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数字校园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媒体下的大学校园文化
一、适应新媒体发展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念
1.适应新媒体广泛性的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法治道德理念。新媒体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载体的广泛性和受众的广泛性上。从载体看,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各种新媒体载体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应用十分广泛。从受众看。有网络和手机的地方就有受众,几乎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覆盖到任何地方。新媒体的广泛性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渗透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正是新媒体广泛性的特点,受众越来越张扬个性,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杂陈其中,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喜欢新鲜、刺激的大学生,极易盲目地参与到这种无中心状态的交流之中,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离和行为失范。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法治道德观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提高分析判断和信息鉴别能力;应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积极了解与新媒体相关的各种法律规定,把握信息转载、、评论的尺度与界限,明确正常信息与违法不良信息的区别及法律界定,引导大学生明确正确运用新媒体的法律和道德约束,明确违法有据可查并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道理,引导大学生自觉做到对违法、不良信息不跟帖、不传播、不炒作,以守法、文明、健康的方式正确使用新媒体等。
2.适应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客观真实理念。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交往环境和交往主体的虚拟上。这种虚拟性带来的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模糊,容易造成视觉虚幻,认知错位。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无冕之王的记者”。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匿名在网上或手机上主动信息和观点,一个人就是一个信息源,一部手机(或电脑)就是一部“信息机”。一些人出于好奇或某种动机,一些不当或不良信息,其道德水准、法制意识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确立客观、真实、理性的观念,的信息要真实可靠、理性客观,严禁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应加强信息的过滤和审查环节;实行信息实名制;对一些网络谣言、不健康及煽动性信息要加强查处力度,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等。
二、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发展,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平台,引发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全面改变,而且客观上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发展。
1.把握新媒体数字化、网络化趋势,加快校园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国际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卫星网等渠道,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体形态。”可以说,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新媒体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新媒体作为人类新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已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针对这一现实,加快校园文化数字和网络平台建设。应适当超前规划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投入,提升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应加强大学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和开发利用,提升广大师生使用新媒体的基础平台条件;应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也可借助移动、联通和电信等运营平台,开发校园独立的新媒体专用平台,以提升校园文化网络和数字平台建设的质量。
2.把握新媒体碎片化、泛众化趋势,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形式。碎片化”(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新媒体时代,数字、网络和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其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碎片化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为碎片现象,也引发受众群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特别微博、微信的兴盛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趋势。新媒体的泛众化是指信息平台的多元化。随着微博、微信等客户端走进千家万户,现实生活中不再受等级、地域等束缚的平等的信息平台使公民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谁掌握了第一手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有可能在海量信息中获得关注、引导舆论。新媒体的碎片化和泛众化趋势,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效。首先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内容为王”是大众传媒竞争的不二法门,内容建设是新媒体建设的中心环节。应加强引导,按照新媒体特有的信息采集、制作、存储、传输的方式方法,大力提高内容生产水平,大力提高内容制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传播形式的适应性,用品类丰富、内容清新、格调健康、使用方便的信息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如创新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等,提升校园精神文化质量。其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可通过拓展校园环境文化功能,如提升和拓展学校的建筑、雕塑、学生宿舍等环境文化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及教育功能,生动展现学校建筑组群的风貌,传递厚重历史和人文情怀,激发大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也可通过引领行为文化,以师生员工在从业、为学、休闲娱乐时的具体行为展示,全方位打造契合校园生活的独特品牌。如可通过校园微博直播校园迎新节目、毕业晚会、歌手大赛等,以独具特色的现场感吸引大学生注意;还可以通过“转发有奖”“、公益募捐”、“读万卷书”、“看红色电影”等形式加强大学生的参与的亲近感等。
校史档案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校史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高校的文化传承,而且对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作用。正因为如此,高校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加强校史馆建设等方式对校史档案进行深度开发,使校史档案真正发挥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有价值。
[关键词]高校;校史;校园文化;档案
众所周知,校史档案不仅是学校发展历程的记录,而且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校史档案的管理,在实践中管好校史档案、用好校史档案,将校史档案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1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后,高校实现办学文化的传承、继承学校文脉,必须对校史档案的价值进行深度开发。因此,高校必须在贯彻落实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高校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一,校史档案能够促进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高校校史档案记载了高校办学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现高校校园景观的发展变迁,能够为当代高校办学发展提供历史参考,“使高校通过挖掘档案中的学校发展重要信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实现文脉的传承,增强学校的历史厚重感,使校园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第二,校史档案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高校校史档案不仅包括学校发展历程的文字记载,而且包含学校办学历史上获得的各项奖杯、奖状、获奖证书、社会活动的纪念品、宣传册以及相关文件,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资源,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教材。因此,高校要对校史档案进行深度开发,以此为载体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激励在校师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校史档案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对于高校而言,校史档案记载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记载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历程,特别是校史档案中记载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这些内容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学校办学发展的历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史档案,能够让让全校师生充分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进而了解学校,促进良好校风和优良学风的构建,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要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2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盛世修史,懿年纂志”,校史档案对于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和认知度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校史编纂,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工作。但是,如何更好地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发挥校史档案的作用,是高校在实践中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一,各学校的校史馆建设力度不够。校史馆是学校办学历史的展示的平台和宣传的窗口,不仅展示了学校的发展成就,而且体现了学校文化的传承,因此,当前多数高校都建成了校史馆。但是,有的高校的校史馆却没有发挥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没有生动鲜活地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北华大学校史馆,自从建立至今极少对外展出开放,甚至有学生直到毕业都不曾参观过校史馆。通过对学生的走访了解,绝大多数北华大学的学生不晓得校史馆究竟在何处,更不知道都展出些什么。不仅如此,有的校史馆的布展内容单一,仅仅是对图片、文字、实物进行静态展示,难以反映出学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校风学风,更无法增强学生爱校情怀,完全成为了学校里的“摆设”。第二,校友档案开发不够。众所周知,校友档案是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的重要素材。正因为如此,多数高校都致力于开发校友档案,但是这些校友档案仅限于在校学习期间表现突出且毕业后学术科研取得重大贡献、事业上成就突出的毕业生。多数高校本着这种态度在校史馆内展出了这些校友的个人著作、荣誉证书、大学期间生活的照片。虽然这些展品体现了优秀校友成长和奋斗的历程,展现了他们品学兼优的一面,能够为大学生树立榜样,能够教育和引导在校学生向优秀校友学习,弘扬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能力,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校友档案开发中存在着片面现象,开发校友档案完全是从功利角度出发,对于普通校友档案开发得不够,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学校发展变迁的全貌。特别是北华大学校史馆,多次出现校友捐赠文物却屡屡拒收的现象,无助于校友凝结学校情怀,更无法激发校友毕业后心系母校的情感,更无法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第三,校史档案数字化成度不高。目前,档案管理过程中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了主要趋势。因此,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率是当前各个高校档案部门面临的难题。截止目前,吉林省多数学校还没有对校史档案进行系统编研,这就导致了有校史档案需求的部门无法利用校史档案,而档案库堆积如山的档案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信息查询手段,提升档案数字化比例,进而满足师生的查询需要,是当前校史档案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当前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盲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浅析
一、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参与校园文化的设计
有了专业公司的参与,从技术的角度上保证了校园文化设计的成功,但要想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柴园特色,更贴近全体师生员工,还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参与。美术教师从美术专业角度出发,设计了“此木亦柴”的“柴之园”校标;根据校园的建筑风格,设计了学校的备课本、办公信笺、信封;设计了学校的名片、宣传手袋、活动邀请函、校服等。学校充分利用档案室资料,搜集了学校历史上的名人,并以他们来命名学校建筑物的楼牌名。仲仁楼(张一麐,字仲仁。江苏吴县人,著名爱国人士,1931年创办我校);振音厅(王振音,学校第一任校长,聋人,后长期在宝岛特教学校任教);冠群楼(柴冠群,柴园的主人,激励盲聋学生在体育和艺术上能够夺冠超群);泽恩楼(冯泽恩,第五任和第八任校长,在任期间提出:加强职业训练以利将来立足社会,增设打字、雕篆、缝纫、烹饪等职业教育)……这一系列的楼宇命名,使校园的楼宇更具有厚重感,更具有人文性、历史性。英语组的教师,将这些楼牌名巧妙的从A、B、C开始排列。康乐楼(学前康复幼儿食用)AmenitiesBuilding,盲教学楼BlindDepart-ment,仲仁楼ComplexBuilding,聋教学楼DeafDepartment……
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数字校园文化
传统的手段,对于校园文化的表现总有些不尽如人意,在“柴之园”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充分运用了现代媒体、技术手段,增强校园文化的表现力。
1.景观灯
每到傍晚,当你走进“柴之园”校,映入眼帘的是校园主广场上一块硕大的云彩石,上面雕刻着由社会爱心人士为学校搬迁而作的柴园赋,下面是白色的细沙,背面的碧绿是慈母竹,上方悬挂着“此木亦柴”的校徽,地面上一排射灯照向云彩石。主广场上由地灯引导,向校园的各个方向扩展,草坪上的草坪灯,旱船船坊里的宫灯,连廊内的壁灯,雕塑旁的矮柱灯,操场周围的顶灯……这些景观灯全部采用电脑控制,在不同的时段将不同类型的灯开启。灯光彼此辉映,使得整个“柴之园”校给人美轮美奂的感觉。
2.数字广播联动
高校档案编研创新与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档案作为传承高校文化的重要纽带,档案编研工作在数字中国背景下也应该与时俱进,提高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强校园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本文从数字中国的时代背景出发,在分析高校档案编研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制约因素,提出整合档案数据资源,引才育才相结合,加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构建档案历史文化交流平台等档案编研工作创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数字中国;高校档案编研;校园文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当前已经全面进入数字时代,移动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使用服务的最便捷的渠道,党的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档案编研提供了新机遇。高校档案是学校历史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载体[1],“数字中国”为每一个行业提供了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也身在其中。如何在高校档案编研的过程当中实现更大的价值,使信息得到更有效率的利用,从而让档案编研工作在数字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是管理工作者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及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联系
1.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高校档案编研是以高校档案馆(室)藏的档案资料作为编纂和研究的对象,以满足学校和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为目的,按照国家档案法律规范的要求,深入研究档案史料的内容,编制各种必要的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并编辑出版已到公布或开放期限的档案史料,使其方便多方面的利用,为学校和社会服务[2]。高校档案汇集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全部成果,它涵盖面广、更新快,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是开发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2.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联系。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的内容,都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都是通过知识的学习、环境的熏陶、各项有益活动的开展,以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引导学生发奋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档案文化产生的源泉。凡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必定少不了文件的支持,随着文化活动的结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文件,这些文件在发挥参考价值的过程中便成为档案。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档案文化产生的源泉,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也是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和依托所形成的。(2)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高校档案是对高校历年来的各项科研及管理、生产等活动实践过程的真实记录,育人文化环境的建设需要对历史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而高校档案所记录下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信息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3]。(3)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高校档案具有真实性、直观性、社会性,不仅能为高校自身建设服务,而且作为重要的信息、文化资源在高校提供对外服务中也承担着重要媒介的作用[4]。如果高校能够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播作用,将能与社会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二、数字中国背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制约因素
1.档案编研的信息量增加,编研难度增高。首先,高校档案馆承担着为服务主体保存接收档案资料的职责。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数字化档案信息、高校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档案、互联网档案资源等增速堪称核爆炸的当下,档案信息的剧增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需要保存的档案数量急剧增加,档案馆接收保存档案的载体、范围和数量扩大了,为档案编研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目前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大多停留在对原始档案材料的汇聚和积累,编研工作的成果难以凸显出数字中国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于档案编研“编”多“研”少,缺乏深入的开发与挖掘。2.复合型档案编研人才稀缺,人员素质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复合型档案人才的稀缺也是制约数字中国背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当今时代背景下,要求档案编研人员既要懂得档案学知识、历史学知识、语言学知识,又要熟悉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而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高校档案馆不仅招人难、留人难,在后期对在职馆员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上也举步维艰,这与高校行政部门对档案馆的重视程度及部门资金是否充裕都有直接关系。在数字中国背景下,对档案编研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当前编研人员的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无法满足其需求,高层次档案人才的产出与高校档案人才需求的矛盾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3.高校缺乏对档案编研和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视。高校缺乏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视,对数字中国背景下档案馆所能开发的新作用及其新功能方面的知识了解知之甚少,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高校档案馆编研人员历来崇尚默默无闻,满足于常规性工作,伴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档案管理系统和数字化加工功能都在不断提升,而档案编研者缺少对自己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地位、作用、成果的宣传;另一方面,档案编研工作在高校管理者的观念中的重要性有待提升,他们更加重视的是科研业务和培育人才,档案编研工作相对来说被忽视和边缘化,所提供的人力和资金支持也有所限制。4.编研工作信息化程度低,编研成果后期利用率低。一方面,大多高校档案馆信息化程度较低,依然按传统办事,半封闭式管理,采取被动服务是主要的服务方式,而围绕高校中心工作提供主动服务没有真正付诸实施;编研工作缺少成果。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起步较晚,虽然有一定的编研产品,但大部分是为了升级达标,编研产品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5],没有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手段,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开发利用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档案馆对于编研成果的后期应用范围有限。编研工作者只重视编研工作的完成,对于编研成果的后期利用和传播缺乏重视。我们不奢求档案有图书的利用率,但是我们必须改变档案主要是为领导服务、为机关各部门工作服务的传统观念,要树立为教学、科研一线服务的新思想、新观念。目前高校档案馆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范围狭窄,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服务的比例很小。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摘要: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结合日益紧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新媒体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内容、体制、载体等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情况下,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对策
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6年年底,中国网民共计7.31亿人,全年新增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3.2%;手机网民用户6.95亿人,全年新增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为95.1%。这一数据体现在江苏省内的98个职业技术学院及办学点中,就是每个学生都拥有至少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入校园已禁止不了,如何有效利用手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依据百度百科,新媒体(New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指运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和人造卫星等设施,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其关键技术为: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其传播因素为:双向传播、用户创造内容。新媒体分为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两类。新媒体的特征为:全方位的数字化内容包括多媒体与超文本、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实现了海量信息共享化与社群化[1]。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由师生不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建筑、景观、绿化这些物质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传统、舆论、人际交往、心理氛围,还包含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自我成长渴望。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三方面内容: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精神文化载体建设和课程内外文化活动建设,这三方面协调一致,为学校树立起优秀的文化品牌。
二、基于“新媒体”的高职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
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和继承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自然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新媒体以其强劲的姿态进入校园,海量信息通过各类智能产品即时传播到学生,高职院校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度高,使用也极其熟练。蕴含在新媒体中的网络文化对高职院校师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压力,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2]。
校园文化二维传播探究
摘要: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核心部分,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既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元素,推进校园文化内外二维传播,增强校园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是构建文化强校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
校园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一、校园文化二维传播概念界定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在学校物质实施、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中外显出来的文化。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灵魂,始终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组织目标,进行校内资源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传播以协调学校内外各种关系,保证学校生存与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可以界定为校园文化信息通过一定的符号和媒介在校内校外的传递、接受、沟通、反馈、共享的过程。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校园文化传播者、校园文化传播媒介、校园文化受众。组织传播是传播的一种主要类型,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是有效地帮助组织发展壮大,顺利地实现目标。大学是一个特殊组织,需要进行对内对外传播活动。
1、校园文化的外部传播
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1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及其环境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络已经悄无声息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安院校也是如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师生日常生活,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都以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的趋势,改变和影响着校园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教学生活秩序。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发展。特别是3G、4G互联网的出现,使新媒体以社会新媒体的方式丰富着第五媒体———手机的发展时代,使校园师生乃至社会群体增强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便利性,共同编织着一个网络新媒体的环境。
1.1新媒体在满足学生对信息需求的同时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
高校是知识信息的集散地,更是新媒体信息发展的集散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也渐渐发生着变化。由于校园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建设物质网络的过程中,新的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出新的增长点。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传播速度快,传播源和传播范围广泛。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课件共享等,共同组建成新媒体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公安院校师生学习、科研、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师生间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进行沟通交流,妥善解决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中的难题和困惑,充分享受着新媒体环境发展带来的各种便捷。然而,也正是网络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学生思想活跃,社会及校园网络开放性逐渐增强,“快餐文化”日渐盛行,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实用主义、功利意识和及时行乐等不良价值观,给新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困境,这也是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双刃剑的体现。
1.2新媒体在满足学生对人际社会融合互动的同时滋生了新的环境压力
由于新媒体的科技应用,为学生在校内校外及社会上的交往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时间便利。正是新媒体的虚拟性,师生在人际及社会交往中不受时空距离、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宗教种族、风俗习惯等差异性限制,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中畅所欲言,尽情表达各自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心灵渴望,利于师生进入社会交往的网络圈子,有助于负面情绪释放,调节心情;利于加强社会交往,扩充视野,实现感情的沟通。校园文化活动也通过实体的活动转向网络阵地。如“网络英雄贴”、“贴吧”、“人人网”“QQ”、“微博”、“微信”、“易信”、“密聊”等网络阵地,渐渐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虚拟阵地,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较大的影响。然而,也正是新媒体的虚拟性,使更多学生痴迷和沉醉于新媒体的“诱惑”。学生从高考进入到大学,身心得到放松,在新的环境中,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信息的首要途径就是通过新媒体,传递表达生活烦恼、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思想困惑等复杂情感。同时,他们通过新媒体,在网络、手机终端开展交友、聊天、网恋、网上游戏,这也成为校园网络媒体发展中遇到的“窘境”。
1.3新媒体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在异化着其思想认识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新媒体化思考
[摘要]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紧抓多媒体为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与便利,强化对互联网言论的正确引导,完善网络管理和督导机制,加强线下与线上活动的平衡与统一,利用新媒体的便利环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打造健康、和谐、绿色、开放、共享的互联网交互平台,为校园文化传播注入新鲜活力。
[关键词]校园文化;新媒体;互联网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新媒体化的特征及类型
1.特征。新媒体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过去20年间校园文化的新媒体化主要以QQ群、校内网、论坛、博客、贴吧等形式存在。近年来微信、微博、各大视频、图片分享类手机软件的开发则开辟了新的道路。新媒体化,不仅完善和优化了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自身独有的特征也构成了新的文化体系。[1]首先,校园文化的新媒体化相对于传统的校园文化传播更具有时效性,传播的方式及路径更简单,效率更高,受众范围更广,信息可以准确传送给师生,并随时对的信息进行加工修改,实现文化传播在时间维度上的即时性。[2]其次,新媒体化的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的交互性更强,传播内容更加多元化。师生可以通过新的交流方式分享知识、理论、见闻及问题,沟通与交流更加便捷。最后,新媒体化的文化资源以其下载便利、储存空间小、搜索方式简便、检索快捷等优势,逐渐成为师生获取信息、查阅资料的主要途径。2.类型。随着软件开发行业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化的传播类型日新月异,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表现形式更加先进,种类繁多。首先,视频、图片、音频等分享类软件与网站是传播校园文化的主要途径,除了一直以来被师生广泛使用的QQ、博客、微博等,近年来流行的微信以及其他视频及图片分享软件都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主流。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分享类软件快速、高效、精准地将校园文化传递到学生群体中。其次,除了分享类软件及网站,交互类网站与软件在校园文化传播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校方设立师生双方都可参与的网络论坛系统,让师生双方及时反馈问题并解决问题,双方在这类网络平台中扮演着信息接收者、信息生产者、信息者这三重角色。这种交互类网站或软件强化了师生间的亲和力,也让校内信息交互更便捷公平,使提出来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新媒体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首先,新媒体化是多元的,更具有包容性。在校园内,对不同个体身份认同的不同,形成了各类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的思想、观点、甚至价值观都不同。新媒体化为这种多元文化提供了公平的舞台,让各类群体在校园内通过新媒体的连接更具凝聚力,加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强化了具有相同爱好的学生之间的吸引力。其次,新媒体化丰富了校园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内容。通过数字化的网络通讯技术,让海量的信息被发掘和传播,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3]文字、数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只要点击一下搜索引擎就会瞬间跃于屏幕,这种高效、迅速的校园文化传播方式,丰富了师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再次,新媒体化将大学与社会连接,越来越多的人以新媒体为主要渠道了解世界,不出校园大门便可尽知天下事。同时新媒体的开放性又给社会各界了解大学生活、文化提供了平台。2.挑战。新媒体化的确为校园文化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但也带来诸多挑战。[4]校园文化传播的意义在于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不被干扰,不随波逐流。新媒体化一方面使校园文化的传播更加多元,受众更广泛,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言论的自由度,也为各种极端不良的思想和言论提供了空间。未步入社会的学生社会经验少,思想不稳定,很容易在言论自由的新媒体环境中被不良信息干扰。同时,如何避免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如何把握新媒体与传统媒介之间的平衡,掌控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平衡,都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多媒体化的挑战。
三、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中新媒体化健康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