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能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数字技能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数字技能培训

员工培训数字化管理探讨

一、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员工培训需求的变化

1.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劳动组织架构、员工岗位发生了变化,员工培训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

从采油岗位、工种、培训重点对比可看出:数字化管理打破了传统的岗位工种界限,岗位由传统模式下的8个减为2个;工种由传统模式下的5个减为2个;培训重点也由原来针对各类工种、岗位的应知应会操作技能培训,转变为数字化管理和标准作业程序培训。

2.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对员工职业技能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数字化管理的实施,优化了业务结构,重造了管理流程,更新了管理理念,变革了管理方式,对工种的要求是多工种合一,对岗位的要求是一岗多能。员工工作形式发生了改变,由过去单一的工作向复合型工作转变,逐步由掌握所在岗位单一传统职业技能变为掌握与数字化管理相结合的新的职业技能,从单纯的手工操作更多的转变为以计算机操控为主的操作。

3.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员工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长庆油田目前数字化推广应用情况的调查显示,随着数字化管理的持续推进,提高员工对数字化管理的认知、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训需求不断增强,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一要四会”的培训目标,即流程要清楚、岗位会操作、设备会维护、故障会排除、风险会辨识。站控系统操作、数字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数字化设备原理及维护方法、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自动控制知识及数字化方案的编制以及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等内容将成为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员工岗位新的培训需求。员工培训已由单一的岗位安全操作生产为目标的岗位技能提升需求向数字化管理生产操控为手段的综合素质技能提升需求转变。

阅读全文

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从实际情况来看,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有必要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成都为例,从数字经济的概念出发,就数字经济促进成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难点与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经济;成都;经济发展;转型;难点;对策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使得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互联网、大数据等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成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1]。

1数字经济的概念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应运而生。数字经济是经济形态变迁的新阶段,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两大形态。数字经济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数据逐渐成为生产要素。一方面,数字经济下的数字信号与传统模拟信息相比有着更多优势,在信息产生、传输、使用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主体广泛参与,经济成果逐渐数字化,如商品、货币等,使整个经济社会都朝着数字经济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经济活动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数据,数据智能化能够突破以往要素的供给约束条件,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

1.2数字经济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一方面,数字产品与服务建立在新技术的应用基础上,使经济社会中出现了很多新产品、新服务,催生了新需求,吸引了很多新企业与研发机构持续加入,从而使数字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事数字经济的企业越来越多,采用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产业部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的提升。当前数字经济产业迅速增长,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创新点。

阅读全文

就业促进“十四五”规划思考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将“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建机制、强举措、抓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协同履职、全面尽责”的工作格局,在就业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就业规模稳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362万人,超过预期目标62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促进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根本保证。我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加快建设,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长期向好,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兴创业机会日益增多;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社会性流动更加顺畅,为促进就业夯实了人力资源支撑。

但也要看到,“十四五”时期就业领域也出现了新变化、新趋势,我市就业工作面临新矛盾、新挑战。劳动力技能素质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技能人才数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用工成本逐渐上涨,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将面临更大就业压力。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高于全国,仍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亟待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应用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持续显现,加之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对就业的潜在冲击仍需警惕防范。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强化培训服务、注重权益保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持续提升就业质量,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继续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阅读全文

数字经济下农民工轻创业和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轻创业现象。本文通过对河南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调研,分析了轻创业的现状、影响因素,从培训、平台、协同角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轻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之之前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对于1980年及之后出生、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6个月及以上、户籍地在乡村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发展机遇。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加深,市场上轻创业现象大量涌现,如“康仔农人”“乡村小乔”等农民工代表运营的自媒体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轻创业是指以技能立身、轻资产投入、平台创业、快速交易等为特征的自由创业模式,包含微商、微店、社群团购、自媒体运营、直播带货、技能付费、知识付费等多种形式。轻创业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进行市场资源整合,创业团队精干,个人单独创业或者兼职都可以完成,创业资本少到几乎不需要投入,主要依赖于社会化大分工和合作系统,实现按需定制与产品调拨,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轻创业模式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创业门槛较低,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为其轻资本创业提供了新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现状调查——以河南为例

(一)调查目的

调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选择和阻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升轻创业意愿和行为对策。

阅读全文

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建设

1数字化医院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在医学教育中,数字化医院是基于计算机集成网络、利用新型人机交互设备介入产生的多维性、适人性、综合性网络虚拟现实建立的一种系统化医学模拟培训场所。它既实现多学科的专科性和综合性教学,使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能实现院校间合作,节约和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实现院校和医院、社区之间联系与合作的虚拟平台,使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缩短护生向护士转变的历程,解决了护士的继续教育问题。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学府,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模拟中心(MedicalSimulationCen-ter,MSC)”———即数字化医院(DigitalHospital)已成为系统性规划和建设医学模拟培训场所的主要潮流。我国在1995年启动金卫网建设,金卫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虚拟护理中心、虚拟医疗中心和虚拟药学中心等,人们可查询医学知识,并享受到医疗咨询服务。目前国内多家院校和网站建立的虚拟医院主要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咨询、题库等服务。近来,护理教育学者尝试将数字化平台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如第二军医大学应用CPR-D技能培训系统(专业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并将虚拟系统和模拟人结合起来进行急救技能的单项技能训练(BLS)、团队复苏训练(ACLS);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应用于手术护理教学;大连医科大学利用Uecourse平台建立《组织学与胚胎学》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这些针对单项护理技能或课程的虚拟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更是围绕“护理学核心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了“护理实践中心管理系统”平台。开放式护理教学模式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护理技能的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但是如何在实现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本土化的基础上,建设更好的适用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旨在提高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平台仍是国内护理教育研究的焦点和改革热点。

2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平台的探索性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本院于2012年逐步构建了初具规模的数字化模拟医院护理教学平台,并已投入使用,具体构建策略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2.1综合课程改革

当前虚拟现实模拟临床案例中专门针对护理专业的内容较少,且由于国情和习惯的不同,与我国目前临床常规用药和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国外的教材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后实现本土化。在广东省教育科研项目的资助和学院的全力支持下,建立以系主任为组长、护理学专业专职教师为成员的数字化医院教学平台建设小组,任务包括综合课程改革、平台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的管理与医院、师资队伍的培训等几个方面。其中,综合课程改革是以我国现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同时拥有临床专家和教育专家、富有丰富数字化技术和经验的同行共同参与,综合分析整合各项资料,编写出一套更适合我国当前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进护理学专业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方案。

2.2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阅读全文

就业促进“十四五”规划思考探讨

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依据国家《“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将“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建机制、强举措、抓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协同履职、全面尽责”的工作格局,在就业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就业规模稳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362万人,超过预期目标62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促进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根本保证。我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加快建设,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长期向好,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兴创业机会日益增多;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社会性流动更加顺畅,为促进就业夯实了人力资源支撑。

但也要看到,“十四五”时期就业领域也出现了新变化、新趋势,我市就业工作面临新矛盾、新挑战。劳动力技能素质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技能人才数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用工成本逐渐上涨,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将面临更大就业压力。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高于全国,仍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亟待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应用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持续显现,加之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对就业的潜在冲击仍需警惕防范。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阅读全文

智能时代退役军人职业教育模式构建

【摘要】信息技术可以赋能退役军人职业教育。然而,退役军人教育的割裂状态阻碍退役军人教育安置。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在包容性发展理念、因材施教思想与技术赋能理论支撑下,构建体现军事与民事系统融合、产业与教育系统融合、教育系统内诸要素融合等三重理论逻辑的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通过画像技术指导项目选择、信息教学支持技能培训、5G技术支持供需沟通、智能监测技术跟踪监测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帮助退役军人了解就业政策,适应社会生活;改变“等靠要”思想,树立自主择业观念;提升技术技能,谋得合适职业;培养数字素养,适应终身学习要求。

【关键词】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教育安置

退役军人安置是军人从军队退役、融入社会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前,政府主要通过指令性安排,将退役军人指派到企业等单位任职;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就业资源开始由市场配置,政府无权以行政命令直接要求企业接收退役军人。[1]这意味着指令性安排逐渐不再适用,退役军人安置需要寻求新的方式。在地方实践探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等部门于2010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2]开始实行退役军人(主要包括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复员干部)教育安置;2018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又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3]退役军人教育安置是指通过专门针对退役军人的技术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军人习得就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使其顺利完成从军队到企业的过渡,重新融入社会。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释放教育培训在推动退役军人安置方面的巨大潜力,有助于退役军人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就。智能技术在缓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正常进行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军事系统和民事系统各自运行,形成了“军民二元分离体制结构”;[4]学校和企业因“壁炉现象”的存在而合作程度不足;培训机构、网络学习平台与职业学校等教育资源整合不足,处于碎片化状态。这种割裂状态的存在阻碍了智能技术赋能我国退役军人教育,也阻碍了释放职业教育安置退役军人的巨大潜力。为此,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的变革,需要立足实然样态与应然愿景,整体推进各系统要素的重组。

一、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的主要理念

1.教育理念

我国退役军人教育在发展初期较为粗放,以教育机会扩张为主要目标。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培训项目种类单一且以理论内容为主;教学方式主要是大规模教学或者让学生自学,缺乏个性化指导。这种大规模的教育培训虽然为退役军人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但其本质上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规模化教学,而非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为退役军人提供适合的个性化教育。为此,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应作为退役军人自由发展的肯定性存在,“以人为尺度”,在教育理念上应坚持“以退役军人为本”的价值核心,致力于为退役军人融入社会服务。在教育目标上,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要从以教育机会扩张为主要目标的“粗放”阶段迈向以帮助每个退役军人实现职业过渡为最高追求的“精准”阶段,充分考虑退役军人的个性特征、先前经验等,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不断开发其内在潜能,使其先前经验能为“民”所用,帮助退役军人学习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顺利就业,最终实现退役军人从军队到社会的过渡。

2.学理支撑

阅读全文

锻造高素质制造业技能大军分析

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于江苏而言更是如此。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1/8、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3%;贡献了全省34.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39.1%的税收;制造业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436万人(占全国的13.8%),位居全国第二。技能人才是产业工人的核心骨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雄厚基础,为技能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现实而紧迫的要求。目前,全省技能劳动者人数超过1400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465.7万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2%,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约为951人,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技能支撑。

一、江苏建设制造业技能大军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深化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走创新之路抓职业培训,寻务实之策办技工教育,兴改革之举促人才评价,以有效之为强技能竞赛,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是优化政策环境的基础性工程。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配套制定政府购买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补贴、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等政策。同时整合资源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全省先后创建4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9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7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供给量质齐升。“十三五”期间,着眼于江苏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47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发放职业培训补贴65亿元;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培养新型学徒6.5万人;每年发布100个高技能人才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培训紧缺型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16.5万人次;广泛组织百万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每年举办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近500项,参赛练兵超过500万人次;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114所技工院校在校生达26万人,每年毕业生近8万人(其中高级工比例超过34%),就业率保持在98.5%以上。改革攻坚精准发力。注重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完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赋予企业更多的技能人才评价权,经备案的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达2135家,可评价认定的职业(工种)达700多个,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超66万本,相关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全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范围,通过省“双创计划”引进87名顶尖高技能人才,144名高技能人才获得高级职称,262名世界技能大赛、江苏技能大奖获奖者被直接授予高级职称。贯通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率先开展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试点,累计5709名高技能人才取得工程类职称证书。激励保障多措并举。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创设江苏技能大奖,评选产生21名“江苏大工匠”、225名“江苏工匠”,培育省技术能手7368人、省企业首席技师992人;率先以省政府名义举办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产生51名江苏技能状元;江苏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斩获2金、4银、2铜、6优胜奖,首夺阿尔伯特最高大奖,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参加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勇夺12金、10银、5铜,金牌数、奖牌数和总成绩均位居全国第二。将高技能领军人才纳入党委联系专家范围,定期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走访慰问和优秀技术工人休疗养活动,先后遴选343名企业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和技工院校教师赴海外开展研修活动。先后有14名技能劳动者荣获中华技能大奖,51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8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二、江苏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江苏正在大力推进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网络强省和“数字江苏”建设,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欧美发达国家中高端产业的强势挤压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产业的供给替代,全省现有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规模、专业素质、培养机制等还存在较大不适应性和不平衡性。技能人才匹配需求不足。一些制造业企业常态化面临“招工难”问题。2021年上半年,全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达1.45(同比上升0.16),连续5个月环比上升。制造业企业招工难度不断加大,求人倍率持续升高至1.53,比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大幅提高0.24和0.4,其中劳动力密集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求人倍率高达1.67,已大幅度偏离正常区间。按技术等级和职称分类,59.35%的招聘岗位对求职者技术技能有明确要求,其中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需求人数最多,占需求总人数的21.29%(见表1)。技能培训供给能力不足。从政府层面看,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待提高。由于补贴性培训周期短(如大量一线产业工人来自农村劳动力,其培训时间通常在7—90天,15天以下的占一半左右)、投入少(2018年全省各级财政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资金为3.5亿元,人均补贴标准仅为43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90元,与开展培训的实际成本差距较大),因此培训项目多为家政服务、育婴保育类等轻资产投入项目,技能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转型节奏,尤其是缺少企业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从企业层面看,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开展培训挤占生产时间,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不足,目前普遍占工资总额0.5%左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1.5%—2.5%。对此,政府既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又缺乏必要的约束手段。此外,学历教育求职人数过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足。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为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全省办学规模较大的45所公办技工院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2.8万人,年开展社会培训26.4万人次,但这部分学校的编制总量仅有0.52万个。根据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技工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暂行规定》(劳人培﹝1986﹞9号)的1:5的教职工与学生人数比测算,需要编制2.56万个,编制缺口2.04万个。2017年底,江苏将技工教育项目建设经费投入从1100万元增加到了5000万元,但与广东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广东省每年投入技工教育专项经费高达9.8亿元,人均水平是江苏的8.25倍。由于编制不足、财政保障不到位,一些学校只能自筹经费发放聘用教师的工资,编制内与编制外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比较普遍,教师队伍积极性、稳定性均受到影响。技能人才薪酬激励不足。技能人才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国家层面推出了技能人才薪酬指南,但目前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薪酬分配对技能人才的倾斜还不够。从江苏企业薪酬调查数据看,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7.8万元,分别是管理人员(15.9万元)、专业技术人员(10.9万元)平均工资的49.2%、71.8%;其中高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11.8万元,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8.99万元)的62.3%。技能人才待遇偏低,既不利于激发和释放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重技能的社会氛围不足。技能劳动者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不强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等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的技工学校,26万名在校生中70%是农村学生,因拿不到相应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对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缺乏吸引力并导致招生困难。近年来,广东、山东、江西、浙江、安徽、河南等省相继打通了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招录的通道,江苏虽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并未有效落实。此外,《江苏省征兵工作条例》明确了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和在校生报名应征、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审批定兵等具体征集办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执行,但该规定也未有效落实,技能劳动者的职业发展空间受到不必要限制。

三、打造制造业高素质技能大军的对策建议

制造业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技能劳动者是江苏制造业的底色。建设高素质技能大军,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更是事关江苏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的时代课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技能江苏、技能强省为目标,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精准发力、同向发力、集成发力、持续发力,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把江苏打造为新时代工匠的培育引领之地、成长向往之地、技能创新之地,更好地服务于制造强省建设。聚焦产业工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紧贴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531”产业链培育工程的实际需要,加快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技能劳动者培育体系。一是夯实企业培训主体,强化行业组织功能,高质量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围绕“企业要什么、企业缺什么”,大力推广“以工代训+”“互联网+”“职业培训券+”等技能培训模式,靶向开发培训项目和培训方案,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二是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培训载体,引进培养一批急需紧缺的高技能领军人才,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海外研修,实现技能人才结构优化与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高度契合。同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推广“订单式”“套餐式”应用型技能培训,探索跨越“数字鸿沟”的新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体系,提升产业工人的数字经济技能。三是加大新职业、新工种技能技术资源开发力度和强度,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根据实际需要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引导企业将技能人才评价与企业生产实际、终身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有机结合,发挥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引领作用。聚焦后备力量,高水平组织技工教育提升行动。坚持促进就业、服务产业的导向,突出技工院校职业培训与学制教育“双轮驱动”特色,以稳定的技能劳动者队伍切实缓解当前江苏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的“招工难”“留不住”等问题。一是以务实管用的赋能举措统筹技工院校布局、优化技工院校结构。支持技工院校提升生源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增强所设专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契合度、与新兴主导产业的匹配度,形成稳定的技能人才成长梯队。二是以省重点技师学院为引领,强化技工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新建一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群、省级高水平技工院校、省级师资研修中心、省级一体化名师工作室等,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提高产教融合的精准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军型”技工院校。三是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总结先行地区“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通过校企双向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企、毕业即就业”。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来江苏兴办培训机构、开设培训项目,切实加大对青年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力度。聚焦“大国工匠”,高起点推进“江苏工匠”培育工程。进一步加大多元化投入、多方面保障,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激励服务机制、评选表彰机制,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和使用技能人才。一是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以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为龙头,以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以企业技能练兵比武为基础的竞赛体系和制度规则,以赛促评,以评促用,让各级各类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推动江苏技能大赛迭代升级,选树技能状元,激励技能标兵,引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社会风尚。二是多措并举创响江苏技校、江苏技工、江苏技造三大品牌。江苏技校着眼建名校,培育技能人才;江苏技工着眼育名匠,成就技能人才;江苏技造着眼出名品,展示技能人才,推动“江苏制造”成为“优质产品、高端服务”的代名词。创新开展江苏技能大奖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三是优化整合技能人才激励措施,完善技能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技术工人待遇政策落地落实,试行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机制,探索技能领军人才政府津贴制度。积极拓展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职称之间的贯通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双向贯通。鼓励企业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工资分配机制,支持企业为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技能劳动者的职业获得感和社会荣誉感。

阅读全文