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探究学习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实验设计论文
一、在线实验的探究设计
在线实验模拟了现场实验的场景,但却不是现场实验的简单网络化移植,实验设计本身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在线实验的互联网支持和计算机模拟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提供一个促进思考和探究的环境,系统能在线记录学生的独立操作,为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和优化,调整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能适应不同水平和能力学生的要求。基于以上特点,笔者设计了与现场实验存在较大区别的在线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是实验设计的核心问题。由于CDIO模式继承和发展了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标准,因此,我们主要基于CDIO的理念来设计在线实验模式和方法,强调工程实践环境中探与究的学习来实现CDIO的全过程,使得学生以更多元的方式进行工程实践训练。CDIO是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为四个主线过程,综合地考虑专业基础知识、个人和职业的技能及团队协作与沟通的技能,及在整个企业、社会环境下进行四个主线过程以达到全面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CDIO模式中的构思和设计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工程宏观分析能力,而实现和运作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工程微观分析和操作能力。作为一个缩小版的工程实践过程,在线实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构思和设计过程,而实验过程就是实现和运作过程。因此,探究式学习主要体现在实验方案探究与实验过程的探究两个方面。以下我们将通过远程教育高校开发的典型实验来具体说明其设计理念。
(一)实验方案探究设计
实验方案的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宏观分析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按照统一的方案展开,学生没有选择性。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理论验证性的实验,但在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主的实验中,就会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因此,实验方案探究是实验教学策略的最重要部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和探索理论规律,掌握工程技能,应该以问题为驱动开展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自主制定实验方案,通过搭建实验对象,准备仪器设备、测量各种工况下的数据,整理和判断实验数据和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实验具有基于工程的实际背景设计,学生才可能在这种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下,对多种可能的实验方案展开探究。英国开放大学的实验“能量转换(EnergyConversion)”是典型的实验方案探究型实验。实验设计背景是铜的工业化生产,实验问题是如何从铜矿石经过多个环节得到电解铜。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设计基本方案。学生在实验前1个月必须预习,由4人组成的实验小组需要集体制定实验方案,由于实验问题本身的开放性,实验方案也并不是确定的,指导老师只给出一些建议。从粉碎矿石到解析出铜的多步实验步骤中,有多种途径可以完成实验,学生们集体讨论得到设计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还继续修正。完成基本方案设计以后,实验完成过程也是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学生在实验室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讨论,每个实验环节都要求去解答或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粉碎的效率、溶解浓度以及电解效率等,部分环节还要到计算机上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模型预测,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束后,学生还必须根据本星期实验情况,做口头报告(Presentation),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和作业情况、实验过程的表现以及口头报告,给出实验课程的最终评价。可以看出,整个实验过程就是针对如何从铜矿石得到电解铜的这个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这对学生工程宏观分析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实验过程探究
实验过程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微观分析与操作能力。传统工科专业的实验操作基本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对于故障分析与解决、规范操作等重要技能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还较少涉及,这显然不能满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实验过程探究式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施等途径去独立探索和研究,自行实现实验过程的教学策略。概括起来,在实验过程探究中,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施和运行,真正实现探与究的学习过程。在工程实际环境中,观察与发现各种现象、分析现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线实验系统会较为真实地模拟这些现象,学生经过现象分析,确定现象发生的内因与外因;结合理论进行讨论,明确调节目标与调节手段,形成解决方案。实验系统设计必须便于讨论和方案设计。华东理工大学DCS实验是较为典型的实验过程探究型实验。实验主要培训学生DCS操作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由于DCS系统本身的大多数操作都是基于计算机的操作,因此网上实验课程的界面仿真DCS系统的计算机控制部分操作的界面。以下用一个简单的故障处理实验来说明实验过程探究的实验。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常见的故障处理,在图1的界面中,学生观察到粗丙酮塔T-601顶温度仪表TI-6006出发异常过高报警,系统要求学生调节至正常运行温度73.0-80.0℃。在观察到异常过高报警后,学生将按照所学知识和工程常识,作出如下分析:粗丙酮塔顶温度上升可能有4三个工艺方面的原因,分别是加水量过大、回流量过小或再沸器回水量过小,也有可能是仪表自身故障因素。既然存在这三种可能,就必须通过其他观察和分析来确定故障原因,因此学生首先需分别检查相关三个仪表,即加水量仪表FRC-6015,回流量仪表FR-6019,E-601再沸器回水仪表FRC-6014,以确定仪表正常工作。学生观察到回流量仪表FR-6019读数偏小,就可以判断出是因为回流量不足造成塔顶温度升高。在通过观察分析找到故障原因后,学生根据工艺理论,确定解决方案,即增大塔顶回流量,需要调节FR-6019仪表。在工程环境中,不能进行一步到位的调节,以免造成大的扰动,需逐步小范围调整,边调边等。因此学生在实施解决方案,必须仔细阅读操作守则,将温度调节至正常运行温度的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符合现场操作规范。操作实施时,首先将LRC-6023改为手动控制,每次增加调节阀阀位必须小于2%—这是操作守则要求的,如果学生超出这个阀位标准进行调节,训练中系统将给出警告,在考试中则行为将被记录,作为扣分依据。每次调节后系统会根据数学模型的计算将相应仪表调至相应位置,学生一边观察表显示情况一边调解,直至塔顶温度恢复到73.0-80.0℃,最后将LRC-6023设置为自动控制。可以看出,此实验在整个故障处理过程中,并不像普通课程实验制定严格的步骤,而是让学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来制定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操作规范来一边观察一边操作运行,整个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式的教学策略。
二、基于过程考核的在线评价体系
探究式学习模式下高中语文论文
一、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1.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他的1960年出版的《教学过程》一书中提出,“亲自发现的实践,可使人们按照一种促使信息更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信息”。“在发现学习中,教师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老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以完成学习目标”。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不再是传授和灌输,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知识经验的自我建构获取新的知识经验。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习者通过主动搜集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自主分析,并对学习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假设和实现最终验证。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和学习的帮助者(如老师)共同完成的,是以“自我协商”(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和“相互协商”(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的协作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的。
3.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合作为形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成员间的协调合作,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学习目标。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合作学习则是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取向,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突出特征”。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正是探究性课堂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
探究式学习生物教学论文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1.有利于高中生物学科进一步发展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们对目前现有的生物研究成果有了全面的认识,并且从中还学习了与之相关的研究理论,从而使得学生们将来在未知生物研究范围活动中,应用已掌握的生物研究理论进行探索,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无疑有利于推动生物学科进一步发展.
2.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
由于在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背景下,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学生们之间以及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得以增进,通过交流与探讨而弥补自身的学习缺陷点而提高自身综合学习成绩,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得以增强而自愿参与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由此可以看出,将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增进学生们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因此,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值得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应用,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
3.有利于学生们的思维发散
学生们在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背景下,通过对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与学习,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在此阶段活动中,其思维发散能力得以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探究式学习的在线实验设计论文
一、在线实验的探究设计
在线实验模拟了现场实验的场景,但却不是现场实验的简单网络化移植,实验设计本身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在线实验的互联网支持和计算机模拟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提供一个促进思考和探究的环境,系统能在线记录学生的独立操作,为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和优化,调整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能适应不同水平和能力学生的要求。基于以上特点,笔者设计了与现场实验存在较大区别的在线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是实验设计的核心问题。由于CDIO模式继承和发展了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标准,因此,我们主要基于CDIO的理念来设计在线实验模式和方法,强调工程实践环境中探与究的学习来实现CDIO的全过程,使得学生以更多元的方式进行工程实践训练。CDIO是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为四个主线过程,综合地考虑专业基础知识、个人和职业的技能及团队协作与沟通的技能,及在整个企业、社会环境下进行四个主线过程以达到全面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CDIO模式中的构思和设计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工程宏观分析能力,而实现和运作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工程微观分析和操作能力。作为一个缩小版的工程实践过程,在线实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构思和设计过程,而实验过程就是实现和运作过程。因此,探究式学习主要体现在实验方案探究与实验过程的探究两个方面。以下我们将通过远程教育高校开发的典型实验来具体说明其设计理念。
(一)实验方案探究设计
实验方案的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宏观分析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按照统一的方案展开,学生没有选择性。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理论验证性的实验,但在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主的实验中,就会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因此,实验方案探究是实验教学策略的最重要部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和探索理论规律,掌握工程技能,应该以问题为驱动开展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自主制定实验方案,通过搭建实验对象,准备仪器设备、测量各种工况下的数据,整理和判断实验数据和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实验具有基于工程的实际背景设计,学生才可能在这种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下,对多种可能的实验方案展开探究。英国开放大学的实验“能量转换(EnergyConversion)”是典型的实验方案探究型实验。实验设计背景是铜的工业化生产,实验问题是如何从铜矿石经过多个环节得到电解铜。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设计基本方案。学生在实验前1个月必须预习,由4人组成的实验小组需要集体制定实验方案,由于实验问题本身的开放性,实验方案也并不是确定的,指导老师只给出一些建议。从粉碎矿石到解析出铜的多步实验步骤中,有多种途径可以完成实验,学生们集体讨论得到设计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还继续修正。完成基本方案设计以后,实验完成过程也是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学生在实验室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讨论,每个实验环节都要求去解答或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粉碎的效率、溶解浓度以及电解效率等,部分环节还要到计算机上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模型预测,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束后,学生还必须根据本星期实验情况,做口头报告(Presentation),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和作业情况、实验过程的表现以及口头报告,给出实验课程的最终评价。可以看出,整个实验过程就是针对如何从铜矿石得到电解铜的这个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这对学生工程宏观分析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实验过程探究
实验过程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微观分析与操作能力。传统工科专业的实验操作基本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对于故障分析与解决、规范操作等重要技能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还较少涉及,这显然不能满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实验过程探究式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施等途径去独立探索和研究,自行实现实验过程的教学策略。概括起来,在实验过程探究中,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施和运行,真正实现探与究的学习过程。在工程实际环境中,观察与发现各种现象、分析现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线实验系统会较为真实地模拟这些现象,学生经过现象分析,确定现象发生的内因与外因;结合理论进行讨论,明确调节目标与调节手段,形成解决方案。实验系统设计必须便于讨论和方案设计。华东理工大学DCS实验是较为典型的实验过程探究型实验。实验主要培训学生DCS操作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由于DCS系统本身的大多数操作都是基于计算机的操作,因此网上实验课程的界面仿真DCS系统的计算机控制部分操作的界面(如图1所示)。以下用一个简单的故障处理实验来说明实验过程探究的实验。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常见的故障处理,在图1的界面中,学生观察到粗丙酮塔T-601顶温度仪表TI-6006出发异常过高报警,系统要求学生调节至正常运行温度73.0-80.0℃。在观察到异常过高报警后,学生将按照所学知识和工程常识,作出如下分析:粗丙酮塔顶温度上升可能有4三个工艺方面的原因,分别是加水量过大、回流量过小或再沸器回水量过小,也有可能是仪表自身故障因素。既然存在这三种可能,就必须通过其他观察和分析来确定故障原因,因此学生首先需分别检查相关三个仪表,即加水量仪表FRC-6015,回流量仪表FR-6019,E-601再沸器回水仪表FRC-6014,以确定仪表正常工作。学生观察到回流量仪表FR-6019读数偏小,就可以判断出是因为回流量不足造成塔顶温度升高。在通过观察分析找到故障原因后,学生根据工艺理论,确定解决方案,即增大塔顶回流量,需要调节FR-6019仪表。在工程环境中,不能进行一步到位的调节,以免造成大的扰动,需逐步小范围调整,边调边等。因此学生在实施解决方案,必须仔细阅读操作守则,将温度调节至正常运行温度的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符合现场操作规范。操作实施时,首先将LRC-6023改为手动控制,每次增加调节阀阀位必须小于2%—这是操作守则要求的,如果学生超出这个阀位标准进行调节,训练中系统将给出警告,在考试中则行为将被记录,作为扣分依据。每次调节后系统会根据数学模型的计算将相应仪表调至相应位置,学生一边观察表显示情况一边调解,直至塔顶温度恢复到73.0-80.0℃,最后将LRC-6023设置为自动控制。可以看出,此实验在整个故障处理过程中,并不像普通课程实验制定严格的步骤,而是让学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来制定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操作规范来一边观察一边操作运行,整个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式的教学策略。
二、基于过程考核的在线评价体系
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论文
一、确立明确的探究性学习目标
探究目标的确立可以分层展开.浅层次的探究目标在于保障学生对于知识点有较好的理解与掌握,这是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部分知识的基础.在此之上的探究目标可以落在对于知识的多方面、多角度应用上,这样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体会.如果学生的知识掌握十分牢固,自身的基础水平也较为过硬,教师可以进一步设立发散性的探究性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探索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与共通,并且能够透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论证教学知识点的深层次含义.例如,在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这部分学习内容的最终意义在于让学生明白“植物具有向光性”,“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这些生物学规律.这部分知识,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生物学知识,也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为了追求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要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两个学习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理论联系实际,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两个探究性学习目标具备梯度性,完成第一个目标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第二个目标的实现则能够让学生充分展开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且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能力.只有确立合理的且多层面的探究性学习目标,才能展开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深化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的一种方式.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探究性学习要想有效地展开,就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生只有具备独立理解、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才能展开对于各类问题的探究,进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有更多收获.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后不要急着问老师或者是和其他同学讨论,首先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来分析问题,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基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够展开的根基,这也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及其功能”时,为了深化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棚蔬菜为什么要采用白色的薄膜来进行覆盖?这样做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且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同样很有帮助.探究性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键.
三、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
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对于学生有效展开探究性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效用.生活化的情境与内容,学生更为熟悉,很多生活实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外,生活化的探究情境的创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很有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案例或者是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能够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深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讲“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现象:酸菜怎么制作、在高原地区激烈运动后为什么会腰酸背痛、植物长期淹水为什么会烂根、粮食在储存前为什么要晾晒、水果密封在袋子里一段时间打开后为什么会有气味等.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身边存在的现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在无形中使学生留意身边的生活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不断探索知识的科学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探究情境,不仅是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四、结语
探究性学习方式下的高中政治论文
一、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
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对课本内容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材料内容涉及社会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较多的,则较适合采用研究性学习进行,若材料内容学科性较强,就不适用研究性学习,可能以简单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合适。当然,教师在选择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还须将内容知识深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操作难度与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兴趣相匹配,开放程度与学生自主能力相匹配。探究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针对传统课堂过于偏向接受式学习而讲的,不能理解为只有用了探究性学习才体现新课程理念。那些定义、概念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的方式就可以了。
二、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注意点
(1)教学过程要以设置恰当的问题为中心。
探究性学习的条件之一就是学生待解决的问题与创设的情境材料要有一定的难度与深度,学生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必须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究,否则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教师在设置问题时,甚至可以设置有争议的问题,激起学生认识的冲突。因为有时学生的思维是相对静止的,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来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应该明确探究学习的主体。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思考问题,只有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的本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在探究学习中,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难点由学生突破。在课堂教学中,应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情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达成设定的目标。
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思考
【摘要】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中,对于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发散与延伸。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教学资源的挖掘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教师应该能透过小组合作,挖掘有效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开发有效教学资源。也可以鼓励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如何能够有效的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资源展开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是很值得探究的一个教学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中,对于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发散与延伸。在这样的前提下首先无法吸引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也很难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也并不深入。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并且加深对于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透过小组合作,挖掘有效教学资源
开发课程教学资源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让学生透过有效的合作交流来对于很多内容展开思考与探究。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们在过程中极大的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个相对开放的活动任务,并且给予学生充裕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自己来组织与设计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这首先就是给学生提供的一个很好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发现很多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同时,学生们在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时,也会对于很多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并且会对于很多问题有更透彻的研究。这不仅极大的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维度,这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如:在讲“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大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来探讨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的具体地位。课前教师可以将本课的提纲和主要内容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考虑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上课时,由小组推荐四位同学演讲,角色分别为厂长、工会主席、党委书记、企业职工,内容分别为厂长、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和功能。然后可以进一步创设相应的情境,若某企业因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企业亏损,职工因拿不到工资情绪低落等,请四名演员按自己的角色表演并处理好以上问题。这个教学过程首先会很有趣,学生将自己放在具体的位置中时,对于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的具体地位会有更直观的认知。这便是一个非常好的对于教学资源展开挖掘的过程,并且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知识领会与吸收能力。
阶段性论文撰写物理实验论文
一、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的必要性
(一)阶段性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正是一种阶段性总结,它可以将那些很多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已经复现在课堂上的所学物理理论知识的原理与结果再一次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实现自我分析和思考的目的,这是一种深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大学物理实验,很多物理知识得到了最为直观的展示和呈现,增加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进行及时的阶段总结式的论文撰写可以使得学生将实验中的种种物理实验现象进行纪录和分析,加深其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给出一个相对来说是客观和真实的总结。
(二)阶段成果固定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可以使得其阶段性成果得到巩固。大学物理实验不应该只是按知识分类简单串联起来构成的一系列的实验,而是一个有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能力培养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物理实验来感知物理知识的应用并亲身操作和体验,此后,学生需要将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到解决的问题都得以记录和反思。这就是一个阶段成果固定的过程。在此阶段,学生可以将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反映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并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三)阶段性修正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也是一种阶段性修正。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实验结果的客观和准确,往往会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许多干扰或是影响因素,突出其中的主要因素,其目的是使得物理知识的获取既要源于实践又要高于实践,可以说,它是一种发现物理学理论而又检验物理学理论的标准且具有唯一性。然而,在物理实验中,学生会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即是对于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解或是对于实验中各种结果的分析等,这些都可以在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中得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