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素养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素养教育

职校语文素养教育思索

本文作者:杨薇 单位:仪征技师学院

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而所谓的高素质是一个综合的含义,是专业能力与技能水平,但笔者在这里认为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人文素质。这种素质高低的明显表现是一个人人文知识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人文知识来源于社会科学领域多样学科的知识总汇,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是通过蕴含在这些丰富的文化知识中熏陶滋养而逐渐成形的,这就是人文知识积累的长久性的根源所在。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后,思想逐步成熟,人生的各种体验,直接面对社会的内容将愈加丰富,及时补充精神营养必须通过全方位知识的浸润,以丰富深刻的人文知识充实自身,对情操进行陶冶,对意志进行锤炼,对心灵展开净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内化为自身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鞭策自己以高素质的人才标准为目标努力发展。

全方位发展是现阶段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重视知识领域覆盖广泛的人文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未来工作的主要指向性是社会中的基础工作,对于一些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承受学校社会及家庭各方面压力,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这些未来一定会面对的问题要提前积极地应对。而处理得好坏的最直接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素养高的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及时排解压力,及时调整生活,及时适应社会,相反那些素养低的人往往变得与社会格格不入,并渐行渐远。

人文素养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语文教师千万不可抱有语文教学只要通过一两次课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侥幸心理,因为人文素养这种摸不到的东西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出现的,需要大量的时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不断学习,才能体现在学生思想的收获和情感的升华中。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认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消除理解的难点,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兴趣,这样一旦学生有了思考过程,有了自己的想法看法,如果此时教师再加以巧妙地点拨自然会让学生领悟其中玄妙,这就是语文教师的成功,也是学生的收获。

第一把钥匙:了解与深入真实的学生。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语文不仅仅只是一门打基础的教学课程,更是一门具有特别作用的教学课程。他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这种作用体现在地位的不可取代性,他是任何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提供学生最基本的理解认知能力;这种作用体现在承担任务的举足轻重性,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文学的传播推广,更是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这种作用还体现在其形象的多元化,语文学科的形象既可以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也可以是枯燥无味,使人生厌。

这些特殊性充分说明,如何开展实施优秀的语文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伟大工程,而作为高职语文课的教师就应该了解真实的学生,深入真实的学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过熟悉与学生相关的一切现象来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习,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向自己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过渡,以达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第二把钥匙:生动化与趣味化枯燥的教学过程。

高职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传统语文教师那些落于俗套的教学手法有太多的兴趣,很容易使他们对目前的语文教学失去耐心,从一开始的不想听,听不进去到后来的对语文课程的整体反叛。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逐渐演变为具有相当表现力的活动展示,这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还要将语文教学艺术展示得淋漓尽致,充满感染力与吸引力。极具艺术表现力的演说表达是现代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职业技能,也是未来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素质,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如何将传统的死板刻薄、了无生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为幽默诙谐、异趣横生的内容,因为有趣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才能拉近教学内容与他们的距离。

阅读全文

通识教育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分析

1通识教育推动下的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与国际的日益接轨,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通过学位学分要求,增强师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依此契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也从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框架中跳跃出来,成为大有可为的一项通识技能。通识教育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提供全方位分析、获取信息的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因具有较高的普及作用,从而得到迅速普及推广,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综观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服务形式,可以发现,图书馆专题培训和公选课是通识教育的两种基础实现途径。除此之外,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从通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出发,重新设计教育培养的目标,提供信息素养通识教育,与学校通识教育举措相一致;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信息素养对信息的组织揭示核心要义,对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开展嵌入式或整合式教育,扩大信息素养教育对通识教育的支持度和影响力,力争促进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两种方式,开展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支撑专而广的综合性人才培养。

2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实践探索

2.1课程发展与积累

2010年9月《信息素养与实践》通识课程正式开班,主要面向本科生开设教学。每学期2个学分,由32~36个学时构成。应该说,本科生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知识探究式教育,从课程名称上看,该课程既强调对信息素养知识的全面教授,又强调对信息素养的实践性、体验式应用,这与学校的本科生教育目标相吻合。经过2010年两个学期1个教学班的教学积累,2011年9月开始,课程开设2个教学班,并对教学对象重新定位,一个班专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36学时;另一个班则针对本科生其他年级教学,但主要是大二、大三本科生,33学时。为充分发挥馆员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专长,锻炼馆员的综合能力,每个教学班各由一个教学团队承担,由4~5名骨干馆员组成。同时,在校内招聘在读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负责教学中的日常辅导、联络、跟进。2012年7月起,伴随上海交通大学实施夏季小学期教学制度,《信息素养与实践》也作为核心通识课程参与教学,每个学期32学时,由此,每个学年均有三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大大提升了课程的推广面和学生受益面。

2.2教学目标与内容

《信息素养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增强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说,在当今信息量无限膨胀和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培养敏锐的信息意识,明确信息的性质与范围;有效地获取和评价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将获取的信息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了解相应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积极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创新和实践。教学内容上,除文献检索内容外,增加了信息意识、信息评价、信息伦理与道德等专题内容;教学方式上,在课堂教学之外,融入分组讨论、实践调研、综合练习等环节,通过讨论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利用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增强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

阅读全文

学前教育音乐素养教育研究

摘要: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毕业以后就应该可以自然而然地去接管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任务,音乐是一门全面的、很贴近现实生活的学科,可以同时对孩子的文化气质和艺术气息进行培养。如果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幼师,学生音乐素养的高低就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工作,更重要的还是学龄前儿童是否开心幸福,甚至还关系到中国以后几十年的发展。笔者探究了本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学前教育;音乐素养;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将来工作关系到下一代儿童的成长发育,因此本专业对学生的教育是要求很严格的,他们学习的东西要十分具体、完整,同时还要求持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要加深对更复杂知识点的理解,让自己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坚固的基础。音乐作为一门高雅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学科,它会对人们,尤其是儿童的情绪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就像人们看电影是什么样的背景音乐就会把人们带到什么样的情绪当中,儿童更是如此。音乐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美。

一、加强音乐素养教育在学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帮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音乐。通过小故事、小游戏、小短剧中的音乐,让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只要就读于音乐专业或者和它有关系的专业,良好的音乐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他主要包括识谱、辩音、跟节奏还有编词编曲的素养,通过对这些技能的学习,可以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人才,音乐素养得到全面发展。由于本专业的重点培养方向就是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工作,并且关于学龄前儿童的上课形式基本上就是通过音乐来进行的,孩子们可以通过老师的曼妙的舞姿、优美的歌声、动听的乐器演奏声中,感受到音乐的动人之处,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只会照搬照抄地来重复别人留下来的美妙事物的人,是不配享受这么美好的东西的,只有让音乐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精神世界发生碰撞,才会给孩子以美的享受。

阅读全文

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思索

本文作者:高音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相关概念

真正的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过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1]。2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尤其一些艺术类院校。目前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得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中包括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却并不理想。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大学生信息素养不高,获取信息能力较差,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许多同学认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可以了,其他素质的学习是可有可无。信息检索及文献利用能力对大学生来说只在写论文、搞课题以及科研等类似活动中才需要[2]。尽管近些年来学术界提出应将信息素养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习能力提高及个人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但事实上,真正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学生并不多。2.2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并不理想目前在高校图书馆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都会进行一次“新生入馆教育”,由于教学方法、内容、学生学习热情等诸多因素,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此,在我校内进行抽样调查,有85%以上的学生不知道信息素养教育所指,更不了解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及其使用方法。2.3缺乏完整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环节统一协调,需要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更需要整个学校范围内统一规划。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信息素养协会组织,这使得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没有统一规划,缺乏交流经验的平台,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不能更好的共享。一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院校,其信息素养教学形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入馆培训或者简单的文献检索课,并没有增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也只是以介绍图书馆馆藏和使用方法为主,并不能按照各个专业的特色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系统的、有层次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活动。

信息素养培养途径初探

信息资源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离开信息资源去谈学生能力培养,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开发和合理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如①网络②图书馆③社会实践活动等),确保学生信息来源广泛、获取途径畅通,那么,如何在我国高校有效实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图书馆加强自身建设从导向作用开始,通过提供信息,发挥教育职能,对读者的精神需求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建设入手:首先是硬件建设,包括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和读者信息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之间实现电子文献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节约经费开支,而且可以更好地为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图书馆有必要建立信息素养教育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开辟条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信息素养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教学生使用一些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使学生提高综合信息素质。其次是软件建设,是指图书馆的馆员队伍建设,馆员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如果馆员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读者的咨询给予满意的答复,就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良好形象,进而激励他们自觉提高信息素养水平。图书馆的服务对读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往往比呆板的说教有效。因此,馆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觉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才能树立楷模作用。在读者服务工作中,有意识地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导向教育,才能充分保障教育效果。此所谓“润物细无声”。

阅读全文

中职幼儿教育中舞蹈素养探究

【摘要】中专生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专职人员的需要和对中专生的职业素养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专业是国家教育体系为向社会输出专业性幼儿教师人才而创设的。与普通教育不同,幼儿教育处在人们审美养成的初期阶段,更加注重的是对天性的解放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而舞蹈的作用恰恰在于此,它承载着幼儿教育的重要美育功能,并在学前教育的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基于此,研究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素养提高的方式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素养;中职教学

基于幼儿教师所面对的群体具有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涉猎甚广,学前教育有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等三大模块共计三十多门学科,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个专业课程。随着社会对儿童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舞蹈作为幼儿教师的五项专业技能之一,不仅是一门美育的基础课程,也向着专业化的道路发展。虽然幼教专业的舞蹈素养训练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但其培养方式与目的依旧区别于普通的专业类舞蹈教育。原因首要在于生源的限制,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未真正接触过舞蹈;其次,幼儿的舞蹈教育目的在于对其艺术潜能的开发,而非机械化的专业培养。鉴于此,本着适合就是最好的原则,针对幼儿教师的舞蹈素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究什么才是匹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素养便有了重要意义。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素质从根本上影响着幼儿的初级教育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中教育的普及,学前教育的生源大部分来自高中的分流教育。受原生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相对薄弱,有些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舞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制普遍为三年,去除实习学习时间,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大概为两年,课时总数在130节左右。但要学习的内容却很多,除了舞蹈表演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幼儿舞蹈和幼儿韵律活动的创编,比创编更重要的是幼儿舞蹈与韵律活动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所以时间少、内容多、任务重,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课程的重难点,使学生的舞蹈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舞蹈教育之于幼儿

舞蹈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联,也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的方式。幼儿舞蹈边歌边舞的形式既与幼儿身体、生理发展相适应,又能表达出儿童的内心情感。舞蹈有着科学的训练体系,根据年龄段的划分,幼儿舞蹈处在启蒙的阶段,只有通过科学、正确的训练,才能起到本固枝荣的效果。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使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升幼儿对乐感与节奏的敏感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参与舞蹈活动,可以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由此可见,舞蹈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还能有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同时,有利于幼儿的自我肯定。因此,如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真正使幼儿体验到舞蹈的益处,成为我们关心的重点,也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素养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中职音乐教育音乐素养培养和情感教育

摘要:新课标改革后,中职音乐教育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从教学目标来看,过于注重技术的培养,就会忽视学生在学习音乐上的主观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要求,制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上有积极的态度,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文章对中职音乐教学进行了分析,并对音乐素养培养和情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育;音乐素养培养;情感教育

音乐、美术、体育等小科目,一直备受学生欢迎,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而且可以让学生心灵得到释放,从而减轻学习压力。所以中职在为社会提供中级技术人才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种类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摇滚乐,使人内心非常振奋,激情澎湃;乡村音乐,让人回归自然,听起来让人心情放松。好的音乐作品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学生已经被教育成一个模样,缺乏音乐的创造力,所以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情感教育。

一、中职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意义

因为每个学生喜欢的音乐风格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千篇一律,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和情感教育,尊重学生的喜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的熏陶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学生身上,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创作音乐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上没有独到的见解,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还致使学生在音乐的发展空间上十分狭隘。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带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结合音乐教材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让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展开音乐素养培养和情感教育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皆的认识,音乐分C,D,E,F,G,A,B七个调性,C,D,E,F,G,A,B,翻译过来就是do,re,mi,fa,so,la,si,还有就是对乐器的基本了解,以古琴为例,其中有一句谚语:“善唱者,三声成曲;不擅长者,空号千音。”教师也要了解当今学生的喜好,青少年学生关注的是流行音乐,在课堂上适当讲关于周杰伦、张杰、李宇春等著名的音乐人,并通过多媒体播放他们的歌曲和MV,学生受到这些人的感染,要成为和偶像一样优秀的人,通过多媒体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对学习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在看图和聆听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印象,不但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茉莉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一束茉莉花,让学生鼻子去闻,用心去感受,真切地感受茉莉花的美和清香,再给学生讲解这首歌曲是4/4拍,其旋律主要以级进为主,全曲结构为单乐段分节歌,共分为四个乐句,第一、二乐句节奏舒展、旋律平缓;第三、四乐句节奏紧凑、旋律起伏明显,同时一气呵成,这首歌充分地表达了赏花人对茉莉花的赞美之情。这是一首典型的民族歌曲,学生在感受茉莉花的美的同时,也对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让学生写出对欣赏《茉莉花》后的体会,并简单地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进行描述,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情感教育的培养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来实现,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京剧较不感兴趣,特别是中职十六七岁的学生,在教材中京剧《霸王别姬》一个桥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个音乐剧,从而实现情景再现。教师进行组织和排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学习京剧时充满了浓烈的兴趣。新课标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一次新的挑战,教师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阅读全文

公民素养的养成教育分析

一、巧构建,走进儿童的生活

生活是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在师生共同生活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将目光投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生的需要入手确定公民素养教育的活动主题和内容。

1.巧拟活动主题

根据小学生认知、情感发展的特点,学校对小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活动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我们筛选了孩子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遵循小而实的原则,从细微处入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以“学会”为主题词,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目标,开展公民素养教育活动。例如,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说话、学会整理、学会扫地……各年段通过开展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的言谈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

2.巧设活动台阶

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各年级围绕主题,巧设台阶,循序渐进地开展公民素养教育活动。做到主题设置有梯度,活动开展有计划。就拿“学会吃饭”这一主题来说,低年段重在指导孩子学会怎么吃饭,懂得吃饭的最基本的规矩,如饭前要洗手,不能边吃饭边说话等等;中年级重在指导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搭配,学会吃饭不挑食;而高年级则让学生懂得饭桌上的礼仪,譬如如何吃西餐,如何做到用餐举止优雅等等。同年级同主题活动也形成序列。如一年级“学会扫地”这一主题又分为“学会正确的握扫把姿势”、“学会正确的扫地方法”、“学会有序地打扫”这几个训练点,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演练,评比强化等几个步骤,真正让孩子学会扫地。随着活动的深入,活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校内转向校外,由关心身边事到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惠山古镇的变迁”;“钓鱼岛,我们的岛”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也随之拉开序幕。

二、精设计,守护儿童的天性

阅读全文

教育技术素养与能力培养

【摘要】

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是衡量教师职业素质的一项显要指标。本文从分析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与能力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关键词】

师范生;素养;能力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走进课堂,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应该具备较高的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应该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能力。我国早在2004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从很大方面提升了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培训力度。

2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