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特殊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特殊教育

国外特殊教育探析

(一)

一、美国特殊教育教师准备的特征

(一)聚焦全纳与文化多样性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和要求人权平等的国家,有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人,学生多样性成就了特殊教育教师准备的多样性。集体和睦共处,人人有权参与,共同互助合作,满足不同需求,这是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的出发点是相信受教育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维系社会正义的基础,其核心是忠实的把教育看做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在许多特殊教育教师教育项目中,都将全纳或文化多样性作为项目的主题,讨论了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学习全纳教育和文化多样性。同时也明确指出多样性应该包括残疾儿童、多元文化和语言需要。

(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是教师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评估方法包括直接评估法(例如,观察教学表现)和间接评估法(例如,学生满意度、教师教育项目的教师认知和教师合作)。许多特殊教育教师教育项目有评估实习教师课堂表现的观测机制。当用直接评估法时通常会结合一些影响教师教育项目的间接评估法。例如,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师用以下几项来评估:(a)直接观察实习教师,(b)由监督者评判实习教师的能力,(c)来自监督人员对实习教师与初任教师的比较调查,(d)初任教师的表现评估数据,(e)实习教师的自我报告数据。

(三)合作教学

阅读全文

特殊教育策略

一、关爱是特殊教育的基础

面对着一个个异于正常孩子的特殊孩子,教师要给他们更加特殊的关爱。一把糖果、一个拥抱能让他们更喜欢你,整理衣物鞋帽、扶他们走下楼梯能让他们更相信你,有了喜欢和信任,才能使他们在学习时更好地配合教学。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留给孩子,陪他们游戏,和他们交流,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你会发现,他们的眼神清澈,他们的笑容灿烂,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充满兴趣。关爱对他们来说是生存的希望,更是成才的阶梯。

二、耐心是特殊教育的关键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特殊孩子在理解、记忆、操作、认知等方面的能力远不及正常孩子,这也是制约孩子发展和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耐心。一个音节、一个数字、一个笔画、一个动作都需要上百次的重复讲解、演示。在教学中,还要辅助图片、模型、手势等形形色色的手段,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注意,加深他们的记忆。有时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单独辅导。耐心的背后是枯燥和艰辛,也正是因为耐心,才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收获了知识,体验了快乐。

三、心理调适是特殊教育的辅助

对于特殊孩子甚至家长来说,心理上的调适尤为重要。它是教育能否持续能否取得成效的支撑力量。由于自身情况的特殊,面对歧视、嘲讽、讥笑……很多孩子选择了逃避躲藏,即使是在群体中,他们也会因为自尊和恐惧,而采取哭闹、摔打物品、沉默等方式保护自己,宣泄情绪。

所以帮助他们调适心理非常重要,带他们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和健全孩子交流、游戏;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家长;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些方法会逐渐帮他们树立自信,走出心灵阴影。也只有这样,才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阅读全文

特殊教育法演变及特殊教育论文

11945年大韩民国成立以前的特殊教育

关于韩国特殊教育的起源,韩国特殊教育学界有些争议。有的学者认为1445年是韩国特殊教育的元年,这年朝鲜政府选拔10名聪慧的盲人安置在书云馆里学习阴阳风水术。另一个不同观点则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韩国特殊教育始于19世纪末,1894年美国传教士霍尔女士对盲少女金凤来进行个别教育训练,并于1898年创办第一所女盲校。霍尔女士还派老师到中国学习聋教育方法,1909年创办韩国第一所聋校。韩国特殊教育最初在美国传教士的努力下,学习参照欧美和中国先进的特殊教育方法。日殖民时期日本对韩国实施殖民化教育,特殊教育也不例外。1913年朝鲜总统府在济生院设置盲哑部,教育盲人和聋人。济生院是韩国第一个公立特殊教育机构,日殖民时期即使有公立特殊教育机构,韩国残疾人也极少受益。根据记载1916年盲哑部学生共有62人,其中韩国学生只有8人,但济生院盲哑部的师生,为韩国特殊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1935年李昌浩牧师在平壤设立光明盲哑学校,是韩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日殖民时期韩国特殊教育学校屈指可数,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也十分渺茫,特殊教育在艰难中求发展。

21949年颁布的《教育法》首次要求地方政府设立特殊教育学校

二战后的韩国百业待兴,李承晚政府要建立民主社会制度,1948年颁布宪法,1949年颁布《教育法》。《教育法》中提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水平,还规定各道要设立一个以上特殊教育学校。但50年代由于朝鲜战争,只在济州岛和釜山增设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到了60年代韩国虽然政局稳定,但政府把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第一大政策,教育的重点在初等教育和扫盲教育,特殊教育未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关心的话题。虽然《宪法》和《教育法》都赋予身心障碍者教育权利,但没有具体的措施及促进政策,韩国公共特殊教育发展缓慢。而民间宗教人士热衷于特殊教育,陆续创办私立特殊教育学校。仅60年代新增设的私立特殊教育学校有14所,而新增的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只有2所。可以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私立特殊教育学校承担了韩国特殊教育的重担。

31977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振兴法》标志着韩国特殊教育进入国家化时代

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国力的增强,韩国政府开始关注特殊教育。以1971年在大邱市的普通学校设置特殊班为契机,韩国政府逐渐扩大公共特殊教育。而1977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振兴法》则可视为韩国特殊教育从民间力量为主转变为国家政府职责为主的重要标志。在特殊教育学界的大力推动下韩国政府1977年12月颁布《特殊教育振兴法》,1978年颁布其施行令和施行规则。之后多次修订,其中1994年的修订最为全面。

3.1《特殊教育振兴法》强调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职责

阅读全文

农村特殊教育论文

一、农村特殊教育存在缺失的表现

目前农村特殊教育普遍落后、整体水平低,主要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费用高、家长观念落后、学校在招生时对学生户籍、年龄、智力等方面存在限制的问题。

1、基础条件差

农村很多特殊教育学校规模较小,教室、课桌、宿舍、食堂、操场等硬件设施达不到国家标准,难以容纳足够的学生。学校往往离学生家较远,学生有时要走很长的路上学,尤其是在山区,山高路远、道路阻塞更是学生面临的难题。此外,学校由于经费不足难以购置相关的器材设备满足残疾孩子的个性化培养。

2、师资力量不足

在农村即使是一般正常的学校都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特殊学校则情况更甚。学校教师少,有的学校只有几名教师,有的课程还要请别人代交,有时一名教师要负责十几甚至几十名儿童。特殊学校的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偏低,学校尚有许多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临时工充当教师,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则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农村特殊学校教师工资普遍很低,许多教师耐不住清贫纷纷外流。此外,许多学校缺乏有效地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部分教师抱着“死工资”在教学方面人浮于事的现象也很普遍。

3、教学费用高

阅读全文

特殊教育的前瞻性反思

作者:常建文 单位: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生人口总数的大量减少、医疗条件和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0—6岁抢救性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沿海发达地区残疾适龄儿童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聋童新生人数的急剧下降,江苏、浙江等省市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出现招不到聋童新生的现象。(人口基数大的县市每年也只能招收1—2名聋哑新生。)在这种形势下,原先以招收聋生为主的特殊教育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将被打破,单一的以聋童为招生和教学对象的现象将5—8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被改变。聋童教育即将被单独的培智教育所替代。那么,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或“转轨”后,特殊教育学校将何去何从?在既有聋童又有弱智学生的情况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如何开展?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特校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聋教育和弱智教育的区别

(一)教育对象的区别。从受教育对象来看,虽然都属于特殊教育的范畴,但听力与语言残疾和智力障碍残疾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残疾类型的单一性和多重性。聋教育的对象是听力语言障碍学生,学生的残疾类型往往是单一的———就所谓的听力语言残疾。聋哑学生由于语言缺陷,通过教师使用手语便能很好的进行教育教学。而智力障碍儿童,可以说一名学生就是一种残障类型,甚至有些个体具有多重残疾或混合残疾。由于我国培智教育分类的实际,自闭、脑瘫、智障等均为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从这个层面来说,培智教育的个体呈现出结构性复杂状态。

2.健康状况的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聋哑学生除了因神经性耳聋带来的平衡感觉稍差以外,在其他身体方面尚无大碍。有些优秀的聋人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几乎接近常人水平。聋生的健康状况大都良好,有着较高的稳定性。然智力障碍儿童运动功能存在着肌体发育不良、运动记忆能力差等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癫痫。走路不稳、肌体发育不良、癫痫等健康问题给学校办学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自闭、多动带来的自虐、他虐现象则给学校办学带来很大的麻烦,早衰、发育不良或畸形给学校办学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问题往往成为特校招生必须考虑的原因,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特校的办学理念和方向。

阅读全文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思考

[摘要]

加强特殊教育在职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以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为例,在总结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经验,分析其存在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培训内容和形式创新、培训支持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思考;江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办好特殊教育”[1],这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根据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求,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是办好特殊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为例,在分析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2015年)[2]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仅就特殊教育在职教师和校长的未来培训发展情况进行了思考,以期对相关研究者和师资培训实践工作有所启发。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现状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现有经验

阅读全文

地方特殊教育现状

1、特殊教育发展的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殊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有关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依托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其他有关院校和专业机构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征求稿》中进一步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规模。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的《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在残疾人的康复、教育等问题中明确提出:“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0-6岁残疾儿童基本能接受早期康复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积极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省级争取创建一所残疾人高等职业学院。

2、发展特殊教育的对策

《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为江西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规划,同时也为江西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全省唯一一所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专科学校,培养社会需求的特殊教育师资、特殊教育研究的人才以及残疾人康复人才的重任自然落在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肩上。只要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能抓住这历史给予的机遇,乘势而进,乘势而为,实现“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便为期不远,但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2.1尽管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二十多年办特殊教育专业的历史,但由于中断招生几年,社会对学校认同度还不是很高,同时家长和考生对特殊教育专业也缺少必要的了解。因此,学校要加大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宣传力度,让全省甚至全国都了解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了解特殊教育专业,使特殊教育专业成为考生报考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首选专业。

2.2专业建设除了不断完善专业硬件设施建设之外,还要加强内涵建设。一所高校,不仅要有大楼,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师。学校要加强特教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加大特教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聘请国内知名特殊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并聘其为客座教授,确立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活动,拓宽专业教师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引导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儿童康复领域的培训。在目前特殊教育专业偏重听障教育的基础上,加大智障教育等不同障碍类型教育的师资培养,以求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结构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另外,聘用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优秀教师来校授课,确保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与一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总之,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要形成一支以本校师资为主体,特聘专家和外聘教师为客体的师资团队。

2.3不断完善专业建设。首先,调整课程结构。随着特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注重特殊儿童的生活与兴趣,教育与康复并重、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并重。全纳教育等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根据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特殊儿童康复、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等反映新教育理念的课程应该受到加强和重视;其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殊教育强调特殊儿童个体差异性的培养和教育。怎样评判一个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怎样为一个特殊儿童制定最合适的培养方案?怎样在个体差异非常显著的情况下对特殊儿童进行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更多地接触特殊儿童,亲身体验,并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只有这样,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对出现的问题应对自如。《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0-6岁残疾儿童基本能接受早期康复教育和学前教育”。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可以利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专业的办学优势,拓展特殊教育的办学空间,开设幼儿特殊教育和康复方面的课程,甚至是专业,为将来幼儿园接受残疾儿童教育而筹备师资。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保持了学校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2.4提高办学层次,彰显办学特色。加快向本科院校迈进的步伐,把特殊教育专业作为本科建设的首选专业。培养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以满足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对师资的不同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江西的经济建设。

阅读全文

特殊教育服务测评构建

【摘要】

美国残障学生所获得特殊教育服务,需要经过个别化教育方案(IEP)工作小组的测评。美国已经建成IEP测评体系,有明确的测评流程和方法。这对我国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特殊教育;测评体系;测评流程和方法

众所周知,要满足残障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首先应对残障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进行测评。美国是如何对残障学生进行特殊教育服务测评的?测评机构有哪些?测评的流程是怎样的?美国特殊教育服务测评体系有何值得借鉴之处?考察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一、美国特殊教育服务的测评机构

美国1973年《康复法案》(RehabilitationActof1973)第504条规定,残障学生有资格获得课堂上的调整。家长可以向学区或学校提出按照第504条规定对孩子进行测评的要求。1975年通过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也明确要求“确保所有残障儿童都能获得免费与合适的公立教育,免费与合适的公立教育必须向残障儿童提供能够满足其独特需要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如果学生需要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则由学校组织个别化教育方案(IEP)工作小组对学生进行正式测评。什么是IEP呢?在美国,学校会为每一个被认定具备接受特殊教育资格的学生制订一份针对其残疾情况的教育方案,简称IEP,其全称是IndividualizedEducationProgram,字面意思为“个人教育方案”。IEP只有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才有,普通学生没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美国也有专门的医疗机构对残障学生进行残疾等级的鉴定,但具体到残障学生在学校能接受怎样的特殊教育,则需要IEP工作小组来确定。我们在美国多所学校进行参访时,学校相关负责人也都无一例外强调了IEP工作小组在评定学生所能接受到的特殊教育服务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IEP工作小组并非一个官方的机构。IEP小组的成员可能包括:测评学生的家长、至少一名普通教师(如果该学生在普通班就读)、至少一名特教教师或能够提供特殊教育的人员、一位学校行政人员、地方教育主管机构的代表;一名能解释说明鉴定和评测结果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的专业人员、由家长或校方指定的具备特殊专业知识的人员,如需要,被测评学生也可加入测评小组。其中,地方教育主管机构的代表,通常也就是学区相关负责人,往往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参加该会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