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设计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谈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思考
摘要: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设计实践能力具有指导作用,但因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庞杂性、知识覆盖的广泛性、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以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现阶段艺术院校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实践,该文作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以寻求最合适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思考;艺术类院校
一、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设计学科的公共课程,在综合型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均有开设。其课程名称由于不同院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名称[1]。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同行的交流经验,发现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进而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各大美院附中或美术学校。这类学生接受过长期正规的美术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但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第二类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在这类学生中,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将美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定期参加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进入高中后,因文化课成绩不够优秀,鉴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集训,进而考取理想的院校。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兴趣淡薄,没有参加过美术专业技能培训,但因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考取理想中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升学选择以美术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高中后期阶段才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过长期或短期的美术培训或集训考取相应的院校,在大环境下接受艺术氛围熏陶,对艺术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较为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理解与掌握复杂、系统的艺术史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艺术史论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2.课程课时设置少,导致轻视态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高校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大数据技术为我们推进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根据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的一些教改思路。院校应该重视史论类课程的教学地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建立知识图谱,并以重构知识图谱为目标建立大数据库,丰富教学内容;老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考核方式。旨在改变传统教师讲授的单向传授模式,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科学的设计观,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史论课程;大数据;教学改革
1引言
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理论素养,培养设计思维和树立设计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存在学生重技轻史、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因此许多院校基于时展从教学目标、手段方法到课堂设计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容易的获得,为史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体验经济、服务设计的加入,也给史论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思路。本文总结了目前艺术设计史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旨在形成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2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习动机和效果并没有实现统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市场化的时代,艺术设计院校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也偏重于较务实的专业课程,对史论基础课程重视不够;一些院校普遍认为应该加大设计技巧或技能的课程比例,没有必要开设史论课程,对课程存在消极抵触思想;
2.1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关注点已从原来基于历史发展状况、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转变为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即挖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体验。但目前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仅限于视频影像的播放或学生参与讲解;
研究性高中历史论文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和项目设计等为学习载体,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获取材料,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问题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有意义的
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应该像历史研究性学习那样,不是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而是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提出的新问题,能积极进行探索。所以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有意义的。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同时他们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满足高中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历史研究性学习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因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法来研究新知,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舞台美术专业课教学分析
舞台美术史是高校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讲述的内容包括戏剧(戏曲)与舞台美术的关系;中外舞台美术产生与发展;中外舞台美术的流派、理论萌芽的形成;中外剧场建设等。舞台美术史论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戏剧(戏曲)舞台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理论素养,树立创新的设计理念,提升设计品位,形成个人风格和舞台美术设计的前沿意思。它的作用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但大部分学生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而理论是设计实践的基础,尹定邦着的《设计学概论》一书中指出“不从观念入手,不解决理论问题,不把理论问题落实到教育上,设计的发展最终还是会有限度的,会影响到整个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了解掌握舞美史就是更好的为舞台美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l)目前高校舞台美术史论教学理念的错位及教材的匾乏高校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多注重视觉造型效果而缺乏技术应用理念研究,强调作品的艺术性而忽视它的实用性,作品往往是纸上谈兵,而现有的舞台美术史论课教学都是沿袭80年代的美术绘画理论教学,如果是在文理科综合大学中甚至还会沿用理科或文科的习惯思维,把舞台美术史论课程等同于一般的理论课,这就同舞台美术设计学科教学的理念产生错位。 舞台美术史论课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的比较少,只有少数几所如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开设舞台设计专业的院校,由于普及率小,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教材可选,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2)教学模式的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方式,说的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面对的是概念和原理的强制记忆,而不是主动参与对舞台作品的鉴赏和研究探讨,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到了近几年当计算机普及时教学又改为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使舞台美术史论课变成了欣赏课,但还是沿用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 这种教学授课模式最终的后果就是使舞台美术史论课同其它课程脱节,学生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史论课变成了自由课、睡觉课。形成上述问题有其复杂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自幼长期受2”到填充式教育,缺少主动求知欲,另一方面我们的专业教学模式也存在某些不足,如重技能,轻理论,缺少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探索研究精神。而学生如果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就可以做到“厚积薄发”对设计专业课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舞台美术史论课急需改革 1、舞台美术史论教学的创新尝试 (l)遵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规律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自主学习。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前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有一个简要了解,对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能够知晓,而教师也应在上课前对每节课所授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并留出探究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的分析辨别资料的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学生想要完成好这项任务首先就得知道老师希望通过问题让学生掌握什么理论知识,它的产生、发展、影响以及衰退的原因,根据这个原因有目的的收集所需资料。 学生利用课外收集好的资料,在课堂上分别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并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所收集的资料,这样往往能够确定正确的答案,而这种分析形势也能帮助我们清楚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或艺术潮流的区别,最后在每节课程结束前由老师进行观点整合、归纳、概括总结,完成本次授课内容。 (2)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的设置 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是研究舞台空间造型,灯光就是舞台上的“画笔”。学生的设计作品大多以模型呈现,在许多课程设置上也是安排制作出设计模型,学生对这类课程也非常喜爱,兴趣很高。鉴于‘这样在上史论课的时候让学生把图片资料转化成立体直观的模型,既加深了资料的印象,又同其它专业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是指“恢复”某一时期的舞台效果,以临摹优秀的舞台大师的作品来了解大师的理念和观点,并结合当时的技术特点体会大师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学习理论课的目的是为设计实践提供依据,如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真正的目的,简单的临摹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完全理解了大师的意图后,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大师的设计理念从新设计制作一个全新的舞台作品,完成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转化过程。 (3)设计结课试题,学会概括总结 舞台美术史论课是舞台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在结课的时候是需要完成结课考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先前的考试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闭卷形式,由教师出题命题,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效果不是很理想。另一种是开卷的形式,老师不留复习题,学生根据上课时记的笔记进行答卷,考试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真正检验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还有一种是以论文形式做为结课考试类型,这种方法也不近人意,学生往往是从网上查找文章,下载后东拼西凑而成,和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也不符。 那么如何能真实的反应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呢?应该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把设计结课试题纳入正常的教学课时中,通过课题的设计达到提升理论修养的目的,该课所占用课时可以为四课时,具体方法如下:将学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需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编制一套考试用题,包括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并制作出双项细目表(试卷的难易程度分析),各小组间可就试题内容及试题类型相互沟通,共同商讨,试卷内容可在不超过20%的范围内进行交叉。教师再根据各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行删减,把漏点添加进去,最后完成结课试题。设计结课课题的好处是,学生全面参与课题设计是对课程的一个在梳理,学生学会归纳、概括、总结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p#分页标题#e# 结论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教学需要适应社会、时代的潮流才能于时俱进,当前的教学改革是过去的一个延续,必须适应当前的环境和具有展望未来的趋势。但在实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本着以确保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为基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教改模式,培养出道德品行与专业技能并行发展和谐统一的全面人才
美术学专业项目教学法探索
摘要:建构主义已经被逐步应用到教学领域,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项目教学法,在专业美术院校中,对基于美术史论的美术学专业教学而言,至关重要。美术学相关专业项目在教学法的运用中,首先要注意依托主干核心课程进行项目设计,其次要注意项目的系列性,以便逐步打造项目资料库,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等校外资源,并且在对于学生的考核方面,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体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项目教学法;美术史论
一、国内专业美术院校美术学专业的特点
国内的专业美术院校,在本科教学阶段多开设有以美术史论为依托的美术学专业。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学专业也开始从小众的精英教育向大众的复合教育转变,这种转变突显为学科内部专业数量的增加。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湖北美院美术学专业于1994年申报获批,美术学系创立。美术学专业以中西美术史论教学为根基,培养相关的美术人才,在此后的十年间一直是美术学系的唯一专业。从2003年开始,美术学系开始了大发展的步伐:2003年艺术设计学专业设立;2008年艺术管理专业设立;2009年艺术教育专业设立,同年美术教育专业并入;2016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至此,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成为了涵盖6个专业方向的综合大系。其他的专业美术学院的美术学系也有着相似的发展,有些专业则并行拓展为学校的二级分院(如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与人文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人文学院等)。这种拓展使得当下拥有数个专业的美术学系或人文学院,成为了以美术史论为根基、枝干众多的“大美术学专业”。这种应对社会需求在短时间内拓展的专业阵容,其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具体到教学工作方面,这种拓展就意味着课程要在保证美术史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也是需要教学团队持续思考的严肃问题:如何在专业拓展、学生增多的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项目教学法的适用性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后经过一系列学者的丰富完善,被逐步应用到教学领域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项目教学法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设定目标营造情境,师生共同完成一个相对完整项目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将理论知识运动到实践中去。当下的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是信息超载,一个是知识碎片化。这需要学生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个性化的蛛网式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通过“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来整合信息与知识碎片,实现知识内化乃至知识创新。这也是国内美术院校中“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与教师面对的共同挑战。美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大部分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时间降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地依赖于主动的课下学习。伴随着美术类媒体、数据库等数量的增长与多元,学生获取的众多信息更多地依赖于网络。网络时代所特有的知识碎片化特征,使得学生很难甄别信息,并将之系统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因此知识的获取方式愈加简易,也愈加转瞬即逝。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具体的项目设计与实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继而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以及课下所获取的理论知识应用、整合起来,不管对于应用型专业(如艺术管理等在美术史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还是对于传统的美术史论专业,都至关重要。
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的相关探索
中国美术研究探讨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较大,随着高等美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等院校逐步向研究性大学转换,高校教师的研究性成果成倍增长,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课题申报数飞速上涨,立项数不断上升①,但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反而在总量扩大的情况下,质的相对比率反而下降。这种情况在“十五”期间已经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控制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评估,对核心期刊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对课题项目后期资助的审核及资助力度,出台各种对优秀著作及科研成果的奖励措施,各家出版社对优秀科研成果也在每年的出版计划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良的学术风气依然存在,量与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整体态势是个体性的研究增加而集体性的研究减少,专门领域内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个案研究比较多,边缘性研究比较多,地域性美术研究亦逐渐增多,一些新兴学科的概论性著作也逐渐增加。整体上说明了学科研究领域的面在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项目的推动及省(市)、部门各级项目的立项与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大多数有研究前景的个人与集体项目都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二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倍增加,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其中的开题、评审、答辩等种种环节,在掌控论文的学术质量上还是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在认真地钻研学问。 与美术史论的传统学术研究相比,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更为活跃。美术市场空前繁荣,展览不断,当代艺术的浪潮一浪又一浪,画册、期刊及各种出版物让人目不暇接,对现状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术批评理论也随着批评实践活动而有所发展,推动了各种创作理念;尤其是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亦初具规模,这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关,与学科的基本教育规模与实践性有关,其研究成果大多还体现在教材与基础理论问题上。 现依据“十一五”期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的主要情况与基本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与“十五”期间相比,在研究范围上无突破,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基本上一年出版一本,还是以高等院校教材或辅助教材为主,如“美术概论”一类,有邓福星的《美术概论》(2009年版)、赵一丹的《美术概论》(2008年版)、陈美渝的《美术概论》(2007年版)及高国良的《影视美术概论》(2008年版)、肖清风的《设计艺术概论》(2007年版)、朱?主编的《设计艺术概论》(2006年版),其特点是强调了个体性的研究,突出一家之言,走出了集体编著的大一统模式,展开了多元论述。在门类美术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还是局限在影视美术,未见其他门类美术的著述。 在博士论文方面,则有些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王云亮的《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2008年版),就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术理论话语的现代问题。 在“十一五”国家课题立项中,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比例也小,占美术类课题总量约17%,其中包括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批评理论及各项专题理论研究,未见原理论研究,而且有些选题重复立项。 与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相比,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略为突出,且作者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其成果形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如余强主编了一套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2006年版),以及邵宏编著的《设计学概论》(2009年修订版)、胡守海的《设计概论》(2006年版)、张焘的《室内设计原理》(2007年版)、焦健等主编的《空间设计原理》(2007年版)、清华大学课题组编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007年版,“十五”规划题)、何灿群主编的《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2007年版)、陆小彪等的《设计思维》(2006年版)等等。专题性研究则有桂宇辉的博士论文《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2009年版),以及熊?的博士学位论文《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2007年)。 二、美术史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史研究依然是重头戏,成果数量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其间以教材为多,特别是中外美术通史写作,虽然看似以个人撰著为主,体现研究主体的学术立场及其观点,实际上还是取通用的体例及通常的史学观,无甚建树。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美术史出版有13本,外国(西方)美术史出版也有13本,基本上都属于简编。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出版6部,有5部是个人专著。应该说,这与“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展开有关,与设计艺术学科的兴起与普及有关,与文化研究及新美术史学观的兴起也有关系。外国美术史写作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陈平的《西方美术史学史》(2008年版),特别是他又主编了一套“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包括《罗马艺术》、《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是这一时期倍受关注的问题。 图像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及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渗入中国美术史学界,挑战传统的历史文献学及风格样式研究。 其间,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巫鸿的著作被介绍到大陆,如《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与《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中的思想性》(2006年版)。2007年4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主要着眼于青年一代的美术史学者,而来自各艺术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天会议不时掀起讨论的热点,如华南师范大学颜勇的论文《西学语境中的传统画论:以“墨分五色”的二三种现代诠释为例》,又如中央民族大学吴雪杉的论文《清初“四僧”与历史书写———民国时期美术史的一个考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有关寺观庙堂绘画、雕塑的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独到之处。2008年4月第二届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其研讨的主题是“美术的地缘性”,并设六个分论题,即(1)差异与融合;美术考古的视角;(2)地域性母题的图像呈现;(3)美术及其理论中的地方观念;(4)地缘性与风格流派;(5)文化地域性的价值限度;(6)地缘性理论的回顾和反思。显然,年会的学术议题已转向有关方法论的专题研究,“研究视角”比“学术立场”更受人关注。#p#分页标题#e# 2009年10月第三届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主题是“边界与范式”,曹意强与潘耀昌均关注到越界问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术研究”;而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新视野”的专场讨论中,郑岩、张鹏等人所提交的论文依然注重图像分析,注意讨论具体的问题,由此及彼,由小见大。这样的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所接受。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研究项目。如属于“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2003年立项),其课题成果之一《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李淞著)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年),与其同时获奖的还有李超的《中国早期油画史》(2001年立项的国家年度课题)及裔萼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2001年立项的文化部青年项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依然是一热点③。已出版的专著有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2006年版)、张晓凌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文献集》第一辑(2007年版)、陈瑞林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2009年版);再版的有阮荣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原名为“中华民国美术史”,2005年版)、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潘公凯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于2006年相继在香港、上海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展开讨论。张晓凌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课题组(“十五”国家重点)也相继在北京、杭州组织召开编委会,其项目将在2010年下半年结题。郑工的《民国时期美术思潮》(2001年文化部项目,原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论辩”)已于2006年结题(将在2011年出版)。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数量更多,出版的也不少。 如顾丞峰的《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2007年版)、薛娟《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史论》(2009年版)、马琳的《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2007年版)、华天雪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2007年版)等等。相比“十五”期间,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深度也加强了,其特点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注重社会文化的整体转型,同时也在进一步整理资料,敞开学术视野,消除偏见。 中国书法史论研究在“十一五”期异军突起。说“异军”则是因为在20世纪书法渐次游离出了中国美术圈,而在21世纪,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沟通,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推出了一批成果。如丛文俊等人合著的《中国书法史》丛书(2007年版),欧阳中石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2007年版);专题研究成果可见之南方出版社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1辑,2009年版),王元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汉代书刻文化研究》(2007年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三、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 “十一五”期间区域美术研究比较活跃,正因为这一时期通史性的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域性的美术研究又受到地方政府及有关文化教育单位的重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或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区域美术研究的特点,一是文化中心区域,二是文化边缘区域。如北京的地区性美术研究就有两项成果,即邵大箴、李松主编的《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07年版)与李福顺主编的《北京美术史》(2008年版,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前者聚集了国内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家,如李树声、薛永年、水天中、单国强等人;后者主要是一批青年学者。二者体例不同,水平各异。相比“十五”期间出版的《上海美术志》(2004年版)和《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005年版),在研究思路及具体做法上已不相同。澳门文化局近年也资助一批有关澳门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已结题并待出版的成果有胡光华的《澳门绘画史》、刘佳的《澳门设计艺术》。 由澳门基金会编辑出版一套《澳门史新编》(2008年版),收录了莫小也的《澳门早期美术史:远古至1850年》与郑工的《澳门美术史的分期与分类》。莫小也的研究课题“澳门美术史”(2003年立项的国家年度题)也基本完稿。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李伟卿主编的《云南民族美术史》(2006年版)、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2006年版)、范晓杰等人合著的《山西美术史》(2009年版)、朱琦的《香港美术史》(2007年版)、徐文琴的《台湾美术史》(2007年版)。还有一些民族美术史的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如彭林绪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史》(2007年度)、张景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2007年度)、李青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2007年度)、李宏复的《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2008年度)及姜钟浩的《中国朝鲜族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与特性研究》(2009年度)。 区域研究的性质应属于文化研究,或者说是有关地方知识及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文化关系的总体叙述,故在文化边界、共时性关系、差异性论述等问题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点。只是目前美术学界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认识还不明确,故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视野不清。其中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区域美术研究作为局部范围内的一般美术史写作,即被缩小了空间范围的通史性写作。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其目的不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这一问题在2010年4月的“中国地域性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已被提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边缘性的文化研究主要指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及设计艺术学处于学科的基本建设阶段,新的边缘类型学科出现不多,其队伍基本是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起后,带动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研究热潮,但真正理论上的带动却是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如乔晓光的《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2008年版)、吴志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2008年版)、沈泓的《节庆狂欢:民间美术中的节俗文化》(2009年版)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绝大部分都属于调查报告④,其立项在美术及设计艺术类中每年的比例数高低不等,如2007年有五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2008年有四项,2009年有六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分别为当年美术及设计艺术类总立项数(含文化部项目)的19%、10%、17%(不含工艺史研究),但重点题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为50%,而2009年则为100%。#p#分页标题#e# ⑤随着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市场学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涉及种种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经济现象,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并涉及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及其评价体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面对艺术的公共性,面对在新的城市天空中艺术的存在方式及交流方式。艺术社会学的内容必须置换,重新书写,其研究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能胜任的。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调研报告,以及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中国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许多统计数字不可靠,资料来源也很复杂,给深入而客观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学位论文涉及到艺术市场机制、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也已起步。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由赵力主持,并主编了一套《艺术财富》丛书,如《艺术财富》(一)(2006年版)、《艺术财富: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2007年版)、《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2008年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9年版);同时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还陆续出版了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自2009年起,国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连续了2008年与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0年4月,由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办了“2010艺术经济论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市场与艺术收藏”,其议题有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艺术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市场复苏、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是否能够走出危机以及亚洲艺术市场的前景。 五、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来是美术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著述都停留在基础性技法理论教材的编撰,也有结合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也试图建构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框架,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 与原理论研究不同,创作理论的研究正在于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技术性的成分比重较大,或者说,其解决的主要就是技术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材料不断出现的当代社会,艺术的创新性不断为人所重视,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却有所不足。研究比较活跃的应属设计艺术学科,如新媒体艺术、图形创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等,论文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见地,而那些传统的绘画与雕塑领域,创新性研究不多。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一些国家课题,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发展。如2007年度的“中国画写意传统中的世界性研究”(国家重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国家一般);2008年度的“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部项目);2009年度的“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国家一般)、“中国北派山水画的自然形态与笔墨形态研究”(国家一般)、“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国家一般)、“数字传媒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及其应用研究”(国家一般)等。 六、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选题规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与立项,也在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在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上,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都是二级学科;同样,在国家学科分类及代码表上,美术与工艺美术、书法也是并置的。 因为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从而引起项目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导致“美术学”类的申报项目被大量削减,影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出现不少学术泡沫,与规划项目扶持不当也有关系。我们往往看到社会的需求,却没有注意到项目承担者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问题二:学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集体编撰的项目中最容易被中和,最终使研究成果流于平庸。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体的智慧,否定研究课题的集体行为,否认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意义,而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科研立项中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所谓“体系化”建设,即指那些学科的系统性理论建构;而“课题性”研究,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深入研究。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恰恰需要的不是这些“通史”或“通论”,而更需要在某一课题上深入发掘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先行,那么,“通史”和“通论”只能停留在编撰的水平,不断重复地拼凑组合,在所谓的“框架结构”上做文章。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通史”、“通论”上,而应该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派别,从基础理论开始,形成“一家之言”,才能构成“百家争鸣”的大局,促进学术繁荣。 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独辟蹊径式的研究,从而加强某一选题的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拓宽研究的领域。 特别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尚且不论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敦煌莫高窟)美术,论敦煌学的影响及其在国际学术上的地位,就算那些零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佛、道美术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应与佛、道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陆续加以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p#分页标题#e# 另外,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同时,由少数民族美术及边远地区的美术研究拓展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研究,提升区域美术研究的学术水平,既看到历史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揭示美术在地区性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问题三: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贫弱。基础理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准备,尤其需要由创作理论沉积一段时间后再行引发新的突破。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大,但却匮乏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艺术实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不能说美术创作中没有学术问题。过去美术家总期待着理论家帮他们解决理论问题,而理论家往往又帮不了这个忙,因为那些理论问题都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与其他的人文学者一样,美术创作者总为范式问题所困扰,而突破范式的束缚则被认为是天才的创造力的体现。但范式的成形及传播需要知识的帮助,一个成系统的新知识才能支撑艺术的新范式。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审美联系。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史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新闻史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长期以来都与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并称新闻学教育的“三驾马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新闻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下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市场对新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已然不同。本文着重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学习新闻史积极性的提升,使新闻史教学更加贴近时代需求和社会需求,新闻史课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新媒体;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一、引言
新闻史作为高校新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和新闻理论及新闻实务共同组成新闻学教育的基本体系,新闻史也是学生们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然而,目前高校新闻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教学课时逐年缩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新闻史正在逐步沦为边缘性的课程。近年来,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2018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县级融媒体,从国家层面让媒介融合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新媒体的内容和形式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传统媒体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生存空间日渐狭窄,那些及早认清形势积极和新媒体融合的,突围了出来,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依然固守原有发展模式的,受众日渐减少,人才流失严重,甚至一些传统优质媒体也难逃走向没落的命运。兵荒马乱的传媒市场对新闻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实务性的课程,尤其是新媒体课程的比例逐年加大。新闻专业人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往往希望毕业生来了工作岗位就能直接上手,[1]并且要求不仅要有采写编评摄录的专业技能,最好个个都是全才。关键时刻能出镜,能制作视频,能撰写博客,能玩转公众号,总之是要会说能写会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这样的就业导向之下,新闻史课程难免“门庭冷落车马稀”,而新媒体技术的课程和培训则日渐喧闹。
二、新闻史课程改革策略
笔者几年来一直从事中外新闻史课程的教学,深觉新闻史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改进新闻史教学的必要性有一些认识,也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为探索新闻史教学改革的新路,在此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转变教学目标,助力学生建立大历史观。新闻史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学生熟知古今中外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真正的目的在于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梳理和分析新闻传播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新闻观。第二,了解新闻发展史上的著名媒体、重大事件和杰出的新闻人,继承和发扬他们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培养媒介素养和职业认同感。第三,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析新闻史现象与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有通过树立大历史观,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社会运作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未来之路。1.史实与史论并驾齐驱,二者缺一不可新闻史课程包括史实和史论两个方面,史实指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历史事件。史论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和评价,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概括。史实是课程的躯体,史论是课程的灵魂。如果新闻史仅仅是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简单罗列,那么从这样枯燥乏味的新闻历史中,人们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思想,也无从知晓一种新闻制度得以存续而另一种却很快消失的原因,更无从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也就无从理解新闻理论、新闻思想演变的持续性和一致性。强调史论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叙述史实,罗列材料,不能仅仅停留在零散的新闻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基本知识上面,应重点通过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去探求各种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规律及动因。任何国家的新闻史都与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互动导致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反过来,媒介的发展也会影响一个国家所走的道路。因此,新闻传播事业在不同的国家呈现的特征也不同:美国的新闻传播业成为平顺发展的典范,英国的新闻传播业平稳而渐进的发展,法国的新闻传播业因为社会变革不断出现断代,新闻传播体系确立的比较晚,而德国则在资本主义民主的假象下,最终导致法西斯传播体制的产生。2.通史教学和专题教学有效结合新闻史教材大多是按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编写,新闻史的教学一般也都是按照教材采用通史式教学,好处是很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时间性,弊端是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学时有限,通史教学多流于史实的讲授,重点内容无法深入探究。一些有代表性的媒体的发展存续时间较长,如《大公报》作为全球华文传媒史上唯一超过百岁高龄的报纸,新闻史教材中对它的介绍就散落在好几个章节,很不系统,容易造成学生对该媒体认识上的支离破碎。为避免这类问题,我们在新闻史教学中采用通史教学和专题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通史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专题式教学,将知识点进行拓展和深入。如讲《大公报》的时候,整合成一个专题来讲,按照事件发展顺序整理知识点,分为四个阶段:由英华主持的第一阶段;由王郅隆接办的第二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的第三阶段以及成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的第四阶段。其中新记公司主办时期提出的著名的“四不方针”,当时的背景、影响都是专题中要重点讲解的部分。另外就是人物专题,如梁启超的专题,作为中国新闻史上非常重要的报人,梁启超的办报生涯长达二十多年,创办和参与创办的报刊达17种,这些内容都分散在教材的四五个章节中,我们打破时间的界限,将这一人物拿出来,全面地介绍他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以及在政治上、教育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对这位成就卓然的人物的认识更加立体丰满。
广告学研究成果研讨
作者:黄硕 初广志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