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时政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时政论文

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生活路径探讨

摘要: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学生学习政治的目的是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具有核心素养的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可持续化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政治教育目标。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对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生活路径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生活化课堂,这不但是政治课程的教学要求,而且符合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源泉。那么,怎样构建完善的“生活化课堂”,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丰富生活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政治教学内容抽象性强,理解难度大,特别是高中政治知识更是难懂,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不足,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片面,虽然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表达传递信息,但言语形成的印象模糊,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想在政治教育中融入立德树人观念,提高学生品德思想水平,首先就要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知识理解难度。第一,要想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体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就要把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教学中,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第二,研读教材,结合新课改要求剖析教材内容,强化实际生活和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政治的认知,提高教学开放性;第三,为了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我们要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性质;第四,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认知情况强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为了强化学生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发挥生活教学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在逼真的生活情境中加深对教材观点和情感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强化教学效果。

二、合理引入生活素材,增加学生情境体验

社会是最大的课堂,社会生活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情境材料,灵活运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可以丰富学生情境体验,提高学生感知和理解能力,但这并不是说情境材料准备得越多越好,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的目的是突出教学主题,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活动中收获有益的体验,如果材料准备量超过教学的正常需求可能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情境体验则成为博取学生眼球、华而不实的活动形式,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例如,在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量的生活材料创设教学情境,选取的生活材料一定要“接地气”,贴近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这样创设出来的情境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才能在情境活动中收获体验、获得成长。生活素材的挑选要遵循三个标准:恰当、有益、有效,只有遵循这三个标准才有助于实现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培养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却被忽视了,无法统一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以教学目标为主线,结合新课标要求选取情境材料,设计情境教学方案,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丰富情境体验,促进知识生成。其次,情境素材需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情感体验也会更加丰富,知识理解更加深入,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最后,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思维过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这个模块时,如果情境材料太过简单直白就会失去探究的作用和意义,过于深奥抽象又会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不但起不到探究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我们可以从鲜活事例入手,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学习效果。再如,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三条主线:情境主线、知识主线、价值观主线。从生活实例开始阐述环境污染的危害,再从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明确坚持的原则,最后通过理性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能力。比如,雾霾现象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普及雾霾的成因、危害和解决办法可以推进教学环节顺利实施,学生更容易接受,情境体验更加丰富。

阅读全文

文化自信在现代文学课程资源探究

摘要: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基于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和现实需求。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由于面对深刻的社会转型与空前的民族危机,因此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作品数量十分丰富,这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和重要内涵。论述现代文学课程中家国情怀表现最突出的现代启蒙思潮、五四诗歌创作以及抗战文学,旨在更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两个维度上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现代文学;家国情怀

引言

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2017年党的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所谓文化自信,即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根本认同和民族文化内涵的坚定信念。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诞生于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国力衰微,既有与旧文学的艰难断裂与新生,又有救亡图存血与火的沧桑,但正是在艰难动荡的国破家亡时期,作家们救国救民的热诚才分外高涨,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高度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身份标识,成为国家在至暗时刻最凝心聚力的精神光芒,催生出现代文学作品中众多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爱国主义作品,这是现代文学鲜明的课程特点。这种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上至《诗经》《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核心精神,也是当代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和重要内涵。因此,本文对高校现代文学课程中文化自信之课程资源作一梳理与阐释,旨在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两个维度上建立文化自信。概言之,现代文学课程中,家国情怀最突出地体现在现代启蒙思潮、五四诗歌创作以及抗战文学中。

一、现代启蒙思潮下的家国情怀

王德威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现代文学的第一课要追溯到晚清以前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思想启蒙运动。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末年感觉最敏锐的人”的现代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在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创办了《国闻报》,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西方进化论思想,动摇了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梁启超在20世纪初办学会,主笔《时务报》,发表了一系列新颖犀利的时政论文,其《新民说》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认识到“国家的强弱盛衰是由组成它的普通人决定的”“一个国家要想发达富强就必须全力以赴缔造新国民”[3],进而提出影响深远的“新民观”。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刊《新青年》,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与重镇,他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将国之改造希望寄予青年身上。1916年底蔡元培应邀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思想让现代北大粗具雏形。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废文言兴白话,实行言文合一。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显示出更坚定果决的文学革命立场,自此现代文学开始了最初的尝试。这一系列穷则思变的启蒙思潮背后的动力是一代中华儿女的智慧勇气和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鲁迅,既是五四启蒙思潮的中坚,也是以一生经历和文学创作最典型地谱写家国情怀的现代文人。1918年沉潜十年的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复出,“铁屋子的呐喊”是鲁迅反抗绝望的灵魂呼喊,“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又是对绝望莫须有的否定,自此《狂人日记》横空出世。一句“从字缝里看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4]彻底撕下了封建礼教伪善险恶的遮羞布。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5]鲁迅执着为人生的启蒙立场就是中国文学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在现代文学中最响亮的回响。

二、五四诗歌中的家国情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