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营销学习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数字营销学习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数字营销学习

谈《国际营销学》课程思政探索和建设

摘要:为了更好地践行“大思政”理念,本文对广东工业大学省级一流课程《国际营销学》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和建设经验进行从思政教学目标、思政教学设计、思政实践、育人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后续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营销;教学设计与实践

为践行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大思政”理念,需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挖掘思政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国际营销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不同的院校可能被称为国际市场营销学或全球营销(管理)等,主要研究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即从挖掘和满足国外客户需求出发,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国外市场的营销活动,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来实现赢利。该课程包含诸多思政内容和元素,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广工国贸专业)《国际营销学》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中,对该课程的思政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1《国际营销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人文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首先是人文精神,在《国际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既要关注“文化”与“人(企业)的行为”,也要关注两者的关系,广工国贸专业《国际营销学》课程在思政目标的设计上,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课程大纲中设置了如下思政目标:(1)思政目标一:将专业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相结合,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营销价值观、职业道德,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达成全方位课程育人目标。(2)思政目标二:课程立足于国际市场的开发,强调国际化思维,但不能抛弃中国立场,因此,在课程中“基因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讲中国企业国际营销的成功案例,培养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3)思政目标三:建立国际营销活动中尊重、理解、包容、合作、互鉴的跨文化交往理念和正确的工作态度。正确的跨文化交往(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理念是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础。三个思政目标之中,思政目标1重点关注“文化”元素;思政目标2重点关注企业行为;思政目标3关注文化与行为的关系。

2《国际营销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国际营销学课程一般都包含课程概述(Unit1)、国际营销环境(Unit2)、市场信息系统与国际市场调研(Unit3)、国际市场目标营销战略(Unit4)、国际市场竞争战略(Unit5)、国际市场进入战略(Unit6)、国际市场产品策略(Unit7)、国际市场价格策略(Unit8)、国际市场渠道策略(Unit9)、国际市场促销(沟通)策略(Unit10)等10个章节。广工国贸专业《国际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力图让课程思政元素覆盖、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章节。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合,采用与专业教学模式一致的第一、第二与第三课堂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模式(如表1)。其中,线上学习,主要以思政案例作为某个专业概念、理论或方法等课堂讲授的引例,引导学生思考或讨论;线上学习主要是在本课程平台(蕴瑜课堂)的课程思政栏目,用网页植入与思政元素相关的知识、案例或其他学习素材,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有的还需要学生拓展查找案例制作思政视频,完成实践环节;调研是指诸如职业操守等思政元素,可能要求学生校外对业内人士进行调研,获取更为直观的认识。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结合在课程教学评价中,课堂内容的案例讨论、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与专业内容的教学一并考核,不单独计分;而诸如听讲座、分小组做思政视频等实践,会根据作品独立计分,并在考核总评中占一定比例。通过梳理每个章节思政元素可能的渗透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贯穿整门课程,基于前述3个思政目标的设置,思政元素在各章节渗透点中的引入均遵循必要、与专业相关度高、典型、深刻、与时俱进的原则,各章节课程思政设计示例如表1。

阅读全文

中职市场营销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摘要]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中职学校如何实现“互联网+”,如何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有更高职业核心素养的中职营销人才?目前,传统教学中存在观念偏差、教需脱节、目标虚置、价值错位等弊端,造成职业核心素养的严重缺失。若不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则无法很好地满足培养中职学生发展职业核心素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数字聚合优势构建全新的智慧教学模式,成为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紧迫诉求。笔者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在对中职学校教学现状及其弊端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从启智、众智、升智和富智等四个环节着手构建中职营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关键词]职业核心素养;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1]。这标志着关注“核心素养”新一轮教育改革拉开帷幕。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成败。故而,我们必须强化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现行的中职营销学的教学和研究中,教师往往重视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和职业技能,忽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我们应顺应教学改革的需求,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指标,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职教学的方向。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和日益便利的智能终端为中职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生态平台。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信息手段给教育事业带来的重大机遇,聚焦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科学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1核心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一词原意是“关键能力”,其英语表达是KeyCompetences。综合核心素养的相关定义,笔者对核心素养定义如下:个体面对复杂的具有较高挑战性的生活情境,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在动力,以思维模式、专业技能和探索精神为行动指引,在提出问题、分析情境、化解冲突、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品格和能力。在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各学科也提出了自己的核心素养要求。“市场营销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四个维度:第一维度是适应工作岗位的营销知识,第二维度是与之密切相关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第三维度是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第四维度是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等。与传统课堂相比,智慧课堂致力于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如:借助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情景式学习软件、移动终端课件、手机APP、微视频、微动漫等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带来的时空藩篱,创造交互式、情景式、诊所式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收集、抓取、碰撞、比对、改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效能。笔者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界定为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使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手段设计的面向学习者的科技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2中职市场营销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观念偏差导致学生缺失学习自主性

阅读全文

信息化教学下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摘要: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对于学生自主能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提出新要求,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被忽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交流非常少等问题非常普遍。信息化教学下,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借助网络辅助课程平台与多媒体课件改善、优化与解决现阶段市场营销学教学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本文基于信息化教学下《市场营销学》如何有效进行教学改革展开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学正处于教学模式改革时期,以市场营销培养目标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满足企业与市场发展需求,合理改善、调整市场营销学教学课程,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综合型、实用型人才。信息化时代下,使得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发生巨大改变。信息化平台的出现与表现拓宽了人们视野。信息化指一种信息技术且在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共享,人的智能潜力与社会物资资源充分发挥[1]。正是由于信息化具备的优势使其具有强大吸引力,必定在将来被充分利用。而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更要各尽其才,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培养社会与企业发展所需、所求人才,以完成教学目标。

一、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市场营销人才就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市场营销学教学课程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教育发展,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市场洞察能力与调研能力,会借助网络资源实现数据处理与有效传输,与客户之间维持良好合作关系。为了满足新时期下市场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进行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以培养更多高质量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授课形式以口语讲授为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非常少,加上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比较简单,信息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与参与性不高,使得市场营销教学有效性无法提升。但在信息化教学下,教师与学生角色发生转变,学生掌握课堂主体权,教师成为引导者与帮助者,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学质量[2]。加上十年教育发展规划的,对于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为高校创新指明方向。

二、信息化教学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途径

(一)加强教师素质建设

阅读全文

旅游市场营销学信息技术方案设计

【摘要】

从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探索了一种依托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旨在实现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旅游市场营销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改革

1、研究目的

国内关于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颇少,而关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为了实现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区内学生与区外学生共同进步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思路,实施研究性学习。

2、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探讨

阅读全文

移动互联网市场营销学改革

摘要:

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渠道,微信应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学生可以实时在线并及时获得大量信息,同时可以关注企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进展情况,为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提供了改革的动力。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时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堂翻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从而培养学生掌握最新鲜的营销工具,更深刻的理解营销理论,达成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微营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引言

2012年以来,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加快,至2014年我国的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5亿。手机产品的科技进步使得屏幕越来越大、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的上网体验越来越好。随着我国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三大运营商加大4G业务的推广力度,不断降低上网接入费用,消费者不再担心上网流量不够,企业也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2015年的双十一为阿里巴巴创造了912亿的惊人销量,移动端占比达到68%,两个数字的背后说明移动互联网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网络营销形式。移动互联网随时在线的特性,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快了学生了解世界的速度。无论是企业营销营销平台和营销形式的变化,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都在推动教学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因此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变得非常有意义。

1、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阅读全文

新文科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新文科建设的提出,对高等学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许进行有效的改革,通过分析本文提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置文理交叉的学科定位;在课程建设上融入数字技术,以适应经济社会人才需求变化;以发展性思维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新文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1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

1.1强调成果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OBE(成果导向教育)引入我国,用以引导工程教育改革,OBE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教育理念。在工程教育方面的应用取得较好的发展效果,因此,OBE教育理念逐渐应用到文科专业,以OBE理念为指导,强调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取得学习成果。因此,在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方面,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为教育培养目标,并以此为结果导向设置市场营销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课程内容系统的涵盖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

1.2注重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为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重在“应用”能力的养成上,强调学以致用,以扎实的理论基础配合创新的应用能力,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在此培养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建设营销模拟环节和实习基地,使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有有效的培养环境,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在此培养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从高校走向社会,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力量构建学生实操场景,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着重培养适应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特点的知识与技能。

阅读全文

高职企业管理交叉课程改革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企业管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开设数量和选课人数都位于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课程统计排行的前列,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企业管理;课程改革

一、企业管理课程开设现状

企业管理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课程中重要的一门,深受广大学习者的喜爱与追捧。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在全国所有的正规高等职业院校中,有75%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企业管理课程,在此其中有35%的高等职业院校将企业管理课程设置为该校重点的建设学科;每年选择进修企业管理课程的学生占据总学生数的一半以上。企业管理早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学系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整体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结合相关开设该课程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组织行为学、人际关系学、企业管理概论与理论研究、生产运行方面的企业管理、服务贸易方面的企业管理、加工制造方面的企业管理等;与之相关课程包括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经济大类的学科,以及数学、统计学、代数学等数学计算大类的学科,以及企业文化与管理、市场营销等营销管理大类的学科。企业管理作为一门课程,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学科众多,需要很强的交叉协同能力。所以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企业管理课程发展中,需要加强相关的交叉课程开设,重视多学科间的交流和互通。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背景展开。

二、高等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阅读全文

服装网络营销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服装网络营销专业属于服装营销管理学科。随着我国网络销售新平台、新方式的不断涌现,服装营销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呈现出消费者需求驱动为主、供应链向数字化管理升级、营销手段逐步转向线上媒体主导的新态势。2020年春的疫情加速了商品营销网络化,服装网络营销成为中国服装高等教育的新课题。鉴于广西服装高等教育中服装营销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薄弱,文章调研了区内外其他高校建设服装营销专业的成果,探讨在广西如何办好服装网络营销专业。

关键词:网络;服装营销;数字时代;专业建设

1加强服装营销管理人才培养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自2010年起,欧美发达国家逐步把供应链中服装加工制造业迁往东南亚国家,我国的服装产业开始转型升级之路。伴随着电商贸易的快速发展,服装产业链的驱动力从“品牌核心企业”转向“消费者需求”,小批量柔性生产链成为新的挑战。2017—2019年,国家连续3年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3D虚拟技术”等数字技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明确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终端重构实体经济产业链,提升效率、创造新的产业价值,也标志着中国的产业发展步入“数字时代”。在这个宏伟的战略布局中,人才问题是关键,截至2019年,全国纺织全行业的从业人员约1000多万,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约占8%,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约有400多万,总体受教育程度低,其中营销管理专业生占比微小,服装产业中营销管理相关岗位有巨大的人才缺口。

2广西高等教育中服装管理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1广西高等教育中服装营销管理学科建设缓慢滞后

面临着即将带来巨大变革的“数字时代”,广西地区的高等教育中服装营销学科的建设基础薄弱,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不仅有“时间差”,更有“时代差”。据走访了解,2019年以前,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设置了服装营销管理学科相关专业方向的广西高等院校仅有广西经贸学院、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等5所职业院校;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演艺职业学院等十余所中、高等院校设置了服装营销管理相关的课程。2017—2019年,该区部分服装职业教育领导者对营销相关学科建设有所重视,但教材少、理论知识体系陈旧、师资缺乏、教师远离前沿技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区服装营销管理专业建设的步伐和信心;少部分的服装职业教育管理者还未认识到服装营销管理学科对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亦不知中国顶着服装制造大国的称号却仍处于全球时尚产业链的低收益国地位,正是受制于服装产业供应链方式和质量管理的滞后。把服装专业建设局限于传统的“服装工艺/设计”范畴,把服装学科只当“服饰”而不当“产业”来研究,用具有“时代差距”的人才培养理念来做服装教育,势必制约本土服装产业品牌升级、新技术融合应用、供应链管理升级等方面的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