事。19世纪初,柯西在微积分中引进了极限概念,为微积分的理论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柯西是一位多产的数学家,年轻时投稿论文一度造成“巴黎纸贵”现象。这些数学家的奇闻轶事能够使学生得到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和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基础物理学习与素质教育目标结合路径
摘要:新形势条件下,科学认识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过渡到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讨论热点。近年来的物理教学表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高低情况可以较为明显地体现在物理课程的学习当中。本文针对当下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的问题,提出在基础物理学习中贯彻素质教育目标,倡导人文精神的学习思维。
关键词:基础物理学习;素质教育目标;结合路径
许多学生经常对文学或艺术怀有梦想,而现实却要求他们学习机械能守恒、麦克斯韦方程等物理学知识,使其陷入极端困惑和苦恼当中。由于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与素养,使学生无法有机结合文科和理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导致了知识结构的失衡和综合能力的缺失,从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与人格个性等心理世界与精神素质的健全和完善。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有效消除科学文化和人文素质间的隔阂,在物理学习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1转变观念,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基础物理学是学习其他理科课程的入门学科。为能给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在基础物理学习中应当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畏难与厌倦情绪,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需要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好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学习质量的辩证关系,重视教学策略的使用。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化程度,因材施教,适当降低试题难度,以推动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循环。对学生做出公正合理、全面科学的评价。物理教材本身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很多物理规律与量的名称都以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如著名的牛顿运动三定律、电学中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等,这些科学家发现的物理规律或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他们自幼热爱读书和思考,在力学、光学、数学及天文学方面做出很多贡献,一生中的发明创造不计其数。物理学家点滴积累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常年阅读科学书刊与学术论文,历时几十年甚至付出毕生了精力。科学家辛劳、坚韧不拔的毅力令人敬佩。透过这些动人的事例,能够窥探科学家们勇攀科学巅峰的坚忍精神,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人文情怀,鼓舞自己的物理学习。
2创设条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从提高全民族素质角度出发,在物理课堂上应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并非游离于知识获取过程之外,而是贯穿和渗透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环节之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应逐步体会与学习正确、科学的方式方法,避免脱离具体知识的学习环节,单独死记硬背教条式的原理法则,要使物理知识转化为自己可以熟练运用的有效方法。学生应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和品味。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需要点滴渗透于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物理概念的产生、规律的分析和结论得出及其应用成果,加上例习题的分析和解决、实验原理和操作结果的理解等,都需要进行独立思考,逐渐积累成为习惯。学生要学会手脑并用,巧妙利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要注重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实践促使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要求自己独立地罗列实验目标和步骤、设计表格并完成实验。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独立性与积极性的提高,树立物理应用意识与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内刊参考文献常见著录错误
摘要:文后所列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家标准规定了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高职院校内刊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存在5种常见错误,包括:文献类型标识代号、期刊论文格式、专著格式、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会议论文格式等著录错误。分析了这5种常见错误,给出正确示例。最后,指出高职内刊避免参考文献著录错误的应对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内部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常见错误
一、前言
多数高职院校都办有学术期刊,且大部分为内刊。内刊为本校教职工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通常还免费赠送兄弟院校或部分图书馆,因此其交流、传播范围也较大。主管部门对内刊质量有严格规定,所刊学术论文,既要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标准要求,又要保证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内刊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够规范,甚至存在明显错误,不符合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GB/T7714”)的规定。为此,本文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1-6],并结合高职院校内刊编辑实践,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常见错误进行解析,并给出部分示例,供广大作者撰写论文著录文献时参考。
二、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错误解析
(一)文献类型标识代号错误
GB/T7714规定的常见文献类型标识代号为:专著(或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部分作者常混淆会议论文、论文汇编、学位论文、报告或标准,错误著录或未著录文献类型标识代号。会议论文C包括各类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会议论文集中析出的单篇论文,汇编G通常指非会议论文集(可以是多位作者,也可以是个人作者)中析出的单篇论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关于高职教育教学类、时政研究类学术论文也常引用政策、法律、法规等文件,其文献类型标识代号也为S。
教育本质的指导发展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面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项措施竭尽全力进行挽救,同时也引起了各国专家和学者对引起危机原因的反思。导致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许多学者和专家指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人类自身的问题,“科学的危机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的危机”[1]141。因此,解决经济危机不仅应从经济中寻找,还应从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去寻找,这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理论界的重视。而培养人的正确价值取向和社会伦理问题必然涉及到教育。教育是开启文明社会的一把金钥匙,关于人和社会的所有理论如果要走向社会实践和个人生活,都得通过教育,都得变成教育(广义地理解“教育”)。 中国当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严重缺陷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以及人文教育的缺失。时代的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任务,即要造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备的人才,呼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 一、教育的本质:培育全面的人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教育?”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把你为考试背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剩下,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白上了学”。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综合来看,中外教育家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说,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教育要担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从个体角度来说,教育是唤醒和引导,是心灵对心灵的唤醒,引导学习者成人,发展其人性,培养其人格,改善其人生。一个有教养的人,精神丰富的人,真正的健全人格的人,也必然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使培养的人服务于社会,更在于培养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亦即人的宝贵禀赋都得到发展的人,有能力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人,同时又具有仁爱之心、有能力关爱自己和他人的人。 尽管对教育的释义多种多样,但他们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却是共同的:即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培养全面的人。教育要使学生变得聪明,更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智识和认识的堆集。”[1]4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长期处于分裂和抗衡状态,偏离了人的全面培养,即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二、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分裂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这个词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观念;第二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人文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理想的人,通过传播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学科和课程,通过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品格、修养的教育。通过这一教育过程来实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 什么是科学?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是指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首先又是指近代自然科学。 科学教育就是为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而从事的教育。如果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类,显然,科学教育是属于智育这一类的。从学科上划分,如果把全部两千多个专业归纳为七大学科,即物质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在内)、生命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和农学在内)、环境学科(包括大气学、天文学和地学在内)、数学和计算机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那么,前面五大门学科就组成了科学技术这个大学科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工医农”。对上述五大门学科,或者说理工医农学科,实施的专业教育,就是科学教育。 (二)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裂 18世纪中叶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水岭。 随着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实科学校的纷纷建立,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种自然科学课程广泛开设,并且分量越来越重。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是近代以来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在中国,这种分裂更为严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分科的扩张、分化,使人文学科的领地越来越狭窄[2]2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和技术的学科日益分化、日益扩张。每一次科技的进步之后就会出现很多新兴学科,并产生了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高校中文理科职能的发挥极度不对称,理工农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人文学科比例相对在减少,如哲学是万学之祖,而今天哲学在大学里是小系科,尤其在理工科大学,文史哲学科只是理工农医的陪衬而已。而且在“近代以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即社会科学日渐兴起,它们进一步挤占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盘,人文学科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下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社会‘科学’的概念取代了‘人文’的概念,‘功利’的概念取代了‘理想’的概念。在一个科学化的时代,为了争得在学术殿堂中的位置,人文学界也出现了‘人文科学’的说法。”[2]22-23“仅从学术影响(而不是学术水准)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是社会科学不断发展壮大、人文学科日渐衰落萎缩的三十年。不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上看都是如此:在整个中国学界的人文作品一百七十三篇,平均每年不到六篇,在整个中国学界所占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特别是最近十年发表的作品已然不及六分之一。其中原创的人文作品只有三十九篇,平均每年一篇多,不到同期社科作品的六分之一。”[3]“改革开放三十年,给社会科学带来的是机遇,而给人文科学带来的更多是挑战,甚至是严酷的挑战。”[3]#p#分页标题#e# 2.科学教育的价值观膨胀,人文精神失落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很多人产生了“科学万能”、“技术至上”的“现代新迷信”———“科学迷信”,似乎“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无论是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都应当诉诸“科学”,用“科学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正是这种价值观的现实反映。认为科学无所不能,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人类从此可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2]32受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思想支配,现在的高等教育中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重术轻道”的倾向。这里的“道”指的是理论、理性,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的综合,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视野和胸怀。“术”是指具体的操作性知识。为培养急用现学的人才,把教育等同于专业培训。在高等教育中重专业知识,轻视人的全面素质培养;重理工实用学科,轻人文社会科学;重单学科研究,轻综合交叉研究。“到处都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在各专业之间展开了激战,以及为满足专业细化而降低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学校课程在计划中经常被更换。”[1]32“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无止地招收学生,增加所谓必需的讲座和练习,象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不成系统的所谓专业和知识,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对一个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1]33这些片面性导致人才的知识缺陷和人格缺陷。 3.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统治地位,人文教育缺失 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来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体现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严重的文理分科现象。这种分科现象在西方各国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但都没有像当代中国这样突出。我国在高中阶段就划分了理科班和文科班,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功利的需要,理科人数极度膨胀,文科人数少得可怜,而且这还被认为是理工科学得不好的人在无奈中的一种选择。至少我们都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最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计算机、航天、土木建筑等学科,其次是经济管理、法律、政治,再次是选择新闻、社会、信息、教育,最后才是文史哲。到了大学,学校和专业就明显地显示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来了。理工科高校人文专业太少,甚至没有。 在课程设置中,“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偏小,总体上不足1/5,而英美等发达国家高校人文课程的比重普遍占到1/3左右”[4]。受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人们热衷于技术和专业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直接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高校不断增加新的、技术实用性强的专业,而裁撤一些人文专业,人文课程进一步被排挤,从而导致大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且失落得相当全面。 三、让教育回归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正由于今天高等教育的本质———精神价值的失落,所以今天高等教育的任务更为明确和负有使命感:将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服务于社会。如何使教育回归本质?那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崇尚科学,重视人文教育 只有教育理念是科学的,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创新型、全面的人才。2001年8月在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可见,时代呼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 在高等学校中要改变培养专才的理念,高等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要把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人格的完善结合起来。“在专才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难以有一个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正像许多教育家所指出的,如果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用自己学科内部标准去判断事物,那就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既掌握内部标准,也能够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即‘外部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科,能够看出自己学科的优点和缺陷。”[2]23高等学校诚然要为社会输送人才,问题在于输送怎样的人才。高等学校要向社会输送的不是一台台没有思想的机器,而是应该有独立人格、心智健全、人文关怀的人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内核,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5]。丧失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6]。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所高等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在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不仅拥有合理知识结构而且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才。#p#分页标题#e# (二)合理地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进行教育活动的载体,因此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落实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是至关重要的。“美国高等教育,本科以培养‘通才’为理念,较早强调课程结构体系的综合化,并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课程结构体系上。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要求各学科学生必须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实验、自然科学等领域课程组中各选修若干学分。俄罗斯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文理渗透与结合,如要求获文学学士学位者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了解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等相关关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7]因此,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中应该有1/3的课程是人文学科,理工科学生要选修一定的人文课程,人文学科学生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理工科课程。这样,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掌握和运用科技的能力,更具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师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学术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能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影响学生。什么是好大学?教育家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即“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要有一批好老师,一批心灵崇高、头脑活跃的大师,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很高的人文素养,从而在教学中贯穿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只有教师具备了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才能保证所培养的学生也具备以上的素质。 (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 教育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更是这样。高等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不仅是灌输知识,更不仅是培养职业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从根本上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教学模式,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导师制,由导师规定学生每周必读的书籍,并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学生按时见导师,把报告读给导师,然后进行相应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撰写文章、组织讨论等教学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如何评价有争议的论题、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那些活跃、博学、著名的专家学者的不断启发引导下,学生逐步懂得参加研讨会、讲座、以及校园其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要求每位学生一学期内参加至少3天的社会实践工作,并就这一工作经历写一份体会报告。学生参加实践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课堂内学到的学科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校还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轻松、宽容的环境。 一所大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图书馆,学生的学习研究、学术交流要以图书馆为依托。学校要用丰富的辅助教学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如组织学生社团、学生俱乐部、学术讲座等等,为学生营造宽松、自主学习的人文氛围。 (五)合理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 当今在我国高校中,对学生的学习检测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因为闭卷考试客观性强,但容量小,形式死板,它只能偏重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利于独立思考,弊端比较严重。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常常是学校的考试无法检测出来的。因此,高校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采用灵活的评价机制,如闭卷、开卷、写论文、口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口试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论文考查知识运用及创新能力,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综合研究的水平。无论哪一种都有其弊端,关键是多种方式的融合,灵活运用。 四、结 语 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史可以知道,我国古代教育走了一条重人文轻科学的道路,到明清时期尤为极端。近百年来,我国教育又走了一条重科技轻人文教育的道路,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要倡导科学教育,但不是唯科学主义。我们在肯定和高度评价科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时,要从理性与价值的立场出发,反对盲目推崇科学,尤其是反对科学万能论。科学只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除此而外,还有道德、宗教、文学等人文领域的成果,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各有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求真,后者求善、求美,其间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培养出大多优秀公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不是凤毛麟角地出几个名人或科学家,国家是否强大,取决于大多数国民本身的素质。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主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