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思政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论文
1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育的高效融合策略
1.1寓教于理,从知识层面高效融合
在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学的结合中,表现要做到寓教于理,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感恩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思想政治品德这门学科成为重要的学科,让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高度地融合起来,达到寓教于理、寓教于行的目的,实现知识与道理的全面、有机的融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媒体和道德标准,懂得报恩、知道轻重,不报恩者只能谋一时,懂得报恩者才能谋万世,而这些传统美德渐渐被人民所遗忘,被教育所冷落,这才是最大的疏漏和悲哀。而如今在中学生中出现了自私任性、坐享其成、自私自利、满腹牢骚等不健康、不道德的行为,再加之受社会中不良思潮的影响,网络中不健康的东西的腐蚀,使得思政教育愈发重要。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学的结合就是要让学生们懂得,让孩子们知道,感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理所当然的行为。
1.2寓情于文,从感情层面高效融合
在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学的结合中,更要体现感情层面的东西,“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放至、情阻理难通”,这些话语都充分说明了情与感恩之理之间的关联。在当今时代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应该归咎于教育的缺失,尤其是没能把感恩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高效地融合到一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应当在中学思政教育教学中,把感恩教育与之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结合的同时,感恩教育还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只有转变了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架起从知识、从知道到实践、到行动的桥梁,才能最终把感恩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们的品质,把思政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来,并且表现于学生们的具体行动、具体行为、具体实践中来。在实施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同时,在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广大教师和教育部门还要千方百计地了解学生们平时日常的情感,从学生们的生活出发、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出发、从学生们的“三观”教育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中,都是从生活中挖掘题材,从学生们身上寻找话题,贴近学生们的心灵深处去寻找感情的元素,例如,讲述汶川大地震一位年轻母亲用蜷缩的身体怀抱女儿挡住死神,手机中留下最后的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的故事。将这种感人至深的故事千方百计地与广大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触动学生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孩子们展开感恩翅膀的,打开感恩的心灵。
1.3寓恩于行,从实践层面高效融合
在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学的结合中,“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在感恩教育中、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如此,就是要努力践行所学习到的高尚思想情操,调动每一名学生都争做行动上的巨人,而不做语言上的巨人和行动上的矮子。显而易见,在实施二者结合教育的时候,重要的目的和导向就是要培养学生们感恩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让学生们真正做到知恩于心灵中,感恩和报恩在行动里,能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来回馈和报答父母、老师、祖国。如何真正地做到寓恩于行,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口头教育和身体力行教育的双重效用,因为广大青少年在中学时代正处于一个可塑性极强的阶段,也正是树立“三观”的雏形期,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乃至在学习上的学习观,这些都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本文认为应该在中学时期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来抓,高度地重视起来。尤其在感恩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更是要注重考核和学习,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让“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广大青少年真正地树立一个好的人生导向,真正知道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不应该做,除了说教层面,老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以身作则都将对学生们起到不同寻常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活素材,尤其在新的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时候,更是要以学生们为主体,把更多关于感恩方面的内容和实例融入其中,把教学精心地设计成正品质、懂感恩的优秀教材,通过学生们道德践行、感恩践行来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让中学生的思政教材成为感恩、成长的蓝本和指路明灯。例如,在学习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等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内容时,就可以把“乌鸦反哺、山羊跪乳、王郎卧冰”等故事和典故一同融入到教材中,让学生们通过这些经典的教育去实践尊敬的孝顺行为、感恩的行径。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基于调查问券、统计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践行教育热情薄弱、个性思维发展优先于集体行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偏科”发展的现状,展开对解决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逐步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系统探讨艺术类大学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和互相促进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一、前言
艺术类大学生是指通过艺术类加试和文化课考试双重考核体系下进入大学进行本科学习的大学生群体,与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绝大多数的理工科、文科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从大学前教育体系、大学招考模式、入学考试类型、大学本科阶段培养模式、就业创业预期等方面,都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尤其在整体教育体系层面的艺术教育与文化培养的局部分割,令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一面。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艺术专业下设数字媒体、平面设计、美术书法等专业,论文研究以2018年入学的艺术类全部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全院大一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在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数据基础上,为了最大限度获取每个数据背后的丰富内容并对前期数据真实性进行校验,研究组成员分别对每位本科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从家庭成员政治面貌、家庭思政教育概况、学生大学阶段政治面貌发展预期、思政教育载体偏好、思政信息获取途径倾向、个人集体关系观等围绕思政教育培养的有关方面进行深度调研。通过前述2种调研方法的结合,开展综合分析与研究。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1.加入进步集体意识较强,实践热情相对薄弱
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计划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比例与传统的理工文类大学生的比例大至相仿,表明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群体虽然在进入大学之前的部分阶段接受过非传统应试教育,但是在他们思想中已经具备个人政治身份发展的预期,研究数据71%的大一同学计划在本科学习期间入党证明了学生入党规划和热情。入党需要热情更需要实际行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的研究探讨中,70%以上的同学认为课堂和媒体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优先选择,即实践热情仅仅局限于常规接受被动教育的课堂和输入输出综合成本较低的媒体,这份研究数字的背后体现出同学们入党意识和实践热情高度的不匹配,这种现状需要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体系中逐步疏导、改变,构建同学们入党意识与实践热情齐头并进的教育局面。
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大思政”视域下《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主要是:突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方式;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完善教学环节;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优化教学条件。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路径
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多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学“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因此,法学课程教学改革应首先坚持法学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在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方面有所作为,以满足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目标要求。《国际经济法》课程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由于该课程具有分支多、内容杂、规则难等突出特点,在多年来的课程教学中,师生普遍感到教与学均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为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亦应首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聚焦于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任务与要求,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笔者以为,《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在于“以学生为中心”,而这恰恰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精髓。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自斯派蒂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其间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均将该理念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1]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律人才教育为目标,贯彻其中的教学改革原则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学生能力提升、个性需求和成长成才需要来进行教学战略设计。回归到《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可以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明确的方位导向;根植于服务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目标,可以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正确的路径选择。
一、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中心,丰富教学方式
早在20世纪30年代,法学家燕树棠先生就将法学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培养法律头脑(legalmind)。何为“法律头脑”,先生认为真正的法律头脑必备四项要素:剖辨的能力、社会的常识、远大的思想和历史的眼光。[2]然而,要拥有一颗真正的法律头脑,谈何容易。它要求每一位法科生不仅要具有满足法律职业需要的扎实的法律技能,还要洞察社会人情、观照现实生活,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不忘仰望星空,胸怀家国情怀,做一个拥有自由灵魂、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命题的法律人。[3]基于培养具有上述品质的法律人的目标要求,《国际经济法》针对每部分教学内容确定了学生应获得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大方面。概括来说,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应获得包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社会互动和合作能力、组织与规划能力等通用能力,还应具备理解并应用批判性分析方法的能力、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等学科专业能力。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始终应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中心,不断丰富完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方法中、在多元化实践平台上,能够充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1、融合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法学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包括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等等。《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了理论讲授、研讨式学习和案例教学法。其中教师理论授课占据总课时的三分之二,从总体授课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研讨式学习任务量不够,不少学生养成了搭便车、随大流、不推不动的学习态度,难以自觉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而法学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要求学生们必须具备独立、高效、自主的学习能力,否则很难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重融合多种教学方式,适当减少教师理论授课的课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引入诊所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真实案件的处理现场,转换学生角色身份——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做真实案件的人,运用所学解决国际贸易、投资、税收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课堂上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目前法律实务界(如律师事务所)最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称之为案例研习,并常常作为律所内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案例教学法必须要解决好案例的筛选问题,需要任课教师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意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以供课堂讨论。体验式教学法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通过师生角色互换,或者学生参与课堂设计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认识自我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研讨式教学法则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教学形式之下,将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填鸭式,转变为教师设疑、学生解疑的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的重点与重心不在于结论性知识和观点的讲授、理解,而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追根求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上述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须结合采用,多种方式的融合既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也避免一直以来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生为本”的主体性思维,让学生了解学习、热爱学习、学会学习。2、开拓多种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一门专业课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实现两个“贯通”,即贯通课内与课外,贯通理论和实践。第一个“贯通”意味着教师除了关注课堂内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以外,还应当参与到学生课堂外的活动,比如担任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尤其是法科大学生的辩论赛、演讲赛和征文赛,通过竞赛指导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弱点不足,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第二个“贯通”则是针对法学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通过法律援助平台、创新创业项目、暑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深入社会、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普法宣传、法律调研等,打破横亘在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之间的鸿沟,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让学生通过多元化实践平台应用法律,并从中认知法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职业伦理,塑造正向的法律职业精神。使学生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勇敢地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完善教学环节
教育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提出了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任务,即国际型、基层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三种模式。[4]上述三种类型的法律人才均应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各法学院校无论如何定位其自身的法学人才培养任务,都应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最基本的社会主义法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激发学生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国际经济法》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从强化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两方面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满足学生实践性需求由于始终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脱节,集中的毕业实习时间设置在四年级,此时学生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参加公务员考试、求职面试等多重压力,导致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从学生课程体系设置上,考虑将实习实践环节融入完整的四年学习时间中来,比如,除学生自主选择在每学期寒暑假到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机构进行实习活动以外,应允许任课教师组织课程实践活动,如参与法庭旁听,聘请执业律师、法官、仲裁员等实务人员走进课堂,担任小组学生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在准备法律文书、证据材料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实务指导和帮助。《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其中国际贸易法部分涉及大量的涉外海事海商法律知识,为此,可依托于学院“浙江省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与宁波海事法院建立常态化联系,从海事法院择选典型性的海商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或者作为模拟法庭的案例素材,请海事法院法官开展专题讲座,并担任学生法律诊所的导师,从而形成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税法部分涉及专业性更强的涉外税收征管知识,可通过与宁波市国家税务局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展开合作,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观摩、专业见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涉外税收法律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通过架设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拓展到实践教学环节,将大大有利于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的形成。2、开设双语教学模块,满足学生涉外性需求目前部分法学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模块,其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投入程度。对于笔者所在学院的学生来说,50%以上学生恐怕无法适应双语教学模式。原因在于50%以上的学生还在为通过英语四六级而苦苦挣扎,《法律英语》选修课的选课率只有30%左右,可见,对于英语水平要求更高的国际经济法课程来说,双语教学显然只能为一部分英语程度好、致力于从事涉外业务,或者有出国留学、考研等现实需求的学生服务。因此,从满足这一部分学生个性需求角度来看,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开设专门的双语教学模块,由学生自主选择,更符合目前法学院的现实情况。具体来说,在双语课堂上,教师应通过提供、推荐原汁原味的英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加强课程内容的双语学习。比如国际贸易法部分,可以引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原文的解读和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的、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也要提高学生们听和说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国际投资日益活跃的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范围,为此,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与沿线国家律师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势必成为未来法律服务发展的新需求。地处外贸发达的港口城市,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将日益凸显,因此,通过开设双语课程,也将为未来学生成为国际型法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现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
[摘要]笔者从课程思政和德育的定义对比入手,得出课程思政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德育。通过列举国内外的教育理念阐述课程思政与德育培养的关系,提出了通过课程思政设计实现大学生德育能力培养的6种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德育;培养途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把立德树人看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水平等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大学专业课的教学中。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性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德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所以从课程思政和德育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是一致的,执行课程思政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德育[3]。
1课程思政培养德育的理论来源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虽然提出时间不长,但在国内外的教育理念里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1.1西方的教育理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教育可以培养道德”[4]。柏拉图的隐喻意象阐释了道德教育中的“教育”是引导人的心灵从低级到高级,从虚幻到真实,达到永恒的善的境界。英国思想家、社会学家、著名的实证主义者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5]。赫尔巴特(Herbart)阐述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和品格。
1.2我国的教育理念。1.2.1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在古代中国社会,教育这一概念也主要从道德教育角度予以阐述,如:《学记》中的“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6]。《荀子》中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7],《说文解字》中的“教也,上所施,下所效也”。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把道德教育作为他整个教育的重中之重[8]。他没有把德育设成专门的学科,而是将德育的要求渗透到文化知识学科中。1.2.2我国近代的教育理念。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完美的人格”。他在1912年发表的教育论文《关于新教育的观点》中同时提出了“五项教育”的思想,即军事国民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审美教育。1.2.3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部的文件也明确指出: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道德教育在保证其他教育的方向和保持其他教育的力量方面发挥着作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10]。从以上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教育理念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将德育的培养放在教育首要的做法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所以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实现德育教育。
高校德育研究(5篇)
第一篇:高校德育承认转向探析
摘要:
在承认理论视角下发现高校德育的承认现状主要是形式承认大于实质的承认,自我承认与伪承认相互纠结。遵循“强大自我承认、增进主体间的多元认同,走向相互承认”的过程逻辑建构高校德育的承认转向,进行德育模式“从自我中心的独白走向主体间的交往,从意识形态的灌输走向大众的叙事”的尝试,是促进高校德育获取实质承认的道路选择。
关键词:
承认 高校 德育
承认思想发端于康德,经由费希特明示提出,被黑格尔发扬光大,成熟于法兰克福学派今天的执旗者霍耐特。黑格尔认为人与事物只有得到承认,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霍耐特认为主体的完整性归因于承认形式的完整,而蔑视使自身完整性受到伤害,不仅限制了主体的自由,而且使他们不能从其他主体获得肯定的自我理解。于是,蔑视经验便成为了社会对抗和社会冲突的道德动机。[1]在经济主导日渐强势的形势下,高校德育者的无力感倍增,职业与专业的认同度下滑,本文尝试性地从承认的形式和过程中整合适合高校德育的元素,以期为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一种有益的探索。
一、高校德育的承认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10篇)
第一篇:校友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探析
摘要:
校友文化是连接学校、校友和社会的精神纽带,延伸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本论文旨在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以培育校友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出发点,对校友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作用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校友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校友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发展现状
(一)校友文化的概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解析(10篇)
第一篇: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管理
【关键词】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管理;思考;措施
【摘要】
近年来,大理大学发生了多起学生安全事故,在这些事故中,受害者是女生的比例较高。女性和男性比较起来,在体力上、体格上、身体的健壮程度上,处于弱势,目前因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女大学生在学校中占的比例较高,所以对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管理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本文意在对女大学生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完善,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使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能在大学里安全健康地成长。
一所大学有它的生机勃勃,不断发展壮大的主流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不乏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给学校发展蒙上了阴影,并给学生家长带来了重创。如何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学业有成,大学能更好更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大理大学近期发生的女学生安全事故,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4篇)
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探讨
摘要: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确保党的本色、永葆党的生机的根本保障。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要以此为统领,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新规律、新特点,不断创新模式、改进方法,真正发挥群众路线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中的思想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
关键词:
群众路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群众路线”这一科学论断,是由于1929年9月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并被实践验证为真理的,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全体共产党员人逐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内涵,并以此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思想活的灵魂,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和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从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角度,开明宗义地提出了“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这一科学论断。这就为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新目标。高校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必须要严格按照群众路线教育要求,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的新挑战、新矛盾,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改进新方法、开辟新途径,真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好、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新时期高校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必须全面坚持群众路线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