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实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素质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素质实训总结

高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1充分认识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走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资深人员,与优秀员工、企业老板、企业管理人员对话、访谈,与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聊天等多种形式,我们了解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很纠结。说到招工,用人单位总是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对于新毕业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新员工专业技能差,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问题是职业意识不强,责任心比较差,比较难管理,不能较快地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一般喜欢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员工;而对于毕业生而言,抱怨比较多的问题是:工作难找,工作环境不理想,薪酬比较低,劳动强度比较大等。从上面调查情况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素质方面与企业用人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与企业有关管理人员共同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认为目前开设的实训课程多以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为主,缺乏包括职业行为习惯在内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行为习惯的训导和养成,根据目前学校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还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学生只能在就业后的企业培训或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而企业培训往往是不及时的、不系统的、不确定的、被动的,会造成新员工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先天不足。如果学生能够在走向职场前就能够对职业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得到一定的训练,在就业之前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无疑会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顺利就业并很快适应企业要求,实现职业能力的快速提升。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学校、企业的共同利益需求,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在帮助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优秀职业人,取得事业的成功的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促进企业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实际,加强关于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切实帮助学生完成“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使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能够“留得下、站得稳、长得壮”。

2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我院实训中心机械加工实训教研室充分发动实训中心的教育教学科研力量,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以“贯穿于机械加工实训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课题的专项研究,尝试把企业文化引入实训教学。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方密切合作不断开发与完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训模块现已经成为机械加工实训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平台和抓手。

2.1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训模块教学内容

基于调查研究并结合我院实际确定该实训模块主要有以下内容:安全生产要求及法律法规;工矿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企业基本工作程序与步骤;与机械制造业相关的职业行为习惯和操作规范。企业对员工职业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遵纪守时。为了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接受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走入职场,就要遵守职场规则。遵守职场规则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规章制度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要求,而是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也就是说,是职业的需求。通过多年对员工考勤结果的总结,擅自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多发生在工龄三年以下的新员工中,而试用后不能正式上岗的主要原因,也是不能很好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2)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新员工可能有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愿望,但实际工作中往往结果不佳,追其原因是不知该做什么、如何做;(3)分析、总结和创新。在工作中善于观察、总结和创新是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养成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的习惯,是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的前提,也是进行改革创的基础。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无疑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每个企业都希望留用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途的员工;(4)团结合作。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善于团结他人、与他人愉快合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员工,往往更能得到认同;(5)工作程序步骤清晰,工作场地整洁条理。这样的员工看上去一般会给人以工作能力上的信任感。

2.2建立仿真机械加工实训基地

阅读全文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建设初探

一、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引入一个企业真实设计项目,根据项目完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展开,细分为11个工作任务:

1.成立项目组。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老师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全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企业项目见面会,学生角色转换—从学生到项目负责人,教师角色转换—从指导老师到项目总监;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工作室、校内实训室之间相互切换!

2.市场调研。

告知学生设计调研的重要性,做任何设计都必须强调“设计之前调研先行”只有调研之后才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全面准确调研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相关背景、产品属性研究,现有包装、材料、工艺、卖场陈列方式分析,同类产品分析,消费者分析;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校外包装市场、企业相互切换,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做一体!

3.项目分析。

阅读全文

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构建

一、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对检验岗位能力需求和检验项目的调查。

2013年在浙江省范围内对163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包括55家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45家社区医院、42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检验公司独立实验室。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应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调查。除寄生虫检验的重要性需求在78.5%之外,其他各课程均在91%以上。同时,被调查单位对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需求均在93%以上,说明各单位对工作人员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163家单位开展的主要检验项目进行调研(见表2)。除骨髓象检查外的各主要检验项目开展率均在60%以上,三大常规达到100%。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和独立实验室的项目开展率跟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因定位不同有所区别,各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率接近于100%,最低的骨髓象检查也在86%以上。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调研结果,即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和各单位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课程专家、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从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出常规检验项目形成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包括:三大常规、骨髓象检查、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结合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的建立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中央财政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招标购置和医院、公司馈赠,配置了一批检验仪器设备:Sysmex-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FUS-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ESR-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迈瑞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M-9602自动酶标分析仪、奥林帕斯显微成像系统、荧光显微系统等。并安装了LIS系统,把所有的仪器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实验室系统,从标本接收、项目检验、结果审核到检验报告单的输出打印实现一体化,实现医院检验科的功能。

阅读全文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摘要:目前,全国上下,高职院校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衔接、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都十分重视。企业、学校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在立足学校特色基础上,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探讨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思路,对如何发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特点,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市场营销

一、背景概述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2019年7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同时,全国各地区政府要深化产教融合,在本地区发展中,将教育、人才、产业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有机衔接和促动,以此推动本地区的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侧结构相融合,将产业转型升级到产业创新发展的轨道上来。所以,为了能够振兴地区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就需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从而一面拉动经济增长,一面促进人才发展。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征,通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产教协同育人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的服务能力。尤其是自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来,互联网迅猛发展,更多产业需要新兴产业的支持与推动,而企业自身寻求理论支持的能力有限,所以,更需要高职院校能够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将技术知识与能力知识进行转化。根据市场营销的新发展模式,通过校企通力合作,将新营销模式与数字营销理论融入到企业发展和教学中来。利用学院能研究、能分析、能推广的优势,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把数据发展思路对接到产业进程中来,对生产企业在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经营、销售服务、运输物流等各环节产业链运作,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2]。

二、目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起步较晚,目前没有形成权威理论成果,所以,仍然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总结目前研究内容共有三方面:一是目前涉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概念就等同于“校企合作”;二是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扮演设计范围很广,欧美日等国家,在这方面表现较突出;三是在此问题中,关于强化政府推动企业与学校两个主体结合的研究比较多。其实,目前大部分理论仍然坚持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是多元利益共同者协同控制的。尽管不同利益的相关者在合作中都有各自的诉求点,但是都是共同体现在高职教育培养中的[3]。其根本原因在于在现实中,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仍停留在比较初浅的层次。比如,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多年,企业方为学校提供学生的实习实训岗位,同时,高校为企业储备相应人才。然而,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仍然是以自身需求为主,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协同育人理念,也没有从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因而所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往往未能基于行业现状,以致发生了偏离。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比较看重利益,对于很多重要的真实岗位,在实训实习过程中校方师生也都没有涉及过,所以很难感受到行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因此,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出现一些偏离。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管理就是寻求彼此合作中的契合点,将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真正地加以融合。而且,目前全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深化产教融合,拉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都做出了积极响应,促进了企业、学院以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立足学校特色,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设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产教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4]。

三、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意义

阅读全文

护理学专业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

摘要:对护理学专业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分析了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时间有限,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及教学效果的考核还需加强。提出了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策略:明确教学目标,将讲课内容用PPT整理出来,再穿插着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不断进行练习和总结,找对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学习知识;在实训中应用标准化病人(SP),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训教学中做出一些改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

改革社会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对护理学的标准要求也有所提高。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为基础,为病人或生活需要照料的人提供全面、科学、系统的服务。实训课程是对基础护理学进行应用的课程,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于实践,观察患者病情,规范护理操作,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帮助患者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护生今后从业打下扎实基础。在实训课程中,每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训教学中做出一些改变,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护理行业的进步。

1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护理学专业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缺少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首次接触到一门陌生的课程可能会感到茫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下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对于所讲内容,当学生感觉听不懂、不好吸收时就会产生懈怠心理,加上手机内各种APP种类繁多,学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诱惑。

1.2实践时间有限

阅读全文

提升信息安全概论教学成果

作者:夏淑华 汤慧 钟山 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一、引言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是在一定的组织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的任务。使用管理工具把项目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就是项目管理〔1-2〕。而高职教学也是在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资源的限制下实施的一个非常典型的项目,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考核和评价,目标要求、时间要求和教学质量要求都非常严格。因此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使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我院开展课程《信息安全概论》实训教学现状

《信息安全概论》实训课程是司法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技术与综合能力的实践课程。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1、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实训目标难达到。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病毒防治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等内容。但是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大部分学生在合理的系统化、科学性学习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对综合性知识的掌握有些欠缺。由于课程内容综合性很强,使得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无法完成实训。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职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训,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也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疲劳,导致学生学习的信心发生动摇,实训教学开展基础上具备。信息安全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用型学科,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理论的认识和对信息安全常用技能及方法的掌握。将项目管理应用于《信息安全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由学生按照项目组的工作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制定项目计划、分角色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即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明确了岗位要求,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体现了“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阅读全文

翻转课堂在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实训教学

【摘要】以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实训课为例,介绍该课程的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探究与思考,以期为“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微课;翻转课堂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作为研究中药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在中药饮片生产与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专业技术,也是全面控制中药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1]。“中药制剂检验”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相应的药品质量标准,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原料、中间体及成品)进行的质量检测,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课程,具备了学科综合性显著及实操技能强的特点[2]。该课程在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实训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中药分析的特点、分析方法、应用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药制剂检验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及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是“中药制剂检验”课程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药典的基本组成与正确使用,中药质量分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实训技能,能够熟悉掌握常用中药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该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我国中药质量分析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并反映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中药质量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中药制剂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掌握这门课程,引入中药质量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能够巩固学生的中药学专业思想和对医药事业的热爱。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在药企行业中的技能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和高等医药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药企、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医院药剂科、医药研究所等输送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岗位的高端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

1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传统中药制剂检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1实训条件本身有限

高职院校一般受实训场地、仪器设备、经费等条件限制,给实训教学方式带来了局限性。特别是定性、定量分析的大型精密仪器价格昂贵,数量匮乏,体积庞大,更新换代速度快,对场地要求较高,学生一对一的操作机会少,难以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中药制剂检验课程难度大、实训项目多、涵盖范围广,本身对学生操作技能要求高,课时少、时间短,学生要在有限时间利用实训课来全面掌握实操技能难度较大、效果不佳。

阅读全文

谈世界技能大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世界技能大赛是当前国际级的顶尖赛事,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如何借力世界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先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为例,阐述世界技能大赛的相关技术要求,探讨大赛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及具体策略,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技能

人才是国家加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及国家地位的逐渐提高,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使得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1]。技能大赛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是社会职业发展及岗位需求的指南,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突出了能力需求和就业导向,世赛的具体考核项目对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2]。以世界技能大赛为指导,接轨国际先进标准,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探索和思考,实施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高[3]。

1世界技能大赛相关技术要求

世界技能大赛是目前国际技能与技术培训的顶级赛事,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最先进水平,举办周期为每两年开展一次,迄今为止已经开办了45届赛事。世界技能大赛既是各国展示职业人才技能和专业素质的重要赛事,又是对各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检验,因此受到西方发达国家与职业教育强国的普遍重视[4]。世界技能大赛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技能人才选手首次亮相世赛是在2011年10月的第41届比赛中,与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进行6个项目的角逐。2015年第43届世赛,中国首次出战餐厅服务(西餐)项目。2019年第45届世赛,中国选手荣获该赛项第九名的成绩,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在该项目中获得的历史最高名次。2022年中国上海,将迎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角逐。世赛餐厅服务(西餐)赛项是依据餐厅服务员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岗位职能,创设真实的餐厅环境,为客人提供餐饮酒水等具体服务,以检验选手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

1.1世赛技术标准

与目前国内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同,世赛的技术标准更为严格[5]。餐厅服务赛项根据目前餐饮岗位工作的职能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标准。与此同时,将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世界百瑞斯塔大赛等行业大赛的竞赛标准纳入其中,作为打分和参考标准,从餐饮服务各方面、全方位检验选手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